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飯時若有這4個表現,暗示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糾正

2020-12-19 小青育兒世界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個人的成才,20%歸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

孩子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脫穎而出,情商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情商能讓孩子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不會被輕易擊倒。而想要培養孩子的情商,家長需要不分時間、地點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因為情商就像習慣,是一點點養成的。

就比如吃飯時,孩子在吃飯時如果有這4個表現,暗示他情商低,家長要及時幫他糾正。俗話說得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意思就是想教育好孩子,需要長時間的引導和醞釀。

一、不懂禮貌

高情商的基礎就是「懂禮貌」,一個不懂禮貌的人不可能有高情商。雖然懂禮貌這個詞孩子從小就在聽,但仍然有很多孩子做不到。對待長輩沒有一點尊敬,吃飯的時候永遠都是第一個動筷子的,這樣的孩子遲早要吃虧,《弟子規》中有這樣一句話「長著先,幼者後」。想要孩子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首先最基礎的就是教會他懂禮貌。

二、喜歡吃獨食

俗話說,一個人好不好,情商高不高,吃頓飯就知道。

情商低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有那麼一類孩子,吃飯的時候完全不在乎別人的感受,將自己喜歡的菜往面前一擺,直接就開始大快朵頤,甚至有些直接上手去抓。可能父母們覺得小孩子沒想什麼,但你想想如果他養成習慣,長大了還這樣,是多麼情商低令人討厭?

三、大聲叫嚷

記得上大學那會,和朋友一起過生氣,請全班同學吃飯,有的人上來的菜就知道吃,而且還是搶著吃哪種,不管旁邊人是什麼反應,先自己吃好,把餐桌當作自己家了,吃到興起還會大吵大鬧,絲毫不在意其他人是否覺得吵,這樣的人最讓人討厭了。

如果你家孩子小時候就有這種表現,你一定要及時制止,不要讓孩子變成一個讓人討厭的人。

四、口無遮攔

有這樣一部分孩子很不會說話,尤其是在飯桌上總是說一些讓人感到不舒服的話,就比如前段時間朋友帶孩子來我家吃飯,吃了幾口後,朋友問孩子說阿姨做的飯好不好吃?孩子說:「還不如我媽媽做得好呢。」當時我心中那個打擊呀,朋友也是一臉尷尬。

其實,不會說話,說話直白的孩子就是典型的情商低,這類孩子到哪都容易遭人排擠,我們可不能讓自己家孩子成為這樣一個不會說話的人。

李玫瑾是中國公安大學的兒童心理學教授,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特的見解。李教授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情商低的孩子應該怎樣糾正?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3-6歲是孩子性格和習慣塑造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培養孩子,任何一個方面的能力都會事半功倍,就比如情商的培養,家長就可以在這個時候下苦功夫。

當然,如果你想用自己給孩子講清楚情商的問題,肯定是不可能的,因為情商這種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所以我建議父母通過繪本來培養孩子的高情商。

兒童情商培養在現代社會成為每個孩子的必修課,也是每個家長們不可避免的職責。

因為繪本是孩子唯一能夠聽懂的,並且能夠輕鬆理解的,這裡我分享給大家一套《歪歪兔情商彩圖注音讀本》本書幫助父母們輕鬆有效地對孩子進行情商培養和教育,讓孩子們在玩耍過程中學會理解和調節他們的情感世界。

書中包含色彩明快的插圖、以獨特的方式結合童話、遊戲和心理訓練,幫助小朋友們理解情緒,並從童年時期發展情商。適合3-8歲的孩子和父母們。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奶奶看到了之後,不僅沒有及時的管教,反而將桌子上的蝦都擺到了孩子面前,因為周圍都是人,客人也就笑笑就繼續吃了。從這件事情能看出來,孩子不僅情商低,還特別的沒教養,其根本原因就是家長沒有教育到位。家長平時一定要多注意,因為餐桌上的行為舉止,足夠反應出這個家庭的教養。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名出色的育兒專家,面對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第一種:酷愛吃「獨食」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在家裡就什麼好吃的都先孩子吃。孩子碰到自己喜歡的菜,就直接把菜拿到自己面前,不讓別人吃。這樣就會給孩子養成了一種不愛吃獨食的習慣。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制止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制止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教授:越是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要及時糾正
    教育女孩子也是一樣,只有正確地教育孩子,他們將來才能有出息,成大事。我們出去吃飯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很多「熊孩子」,在餐廳大聲喧譁、到處亂跑,亦或是在吃飯的時候絲毫沒有規矩。這正是因為家長平時的教育方法不正確導致的。所以,在平常家長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因為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現,能夠體現家庭的教養和孩子的情商。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對青少年心理頗有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曾提到過: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不會傾聽的孩子,往往缺少耐心、比較以自我為中心,這也是情商低的表現。 6、嘲笑別人 嘲笑別人的孩子,往往缺少包容心和同理心,也容易給人留下沒有教養的印象,這也是情商低的表現。
  • 李玫瑾告誡: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就能看出來,家長要趁早糾正
    而她曾在一次講座中,特意提到過孩子的餐桌禮儀,並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就能看出來,家長要趁早糾正。李玫瑾告誡: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就能看出來,家長要趁早糾正表現一:孩子喜歡吃「獨食」有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總是喜歡吃「獨食」,在餐桌上不管家長以及長輩喜歡吃什麼,只要是自己喜歡吃的,就不讓別人碰,甚至會直接將自己喜歡的菜
  • 李玫瑾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會有這5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我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一次育兒講座中就曾說過:3-6歲是孩子們的性格和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發現孩子有以下幾種表現,就說明孩子的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發現並糾正孩子,以免孩子形成習慣了之後就改不掉了。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專家,她曾經在講座上提出很多關於孩子情商的問題,她認為孩子情商高低,我們從他小時候就能看出來。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黃金期,是奠定未來情商的重要階段,所以,細心的家長可以從孩子日常表現,就能看出情商的高低。
  • 幾種暗示孩子情商低的行為,不少家長卻以為正常,別被假象欺騙
    也終於明白室友的擔憂,她家孩子再這樣下去,就不是天性使然了,相反,某些看似正常的行為正是她家孩子情商太低的一種暗示,再不糾正可能就晚了。今天我們來談談幾種暗示孩子情商低的行為,可這些行為在不少家長看來卻以為很正常,建議家長們別被假象欺騙,透過現象看本質很重要。
  • 李玫瑾: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孩子若有這3種表現,暗示情商低不了
    大多數家長都特別重視孩子的智商,家長都認為智商高的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不過在現代社會,其實情商要比智商還重要,我們會發現以前誇一個孩子,我們常說的是這個孩子真聰明,智商肯定很高。而現在我們誇一個孩子往往說的是這個孩子的情商真高。
  • 「低情商」的孩子,吃飯時通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別不以為意
    餐桌禮儀不雅的人,給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他有惡習,從而想到他所在家庭的整體素養和教育。如果家長沒有教會孩子在餐桌上規範自己的行為舉止,那麼孩子很有可能會受到其他人的皺眉側目,甚至對這個家庭「指手畫腳」,留下不好的印象。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有禮貌,但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得,需要家長日積月累的教育和引導。
  • 孩子說話有這3種表現,證明情商低,很多家長卻以為孩子聰明乖巧
    有一個高智商的寶寶固然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是有一個情商高的寶寶,對家長來說更是一種幸福且快樂的事情。現在越來越的家長也開始將孩子的發展重心偏移到孩子的情商教育上來了。情商高的寶寶智商肯定不會差,但是智商高的寶寶情商卻不一定高。情商高的寶寶不僅意味著寶寶聰明,更多表現在,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上。情商高的寶寶會經常令家長開心。
  • 孩子在9歲之前,若有以下表現暗示自卑了,請家長及時拉一把
    他們與人相處時,似乎總緊繃著一根弦。尤其是當別人誇這類人的時候,他們往往顯得更慌張,認為別人高估了自己。這其實就是自卑的表現,這類人錯誤的認為,只有各方面優秀才有資格自信,但自信並非用能力來衡量的。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要知道哪些是良好的性格,如何塑造這種良好的性格。那孩子若是自卑了,9歲之前會有哪些表現呢?一、 太在意他人眼光一般情況下,9歲前的孩子都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
  • 李玫瑾表示:飯桌上有這兩種表現的孩子,情商比較低,家長要引導
    而這種行為,無論在今後的生活或工作中,都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這是情商低下的典型表現。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講座中說過:一個孩子是否有前途,情商將佔很大一部分。而在吃飯時有這些表現的孩子,多半屬於情商低下,沒出息的可能性較大。
  • 孩子的這3個行為看似「懂事」,卻暗示長大情商低,家長別瞎高興
    而有些小朋友之所以情商低,這並不是他們的根本原因,原因在於家長沒有好好引導,長此以往,孩子的行為無法得到正確指引,走入社會之後,又怎能擁有更好的發展呢? 兒童時期形成的性格以及思想會伴隨孩子的一生,孩子的這3個行為看似懂事,卻暗示長大後情商低,家長千萬別瞎高興。 那麼是哪三個行為代表孩子未來可能情商低呢? 1、言聽計從
  • 孩子常把這6句口頭禪掛嘴邊,預示著孩子未來情商低,越早戒越好
    智商不等同於情商。因此大家在培養孩子智商的同時,一定要記住同時提升情商。根據科學研究,情商高的孩子長大後步入社會參加工作,比情商低的孩子遇到的挫折和困難都會少很多。在人際關係處理方面也比一般人好很多。情商低的孩子有些時候說話在沒做事情前都會相對較弱,在工作及家庭方面都會受影響。假如說孩子在小的時候就經常說這些話,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避免會影響以後的生活。
  • 李玫瑾:孩子情商高低,不用等長大,看他吃飯時的禮儀就有所顯露
    其實這種判斷不僅適用於大人,也同樣適用於孩子,如果你想知道孩子的情商是高是低,不用等到他們長大,可以看看他們吃飯時的禮儀,便有所顯露。 李玫瑾:孩子餐桌禮儀顯露情商,從吃飯這件小事培養「別人意識」 以前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故事,9歲的女孩萱萱經常在小區裡玩,因此結識了一位非常好的朋友媛媛,因為接觸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小朋友們的家長也都認識了。
  • 李玫瑾: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多半有這3種表現,自查一下
    中國是對親情十分重視的國家,自古講究人多吃飯熱鬧,家族親戚圍在一起吃飯,更能彰顯家和萬事興。如何從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現,判斷將來的品格素養呢?家長從這三個方面就能夠看得出來,別不當回事。這樣的孩子日後在社交中會逐漸被朋友所疏遠,尤其是和吃飯談生意時,這些行為都是禁忌。家中如何培養孩子餐桌上的禮儀呢?三個方法讓孩子展現文明修養。1:讓孩子細嚼慢咽吃飯時狼吞虎咽不僅傷胃,也顯得不太文明。
  • 孩子學習有這4個表現,說明他是「假努力」,父母要及時糾正
    「假學習」的孩子通常也會用大量的時間在學習上,但是這種孩子一般只要求數量不要求質量。他們通常認為長時間的學習就一定有效果,從而不注重質量。那麼,家長到底怎麼區分孩子是不是在進行「假努力」呢? 以下有四個孩子「假努力」的表現,家長快來看看自己家孩子有沒有中招。
  • 李玫瑾教授坦言: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的孩子,情商高不到哪去
    李玫瑾教授作為我國知名的育兒專家,曾經在某次講座中專門說到餐桌禮儀,並表示如果孩子在吃飯時有以下三種表現,說明情商高不到哪去。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如果喜歡吃獨食,把自己喜歡吃的菜全都搬到自己面前或是全都倒進自己的碗裡,這就是孩子情商低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