趙會生《包公賠情》鐵面無情卻有情

2020-12-17 騰訊網

趙會生《包公賠情》鐵面無情卻有情

趙會生

生於1958年

陝西眉縣人

二級演員

原寶雞市人民劇團

著名秦腔花臉演員

1970年進入眉縣劇團開始學藝

1980年調入寶雞市人民劇團

師承前輩名家米新洪

文武兼備唱作俱佳

嗓音高亢激越

行腔收放自然

代表作主要有《包公陪情》

《鍘美案》《忠保國》《打鑾駕》

《探陰山》《包公誤》《忠烈千秋》

《五臺會兄》《斬單童》《梁宮秘史》

《烏江遺恨》《狸貓換太子》

《取長沙》《黑虎坐檯》等

有「西府趙花臉」之稱

趙會生從小愛看包公戲

他很喜歡這個黑臉的包公

背著書包行走在鄉間小路上

總會吼上那麼兩嗓子

王朝馬漢稟一聲

當他走上秦腔這條道之後

才逐漸地對包公這個形象

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觀眾讚賞的不僅是包公的鐵面無私

更喜歡他無情鐵面背後的真情

嫉惡如仇抗暴扶弱

不徇私情光明磊落

趙會生熱愛包公的這種性格

他也以極大的熱情

化理想為血肉

將這一正義而神聖的形象

藝術地呈現在了秦腔舞臺上

《包公賠情》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既揭示了包公執法嚴明不徇私情

大義滅親的高尚品德和凜然正氣

也表現出包公面對恩嫂遭受沉重打擊

而產生的複雜且痛苦的心情

鐵面無情卻有情

情深意重方感人

這便是趙會生在這齣戲中

要賦予包公的鮮明特徵和底色

趙會生扮演的包公

放糧回來見到嫂嫂時

腳步沉重心情更沉重

一聲「嫂嫂」悽冷痛徹

當嫂嫂知道真情悲痛欲絕時

包公掩面拭淚扶住嫂嫂

一段情真意切的唱段

表現出他對侄兒伏法的極度痛心

當嫂嫂痛斥他無情無義時

包公一聲「嫂嫂」聲中有悲

讓悲痛欲絕的嫂嫂

逐漸理解了自己的行為

趙會生在該劇中的唱腔

沒有採用花臉慣常的

高揚炸暴如雷灌耳的傳統唱法

悲壯激憤時唱得如山洪傾瀉

哀傷細訴時又如激流注入大河

抒情時高昂激揚

拖腔時低回婉轉

恰到好處讓人回味

趙會生&高曉蘭《包公賠情》

編輯/劉軍 審核/妍薇

相關焦點

  • 高亢激越 聲情並茂——記寶雞市人民劇團花臉演員趙會生
    臺下觀眾看得過隱解氣,因為人們多麼希望當官的都能像包公那樣啊!幼年的趙會生就很愛看包公戲,喜歡這個黑臉包公,背著書包在田野小道上大吼:「王朝馬漢稟一聲…·。當他進入劇團後,在曲折複雜的藝術實踐中走了幾步以後,才對包公的藝術形象有了一些新的認識觀眾不僅對包公的鐵面無私讚賞,還喜歡他無情鐵面背後中的真情。
  • 河北梆子《新包公賠情》
    圖為《新包公賠情》劇照。本報訊 (記者 劉迪) 8月30日晚,石家莊大劇院傳來高亢激昂的河北梆子聲腔,由石家莊市河北梆子劇團創排的傳統新編大戲《新包公賠情》亮相,贏得了戲迷的陣陣喝彩。演出臨近,心懷好奇的河北梆子戲迷紛紛走進大劇院,《新包公賠情》新在哪裡?大家都拭目以待。
  • 河北梆子新編傳統戲《新包公賠情》首次公演
    important}河北梆子新編傳統戲《新包公賠情》首次公演8月30日晚19時30分,河北梆子新編傳統戲《新包公賠情》在石家莊大劇院進行首演。新編傳統戲《新包公賠情》現場劇照 河北梆子新編大戲《新包公賠情》是由著名劇作家劉興會執筆完成,幾易其稿。
  • 河北梆子新編大戲《新包公賠情》首演
    8月30日晚,石家莊市河北梆子劇團傳統新編的「清官戲」《新包公賠情》在石家莊大劇院進行首演,演員們精彩的表演給現場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該劇與其他包公戲不同,更注重包拯內心的情感波瀾與矛盾衝突,其廉潔公正、鐵面無私、剛正不阿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仰並傳承。新編的《新包公賠情》唱腔音樂既保留觀眾耳熟能詳的精典唱段,也有很多亮點出現。該劇大膽啟用青年演員,「包拯」扮演者盧曉龍、「包嫂」扮演者張賢、「何玉姑」扮演者魏紅玉都是潛力十足的80後、90後優秀青年演員。
  • 河北梆子劇團《新包公賠情》頭炮出彩
    8月30日晚,石家莊市河北梆子劇團傳統新編的「清官戲」《新包公賠情》在石家莊大劇院進行首演。該劇由著名劇作家劉興會執筆完成,旨在揭示謊言與真實、職責與良知、法規與人倫的諸般衝突,透視出大宋朝輝煌時期的政治生態和危機、官員和百姓在潛規則中的無奈和掙扎。
  • 河北梆子劇團《新包公賠情》頭炮出彩
    8月30日晚,石家莊市河北梆子劇團傳統新編的「清官戲」《新包公賠情》在石家莊大劇院進行首演。該劇更注重包拯內心的情感波瀾與矛盾衝突,其廉潔公正、鐵面無私、剛正不阿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仰並傳承。新編的《新包公賠情》唱腔音樂既保留觀眾耳熟能詳的精典唱段,也有很多亮點出現。
  • 傳統新編的「清官戲」《新包公賠情》將在石上演
    記者獲悉,由市河北梆子劇團推出的傳統新編的「清官戲」《新包公賠情》將於8月30日在石家莊大劇院進行首演。據了解,河北梆子新編大戲《新包公賠情》由劇作家劉興會執筆完成,幾易其稿。該劇與其他包公戲不同,更注重包拯內心的情感波瀾與矛盾衝突。 該劇導演由國家一級導演段示威擔任,她坦言,「包公,是全國人民喜愛和敬重的清官。自己曾兩次飛赴包公祠採風,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副大門對聯,『明察秋毫巧斷案,鐵面無私無愧心』。心為何物?若以包公為鑑,心即良知!清心為本,良心為準則,吉光片羽,可謂是世人一生做官做人的光輝寫照了。」
  • 二人轉四梁八柱的大戲,為何包公賠情和西廂寫書最經典?
    熟悉二人轉的朋友能知道,二人轉有四梁八柱之說,意思是二人轉的戲有很多,但是最厲害的戲,就像房子的房梁和柱腳一樣重要的戲,還是那麼幾個而已。二人轉四梁八柱就是這幾塊戲:《西廂》、《藍橋》、《潯陽樓》、《包公賠情》、《蘇代陪妹》、《盤道》、《陰魂陣》、《開店》。為啥這幾塊戲叫四梁八柱呢?首先故事情節足,有足夠的內容。
  • 「包公故裡」且聽「鐵面無私」娓娓道來
    本期「跟著成語遊合肥」遊到了合肥包公園四景之一的包公祠,去了解一代名臣包拯與成語「鐵面無私」的「淵源」。鐵面無私,意思是形容公正嚴明,不怕權勢,不講情面。說到這個成語,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包拯包青天。包拯,北宋名臣,合肥人,一生為官公正無私,斷案更是鐵面無情。所以鐵面無私這個成語幾乎成了包拯的代名詞,後人為了紀念包拯便在合肥建立了包公祠。
  • 一日禪:萬物無情卻有情
    無情眾生也有情(圖片來源:資料圖) 你自恃尊榮,以萬物為敵,萬物也必將以你為敵;你謙卑慚愧,以萬物為友,萬物也必將以你為友。
  • 說是無情勝有情,京劇貓判宗宗主為正義而戰,他當真是臥底?
    這一直是我們疑惑的問題,今天的文章中我們將提及判宗人員的內部想法、十二宗的腐敗黑暗和無情投靠黯的真正目的等內容,喜歡的小夥伴不要忘了點點關注。一個忠誠的宗派上文說到,判宗以宗主無情為首集體投靠了黯。按道理講,判宗是掌管貓土審判的機構,鐵面無私應該是他們的宗旨,然而面對邪惡整個宗派集體投降,這樣的事不僅讓人匪夷所思。
  • 淺談運歲的有情與無情
    八字命局追求平衡,這種平衡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比如天平的兩端,要想達成平衡,只能人為的增減物質,可是,八字不能人為的去達成平衡比如,一個八字命局木旺,其他的五行相對較弱,命局就失去了平衡,只有行火旺金旺的運歲,化洩或克制命局的旺木才能趨向平衡,這個時候命主生活就順遂,這就是大運有情
  • 老子的"無情"與孔子的"有情"
    「無情」。《道德經》好幾章講到對自己身體的態度,比如12章的五色令人目盲這一章,13章的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這一章,這些我都寫過解釋文章,不能展開,展開沒有幾萬字說不清,自己有興趣去專欄查找吧。你對萬物「無情」,對自己「有情」,那是一個極端自私之人。你對萬物「有情」,對自己「有情」,那是一個普通人。
  • 黛玉「情情」,寶釵「無情」
    每看一次都有新體會。  在曹雪芹的「情榜」上,給黛玉的評價是「情情」,至情之人。而對寶釵的評語是「無情」,「任是無情亦動人」。曹公的態度,不是很明白了麼?  在曹公心目中,黛玉是天地靈氣所鍾,是真、善、美的集合體。她的才氣,美麗,率真,善良,都是中國古代美好女性的典範。  黛玉不是很傲嗎?其實,她的孤傲和小心,全是給環境逼的。
  • 大宋提刑官 古代法醫是如何看待破案中出現人間的情與義
    這是一部古代的刑偵破案劇,男主是家學淵源,對刑偵推理和法醫十分有天賦。對罪犯痛惡萬分,但又希望人間情與義多多存在,在面對刑偵過程中見到人性的善與惡,男主每次斷案之後,都要有段時間的心理建設,就是情緒的平穩期。
  • 相見不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人為情生,人皆有情,自然應該坦然面對,濃情淡意總相宜,相見或不見,有情或無情,一切隨遇而安,無需刻意強求,自然就好。世間情多,人生在世,只要有人,便有情在。只是自古多情空餘恨,真情難遇,好夢難圓,情路留憾,總是令人萬般無奈。
  • 道是無情卻有情
    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翹首以盼、望眼欲穿、用心珍惜,甚至用生命守候,只為心中有情。關於這一點,我個人一直很欣賞前幾年因為私奔而出名的那位私募大佬王功權的一句話,他說:有誰見,金銀成山傳萬代?千古只貴一片情。(王功權,《私奔之歌》)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世間,溫暖最是有情,傷心最是有情。
  • 二人轉「包公」戲的東北民俗文化解讀
    東北二人轉演唱包公故事的傳統劇目現存五種,它們分別是:《砸鑾駕》、《包公鍘侄》、《包公賠情》、《包公弔孝》、《包公斷後》,這些都是根據民間流傳的宋代清官包拯的故事改編而成,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東北地區民俗文化內涵。
  • 白子畫與「絕情殿」:大道無情而有情
    其中,四人墮魔,殉道自裁;兩人找到並殺掉生死劫方才安然渡過;還有一人墮仙成魔,被當時長留掌門秘密處決,但因其犯錯極大,死狀極慘,故秘而不宣),便在於這「情」之難「絕」、「愛」之難「斷」。可是,這難絕難斷之情與愛,與我們所提倡的有情有愛(比如要愛父母、愛鄰裡、愛國家、愛大地蒼生),是同一個東西還是不同的東西?
  • 紅樓夢丨薛寶釵「道是無情卻有情」,有情不用情,方是處世法
    王曰:「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簡服其言,更為之慟。既生為人,無不有情。但於塵世中過活,也不可一味沉溺於情。薛寶釵的無情,大概也同山簡一樣。他的不能用情,大概也同山簡一樣。情皆出於一心,顯露不顯露,不過是個人的選擇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