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聚焦雙一流建設,構建學科發展新格局

2020-12-06 金臺資訊

人民網濟南11月25日電 今年2月,由山東大學牽頭組建的山東應用數學中心獲得科技部批准,成為首批公布建設的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歷時8個月後,山東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在山大揭牌,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科建設究竟要建什麼,如何去建?山東大學經過多年探索和不斷創新,通過聚焦雙一流建設來構建學科發展新格局,交出了一份自己的「山大答卷」。

媒體採訪團實地參觀山東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山東大學供圖)

集中辦學資源,推進學科多位一體重點建設

「目前,山東大學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13個學科進入國際主流學科排名前100,金融數學、生殖醫學等研究領域世界領先。」山東大學副校長、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易凡介紹,學校通過聚焦五大優勢學科領域,集中配置辦學資源,全力推進學科要素多位一體重點建設,一流學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山東大學的數學學科一馬當先。學科創立國際公認的「非線性期望」中國學派,構建國際密碼中國話語權,相關專業入選國家一流專業,新增國家級科技平臺2個,2人獲未來科學大獎,1人獲求是傑出科學家獎,1人獲陳省身數學獎,ESI全球排名第72位。同時,充分發揮數學學科引領輻射作用,帶動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科學等學科快速發展。目前,控制科學與工程ARWU世界排名51-75,通信工程ARWU世界排名76-100。

在膠體與界面化學、理論化學方面,山東大學正在引領國際前沿,功能晶體材料生長技術和有機矽化學理論,攻克國防「卡脖子」難題,相關專業也入選國家一流專業。目前,化學學科新增國家級平臺1個,Nature Index全球排名第38位,ESI全球排名第70位,進入前0.52 ‰。學科匯聚融合成效顯著,化學與物理學、環境科學、藥物化學等學科協同發展,藥理學與毒理學ESI全球排名第76位,進入前0.79‰,化學工程ARWU世界排名76-100。

學科建設與發展規劃部部長王志鵬介紹,山東大學的材料學科在「材料液態結構及熱物理性質」領域也是國際領先,他們的新型鋁合金材料和碳纖維材料廣泛應用於高鐵和飛機項目,ESI全球排名第81位,進入前0.84‰,納米科學與技術ARWU世界排名51-75。該學科還引領帶動工程領域其他學科快速發展,比如,工程學ESI全球排名進入前0.34‰,礦業工程ARWU世界排名第48位,儀器科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和交通運輸工程ARWU世界排名51-75,巖土工程方向在重大地下工程建設的突湧水定量預報技術實現原始突破,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成蘭鐵路等全國200餘個重大工程。

百年山大,文史見長。在中國古典學術領域,山東大學的「古文、古史、古哲、古籍」研究優勢全面確立,儒學研究「山大學派」初見端倪。其中,「全球漢籍合璧工程」作為國家重點文化工程列入「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杜甫全集校注》獲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國學成果獎,「山東章丘焦家遺址」入選201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目前,該學科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8項,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8項。2015年成功舉辦有「史學奧林匹克」之稱的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創造多項歷史紀錄,令人激動和欣慰。

隨著臨床醫學與重大疾病領域的不斷發展,山東大學的生殖醫學也取得不孕症遺傳發病機制與早期胚胎發育調控機制研究引領性突破,攻克輔助生殖技術重大臨床難題,心血管重構分子機制研究成果為心血管疾病患者帶來新希望。目前,臨床醫學ESI全球排名進入前0.85‰,醫學學科的發展,同時也引領帶動基礎醫學和生物學快速發展,生物工程ARWU世界排名第38位。

發揮學科優勢,催生新學科增長點

「雙一流」建設是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後的又一國家戰略。對此,山東大學聚焦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充分發揮一校三地辦學優勢,大力實施「學科高峰計劃」、「學科激勵計劃」和「學科整合調整計劃」,超前布局戰略新興交叉領域,強化「優特新」重點學科建設,推動學科「瘦身、長高、變強」,構建了結構合理、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文理工醫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打造了濟南-威海-青島錯位布局、一體發展、三足鼎立的發展新格局。

山東大學充分發揮學科門類齊全優勢,圍繞學術前沿、國家急需、產業轉型升級和區域發展需要,構建交叉性平臺、項目、團隊支持體系,推進新興交叉領域發展成效明顯。

在文理交叉方面成效顯著,目前,山東大學「金融數學」引領世界前沿,非線性期望前沿科學中心入選教育部珠峰計劃培育行列;「科技考古」形成國際比較優勢,獲批環境與社會考古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藍綠經濟、司法大數據、社會信息學等逐漸成長為新學科增長點。在理工融合方面,「數據科學」打造新特色,山東應用數學中心入選國家應用數學中心首批建設名單;「能源系統控制」形成新優勢,獲批新能源與高效節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人工智慧」探索國際合作新模式,與南洋理工大學共建人工智慧國際聯合研究院。

除此之外,「醫學 」建設也在穩步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穩步推進,牽頭建設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院。智能醫學工程、醫療機器人、仿生生物材料等交叉領域取得重大研究進展,相關研究成果成功應用於臨床,顯著提升了診療效率。

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介紹,要瞄準最新國際前沿,面向國家和地方重大需求,集中力量、優化結構,主動凝練學科方向,組織一流科學研究,凝聚大團隊、建設大平臺、承擔大任務、產出大成果、作出大貢獻,建成世界一流學科高峰。

聚力原始突破,推動學科方向躋身世界前列

建設世界一流學科,那就要有國際領先的成績,有躋身一流學科的能力,目前山東大學金融數學、密碼學、巖土工程、生殖醫學、晶體材料等幾個學科已經走在前列。

在金融數學方向開創「倒向隨機微分方程」新領域,成為國際公認的「非線性期望」中國學派。密碼學方向首次提出模差分比特分析理論,牽頭制定了國際密碼算法標準(SM3),為國家航天重大工程專門設計加密算法,有效保障了航天安全通信。在巖土工程方向,在重大地下工程建設的突湧水定量預報技術實現原始突破,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成蘭鐵路等全國200餘個重大工程。生殖醫學方向突破不孕症遺傳發病與早期胚胎發育調控機制,奠定了我國在生殖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入選「2019年度中國醫學重大進展」。心血管研究方向揭示心血管重構發生和發展的分子機制,研究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在晶體材料方向突破大尺寸高品質碳化矽、氧化鎵等新一代半導體材料製備「卡脖子」難題,為無線通信、新能源電動汽車等領域提供了急需的器件材料;大尺寸晶體生長自製設備實現了進口替代。

樊麗明介紹,2020年是「雙一流」建設的關鍵時點,學校將面臨國家對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成效的集中考核,山大要堅持「四個面向」,對接產業鏈完善學科鏈,優化學科結構、學科生態,推進學科現代化成效顯著。

在學科布局方面,山東大學立足一校三地辦學定位,堅持錯位布局、集群發展,統籌布局一校三地學科群、學科和學科方向,推動緊密聯繫的學科實現空間匯聚、集群發展,形成了各具校區特色的學科集群和良好學科生態。除此之外,山大實施學科激勵計劃,統籌不同學科相互支撐關係和聚群效應,著力推動力學、動物學等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學科建設,補齊學科鏈,與「學科高峰計劃」重點建設學科協同發展,構建共生、互補、出新的健康學科生態和學科鏈。統籌推進學科專業現代化工程,布局新能源、半導體材料、智能建造與智慧交通、機器人工程等「四新」學科和本科專業,整合撤併了一批老化弱化學位點和本科專業,有效控制了學科專業數量,提升了學科基準水平。

欣逢盛世,奮楫揚帆。百廿山大將聚焦高質量發展和融合發展,以「十四五」規劃和「雙一流」下一周期規劃為契機,謀劃實施「學科融合創新計劃」,以現有優勢學科為基礎,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國際學術前沿,大力推進重點學科集群建設,超前謀劃布局戰略新興交叉學科和學科方向,推動學科更新換代和學科現代化,著力匯聚一流師資、搭建一流平臺、產出一流成果、培養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學科高峰,以實際行動加快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相關焦點

  • 山東大學:構建一流師資隊伍 助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傑出青年人才進入山大,將被聘任為教授、博士生導師,提供專屬博士生招生指標,年薪不低於50萬元,提供學科建設經費至少200-300萬元,為子女提供山東省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提供專家公寓優惠租住,這不是僅僅寫在山東大學2020年誠聘海內外優秀人才簡章中的條件,更是山大招聘一流師資和人才的決心。
  • 山東15所高校衝刺「雙一流」大學,102個學科衝刺世界一流學科
    山東省內被評為「雙一流」大學僅有3所高校,分別為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如何在未來國家「雙一流」大學評估中充分挖掘出山東省內優勢,儘可能培育出更多的「雙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成了其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向。
  • 山東大學: 服務山東 紮根齊魯大地創建世界一流大學
    目前正積極踐行服務山東戰略就是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山東發展就是服務國家發展,紮根齊魯大地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理念,明確提出並大力實施服務山東戰略,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的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撐,實現了校地同頻共振、合作共贏。   如何紮根山東辦大學?打造「山大系」品牌是山東大學的舉措之一。
  • 衝刺一流大學或一流學科!雙一流評估白熱化?!
    貴州省目前只有貴州大學是一流學科高校,據說還具有照顧的性質。不過,貴州大學明確指出,到2025年力爭1個以上學科達到國家一流學科建設標準,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陣營。(2)廣東工業大學。廣東省目前雙一流高校是,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提出「三步走」打造特色鮮明、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學。首次明確衝擊「一流」。
  • 科研為先,創新學術內涵——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發展新格局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加快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引導大學加強基礎研究和追求學術卓越,組建跨學科、綜合交叉的科研團隊,形成一批優勢學科集群和高水平科技創新基地,建立創新能力評估基礎上的績效撥款制度,系統提升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技研發三位一體創新水平。
  • 「雙一流」建設引領新時代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發展
    「雙一流」建設引領新時代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發展 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在滬成立 2018年03月29日 19:4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高瑩 查建國 黃亞楠 字號 內容摘要:「一流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與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成立大會
  • 山大僅倆學科進「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究竟發生了什麼?
    所以你看到了,四川大學6個學科上榜,吉林大學5個。那麼,山大2個學科上榜「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和誰水平差不多呢?怎麼上榜學科裡連個文史的影子都沒有?作為老牌985大學,山東高校的「龍頭」,能夠進「一流大學」建設名單,已經證明了學校的綜合實力。但「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中,緣何只有數學、化學兩個學科入選?而且不見文史的影子?
  • 華僑大學:以一流學科建設推進一流大學建設!
    2018年,福建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發改委聯合印發通知,公布福建省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華僑大學入選福建省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4個學科入選福建省高峰學科建設學科,13個學科入選福建省高原學科建設學科。由此,華僑大學一流大學建設、一流學科建設之路邁入新的裡程碑。
  • 一流外語學科建設方略與實踐路徑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召開
    4月20日,「一流外語學科建設方略與實踐路徑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召開。本次會議聚焦在「雙一流」學科建設及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應對外語學科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如何規劃一流外語學科建設方略,以及如何落實建設實踐路徑等問題,探討推進外語學科發展的路徑和方法。
  • 雙一流大學和雙一流學科的關係是什麼?
    2017年一個新的名詞被提及,雙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大學,逐漸的將過去985、211工程高校給取締了。首批世界雙一流大學一共有137所,其中42所雙一流大學,另外95所一流學科大學。建設一流大學的目標是為了,將我國建設成真正的文化強國。
  • 青島理工大學:聚焦特色發展 全力推進一流學科建設工程
    進入新時代,學校以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為目標,緊緊扭住「雙一流」建設這一核心軸,將學科建設確定為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確定的十大工程之一,加強頂層設計,合理布局、分步實施,一流學科建設工程取得明顯成效。
  • 全國人大代表樊麗明:實施「強院興校」,加快推進世界一流學科建設
    人民網北京5月27日電(李依環)「沒有一流的學科,就不可能建成一流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核心任務就是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在兩會期間就「高校如何加快推進世界一流學科建設」主題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談到。
  • 高考志願選擇:從一流學科建設情況看高校未來建設發展
    雙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教育部印發的《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點》中要求,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制訂「雙一流」實施辦法。啟動實施的「統籌推進兩個一流」戰略,是中國大學衝刺國際前列、打造頂尖學府的「衝鋒號」。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公布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設方案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日前印發《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設方案(精編版)》,確定了一流學科建設的整體建設目標、學科建設目標,提出了近期、中期、遠期目標以及建設路徑、內容和舉措。據悉,該校擬到2020年初步建成「石油石化學科領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油氣科學與工程學科領域整體進入世界一流行列;到2030年建成「石油石化學科領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石油石化優勢學科進入世界前列;到2053年,建校100周年時,全面建成「石油石化學科領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相關學科整體進入世界前列,成為一所名師薈萃、海內外學子嚮往、學科領域更加寬廣、國際交流更加頻繁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
  • 「衝一流」,山東公布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建設名單
    山東省教育廳官網12月4日公布了《我省確定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建設名單》: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全省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山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魯政辦字〔2020
  • 一線調研|以一流學科建設引領高水平大學發展——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2019年「雙一流」學科建設總體達成90.9%,大氣科學在2017年第四輪學科評估中A+名列,位列全國第一。全年自然科學類發表SCI(E)論文1032篇, 增長22%;專利申請1053件,授權專利638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率和發明專利授權率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轉讓專利147件,增長63.3%, 專利轉讓總額257.78萬元,增長143.5%,都創歷史新高。
  • 山西大學召開物理學、哲學一流學科建設動員大會
    新一屆黨政領導班子成立以來,把建設「雙一流」作為奮鬥目標。因此,校黨委、校行政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明確了山西大學學科建設的總體布局,就是按照「2+4+X」的建設思路,把學校學科劃分為率先發展學科、重點發展學科、協同發展學科三個段位,有計劃、有重點、有步驟地開展學科攻堅,物理學、哲學作為率先發展學科,要挑起學校衝擊「一流學科」的大梁。
  • 學科會聚引領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路徑探討
    四所世界一流大學實行新技術推動型、任務拉動型、共同願景驅動型、科技平臺吸引型等各具特色的學科會聚模式,浙江大學正在探索頂層戰略設計驅動、新型研發機構迭代、研究範式變革推動、多學科協同培養等學科會聚路徑。學科會聚引領我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關鍵是突破傳統的院系-學科框架,以服務重大戰略需求和解決重大挑戰問題為牽引,實現大跨度的協同創新。
  • 重慶大學召開「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諮詢評議會
    為全面總結「雙一流」建設周期成效,持續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的推進學科建設,2020年9月11日,重慶大學「雙一流」建設周期諮詢評議會在學校A區主樓召開。他簡要介紹了重慶大學的辦學歷史以及在2016-2020周期「雙一流」建設的總體成效。他表示,近年來學校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堅守「研究學術、造就人才、佑啟鄉邦、振導社會」的辦學初心,聚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雙一流」建設,推動內涵式發展,各項事業均取得了顯著進步,綜合辦學實力、學術聲譽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 「雙一流」建設與大學的綜合化
    基於此,「雙一流」建設應以大學的綜合化為基礎,不宜過度強調一流學科「點」的建設。 關鍵詞:「雙一流」建設;綜合性大學;單科性大學;一流學科 學科的發展與大學的發展高度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