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創新大會在深圳圓滿落幕

2021-01-19 東方財富網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在科技金融和生命健康創新領域具有顯著優勢的世界級城市群和經濟區,對「大灣區」「大健康」與「大金融」的深度融合是新時代的需求。以「共享全球智慧,驅動灣區發展」為主題的「2018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創新大會」於8月10日到11日在深圳中海凱驪酒店隆重舉行。

  2018大灣區科技金融創新大會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廣東省人民政府指導下,由中國科技金融聯盟、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政府和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主辦的。大會設置了「2018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創新大會」一個主論壇,「2018中國科技金融創新峰會」和「2018海峽兩岸暨港澳精準醫療協同創新峰會」兩場分論壇,「國際(深圳龍崗)生命健康產業投資交流會」、「生命健康產業投融資項目路演會」等四大板塊交流活動。

  國務院參事劉燕華、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張景安、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鄭海濤、深圳市副市長王立新、龍崗區區委書記張勇、澳門高交所董事長陸松林、香港英諾天使基金合伙人譚偉豪、高特佳投資董事長蔡達建、松禾資本創始合伙人羅飛、深創投副總裁蔣玉才、區長戴斌等政界領導,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Richard J.Roberts教授、臺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鍾熙,中關村股權投資協會副會長、嘉富誠集團董事長鄭錦橋,香港嘉富誠CEO金元傑,雪梨嘉富誠CEO George Su,澳洲上市公司StarComboCEO張金星,嘉富誠集團副總裁耿揚,《澳華財經在線》董事長David Niu等來自海峽兩岸、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澳大利亞生命健康領域企業代表團近千餘人參加會議。

  與會的業內專家、商界領袖和創投大咖圍繞大灣區科技金融發展趨勢、技術創新、產業應用、政策導向、投融資合作等話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討。

  主論壇上,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來自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理察·約翰·羅伯茨,國務院參事、原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原科技部秘書長、黨組成員、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張景安及《科技日報》社副社長房漢廷社長等分別對「淺談人類基因組學與生命大健康的發展與未來」、「大灣區的共享經濟」、「科技與金融融合創新,我們永遠在路上」、「息壤資本:概念、內涵及政策建議」等眾多主題進行了精彩演講。

  嘉富誠集團董事長鄭錦橋發表主題演講

  下午兩點,「2018中國科技金融創新峰會」和「2018海峽兩岸暨港澳精準醫療協同創新峰會」兩場分論壇如期召開。中國科技金融聯盟主席鄧天佐、松禾資本創始合伙人羅飛、嘉富誠集團董事長鄭錦橋、中澳海外創新中心發起人兼嘉富誠集團總裁姜宏巖、上市公司達實智能副總裁林雨斌、澳洲上市公司StarCombo總經理張金星、盛諾基醫藥(香港)公司副總裁葉斌等來自內地與粵港澳三地的專家學者、企業領袖就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精準醫療前沿學術交流和產學研一體化創新發展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大會現場舉行兩場籤約儀式,分別是龍崗區人民政府與微眾銀行戰略合作籤約、落戶龍崗首批科技金融機構代表籤約。龍崗區政府始終致力於營造優質的金融服務營商環境,此次與微眾銀行開展深度戰略合作,將共建普惠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搭建普惠金融服務平臺,滿足轄區內中小微企業、雙創企業多元化投融資需求。中國科技金融聯盟、中科智產學研投資基金、嘉富誠健康醫療產業基金、星河產業集團、啟迪協信產業園、中澳海外創新中心、中國技術交易所、前瞻智庫研究院等首批8家科技金融機構籤約落戶龍崗,標誌著一批優質的金融機構、科研院所、科技平臺等創新資源將進駐龍崗。

(責任編輯:DF381)

相關焦點

  • 嘉賓:金融科技創新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原標題:夏季達沃斯嘉賓:金融科技創新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 創新加速度:粵港澳大灣區邁向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澳門創業青年代表、先皓科技總經理蔡淵博說。  如果說粵港澳創新創業平臺在各城市的接連落地,點亮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之火,那麼區域協同、減稅降費、機制體制創新以及產學研成果轉化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則不斷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邁上新水平。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的出臺和落實,讓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創新之火越燒越旺。  今年1—4月,廣東(含深圳)新增減稅672.7億元。
  •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舞蹈周」圓滿落幕
    本地舞團驚豔開場在深圳,有一群年輕人,以活力洋溢的現代舞,表達著對這座城市的人文關懷,詮釋著真正的深圳精神,這就是龍崗區的大圍屋藝術團。在12月4日的「粵港澳大灣區舞蹈周」開幕之夜,拓藝朝陽藝術團、一個玩子、大圍屋藝術團聯袂為市民群眾奉上一場舞蹈盛宴。
  • 深圳東部將崛起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創新試驗區
    11月19日,在2020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位於深圳東部山水相連的坪山區與大鵬新區籤訂合作框架協議,攜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創新試驗區。在同期舉辦的2020深圳國際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上,記者看到了能帶來馬鈴薯產業綠色革命的現代農業創新技術、世界最大的國家基因庫、因助力全球抗疫而海內聞名的火眼實驗室……這些高精尖的生命健康科技項目正在深圳東部聚集,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創新試驗區未來可期。
  •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科技和金融決定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
    2018年12月17日,在「光榮與夢想——2018粵港澳大灣區上市公司發展機遇論壇」上,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表示:金融和科技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張軍看來,金融和科技的結合是未來灣區經濟的一個中樞,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東京灣區都是金融與科技發達的地區。
  • 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第一股:富途的金融科技之路
    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為大灣區未來發展指明方向,要求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 文化流動視域中的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新路徑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快速發展,我們需藉助金融、族群、科技和媒體等載體為灣區的文化流動打破地域壁壘,推動各文化要素進一步自由而廣泛地流動,在流動過程中不斷實現碰撞、融合、移植和再生,進而實現文化的創新與繁榮。 從文化角度看,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由粵港澳三地組成的文化共同體及文化輻射圈。
  • ...專訪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與數字經濟協同創新研究院院長劉湘雲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與數字經濟協同創新研究院院長劉湘雲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數字經濟作為一個經濟系統,將對整個經濟環境帶來根本性變革,同時也會影響社會組織形式創新和社會大眾生活。  「在傳統經濟發展趨於疲軟的態勢下,全球經濟正不斷向以信息技術產業為主導的數字經濟轉型。
  • 論道丨文化流動視域中的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新路徑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快速發展,我們需藉助金融、族群、科技和媒體等載體為灣區的文化流動打破地域壁壘,推動各文化要素進一步自由而廣泛地流動,在流動過程中不斷實現碰撞、融合、移植和再生,進而實現文化的創新與繁榮。從文化角度看,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由粵港澳三地組成的文化共同體及文化輻射圈。
  •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生態評價報告》首建「四鏈」融合的科技...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生態評價報告》首建「四鏈」融合的科技金融評價體系 具備三大創新  米星 • 2020-01-10 14
  • 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頒獎典禮暨大灣區科技大會(GBAS)啟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娥12月17日,為期兩天的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頒獎典禮暨大灣區科技大會在深圳香格裡拉大酒店拉開帷幕。同期舉行在科技領域深耕5年的大灣區科技大會(GBAS)。兩大品牌強強聯合,以科技創新助力深圳高質量發展。
  • 創投大賽與創投論壇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網際網路創新發展
    大賽經驗和結果的總結髮布,粵港澳大灣區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合作的推進,更將有力促進創新創業項目與創投資本、創業政策、創業服務的對接,有效激發深圳、粵港澳大灣區網際網路行業的創新活力與創新潛能,助力深圳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跑出「雙區」建設「加速度」。
  • 四部門: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監管協調溝通機制
    《意見》從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促進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創新水平、切實防範跨境金融風險等五個方面提出26條具體措施。《意見》的出臺,有利於進一步推進金融開放創新,深化內地與港澳金融合作,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持引領作用,為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
  • 第三屆深圳國際品牌周盛大開幕,保臻科技等深圳知名品牌助推大灣區...
    而保臻科技作為獲「深圳知名品牌」殊榮的其中一家企業,跟創世紀、大疆創新、神州電腦等名企一起接受表彰。公司副總裁馮常勇先生、品牌總監黃曉蕾女士應邀出席。「中國500強」中有135個品牌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其中大部分來自廣東,廣東省成為大灣區品牌企業數量最多的地區。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共有43個品牌上榜,是粵港澳大灣區上榜品牌數量僅次於香港的城市。
  • 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數字經濟科技成果對接會舉行
    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重要指示和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及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11月27日上午,由廣東省委統戰部、廣東省工商聯、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廣州市工商業聯合會、白雲區人民政府承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
  • 特區40周年大會圓滿落幕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攜手主辦為「先行示範...
    10月14日上午,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隆重舉行,對40年來深圳經濟特區實現的5大歷史性跨越進行了回顧,並對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積累的寶貴經驗進行了總結。隨著全球經濟格局調整和會展業發展重心向亞洲轉移,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會展業發展的重要區域。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建設和運營,不僅有助於迅速提升深圳在全國會展業中的地位,改變中國會展業的格局,而且屆時粵港澳大灣區將擁有廣州、深圳兩個特大型展館,有望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會展集聚區。首先,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投入運營,直接帶動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會展業規模大幅上升。
  • 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首屆大會圓滿落幕
    11月11日,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首屆大會在澳門閉幕。與會嘉賓表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根本動力,亞洲創新發展具有巨大潛力,粵港澳大灣區富有創新活力,博鰲亞洲論壇平臺為創新提供了助力。各方普遍期待博鰲亞洲論壇繼續發揮國際性高端對話平臺的優勢,為促進國際創新合作,對接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創新資源提供便利。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在閉幕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本次大會具有三個鮮明的特點。一是背景特殊,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世界經濟陷入衰退,能否妥善化解全球性挑戰,關鍵在於科技創新。
  • 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切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融合發展,為大灣區高速高質發展貢獻金融力量。珠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袁學東出席論壇並致辭,著名經濟學家李迅雷、連平分別作主旨演講,來自金融監管部門、港珠澳金融機構等逾200名代表參加論壇。本屆論壇是珠海市貫徹落實《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的務實舉措,也是《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出臺後的全國性大型主旨論壇。與會專家、學者為珠海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推動金融創新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設想。
  • 深圳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區核心引領
    據悉,深圳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六屆BT產業領袖峰會,為全國生物醫藥領域提供了高端專業的交流平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對於加速產業、科技、資本大融合與大發展,服務深圳生物醫藥新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
  • 2020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大會昨在寶安開幕!
    數字賦能 集群轉型」為主題的2020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大會開幕式在這裡舉行。 工業和信息化部正聯合相關部門加緊制定出臺《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進一步推動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再上新臺階。 粵港澳大灣區依託產業和區位優勢,成為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的重要高地,希望進一步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和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作用,加快工業網際網路引領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