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轉四梁八柱的大戲,為何包公賠情和西廂寫書最經典?

2020-09-21 詩酒新茶

熟悉二人轉的朋友能知道,二人轉有四梁八柱之說,意思是二人轉的戲有很多,但是最厲害的戲,就像房子的房梁和柱腳一樣重要的戲,還是那麼幾個而已。

二人轉四梁八柱就是這幾塊戲:《西廂》、《藍橋》、《潯陽樓》、《包公賠情》、《蘇代陪妹》、《盤道》、《陰魂陣》、《開店》。為啥這幾塊戲叫四梁八柱呢?首先故事情節足,有足夠的內容。一場大戲50分鐘,要是10分鐘就把內容講清楚了,那這個戲肯定不能叫四梁八柱。

另外這幾個戲都是比較有深度有內涵的戲,比如西廂源於《西廂記》的故事,這是才子佳人的代表作。而《包公賠情》講的是包公和嫂子王鳳英的感情,老嫂比母小叔為兒就從這個故事裡來的。

東北話說「寫不完的書,賠不完的情」,說的就是大家喜愛這兩個戲,如果你去東北的二人轉劇場看演出,那麼壓軸的曲目準保是這兩個。

那麼這兩個戲為啥讓大家如此喜歡呢?咱們先說《西廂》。

西廂的藝術性在二人轉曲目裡,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二人轉作為地方小戲,藝術性思想性和京劇相差很多,因為二人轉沒有專職的劇作家,都是演員自己寫詞,這個水準肯定不會太高。而京劇人家是有專門的劇作家的,還都是著名的文學家。比如京劇《鎖麟囊》是著名劇作家翁偶虹寫的。

但是二人轉《西廂》的藝術性很強,而且唱詞文採斐然,使用了很多文學創作手法,比如頂針續麻、比如巧用百家姓千字文、比如用花草比喻人生等等。

藝術性強、故事大家也很熟悉,於是《西廂》成了二人轉的代表曲目。那麼《包公賠情》是咋回事呢?

《包公賠情》的火爆,恰恰反映了東北人的孝悌之道。包公賠情講的是包公把貪贓枉法的侄子包勉鍘了,然後跟自己的嫂子賠情。包公是嫂子一手養大,於是這個賠情的過程非常感人。

包公感恩自己的嫂子,但是家國大義面前,只能把包勉鍘了,想到自己的嫂子孤苦一人,包公留下了「老嫂比母,小叔為兒」的名句。

王鳳英心疼自己的兒子,其實也心疼包公,兩個人都是左右為難。但是改變不了的,是濃濃的血脈親情。所以這齣戲之所以受東北人喜歡,和東北人的尊老愛幼,兄友弟恭的孝悌之道有很大關係。

相關焦點

  • 二人轉經典《大西廂》,觀眾最愛看,內容卻自相矛盾
    二人轉迄今有三百年歷史,有四百多部大戲流傳下來,不過真正老百姓常看的,愛看的戲,也就大約「四梁八柱」而已。四梁指的是四出大戲:《西廂》《藍橋》《回杯》《賠情》。八柱在四梁的基礎上增加了:《蘇代陪妹》、《李翠蓮盤道》、《陰魂陣》、《開店》。可以說,能把這八出戲唱好的二人轉演員,直接就是二人轉藝術家。能把其中一齣戲唱好,就是頂尖唱將。因為這8出戲唱腔多難度大而且特別長,像《西廂》號稱3600句,唱全可能得兩個多小時了!
  • 粗獷的東北人,最愛的二人轉卻是愛情戲,這個典故家喻戶曉
    二人轉作為一門傳統曲藝,大家熟悉的插科打諢演小品,只是二人轉面對現代社會的改變,而傳統二人轉的精華仍然是唱戲。二人轉講究「四功一絕」,就是「唱說扮舞」加上「絕活」,這裡邊「唱功」仍然是第一位的。二人轉迄今有三百年歷史,有四百多部大戲流傳下來,不過真正老百姓常看的,愛看的戲,也就大約「四梁八柱」而已。
  • 從二人轉《大西廂》視角,看東北人的豪爽性格,扭扭捏捏不能忍!
    本文從二人轉《大西廂》的豐富內涵出發,帶您欣賞豪爽的東北人和東北文化!一、東北二人轉四梁八柱——《大西廂》首先大家都熟悉元雜劇《西廂記》的故事,王實甫的《西廂記》,是中國著名的才子佳人演繹小說。書中張君瑞和崔鶯鶯的愛情故事,其流傳度堪比牛郎織女、梁山伯祝英臺,理所當然的成為中華絕美愛情的代表。本文主要關注東北二人轉四梁八柱的大戲《大西廂》。
  • 二人轉「行話」分析,眼是江口是湖,江湖有江湖的專用語!
    摘要:二人轉作為一門流傳了三百年的傳統曲藝,具有其獨有的語言藝術。二人轉演員的交流方式,也往往有專門的行話,會說行話且聽得懂行話,才能叫做行裡人。本文為您獨家分析幾種經典的二人轉行話,敬請關注!2、四梁八柱:《西廂》《藍橋》《開店》《李翠蓮盤道》《潯陽樓》《梁賽金擀麵》《回杯記》《陰魂鎮》。二人轉《梁賽金擀麵》磁帶封面釋義:四梁八柱是傳統建築用語,整個建築靠四根梁和八根柱子支撐。
  • 河北梆子新編傳統戲《新包公賠情》首次公演
    important}河北梆子新編傳統戲《新包公賠情》首次公演8月30日晚19時30分,河北梆子新編傳統戲《新包公賠情》在石家莊大劇院進行首演。新編傳統戲《新包公賠情》現場劇照 河北梆子新編大戲《新包公賠情》是由著名劇作家劉興會執筆完成,幾易其稿。
  • 傳統新編的「清官戲」《新包公賠情》將在石上演
    為助推青年戲曲人才快速成長,加大青年戲曲演員對河北梆子劇種的傳承力度,石家莊市河北梆子劇團計劃推出一系列由優秀青年演員擔任主演的經典劇目。記者獲悉,由市河北梆子劇團推出的傳統新編的「清官戲」《新包公賠情》將於8月30日在石家莊大劇院進行首演。
  • 吉林二人轉節目組合專場《包公斷後》......
    該作品思想精深,製作精良,技藝精湛,把單口說唱、二人轉經典唱段、民間舞蹈等元素有機結合,重現了二人轉藝術三百年的發展歷程,傳遞了二人轉文化的時代精神,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該作品在第九屆吉林省二人轉戲劇小品藝術節中作為開場節目完成首演,反響良好,得到業界一致好評。
  • 戲曲 二人轉作品
    尼姑思凡 繡八出戲藝人翻身 九反朝陽 誇哈爾濱和尚思凡 婆媳頂嘴 審問青羊譚香哭瓜 光棍哭妻 湘子出家洞賓買藥 夢中尋夫 三國五更反叫五更 貧寒五更 月牙五更情五更打蒼蠅 打鞦韆 打賓鴻 丟戒指十三咳 十大想 十對花 十八摸羅嗦五更 楊總辦調兵 十補母重恩梁山伯五更 銀秀英五更 寡婦思五更大將名五更 五更十三咳 貞節立牌坊姑娘要賠送
  • 河北梆子新編大戲《新包公賠情》首演
    8月30日晚,石家莊市河北梆子劇團傳統新編的「清官戲」《新包公賠情》在石家莊大劇院進行首演,演員們精彩的表演給現場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該劇由著名劇作家劉興會執筆完成,旨在揭示謊言與真實、職責與良知、法規與人倫的諸般衝突,透視出大宋朝輝煌時期的政治生態和危機、官員和百姓在潛規則中的無奈和掙扎。該劇與其他包公戲不同,更注重包拯內心的情感波瀾與矛盾衝突,其廉潔公正、鐵面無私、剛正不阿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仰並傳承。
  • 河北梆子《新包公賠情》
    圖為《新包公賠情》劇照。本報訊 (記者 劉迪) 8月30日晚,石家莊大劇院傳來高亢激昂的河北梆子聲腔,由石家莊市河北梆子劇團創排的傳統新編大戲《新包公賠情》亮相,贏得了戲迷的陣陣喝彩。演出臨近,心懷好奇的河北梆子戲迷紛紛走進大劇院,《新包公賠情》新在哪裡?大家都拭目以待。
  • 二人轉「包公」戲的東北民俗文化解讀
    東北二人轉演唱包公故事的傳統劇目現存五種,它們分別是:《砸鑾駕》、《包公鍘侄》、《包公賠情》、《包公弔孝》、《包公斷後》,這些都是根據民間流傳的宋代清官包拯的故事改編而成,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東北地區民俗文化內涵。
  • 「四梁八柱」是哪「四梁」?哪「八柱」?
    電視上,習總書記在發表新年賀詞,總書記說道:"各領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已經基本確立。"一旁的友人問我:"什麼叫'四梁八柱'?"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專門寫了一篇文章。所謂的"四梁八柱",即四根梁八根柱子,借指建築物的主題結構。
  • 東北二人轉-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
    二人轉是一種影響力較廣的曲藝形式,因表演時載歌載舞、曲舞相襯,故舊名「蹦蹦」,主要流行於黑、吉、遼三省,用東北方言說唱表演。它在發展中廣泛吸收東北民歌、太平鼓、東北大鼓等藝術的音樂唱腔和表演技巧,唱腔曲調非常豐富。
  • 傳統「二人臺」與「二人轉」傳承與發展交流展演活動開幕
    東北網10月12日訊(記者 許諾) 10月10日至11日,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社會宣傳推廣活動——傳統『二人臺』與『二人轉』傳承與發展交流展演活動」在齊齊哈爾市富裕縣開幕。此次活動旨在進一步落實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社會宣傳推廣工作,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及民間小戲的社會宣傳推廣和當代傳承傳播,加強民間文藝傳承人的技藝展示與傳習經驗交流,此次活動由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黑龍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齊齊哈爾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編纂出版工作委員會、黑龍江省民間文藝家協會、齊齊哈爾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 傳統「二人臺」與民間「二人轉」傳承與發展交流展演 走進黑龍江省...
    李笑萌/攝  此次活動以「保護、傳承、發展、利用」為主題,以走基層進村社與民間小戲知識普及相結合、鄉村現場表演與線上傳播相結合、劇目展演與專家點評相結合、民間藝人示範表演與收徒傳藝活動相結合、劇目欣賞與專家座談研討相結合為主要形式,旨在通過傳統「二人臺」與民間「二人轉」傳承與發展交流展演及傳習研討等活動,再現優秀傳統藝術的時代風採,展現民間「二人轉」「二人臺」經典劇目的藝術魅力,引領時代文化藝術審美新風尚
  • 四平「經典二人轉翻拍計劃」第二季節目在北京完成錄製
    9月11日,四平市「經典二人轉翻拍計劃」第二季節目在北京完成錄製。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孫一與來自吉林四平的諸多優秀青年二人轉演員傾情加盟,共同打造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文化盛宴。「經典二人轉翻拍計劃」是四平市為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致敬經典地方劇目而啟動的重要文藝項目,由四平市委宣傳部、四平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梨樹縣地方戲曲劇團有限責任公司、伊通滿族藝術團有限公司承辦。
  • 齊齊哈爾關注:全國七省區二人臺二人轉展演在富裕舉辦
    10月10日至11日,作為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社會宣傳推廣活動之一的傳統「二人臺」,與民間「二人轉活動中,來自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七個省區的演員們紛紛登臺表演,他們帶來了二人臺《摘花椒》、傳統小戲《打金錢》、《二人臺唱成萬人臺》,二人轉《西廂寫書》、《包公賠情》、《韓琦殺廟
  • 趙會生《包公賠情》鐵面無情卻有情
    趙會生《包公賠情》鐵面無情卻有情 著名秦腔花臉演員 1970年進入眉縣劇團開始學藝 1980年調入寶雞市人民劇團 師承前輩名家米新洪 文武兼備唱作俱佳 嗓音高亢激越 行腔收放自然 代表作主要有《包公陪情
  • 看今日趙本山近照發福胖成球,莫忘他當初成就「二人轉」有功東北
    本山大叔退出春晚8年,至此,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春晚的吸引力和觀賞度直線下降,忘不了趙本山,一是太多的經典小品和電視劇,難以另人忘卻,另一方面,近年來喜劇綜藝層出不窮,東北二人轉演員和德雲社相聲演員可謂佔據了大半壁江山,也讓人時不時想起趙本山的功績。
  • 中國改革的「四梁八柱」
    龔獻明攝(人民視覺) 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主要領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臺,對外開放布局進一步完善。這一重要判斷,自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日漸為人們所熟悉。 「四梁八柱」,來源於中國古代傳統的一種建築結構,靠四根梁和八根柱子支撐著整個建築,四梁、八柱代表了建築的主要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