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國」?這才是中國!

2020-12-18 芹草草

「中國」一詞,出自何尊

「中」「國」兩個字合在一起,組成一詞,最早見於西周青銅器何尊。何,人名,應該是西周初期的周王室貴族。何尊,是何受到賞賜之後,鑄造的青銅器(圖一)。

如果僅僅是一件青銅器,何尊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重要的是,在何尊底部,鑄造有一大段銘文,這段銘文共有12行,122字:

這段銘文是:

唯王初壅,宅於成周。復稟王禮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於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茲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嗚呼!爾有雖小子無識,視於公氏,有勳於天,徹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訓我不敏。王鹹誥。雍州何賜貝卅朋,用作口(周)公寶尊彝。唯王五祀

大致含義是:

周成王五年四月,周王開始在成周(今河南洛陽)營建都城,適逢對武王進行豐福之祭,周王於丙戌日在京宮大室中對宗族小子何進行訓誥,內容講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隨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統治天下。武王滅商後則告祭於天說:餘入住到天下的中心,由此統治民眾。周王賞賜何貝30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紀念。

從何尊銘文記載來看,周成王五年,營建成周洛邑。這與傳世文獻相吻合。《尚書大傳》說:"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西周定都鎬京,稱為宗周;周公所營建之洛邑便是宗周。

值得注意的是,何尊最早出現「中國」兩個字(圖三)。當時的國,尚沒有囗(wéi),在字形上與今天不同。其實,在含義上也與今天不同。

中國:天下中心

何尊中的「中國」,是指西周王朝的成周地區。在當時,伊河、洛河流域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被視作「天下中心」。《史記·周本紀》云:周公贊成周洛邑「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裡均」。

其實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含義都是指中原地區。上古時代,華夏民族活躍於黃河流域,以為居天下之中,而把周圍其他地區稱為四方,居於四方的人民被視作四夷。《詩·小雅·六月序》說:「《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正是如此。

文化中國

後來由於中原華夏族創造了遠高於四夷的文化。「中國」「華夏」的含義,就更加偏向於指具有豐富燦爛文化的中原民族。

《戰國策》說:

中國者,聰明睿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藝之所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義行也。

唐代孔穎達說: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

可見,在古人看來,中國之所以被稱作「中國」都是因為中國燦爛的文化。

基於此,一個民族政權是否可以被視作「中國」,也是以文化為區分的。

韓愈《原道》:「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這是說《春秋》以「禮」作為判別夷狄與中國的標準,凡是言行符合「禮」的,夷狄亦可視為中國,反之,則中國亦可視為夷狄。這裡雖然是說「禮」,但其實可以理解為以禮為核心的中國文化。正是基於此,元朝、清朝也被視作「中國」。

孟子曰:「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餘裡,世之相後也,千有餘歲。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后聖,其揆一也。」意思是:舜、文王生長於東夷、西夷之地,所行卻合乎中國。

國家含義

至於,國家意義的「中國」,相對產生較晚。

相關焦點

  • 這才是中國:龍,到底是什麼?
    文\槐蔭樹下的老曹 圖\曹建明提供 編輯\黨培周都說我們是龍的傳人,但是,龍到底是個什麼東東?有的人說,龍是圖騰,現實中不存在。興隆窪文化遺址石塊堆塑龍這條龍,長約19.7米,是用紅褐色的石塊堆砌、擺放而成的,頭部最寬處約有2米,呈昂首張口、彎身弓背狀。看到這條龍,我們,會不會想起遠古時代的一種大型生物——恐龍呢?
  • 什麼才是「中國的」文化?
    再者,討論「中國文化」的時候,有人會帶著文化優越感,認為中國文化優於其他文化。其實,文化是一種現象,我們需要理性地、歷史地、自覺地認識中國文化,面對各種民族、各種文化時,才會有互相理解、互為平等的態度。我希望講清楚,什麼才是典型的中國文化,這裡主要指漢族中國的文化。第一個是漢字的閱讀、書寫和「漢字思維」。
  • 什麼才是真正的中國性格?
    我們就應當討論一下出了什麼問題。這是中國第一次亡國。所以才落下了那句話:崖山之後,再無中國。中國人,從未認可這句話!你真認為這些身經百戰的將帥不明白什麼叫做「戰略」?你真認為這些飽學之士是書呆子,不知道什麼叫作「意義」?設想一個只有張弘範和李成棟,而沒有文天祥和史可法的中國!那樣的中國,還可能存在嗎?
  • 葛兆光:究竟什麼才是「中國的」文化
    葛兆光 鳳凰網讀書「我今天講的這個題目,是一個很普通的題目——什麼才是「中國的」文化。略微有一點特別的是,我把『中國的』這三個字加了引號,因為我主要討論的是,究竟什麼才能算中國的文化。」
  • 何以中國:到底歷史上什麼地方才屬於中國?
    中國"這兩個字的含義,本來不是固定不變的,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且不提《詩經》等古籍中的"中國"是什麼意思,簡單說起來,拿"中國"兩個字表示我們國家的主權所達到的範圍,這個觀念是鴉片戰爭之後才形成的。在這以前的"中國"二字,在各種場合有各種樣子的用法。遠的我們不講,鴉片戰爭以後的初期,這個觀念還沒有完全固定下來。
  • 葛兆光:什麼才是「中國的」思想史?
    回顧這些年來有關中國思想史研究的種種爭論,需要進一步討論的是,什麼才是「中國的」思想史,而不是「日本的」或者「歐洲的」思想史?這一問題不僅涉及到各個文化區域的思想與歷史的差異,涉及到各個文化區域的政治、宗教、社會環境的差異,更涉及到的是,如果試圖確立思想史研究的「中國性」,必須思考這一思想史研究能否在歷史討論中保持對中國現實的針對性,能否在對傳統觀念的梳理中回應當下中國的思想問題。
  • 這才是中國的石窟寺!
    石窟寺究竟是什麼?從哪來? 有幾類?分布在哪些地方? 「四大石窟」是什麼? 石窟寺是什麼?
  • 這才是中國:中國不是集體主義?西方不是個人主義嗎?
    文編\王巖林 攝影圖片\王巖林愛愛老師《一枚硬幣的兩個面》文摘錄:說西方的精神底色是個人主義的,中國的傳統是集體主義的,這是根本性的誤讀。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沒有集體主義也就沒有個人主義。正是在非血緣性的,制度化的,結合緊密的共同體中,比如西方基督教會或中世紀行會中,才萌發個人與集體關係的意識。
  • 這才是中國風圖案!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風越來越受到大眾的喜歡特別是中國傳統藝術的普及大眾接受中國風越來越容易這就是中國風青花瓷紋樣古代服飾紋樣祥雲圖案經典神獸手稿美輪美奐……官服紋飾局部細節這就是中國風!還在等什麼~——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這,才是中國的真名媛!
    這根棒子沒有魔法卻勝似魔法,只要她的棒子揮舞,就有美輪美奐的音符、策馬奔騰的狂想、細水長流的思念和不離不棄的理想。1955年·北京人生的轉機在這一年出現。當時還是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二年級學生的鄭小瑛得到人事科的通知,讓她立即去會客室接受蘇聯專家的面試。
  • 這才是中國:眾論太極與陰陽
    【編者按】:前不久,公眾號發出了問學研討團徐懷清老師《這才是中國:以陰陽之道取代太極文化的罪魁禍首是朱熹》一文。研討團內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聲音,也讓討論越發地熱烈了起來。老曹:@徐懷清 請問一句:沒有陰陽,你的太極是如何表現的?你的太極是怎麼讓人認識的?
  • 這才是中國:梁啓超之問
    清朝與俄國籤訂《尼布楚條約》時,也出現過「中國大清朝」的字樣。但作為國家法定的統一稱謂或簡稱,的確是1911年11月才由當時的革命黨人定下來的。李智慧:1)小天下時代,國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2)中天下時代,我國奉行中道,故稱中國。孟楫:現代中國應該是後者。
  • 李零:「中國」的概念是什麼時候才有的?
    我這一輩子,從二十來歲到現在,竭四十年之力,全是為了研究中國。」這四十年研究中國的心得,加上多年實地考察中國大地上重要的城址、戰場、祭祀和思想史遺蹟,在旅行日記和考察記的基礎上,李零寫成的《我們的中國》(四卷)近日由三聯書店出版。
  • 這才是你們要的中國紅
    導讀:這兩天,iPhone 7又有了新配色,朋友圈一下子又騷動起來,於是乎,「中國紅」一不小心就成了熱搜詞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青春上海 ID:qingchunshanghai 已獲授權)>愛滋病防護項目才出的  在日本、韓國官網的介紹也有  但是,在中國官網上卻!
  • 棉花宋末元初時才傳入中國,在這之前中國人是穿什麼禦寒過冬的?
    棉花是宋末元初才傳入我國。關於棉花傳入我國的記載是這麼說的:「宋元之間始傳其種於中國,關陝閩廣首獲其利,蓋此物出外夷,閩廣通海舶,關陝通西域故也。」由此可見,棉花並非明朝傳入中國,而是宋末元初,並且在這之後,迅速的成為了我國古代先民的禦寒材料。
  • 這,才是中國12月最美的地方!
    這,才是中國12月最美的地方! 12月的中國 可以觀山嶽、泡溫泉、賞雪景、踏海浪 看完後喜歡就出發吧!
  • 這才是中國遺傳最好的傳統美德
    如果問你: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什麼,你能答上來嗎?這東西從來沒人教,也沒人學,但是從小到大總聽到有人說。在印象裡,好像只要是美德的,都叫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什麼拾金不昧啊、謙讓啊、尊老愛幼啊,都是傳統美德。
  • 這才是中國的奢侈品
    中國宮廷的老地毯能在世界範圍內保存到現在的,不超過2000條,其中還有1000多條沒有得到完善的修理。宮毯的精美尊貴,足以打動每一個見到它的人。而宮毯中有一門頂級技藝,織造出的作品,據說連皇帝都不捨得將其踩在腳底下。
  • 跟風的「國潮」文化真的是中國文化嗎?什麼才是真正的「國潮」?
    這才是符合中國文化的國潮什麼是」偽國潮「?完全就是蹭熱點的失敗之作,誇張的顏色,但是骨子裡還是西方文化的精神,並沒有傳達出什麼中國的文化特色。比如下面這2張,第一張:除了後面背景元素是中國風潮元素,這服飾、這人物跟「國潮」有什麼關係嗎?這是蹭熱點的吧?第二張:除了有個要很仔細才能發現的祥雲外和有文字說明外,我沒發現這個服裝跟「國潮」有什麼關聯?
  • 什麼是中國?這就是!氣勢磅礴!生為中國人而自豪!
    元軍後來打彈丸小國越南和日本都攻不進去,可十幾萬元軍,卻擊敗超過一百萬的宋軍,滅總人口超過一億的中國,殺人超過五千萬!當然是宋朝自己出了問題。我們就應當討論一下出了什麼問題。這是中國第一次亡國。所以才落下了那句話:崖山之後,再無中國。中國人,從不認可這句話!史載,富饒文明、民風柔弱的江南小鎮嘉定,歷經「三屠」無一人投降,個個「留髮不留頭」。史可法城破被俘,清軍多鐸勸降,史可法說:「我中國男兒,安肯苟活!城存我存,城亡我亡!我頭可斷而志不可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