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這3個行為看似「懂事」,卻暗示長大情商低,家長別瞎高興

2021-01-08 騰訊網

在生活中有些小朋友看上去比較聰明,但卻被別人說沒有禮貌,也有一些孩子雖然長相普通,但卻顯得格外懂事,適應能力特別強。可以說現在的小朋友都是非常聰明的,但在走入社會之後能否有更長遠的發展,就看孩子的情商如何

這是一門藝術,情商高的孩子讓人無法與他們生氣,他們能處理各種矛盾以及爭執。而有些小朋友之所以情商低,這並不是他們的根本原因,原因在於家長沒有好好引導,長此以往,孩子的行為無法得到正確指引,走入社會之後,又怎能擁有更好的發展呢?

比如進入社會的大學生,剛開始他們的人際關係網以及發展都是一樣的,而未來的走向又是如何,就要看他們的情商了。

兒童時期形成的性格以及思想會伴隨孩子的一生,孩子的這3個行為看似懂事,卻暗示長大後情商低,家長千萬別瞎高興。

那麼是哪三個行為代表孩子未來可能情商低呢?

1、言聽計從

家長都喜歡懂事聽話的孩子,這樣他們說什麼孩子就會做什麼,不懂得反抗,家長就會少很多麻煩,絕不會出現讓家長頭疼的畫面,總之教育這類孩子時,家長也會非常省心。

但言聽計從的孩子從來不會在父母面前表達真實想法,時間一長只能迎合大眾,對任何事情都缺乏主見,哪怕不願意去做的事情,他們也不會拒絕。而情商高的人從來不會壓抑情緒,他們能夠舒緩情緒,善於解決問題。

2、不懂拒絕

孩子脾氣好,與人交往時確實會輕鬆很多,不過這類孩子總會被別人說是老好人,此時家長就要注意了,孩子總以老好人的形象出現在別人面前,在他人身上耗費太多精力以及時間,無法解決自己的事情。

這種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性格,常常讓他們打落牙齒活血吞,其實這就是討好型人格,因為討好他人而忽略自身感受。

3、過分謙讓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謙讓本身是一種美德,但如果過分謙讓的話,這並不意味著就是好事。在多子家庭中我們總會聽到父母這樣說,哥哥一定要讓著妹妹,時間一長孩子就會養成過于謙讓,過于謙虛的壞毛病。

家長可能覺得孩子擁有這種性格是好事,說明孩子好相處,但其實只會讓人覺得孩子太傻,明明是自己的東西卻要讓給別人,不是情商低是什麼呢?

那麼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呢?

1、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

情商高的孩子大多都擁有一顆樂觀向上的心,不管遇到什麼事,他們總能用積極的心態堅持下去,孩子的內心充滿著陽光。這時候不管他們遇到什麼困難,都會讓出發點變得更好,在這種好心態的影響下,孩子的情商其實也得到了鍛鍊。

2、教育孩子學會包容別人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在家人的寵溺下,孩子的性格多多少少會變得自私,但這種性格又是非常不可取的。平時家長就要格外注意孩子的言行,性格自私的人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不會考慮別人,這是一種低情商的表現。

當他們與人交往時,只考慮自身利益,從不會為他人著想,但別人也不笨,面對一個時時刻刻都在跟他們計較的人,時間一長,這些低情商的人就會被隔離在外。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雙商都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比起智商,情商更是制約孩子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不管在什麼時候,情商都能發揮非常強大的用處,孩子長大之後進入社會,不管面對什麼,不管在他們周圍發生了什麼,他們註定不會成為失敗者。

對於孩子來說,高情商的培養不僅能讓他們獲得更多快樂,同時在以後的人生中也會出現更多驚喜。

相關焦點

  • 「懂事」就是好事?這3種懂事說明孩子情商低,父母別忙著高興
    文丨虎爸虎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通常「懂事」是來誇人的,然而小王打小就是旁人眼裡的懂事孩子,鄰居們也總誇小王 「這孩子多懂事啊,長大絕對有作為!」每每聽到別人這樣誇自己,小王別提多開心了,於是他就一直堅持著自己「懂事」的樣子。
  • 幾種暗示孩子情商低的行為,不少家長卻以為正常,別被假象欺騙
    室友當初懷孕,雙方父母也是極力要求她辭職在家安胎,所以當室友孩子出生後,真的是6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即便如此,家人還總是擔心不能把孩子照看好。之前聽室友說過她家孩子調皮愛搗蛋,可幾個老人又太寵溺,她對此還挺擔心的。原本我還安慰她說這是小孩子的天性使然,大一些就好了,但這次去她家做客,才算是真正理解了室友的顧慮。
  • 孩子有這2個懂事行為,並不見得快樂,家長別沾沾自喜!
    相信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也希望孩子既聽話又懂事,乖巧懂事的孩子往往也招人喜歡。但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懂事的孩子他們承受的往往要比其他孩子更多,雖然他們表面上看起來非常聽話,是父母的驕傲,但不見得孩子有多快樂。
  • 李玫瑾: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孩子若有這3種表現,暗示情商低不了
    大多數家長都特別重視孩子的智商,家長都認為智商高的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不過在現代社會,其實情商要比智商還重要,我們會發現以前誇一個孩子,我們常說的是這個孩子真聰明,智商肯定很高。而現在我們誇一個孩子往往說的是這個孩子的情商真高。
  • 孩子吃飯時若有這4個表現,暗示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糾正
    孩子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脫穎而出,情商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情商能讓孩子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不會被輕易擊倒。而想要培養孩子的情商,家長需要不分時間、地點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因為情商就像習慣,是一點點養成的。就比如吃飯時,孩子在吃飯時如果有這4個表現,暗示他情商低,家長要及時幫他糾正。
  • 小時候越懂事的孩子,長大後以下性格缺陷越明顯,家長別盲目高興
    而一個懂事的孩子,會讓家長省心又驕傲。但真的有天生就懂事的孩子嗎?其實都是在後天生活環境和家長的期待中,被迫成長的懂事。如果我將來結婚有了孩子,我一定不會讓他過早懂事,要讓他像個孩子,成為孩子應該成為的樣子。看完這位網友的留言,心中充滿了心疼。這位網友生活中肯定是家長心裡的懂事孩子,旁人眼中別人家的孩子。但只有他自己知道,為了這個懂事,他付出了多大的代價,過得有多辛苦。小時候越懂事的孩子,長大就活得越辛苦,真相很傷人。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制止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制止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這3種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卻多半沒有出息
    ,小的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卻往往沒什麼出息。」行為,如果家長對孩子的這種小小的自私自利沒有充分的認識,覺得這是孩子「機靈」的表現,不對孩子斥責糾正,任由孩子發展,那就會給孩子的成長埋下隱患。其實這一類孩子雖然看似聰明,但其實對這些人生道理並沒有足夠的理解,只是在拾人牙慧,進行簡單地複述。這樣的孩子表面上看著懂事,但嚴重缺乏行動能力和經驗,在未來有大成就的機率也不高。
  • 有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精明,長大後難有出息,家長引以為傲
    有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精明,長大後難有出息,家長引以為傲導語:有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精明,長大後難有出息,家長引以為傲李玫瑾教授是有關研究兒童教育心理學的專家,她在接受教育訪談中說過這樣子的一句話:家有孩子的,千萬不要百依百順,很多逆子都是寵出來的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環顧四周,不難發現:情商高的人無論說話、做事,都會讓人感覺很舒服,如沐春風;而情商低的人,開口說話就會顯得格格不入。常言道:「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舉止,就能看到他長大後的樣子,甚至決定將來的人生。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媽媽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少關注到小孩子的一些很細微的小行為,但是李玫瑾教授一直堅持認為,孩子在3-6歲的時候,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如果不加以注意,長大後的孩子多半智商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專家,她曾經在講座上提出很多關於孩子情商的問題,她認為孩子情商高低,我們從他小時候就能看出來。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黃金期,是奠定未來情商的重要階段,所以,細心的家長可以從孩子日常表現,就能看出情商的高低。
  • 孩子喜歡說這幾句話,暗示長大「情商高」,父母別埋沒
    畢竟大家現在都樂於和比較有情商的人相處,自己也不會感覺太累。現在一些家長也就考慮到高情商或許更容易成功,就會花費一些教育經費,去讓孩子學習一些交流溝通說話的方式。實際上,大部分的培訓機構也僅僅只是利用一些說話的技巧練習,並不能讓孩子從本質上變成高情商。
  •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後可能越聰明,父母別瞎勤快
    哈佛大學的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多年研究表明:家裡越亂,就說明孩子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越高,而當今社會往往更需要這樣特質的孩子,將來也會更有前途。所以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聰明,媽媽們別收拾的太勤快。
  • 李玫瑾告誡: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就能看出來,家長要趁早糾正
    最關鍵的是有的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餐桌上的長輩還支持孩子,甚至認為孩子這是護食的表現,還在那裡沾沾自喜呢!有這種想法的家長真的是大錯特錯,孩子沒有分享的意識,自己喜歡就不在乎周圍人的感受,這明顯是情商低的表現,小時候看著孩子可能不會吃虧,但是當孩子長大後很難交到朋友,過於小氣在工作上也不會太順心如意,因此家長要早日幫忙整改。
  • 情商特別低的孩子,往往來自於這3種家庭,長大以後難成大事
    而那些情商低的人,哪怕智商再高,也容易因為不會和人打交道、為人處世做得不好而難成大事。孩子的情商成長,很大程度上都是和家庭環境掛鈎的。情商特別低的孩子,大多都來自這3種家庭,長大後生活可能會不盡人意。1、消極否定的家庭一般來說,情商高的孩子都會很自信、很張揚,對自我價值的認同感很高,這需要家長的鼓勵、肯定和認同。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父母情緒消極、經常否定孩子的家庭,就很難產生足夠的自信,甚至會因此自我懷疑、自卑。
  • 李玫瑾:孩子幼時有3「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家長注意了
    不加以把關,就很容易導致長大後的孩子不受人群喜愛,形成情商低的特徵!李玫瑾坦露:孩子小時候有這三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情商不高喜歡抱怨李玫瑾教授在做兒童心理研究的時候,一直都在強調:孩子如果喜歡抱怨的話,便是低情商的表現!
  • 情商高的孩子,從小就有這幾種表現,長大後更容易有出息
    情商對孩子的成長是很重要的,所以爸爸媽媽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情商高一點,孩子能說會道,人見人愛,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會更加順利。家長為了能讓孩子的情商增高,想盡了各種辦法。其實,孩子情商高不高,6歲前就能看得出來。
  • 孩子這有3個極端,暗示進入「仇恨期」,這2點禁忌家長別忽略
    很多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可能都會遇到這樣一個狀況,原本乖巧的孩子,逐漸長大之後變得越發「不可理喻」,輕柔的管教不聽,嚴厲的管教還不服,真的是十分令人頭疼!讓不少家長覺得孩子是不是提前到了「叛逆期」「仇恨期」?
  • 李玫瑾表示:飯桌上有這兩種表現的孩子,情商比較低,家長要引導
    而這種行為,無論在今後的生活或工作中,都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這是情商低下的典型表現。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講座中說過:一個孩子是否有前途,情商將佔很大一部分。而在吃飯時有這些表現的孩子,多半屬於情商低下,沒出息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