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2019)》藍皮書。該藍皮書分基礎設施、經濟貿易、科技創新、人文灣區和三地合作等五大版塊,以大量數據、翔實素材和現實案例全景展示了2018、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展情況,對大灣區發展重點、熱點與難點問題進行了理論探索,提出政策建議。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規則銜接是當前重要任務
藍皮書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入全面推進實施階段,「四梁八柱」已經被搭建起來,朝著邁向充滿活力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穩步前行。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規則銜接是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任務。以5G和軌道交通為代表的新基建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重大交通通道的通車進一步縮短了大灣區內各城市間的通勤時間。
粵港澳大灣區優勢互補的產業和空間協作進一步加密,正由「製造-貿易」的合作發展到智能製造、科技研發、金融貨幣等多領域深入合作階段,在數字經濟、跨境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方面也探索了更多合作空間。
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將軍澳工業屯的「數據技術中心」和「先進位造業中心」等重大科技合作平臺突起,廣深港澳科技走廊建設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初具雛形。
中國(廣州)國際機器人、智能裝備及製造技術展覽會於2019年11月30日在廣州開幕。圖為中國出口德國的智能焊接機器人。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耀燁 攝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大灣區智慧城市建設進入新的重要時期。藍皮書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將在全國率先建成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
根據廣東省政府的規劃,珠三角地區將加快推進IPv6網絡建設,構建高速骨幹光纖網絡,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將在大灣區快速發展。國家支持粵港澳大灣區企業之間加強對接和交流,鼓勵港澳地區超前布局加快推動5G應用。
《廣東省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粵港兩地電子籤名認證的機制也將升級,國家將大力推進電子籤名證書互認工作,推廣電子籤名互認證書在公共服務、金融、商貿等領域的應用,將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香港特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澳門郵電局電子業務廳四方成立聯合工作組,共同推進電子籤名證書互認工作。
重大跨界交通工程促進粵港澳三地互聯互通
重大跨界交通工程是世界級城市群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從世界級城市群發展經驗上看,他們大多擁有由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航道、通訊幹線、運輸管道、電力輸送網和給排水管網體系所構成的基礎設施網絡,而發達的鐵路、公路設施就構成了城市群空間結構的連結樞紐。藍皮書指出,重大跨界交通工程的開通,有力促進了粵港澳三地互聯互通,必然會帶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加速流動,不僅有利於提升物流競爭力,還在旅遊休閒、科技創新、金融服務等方面產生重要影響,形成大灣區全領域的協同發展效應。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交通「紐帶」,廣深港高鐵和港珠澳大橋必將對大灣區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起到重要驅動作用。
晚霞中的港珠澳大橋。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駱昌威 攝
數字經濟在跨區域、跨制度協作機制方面仍有待完善
藍皮書提出,當前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已經具備了良好的產業基礎,在數字經濟合作方面可以充分做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但是在跨區域、跨制度協作機制方面仍然有待完善。缺少大灣區數字經濟的統籌規劃,也缺乏能夠有效整合全球創新資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經濟創新與應用示範性平臺。
結合大灣區工業體系與製造業集群自身優勢,未來適宜於大灣區重點發展的智能製造主攻方向有以下幾個:一是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製造裝備產業中心,二是具有自感知能力的智能模塊化區域化智能製造系統,三是基於大數據驅動的產業供應鏈管理創新。
廣州市民選購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燕 高鶴濤 攝
粵港澳大灣區文旅融合發展三大趨勢
藍皮書預測,未來粵港澳大灣區文旅融合發展具有三大趨勢。一是各類技能培訓將為文旅產業增長提供強勁助力。各地積極推動教育合作發展,推進粵港澳職業教育在招生就業、培養培訓、師生交流、技能競賽等方面的合作,共建一批特色職業教育園區。如澳門旅遊學院將會進入廣東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教育培訓基地,建設人才高地,完善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加強人才國際交流合作,推進職業資格國際互認。二是科技、文化和金融的多元融合催生新業態。文化金融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較高的貢獻值。三是與「一帶一路」和太平洋島國交流大幅提高。近年來,廣東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文化交流的結構布局不斷優化,質量效益顯著提升,在出版、動漫遊戲、創意設計、文化設備製造等領域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重點出口企業和品牌。因此,要進一步擴大與太平洋島國在經貿、旅遊、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交流合作,與太平洋島國攜手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譚敏 通訊員 周偉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胡俊聯繫我們:lilunbu@gz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