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金融科技創新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2020-12-14 網易財經

(原標題:夏季達沃斯嘉賓:金融科技創新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新華社大連7月2日電(記者張建華 陳夢陽)虛擬銀行、智慧金融、數據跨境流動……在201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多位嘉賓心系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進程,大灣區金融科技創新備受矚目。

夏季達沃斯論壇1日至3日在大連舉行。來自香港的尚乘集團副董事長劉鵬在會場宣布:尚乘集團與小米集團共同出資設立的洞見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剛在香港拿到虛擬銀行牌照,未來將以創新科技提升金融服務水平,並以此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劉鵬說,與傳統銀行相比,虛擬銀行不僅可以降低信貸成本,而且因為無須像傳統銀行一樣去開設分行,因而也節省了租金成本,這樣就可以提高金融服務的競爭力,吸引更多客戶。

「我們很有信心去開這個虛擬銀行,因為我們可以使用(金融)科技。」劉鵬說。

5月9日,洞見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在獲得虛擬銀行牌照後宣布,開業初期將專注於金融科技與傳統銀行業務融合,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提升用戶體驗。

劉鵬認為,在籌備開設虛擬銀行的過程中,香港、深圳等地的技術人員相互學習,「這種技術人才的流通對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甚至對整個中國的人才交流都是有幫助的。」

金融科技革新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撐。在本屆夏季達沃斯「走進中國大灣區」分論壇上,與會專家指出,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如何應對數據的跨境流動問題。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教授朱寧說:「數據是新時代經濟裡面的『硬通貨』,數據跨境流動特別重要。」

從渤海之濱遙望珠江口灣區,嘉賓們認為,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過程中,可以發揮其優勢,對接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的發展需求,為大灣區發展高科技產業和高端製造業提供融資服務。

「深圳有很好的高科技製造業,希望在建設大灣區過程中,我們能夠為大灣區的融資做出一些貢獻。」劉鵬說。

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粵港澳大灣區要建設國際金融樞紐,發揮香港在金融領域的引領帶動作用,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楊斌_NF4368

相關焦點

  • 創新加速度:粵港澳大灣區邁向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伴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紮實推進,粵港澳三地創新要素加速流動,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正加速形成。  7月26日召開的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指出,要以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引領,大力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加快集聚世界一流創新人才,深入推進跨境科技合作,築牢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關鍵支撐。  當前,粵港澳三地創業聯動活躍,創新鏈條融通。
  •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創新大會在深圳圓滿落幕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在科技金融和生命健康創新領域具有顯著優勢的世界級城市群和經濟區,對「大灣區」「大健康」與「大金融」的深度融合是新時代的需求。
  • 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切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融合發展,為大灣區高速高質發展貢獻金融力量。珠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袁學東出席論壇並致辭,著名經濟學家李迅雷、連平分別作主旨演講,來自金融監管部門、港珠澳金融機構等逾200名代表參加論壇。本屆論壇是珠海市貫徹落實《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的務實舉措,也是《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出臺後的全國性大型主旨論壇。與會專家、學者為珠海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推動金融創新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設想。
  • ...專訪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與數字經濟協同創新研究院院長劉湘雲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的《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7年)》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7.2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超過20.3%,佔GDP比重達到32.9%,同比提升2.6個百分點。另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專家測算,2018年上半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為16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38.2%。
  • 各界菁英齊聚一堂 共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人民網北京4月27日電 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香港青年菁英交流座談會27日上午在國家行政學院舉行。 與會嘉賓和香港青年菁英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行了探討與解讀。出席此次交流座談會的嘉賓有: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丁元竹,香港金融青年會主席張永康,澳門中歐國際工商協會會長陳功偉,國家行政學院培訓中心副主任劉鋼和段紅霞以及香港青年菁英國情研習班的學員們。
  • 文化流動視域中的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新路徑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快速發展,我們需藉助金融、族群、科技和媒體等載體為灣區的文化流動打破地域壁壘,推動各文化要素進一步自由而廣泛地流動,在流動過程中不斷實現碰撞、融合、移植和再生,進而實現文化的創新與繁榮。 從文化角度看,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由粵港澳三地組成的文化共同體及文化輻射圈。
  • 搭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四梁八柱」
    4月21日,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2019)》藍皮書。該藍皮書分基礎設施、經濟貿易、科技創新、人文灣區和三地合作等五大版塊,以大量數據、翔實素材和現實案例全景展示了2018、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展情況,對大灣區發展重點、熱點與難點問題進行了理論探索,提出政策建議。
  • 以孫中山文化助推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建設
    以孫中山文化助推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建設金羊網  作者:解韜  2020-08-24 孫中山文化蘊含的深刻內涵對於整合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及作為聯繫海外華僑華人的精神紐帶的作用將愈來愈重要
  •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生態評價報告》首建「四鏈」融合的科技...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生態評價報告》首建「四鏈」融合的科技金融評價體系 具備三大創新  米星 • 2020-01-10 14
  • 解碼獨角獸資本啟航新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聚變論壇完美收官
    創新聚變,獨角獸企業如何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風向,解碼獨角獸資本啟航新機遇。11月21日,由被譽為「最專業的創新傳播者,最專注的創新研究者」的美國知名商業媒體《快公司Fast Company》聯合專注香港投融資及上市的雋匯國際、知名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德勤中國特別策劃的「2019獨角獸之路·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聚變論壇」在廣州四季酒店隆重召開。
  • 論道丨文化流動視域中的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新路徑
    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創新,既是灣區內外居民與各種文化要素在灣區匯聚、交流與自由發展的結果,又是作為文化共同體的灣區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不同程度的對外輻射與擴散。本文在文化流動理論視域中考察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階段、呈現形態與流動軌跡,探討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創新路徑,力求為灣區文化創新破除思想障礙和地域壁壘,為實現國際一流灣區建設願景提供理論支持。
  • 四部門: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監管協調溝通機制
    《意見》的出臺,有利於進一步推進金融開放創新,深化內地與港澳金融合作,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持引領作用,為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完)附意見全文: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進一步推進金融開放創新,深化內地與港澳金融合作,加大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力度,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持引領作用,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 惠州打造「國之重器」助推大灣區建設
    原標題:惠州打造「國之重器」助推大灣區建設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作為重要節點城市,惠州將牢牢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個「綱」,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勇走新路,以新擔當新作為把惠州打造成為珠江東岸新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地區和國內一流城市。
  • 南沙開發區港澳辦攜手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協會共同推動粵港澳全面...
    12月2日,2020年度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交流會在廣州南沙舉辦。本次交流會由廣州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管委會、暨南大學主辦,活動以「創新 合作 發展」為主題,邀請國家、省、市、區政府代表,粵港澳三地知名專家學者、智庫,行業協會、企業等重要嘉賓出席,共計200餘人參會。
  • 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東博會彰顯積極擔當!
    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展區設置的香港館「以洞悉商機,共建可持續及共融的未來」為主題,通過「一帶一路」機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金融服務、專業服務、物流服務、智慧財產權、基建及房地產服務
  • 粵港澳大灣區藝術品金融研究院揭牌成立
    12月1日,由廣東金融學院、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藝術品行業規範工作委員會、中國藝術品鑑定網和廣州市藝術品鑑定協會等共同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藝術品金融研究院掛牌儀式暨藝術品財產創新體系發展報告會」在廣東金融學院成功舉行。
  • 助推大灣區建設,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參觀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館
    助推大灣區建設,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參觀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館 2019-06-24 13: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第一股:富途的金融科技之路
    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為大灣區未來發展指明方向,要求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 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脈搏 天音控股加快深圳灣超級總部建設步伐
    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脈搏 天音控股加快深圳灣超級總部建設步伐 2018它將與深圳後海金融總部相連接,未來大灣區的核心之核心也許就在這兩片地方。據相關人士介紹,總部基地設計以「巔峰之作」標準,將建成粵港澳大灣區的新引擎,進一步激發深圳發展新活力。  資料顯示,自2017年7月《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籤署以來,粵港澳大灣區備受矚目。中信證券相關人士表示,繼海南公布重大開放政策後,粵港澳大灣區或成為中國下一個對外開放的重點規劃區域。
  • 理論圓桌會|新發展格局下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11月27日,「新發展格局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20年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廣州智庫論壇」在華南理工大學召開。論壇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社科聯、華南理工大學聯合主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廣州智庫與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聯合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