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淺秋聽雨,心亦安然

2020-08-31 潁河東流

文圖:潁河東流

—————————

夏走了,留下酷熱的餘威。

秋來了,頂著絲絲的熱意。

時光的腳步,自然輪換,光陰的旋律,漸漸舒緩,四季,唯秋更富有浪漫詩意。

花落,不是傷感,葉黃,不是悲涼,自然的輪迴,短暫的別離,為了更美好的重逢。

入秋,最浪漫最富有詩意的,是賞雨聽雨

你看,秋雨綿綿,柔柔的,軟軟的,像不像淺淺的思念;你聽,雨,落在屋簷,擊打枝葉,滴答滴答,像不像一支浪漫曲,又似雨的低吟淺唱。

雨,在文人騷客的筆下,又賦予了多少浪漫色彩。

喜悅之美,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惆悵之傷感,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思念之濃,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靈動空靈,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激昻大氣, 「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

伸手,將雨滴接入掌心,這雨滴,平淡,無味,咋就成為是唐詩宋詞中描寫的寵兒。

任憑雨滴,落在臉頰,閉上眼,仿佛聽見史冊被翻開的沙沙聲,此刻,感悟詩詞裡的雨,那雨滴,不正是一個個文字,字字珠璣,散落於地面,瞬間溶於大 地。

雨, 清晰的石板路上有它的足跡,潺潺的小溪裡有它的身影,浩瀚的江海裡有它在歌唱。

雨夜,細聽它帶來的旖旎,它仿佛看慣了歷史河流的跌宕起伏,陪伴無數人度過漫長的黑夜,為人們洗去一身鉛華,除去心底的浮躁。

白天的喧囂過去,靜靜的雨夜,仿佛一切都靜止,聽雨飄落,時而密時而疏, 滴滴答答,叩在心間。

聽雨,其實聽的是一種心情,一種清新,一種自然,一份感動。 雨,靜然飄灑,是沉醉,是滄桑,也是一種優雅,更是一種穿透歲月的浪漫之旅。

下雨的日子,漫步郊外,聆聽雨滴打在雨傘上滴答的聲音,伴著淅淅瀝瀝的雨聲,不就是一支渾然而成的交美妙樂曲嗎?

坐在窗前,心聽窗外雨,清風輕撫心坎,有心事,有清爽,有寂寞,有思念。此刻,雨,只為有心的人,盡情飄落,只為用心的人,肆意釋然。

其實,有時候聽雨賞雨,為的就是一種心情,是雨,帶來更多的思維空間,讓心靈得到暫時的安定,經過雨的滋潤,它心更清澈。

聽雨,賞雨,哼一首老歌,打開長長的記憶,感悟歲月靜好;聽雨,賞雨,把過往繼續珍藏塵封,讓心獨品永不褪色的思念;聽雨,賞雨,心留一份坦然,期待明天,一切靜安。

淺秋聽雨,心亦安然。

相關焦點

  • 聽雨齋主人|淺秋
    我在百花驛站等你,和詩歌一起耳鬢廝磨淺秋文/聽雨齋主人天涼好個秋。當一絲涼風吹動髮髻的時候,我知道,秋天來了。也許什麼都不是,只是我的心在「隨風而動」。聽雨齋西邊樹上的柿子由青澀變成了黃紅色,像小燈籠掛滿了枝頭。喜鵲在上面「嘰嘰喳喳」的叫著,圓圓的小眼睛裡燃燒著饞欲。柿子,我一般是只摘一半兒的,留下一半兒給鵲兒下雪天覓不到食物時來吃。秋風送爽。
  • 聽雨齋主人||淺秋
    >淺秋也許什麼都不是,只是我的心在「隨風而動」。聽雨齋西邊樹上的柿子由青澀變成了黃紅色,像小燈籠掛滿了枝頭。喜鵲在上面「嘰嘰喳喳」的叫著,圓圓的小眼睛裡燃燒著饞欲。登高望遠,把酒臨風,把淺秋的喜悅也一起端起來,放在唇邊細細品嘗。花生已熟,紅薯尚未。遠近高低,岡巒丘壑盡收眼底。平常的花草已開始凋零了。腳邊的野菊花開的正豔,一簇簇滿是的,淡黃色的小花瓣兒隨風起舞。
  • 散文《淺秋》
    散文《淺秋》作者:韓德君華美、神奇、金色的秋天款款走來。當然,我所愛的不是晚秋,而是淺秋。這時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凜冽蕭瑟的狀態。我覺得,這個季節是最能勾起人們濃厚興趣的。金黃絢爛的秋天有著絕妙的驚奇、瑰麗。每個人都應用心去體會和愛戀秋天的宏大與贈賜。可我又怎能留住它呢?
  • 心自在,歲月亦安然
    心自在,歲月亦安然作者:梅江晴月 主播:隨緣 心若自在,所有的紛雜都不是事。心若安然,所有的困難都會有解決的辦法。一顆心的跳動,證明我們活著。穩定的情緒,證明我們活得很好。心自在,時光便靜好,歲月亦安然。在忙碌奔波的時光裡,我們身上都背負著枷鎖和責任。又有幾人真正做到了財務自由,可以隨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按部就班地工作和生活。在擁擠的人潮裡擠地鐵,在車水馬龍的道路上狂奔,在會議室唇槍舌戰……這樣的日子,若是連我們的心都失去了方向,日子便如履薄冰艱難日常。
  • 蕭遙散文選|荷塘聽雨/韶華已逝,心中仍有一朵盛開的花/盛放安然
    荷塘聽雨你喜歡聽雨嗎?我喜歡在荷塘聽霏霏細雨。沐浴著淡雅的清風荷韻,一枝出水芙蓉亭亭玉立,給人以無限遐想。唐代詩人崔櫓「人間有筆應難畫,雨後無塵更好憐」的詩句,再應景不過了。聽雨,是感情上的宣洩與訴說,更是一種心靈上的探求與尋覓。「花堤佇遠,望冰肌玉骨。水殿風來暗香度。翠簾開,亭亭玉立晴空,汙泥裡、卻把素心挽住。」「枕芷香,有夢託芳魂,覓水闊孤煙,滄滄深處。」聽雨,亦聽心,一滴甘露,萬籟禪音。
  • 淺秋,薄念
    站在八月的風裡,靜靜的等一場雨,輕柔的撩起季節的衣襟,將淺秋的夢悄悄喚醒。推窗,輕嗅,微雨,微涼,微風。舉目眺望,霧繞山嵐,滿目青黛,一幅朦朧的水墨丹青於天幕間氤氳著初秋的風景。牽著一朵清涼,漫步在青苔花開的小徑,聽雨打竹葉的沙沙聲,看連綿的雨線,在林間飄舞繾綣,晶亮亮的水滴,於花葉尖打著旋,嫋繞一抹淡淡的柔軟。
  • 淺秋(當代詩歌)
    文/孫業廣(江蘇宿遷)漫步在窄窄的小路上,腳踏著晨露,一陣秋風吹拂微涼舒暢。淺秋你是否永遠停留在這宜人的歲月裡?我在岸邊等你,等你一顆貞純的心,等你早日漂浮在水面,為我的畫添彩填詞。你是我的真愛,我把心已擁入你的胸懷,對你的情夕夕珍惜,三生三世永不言棄!
  • 散文 | 在淺秋中行走
    在淺秋中行走,恰似一枚孤葉在水上漂浮,畫面是冷豔的,也是孤寂的;情緒是飽滿的,也是惆悵的。生活中的每一次遇見,都是光陰中的意外與情趣,唯有讓心安靜下來,方能去仔細咀嚼和品味。總覺得秋風是寂寞的。它們喜歡把大把大把的時間消磨在葉子上,果實上。一遍一遍的梳理、調色,一遍一遍的塗抹。
  • 原創散文:《聽雨》
    聽雨文/雨小荷(河南)聽雨,想想都是很美的事情,何況是真的身臨其境聽雨呢?那是一種美妙的感覺,是人生中一種獨特的亨受。朦朧的暮色裡,一扇半開的窗,窗外生長著繁茂的綠樹、嬌嫩的花草,細雨隨著微風輕輕地飄著,飄著,雨中纏繞著花香、泥土香……那遠遠近近、大大小小、或疏或密的雨聲,就像一首優美的抒情詩,盪氣迴腸;又像一篇精闢的散文,洋洋灑灑;更像一幅美麗的水墨畫,濃淡相宜。
  • 散文:徽鄉聽雨涼
    而從山的那頭,飛鳥穿過煙嵐,逐雲而來,歇在一扇窗邊安靜地聽雨,聽著聽著,便也忘卻了流年。天幕低垂,含著水汽的淺灰在這個皖南的山村裡暈染開來,朦朧可見影影綽綽的房舍人家,皆有能入詩入畫的風情,雖清寒而不寂寞。那是誰家的院牆,雨霧背後層層疊疊的黃土色,猶如一闋古舊的戲文。牆內那些曾被精心演繹的故事,在重重複復的晨耕暮歸中安然落定。
  • 「詩歌」張建軍:淺秋(兩首)
    淺秋詩詞、小說、散文作品散見於《詩選刊》《長城文藝》《長江詩歌》《齊魯文學》《現代詩美學》《文學百花園》《金融時報》《河北經濟日報》《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河北工人報》等報刊,入選多種文集。
  • 【閱讀興安】趙曉利原創散文——《嶺上聽雨》
    【閱讀興安】趙曉利原創散文——《嶺上聽雨》 2020-07-06 0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散文:秋雨濯濯,聽雨詩意
    靜靜地走在花園小徑上,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進去,花香飄來,香氣淡淡搭配上秋雨清香也憂傷,纏綿悱惻,這場景不用任何詩行,一下子就入心了,也生出幾分惆悵。平復心情,放鬆自己,鋪宣執筆,寫「寧靜」二字,讓情愫入墨,寫」安然「二字,讓雨調和濃墨融入心房,心境自然而然的也就平靜了。在雨中徜徉,除了舒爽怡人還略微帶點悽涼的感覺,秋風起,沐雨而行,將比秋陽暖香,縈懷的一定是丁香般的愁怨了。或也是洗刷、洗禮,把往日的心事都放在雨中,不斷衝洗、不斷溼潤,等一陣秋風掃蕩,不留一點印記。
  • 小樓聽雨·秋夜思(夢竹自度詞)
    ·秋夜思(自度詞)夢竹​ 恰仲秋月滿,桂花新,一番怡情正好。·秋思(1)(夢竹自度詞)——依韻夢竹老師​紫金光影​對一輪圓月,一方箋,一襟多情慢表。·秋思(2)紫金光影​望碧空流玉,盡收來,一懷溫柔似水。
  • 董發亮《龜山聽雨》獲2020年度中國散文「十佳散文獎」
    商洛新聞網訊:12月12日至13日,《海外文摘》雜誌社、《散文選刊·下半月》雜誌社主辦的"2020年度中國散文年會"在北京召開。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高洪波到會致辭並為獲獎作者頒獎。本次年會共評選出散文精銳獎等4個年度獎項。
  • (散文):皈依
    以一顆安然的心,沉浸於自然與日常,將零亂的字詞溫婉組合,賦注予靈性與心情,落紙成詩,如呼吸一般自然順暢。獨自靜坐的我,心已遠離喧囂,隔窗有明媚的陽光,照著我身影。於是,我坐成了遠山瘦水,坐成了清影孤月,簡約到沒有一絲多餘,極像了一幅獨釣寒江的畫。
  • 【原創】春夜聽雨(散文)
    使萬物得到沐浴,滋潤著長期乾渴的大地,愉悅著人們的心田……若在往常,我每逢聽見雨聲,心裡就難免感到異常地憂慮和驚恐,今夜聽這雨聲,心情反而變得格外平靜、安然而又舒坦。雖時至午夜,我卻毫無倦意,室外那譁啦、譁啦,一陣緊似一陣雨點落地與屋簷的流水聲,加上啪嗒、啪嗒,不時有雨點敲擊窗戶玻璃的聲音,猶如在彈奏一首天籟般的美妙樂曲,傾刻,將我這一整夜的睡意驅趕的一幹二靜。­
  • 《枯荷聽雨》(平起平收中華通韻)
    鬥柄向西秋風至,枯荷聽雨享清涼。(2020年9月27日夜作於安陽滑縣)——作者:任平生【作者簡介: 《東籬採菊》(仄起仄收中華新韻)有路書山勤是徑,扁舟四海渡慈航。喜愛詩詞、散文、歷史、國學、傳統文化等。出版有任平生詩詞選《東籬採菊》。歡迎各位老師斧正,並多提寶貴意見。】 註: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深表謝意!
  •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臨江仙•秋分讀蔣捷《虞美人•聽雨》【填詞】韋明升       若是沽名圖釣譽
  • 淺秋,愛在流淌
    一湖秋水,三兩野鴨,幾杆閒釣,塗抹一幅淡淡的淺秋。蟬鳴聲從遠處噪起,把頑夏撤退的腳步驚得踉踉蹌蹌,直直穿透夏的靈魂。是什麼使它的鳴聲響徹林間?虞世南告訴我們: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淺秋,是輕啟萬物荒涼的按鈕,也是昭示百穀歸倉的金黃。淺秋,如人生的中年,閱盡繁華,落下餘溫,更是生命升騰後的靜水沉香,是誰在用心將它悉心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