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上,習總書記在發表新年賀詞,總書記說道:"各領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已經基本確立。"一旁的友人問我:"什麼叫'四梁八柱'?"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專門寫了一篇文章。
所謂的"四梁八柱",即四根梁八根柱子,借指建築物的主題結構。由於其簡單形象,後來被不同的行業所借用。因此,"四梁八柱"所指代的內容也逐漸地豐富了起來。
古建中的"四梁八柱",指建築物的主體結構
我們知道,中國的古建築多是木結構的。開間和進深代表古建築的面積大小。多數古建築採用的是三開間的格局。通俗地講,三開間即並排著的三間房子。三間房子需要由縱向的八根柱子和橫向的四根梁支撐起主體結構,因此便有了"四梁八柱"之說。
古代蓋房子都是先架設主體結構,然後再在柱子間砌牆。牆起的是隔斷的作用,而木結構的梁柱則承載著整個建築物的重量。即使牆塌了,屋子的整個框架還在,所以說是"牆倒屋不塌"。
為了使整個建築物更穩固,古人採用的是"梁穿柱"的方式,大梁選用乾燥的木頭,柱則選用有一定水分的木頭。這樣,房子蓋起來以後,大梁一般不會收縮,而柱則會有一定程度的收縮,有利於其更有力地套牢大梁。
戲曲中的"四梁八柱",指戲曲演員的角色
戲曲是一種綜合藝術,以唱念做打的形式演繹故事情節。戲曲演員是分角色的,一般有紅生(紅臉)、小生、老生、配生、青衣、小旦、彩旦、老旦、大臉(黑臉)、二臉(二黑臉)、三花臉、雜花臉等十二個行當。這十二行中又有主角和配角之分,紅生、小生、旦(青衣、小旦)、大臉這四個行當一般是整場戲的主角,被稱為"四梁"。其餘八個行當一般是配角,被稱為"八柱"。"四梁八柱"概括了戲曲行業所有的角色。
土匪行話"四梁八柱",指土匪內部的骨幹分子
說起土匪兩個字,大家可能會想起《智取威虎山》和《林海雪原》兩部影視劇。看過這兩部影視劇的人都知道,土匪雖不務正業,讓人痛恨,但人家好歹也是一個組織,裡面的各色人等也是劃分層次、職位的。比如把大當家的稱作"大櫃",也就是老大的意思。接下來有託天梁、頂天梁、應天梁、順天梁等"四梁",他們是僅次於"大櫃"的土匪核心層。而掃清柱、狠心柱、白玉柱、扶保柱、插籤柱、遞信柱、房外柱、房門柱等"八柱"則是地位僅次於"四梁"的土匪骨幹。
電影《林海雪原》中的搬舵先生就屬於四梁中的託天梁,他相當於是一個參謀長,負責給大當家的出謀劃策。而座山雕手下八大金剛裡的老五則屬於八柱中的狠心柱,他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專門負責催票和撕票,不知道有多少人死於他的手下。
如今,黨和國家甚至用"四梁八柱"這個詞來形容包括改革在內的制度框架。一個詞語能夠如此受歡迎,自有它的道理。簡單、好用、形象,也許就是"四梁八柱"久用不衰,越用越新的原因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