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徒弟保唐僧是假,孫悟空卻真有原型,拜玄奘為師,保護他過西域

2020-12-13 妙讀歷史

唐僧和他三個徒弟的故事,是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家都知道,唐僧取經是真,三個妖怪徒弟是假。但看過小說的人,總會希望那三個古靈精怪的徒弟,尤其是孫悟空,如果是真的有多好。其實,孫悟空也不完全是憑空杜撰出來的,歷史上還真有原型。

在真實的玄奘取經歷程中,肯定沒有一隻名叫孫悟空的猴子,神仙鬼怪一個也沒有現身。而第一次加入類似孫悟空的元素,是宋代的文學作品,大量的想像成分被加入到唐僧取經故事中。

在這些作品裡,唐三藏遇到一個白衣秀才,自稱是銅頭鐵額獼猴王,要來助唐僧取經。唐僧欣然答應,給他改了個"猴行者"的名字,這個人物應該就是孫悟空的雛形。

到後來,出現的各個版本的《西遊記》中,這個猴子的形象越來越豐富,越來越邪乎,最終吳承恩版本的孫悟空佔了主流,成為現代人熟知的文學形象。其實,在唐僧取經的故事中多出了一個猴子,並不是完全偶然地創作,它的出現曾有過兩種說法。

一種可以叫做"諧音說",貞觀元年,關中鬧起了饑荒,朝廷下令,允許僧道外出化緣,玄奘就趁著這個機會離開長安前往西域。結果,他到了涼州和瓜州時都惹上了不小的麻煩,西行之路困難重重,深感自己一個人獨行太過於危險。

碰巧這時,他遇到了一個叫做石磐陀的胡人,看到玄奘是僧人,便要求玄奘為其受戒。就這樣,石磐陀出了家,成了玄奘的徒弟,為了報答師父,石磐陀決心護送玄奘西行,給他作伴。

兩人一路同行到了玉門關附近,一路跋山涉水,常常要"斬木鋪草,驅馬而過",極為艱辛。最終石磐陀退縮了,他提醒玄奘注意關外的烽火臺後,就此告別,一個人回去了。因為"胡僧"和"猢猻"的讀音非常像,"胡僧"石磐陀被認為可能就是孫猴子的原型。

另一種說法是"考證說"。宋朝有記載,唐代曾有一名高僧法號"釋悟空",是京兆雲陽人,本名"車奉朝"。他原來是左衛徑州府別將,有一年他被朝廷派遣去西域一國訪問,等訪問結束後,其他同行的人都回去了,他卻因病滯留在西域,病情還相當危重。

他發願說如果病能好,他願意出家為僧。結果還真的轉危為安,挺了過來。於是為了還願,車奉朝拜了西域僧人舍利越摩為師,法號"悟空"。悟空法師在西域呆久了很想回到故土,舍利越摩就賜給他一份經書和一枚佛牙舍利,讓他帶著回國。

在歸國路上路過睹貨國時,突然暴雨如注。當地人告訴悟空法師說,這是因為龍神發怒了,你帶了不應該帶的寶物,趕緊把寶物投到海中吧。悟空法師趕快將佛牙舍利投到海中,果然海浪平息了。

悟空法師繼續行路,在路過龜茲國時遇到當地蓮花寺的一位高僧,擅長翻譯經文,悟空法師就把隨身攜帶了經文拿給他翻譯,譯好之後回到長安,皇帝命他居住於躍龍門使院,一直到終老。

這個"悟空法師"的故事是不是和《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有那麼幾分相似,因此,"唐僧"加上"悟空法師"合體之後就有點孫猴子的雛形了。

至於《西遊記》中的孫猴子,雖然歸於吳承恩的想像,到底還是有幾分來歷。魯迅提出過一種看法,在民間傳說中,有一個淮泗水怪,叫"無支祁",這個水怪塌鼻子、凸額頭,形狀像猿猴,白頭青身,火眼金睛,會搏擊跳躍,移動起來速度非常快,號稱"千古第一奇妖"。

"無支祁"的力量巨大,又經常興風作浪,大禹將他用鐵索拴住,鎮壓在淮陰龜山腳下。魯迅就此認為,孫猴子與"無支祁"類似,應該是個國產的猴妖。

胡適卻持有不同的看法,佛教起源於印度,在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有一個神猴叫哈奴曼,哈奴曼是風神和母猴生的孩子,神力非凡,善於騰雲駕霧,面容和身軀還能不斷變換。

神猴哈奴曼在印度教中的地位非常高,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猴子在印度橫行霸道,無法無天,經常偷吃人類的東西。倒是頗有美猴王的風採。因此,胡適認為哈奴曼就是孫猴子的原型,這也是目前最被認可的孫悟空起源。

【參考文獻:《舊唐書》、《國家人文歷史》】

相關焦點

  • 西遊記中,唐僧原型是唐玄奘,孫悟空原型是?
    西遊記中,唐僧原型是唐玄奘,孫悟空原型是?《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故事已經在中國大地四散開來,在國外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故事中唐僧的原型來自唐朝的玄奘法師,這一點沒有絲毫爭論,因為有一本《大唐西域記》流傳於世,記述了他西行的經過。
  • 揭唐僧的身世之謎 玄奘的三位徒弟真身究竟是誰?
    揭唐僧的身世之謎 玄奘的三位徒弟真身究竟是誰?時間:2016-07-13 14:3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揭唐僧的身世之謎 玄奘的三位徒弟真身究竟是誰? 唐僧的身世之謎至今仍然是眾說紛紜,那麼唐僧的身世之謎到底是哪個呢?本文為你揭曉。
  • 「猴哥」孫悟空的原型不是只猴子?和唐僧一樣,也是一位唐代高僧
    孫悟空不是一隻虛構的猴子嗎?難道歷史上真有其人?忽然看到這樣的問題,大家會不會覺得有些驚訝?畢竟看了這麼多年的西遊記,我們一直把孫悟空當成是一個虛構的神話人物看待,也壓根不會有「孫悟空的原型是誰「這樣的想法。若再回過頭來想一想這個問題,似乎覺得又有些道理。
  • 西遊記裡唐僧的原型是玄奘,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原型居然是他們
    其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更是廣為人知。師徒四人並非是虛構出來的,而是有原型的。 唐僧的原型就是大唐著名高僧玄奘,是取經的核心。玄奘,法相宗創始人,洛陽人,被尊稱為三藏法師。玄奘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 唐僧明明不是個合格的師父?為何孫悟空還要拜他?原來另有目的
    自由要想知道孫悟空做唐僧的徒弟委不委屈,那麼我們首先就要弄明白,孫悟空為什麼要拜唐僧為師父?孫悟空確實是大鬧過天宮,可是最後結局是什麼?還不是被如來一巴掌給扇到五行山下了。吃沒得吃,喝沒得喝,被困了整整五百年。
  • 孫悟空的原型竟然是他?玄奘西行路上的唯一弟子,竟想刺殺玄奘
    一部《西遊記》,讓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廣為人知。玄奘取得真經 ,自然離不開為自己斬妖除魔的徒弟,尤其是大徒弟孫悟空。但我們也知道,西遊記只是一個神話故事, 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也並不存在,那麼真實的玄奘是如何到西天的,他是否有徒弟陪他一起到西天,孫悟空到底有沒有與之類似的人物?
  • 女孩自稱孫悟空後人,竟還拿出傳家寶物證明,結果令人哭笑不得
    導語:女孩自稱孫悟空後人,竟還拿出傳家寶物證明,結果令人哭笑不得相信大家小時候都看過西遊記,在劇中六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可謂是我們小時候的偶像,因為他神通廣大,可以上天入地,可謂無所不能。比如劇中的師傅唐僧這一角色就是真實存在的,他的原型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師,他為唐代佛教弘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玄奘從貞觀三年開始出玉門關向西一直到天竺去學習佛法。玄奘在天竺待了十七年,學習了很多的佛教經書,然後把一身佛學帶回到了大唐。既然唐僧的原型是大唐的玄奘,那麼劇中的其他人有沒有原型呢?
  • 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在歷史上有沒有出現過
    在《西遊記》,孫悟空原是吸收日月精華而孕育出的石猴,他無父無母,無法無天。在經過各種學習,各種闖禍之後,拜在了唐僧門下,成了他的大徒弟,護送他西天取經,最終修成正果,取得真經,獲得稱號「鬥戰勝佛」。我們大家都很喜歡孫悟空這個角色,認為他神通廣大,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但是這樣被神魔化的角色,在歷史上有他的原型嗎?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討論孫悟空在歷史上的原型。
  • 《西遊記》歷史真相:唐僧三位徒弟影射三位帝王
    文章摘選如下:《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到底有多少種寓意,很是值得研究。此前,筆者已從儒、道、釋等哲學層面做過分解,那麼他們在史學層面有影射性嗎?答案是有!而且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層面,《西遊記》的主體結構即是「三重歷史神化-還原」。
  • 《大唐玄奘》南京首映 「唐僧」缺席「悟空」頂上
    導演談到拍攝這部電影的初衷坦言:最初就是對真實的「唐僧」感興趣,但拍攝過程中卻被玄奘大師的人格魅力感動,而飾演孫悟空原型石磐陀的蒲巴甲略顯興奮,談到這個角色直呼不可思議,沒想到「孫悟空」居然是這樣的猴子;在影片中飾演西域女孩的樓佳悅表示拍攝不容易,但拍攝結束後會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
  •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 歷史上真的存在過嗎?
    大家都知道《西遊記》的原型是大唐高僧玄奘西域求取真經的故事,《西遊記》中的唐僧就是根據玄奘的故事發展而來。在唐代還真有一位僧人叫悟空,而且確實和玄奘一樣,曾前往天竺等國求學問道過。於公元751年左右前往西域,並於790年左右返回長安,期間帶回大量經文,並完成了很多佛經的翻譯工作,名震長安。有專家指出,此人就是《西遊記》裡孫悟空的原形。
  • 唐僧孫悟空師徒皆有歷史原型?
    作者:陳漸出版:重慶出版社「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千個人眼裡,自然也有一千個唐僧(玄奘)、一千個孫悟空,或者說一千個版本的《西遊記》。其中,一個讓人血脈僨張的懸疑版,出自作家陳新之手——《西遊八十一案》系列。
  • 唐代有個高僧叫悟空,他在西域將近四十年,從沒陪唐僧取過經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以神話的形式,記錄了唐代高僧玄奘(唐僧)去西天取經的故事,其中讓人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唐僧的大徒弟,一路上降妖除魔的孫悟空。可是您知道嗎?在唐代真的有一位御賜法號為「悟空」的大和尚。
  • 《西遊記》裡唐僧徒弟的真實身份,個個都來頭很大
    當然,也有古籍記載說他路上收過徒弟,但這些徒弟都沒有跟他走到最後。《西遊記》是在距離玄奘逝世800年後的明代創作的,在這幾百年間留下的無數壁畫、書籍中,人們能找到一些唐僧弟子演變的脈絡。在敦煌莫高窟以東100公裡,有一座西夏時期開鑿的佛教石窟榆林窟。洞窟內有兩幅以唐僧西天取經為主題的壁畫。一幅《水月觀音圖》,一幅《普賢經變圖》。
  • 為何世人愛凡人的玄奘多過終成佛的唐僧?
    故事終究是故事,現實遠沒有小說裡引人入勝的情節,唐僧的原型大唐玄奘並沒有徒弟的護佑,遠行的路上只有孤獨與磋磨。為自身理想踏上徵途的玄奘,雖然不能如唐僧那般成為神佛,卻也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鑄就了一番不凡的偉業。
  • 西遊記徒弟三人原型,沙僧最傳奇
    是明朝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原型。他從小天資聰穎、孝順父母,出家之前官拜左衛涇州四門別將。他奉命護送罽[jì]賓國使臣回國,在罽賓國都城突患疾病。他病中發願,痊癒之後就出家為僧,號達摩馱都。唐肅宗至德二年,悟空29歲,於迦溼彌羅國受具足戒,研究根本律儀,並在各地流浪,遍訪名寺名塔。
  • 吳承恩寫西遊記是有根據的:唐僧四人的現實原型是這四個人!
    在《西遊記》之中,唐僧的三個徒弟個個神通廣大,無所不能,在取經路上護送師父一路斬妖除魔,最後終於到達西天取得真經。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之上,唐僧究竟有沒有徒弟呢?如果有的話,他們又和《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 西遊記創作原型在甘肅:唐僧還是那個唐僧,孫悟空不是那個孫悟空
    《西遊記》創作原型在安西撰文|路遠《西遊記》的故事家喻戶曉,作者吳承恩憑其豐富的想像力創作出了這一神話巨著,但故事中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原型到底是誰卻鮮為人知。其實,孫悟空是一個膽子很小的胡人。獨孤達對佛經頗有研究,深為玄奘捨命西行取經的精神所感動,當場撕掉了朝廷捉拿玄奘的傳送牒文,私下放其西行。浩瀚的戈壁大漠,風聲怒吼,黃沙翻滾,西行實在艱險。於是,玄奘在瓜州附近找到一個名叫石磬陀的年輕胡人做嚮導,而這個胡人只願意送他到玉門關(漢代玉門關)。這個石磐陀長得尖嘴猴腮,長髮披肩,前額頭髮用鐵圈固定著。
  • 真實的唐僧玄奘在哪收徒「孫悟空」?一幅壁畫解謎題
    茫茫戈壁上,在肅州(酒泉)和沙洲(敦煌)之間,有一個小城叫瓜州。偏安於西北默默無聞,卻又鼎鼎大名,是偉大的旅行家、翻譯家、佛教學者唐僧玄奘走過的地方。這裡,建有中國唯一展現他千秋功業的「玄奘取經博物館」。
  • 玄奘的大徒弟不是孫悟空,而是他,差點毀掉佛法在大唐傳播
    玄奘的大徒弟不是孫悟空,而是他,差點毀掉佛法在大唐傳播 | 文 三隻眼讀史唐太宗封唐僧玄奘為天下大都僧綱,賜五彩織金袈裟一件,毗盧帽一頂,去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求取大乘佛經。唐僧玄奘用了十七年時間,跋山涉水,歷經千辛萬苦,穿越一百多個國家,終於取回梵字經典六百五十七部,並寫成一部《西域記》,共十九卷,包括各國的山川河湖,地形地貌以及民風民俗,內容極其豐富。唐太宗差工部官員,在西安關外,建起了一座望經樓迎接經書,並委派玄奘負責組織翻譯佛經。玄奘在各寺廟推舉的人選中,選出幾十人,一邊教導佛法,一邊從事翻譯工作。其中,玄奘最器重的大弟子叫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