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畫家怎樣的「寫生」方式是正確的「寫生」

2020-12-09 直擊書畫

「寫生」的釋義,是指直接面對物像進行描繪的一種繪畫方法,其中有「風景寫生」、「靜物寫生」和「人物寫生」等寫生分類。通常寫生作品不作為成品繪畫作品,只是作為繪畫創作的素材。由此可見,「寫生」本身不是創作,只是為創作打基礎和積累素材。在中國畫體系中的「寫生」,各門類都有自己不同的「寫生」目的,比如,山水畫的寫生只是對山體形態的留影,人物畫的寫生是結構的練習對人物的神韻捕捉,花鳥畫的寫生是純物象形態記錄。

劉忠泉作品

到了今天,「寫生」已經和古人的「寫生」有所不同,現代畫家多以以照相寫生再轉換為繪畫創作的方式。這種方式已經算不上「寫生」了。古人的「寫生」是通過觀察、詢問、目識心記來描繪其心中山水及萬物。寫照的雖然是眼前之景,但是在畫中筆墨裡卻加入了「寫生」者的主觀情感與自身修養。

劉忠泉作品2

現代人的,拍照式「寫生」只是去描繪相機捕捉的影響,裡面缺少了人文情懷,缺少了對物象的感知和體悟。這也是當代畫家畫的許多作品沒有靈魂的原因。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能夠畫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並能給予不同身份的人不同的動態與表情,能夠構建出如此多的場景,要是其沒有在市井中生活過,沒有去細緻的觀察各行各業的人,沒有去與各行各業的做過深切的交流,而是只是用相機記錄了這麼一個場景,是不可能畫出如此具有靈魂的作品。北宋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元時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清朝徐揚的《乾隆南巡圖》皆是如此。正確的「寫生」還是要用古人的方式。

劉忠泉作品3

《直擊書畫》淺見,如有不同見解的朋友可以說出您的心聲。

劉忠泉作品4

相關焦點

  • 《一人簡說》1、中國畫畫家怎樣的寫生方式是正確?
    提問者應該說的是國畫吧,現在我們中國畫不只國畫。傳統國畫沒有「寫生和素描」等等西方繪畫基礎訓練,但是大部分國畫也是打草稿的。寫生和素描,透視等等這些詞彙來自西方繪畫,近代山水畫出現個詞「散點透視"這個透視不是真正意義的透視。
  • 中國畫需要寫生嗎?
    1960年,歷時近三個月的「二萬三千裡寫生」活動堪稱新中國美術史上的一次壯舉。江蘇省國畫院的畫家們採用寫生的方式描繪祖國山河新貌,表現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生動詮釋了寫生對中國畫圖式嬗變的影響。20世紀二三十年代,呂鳳子、徐悲鴻、張大千、呂斯百、陳之佛等畫壇名流雲集南京,對中國畫的發展有著發出個性化的論述。這裡以呂鳳子和徐悲鴻為例。
  • 寫生這個詞我們不陌生,但你了解中國畫寫生嗎?
    時下,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學習中國畫,外出寫生,就成了常態。在很多著名景點,常能見到寫生大軍的身影,有些地方,還設立了寫生基地,食宿餐飲一條龍,發展起了「寫生經濟」。寫得這麼熱鬧,完成的作品卻跟中國畫沒多大關係。
  • 寫生是中國畫創作的關鍵的環節——陳鵬談海南寫生
    寫生對於中國畫的創作是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古人叫「目識心記」。例如,宋代的趙昌自號「寫生趙昌」,元代的易元吉經常追著猿猴去寫生。也有很多山水畫家帶著筆,居山遊水,四處寫生。現代院校體制下,我們很多老師帶著學生,四處遊歷寫生,形式很多樣。
  • 欣賞「吳派」鼻祖沈周《寫生冊》,學習中國畫寫生之法
    學習中國畫,臨摹、寫生、創作三個步驟少不了。沈周,一生遠離紅塵牽絆、一世不為功名束縛、一位擁有超然人格的畫家。青蛙的肢體與荷葉間的留白,體現出了畫家對描繪對象結構的準確掌握,把青蛙的機敏、荷葉的靈動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四幅植物花卉筆法質樸,準確地表現出了植物的本來面貌。葡萄圖略施淡彩,明快清亮。雁來紅、雞冠花、菊花,色調純粹、清雅別致。
  • (乙林工作室)寫生創研班招生
    導師簡介:乙林(夏明)中國國家畫院首屆山水(方向)精英班成員,國家畫院寫生課題成員,龍瑞工作室畫家,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美展並獲獎,擔任多家美術機構指導老師
  • 老孫和老方的中國畫寫生
    孫黎和方聲濤兩位老兄,都是我省著名的油畫好手,早年在現代美術教育模式下,打下了堅實的造型功夫,對於描寫對象的忠實度,把握非常準確,然而他們又同時精於用筆墨寫生,以毛筆和國畫工具寫生,對於很多油畫出身的畫家而言,不但要求造型準,還要講究的是畫出來有「味道」,即符合中國畫的趣味。
  • 汕頭畫院王聰談中國畫寫生與創作隨感
    而且,中國畫寫生更注重寫實和寫意的結合。因此,寫生實踐是創作的重要環節。「生」的定義為生存、生活、生命、生氣、生意,而「寫」則是模寫、寫作、書寫、抒寫。中國畫寫生就是物象再現,寫實與抽象以及具有精神函量的抽象筆墨,在其山、其水中提煉概括、感受體驗客觀存在,尋求客觀、主觀的統一,是通往藝術最高境界的必經之路。宋代畫家郭熙說:「學畫花者,以一枝花置深坑中臨其上而瞰之,則花之四面得矣,學畫竹者,取一枝竹,因月夜照其影於素壁上,則竹之真形出矣!」董其昌也說過:「山行時見奇樹,須四面取之」。
  • 寫生與師造化之別
    近現代意義上的『寫生』指的是二十世紀以來形成的概念,其基本意義是面對實物進行作畫,如山水畫家走出城市到山裡進行寫生,人物畫家在畫室裡請模特進行寫生,等等。一般意義上講,寫生不是創作,寫生作品也不能作為成品繪畫,更多的畫家把寫生作為搜集素材的手段,提高對事物認識的方式等。
  • 「老屋印象」藝術沙龍 暢談中國畫寫生與創作
    寫生老屋,用藝術作品記錄歷史,留住回憶。11月30日,由北京畫友藝術交流中心、書畫圈網主辦的「老屋印象——全國知名畫家走進阜平寫生作品展沙龍」在北京畫友藝術交流中心隆重開幕。參與沙龍的畫家有:翟暉、薛居波、李洪濤、李德祿、費碩、張延東、鮑古風、劉芳梅。沙龍由畫家翟暉擔任主持。
  • 寫生查濟——山水畫家羅晴
    現為謝家俊中山水畫工作室畫家。            我從小喜歡畫畫,從小就有當畫家的夢想,但因學業沒有選擇繪畫的道路,沒有術業有專攻。後來很是後悔,當自己靜靜思考人生的意義在何?什麼事才是自己最喜歡最想做的事?畫畫這件事又浮現在心中,於是決定不忘初心,重拾起畫筆,完成夢想。今年有幸加入了謝家俊山水畫工作室,成為第七屆學習班的一員。
  • 臨摹、寫生、創作——中國畫創作的幾大重要因素
    我們今天所受的西方繪畫技法的訓練和審美薰陶非常多,中國畫構圖技法與西方繪畫的構圖技法有一定的相通性,像S型構圖、水平線構圖、垂直線構圖等,都與西方繪畫的構圖方式非常接近。但是中國畫也有獨特的構圖方式,例如「之」字形構圖、「甲」字型構圖、「品」字形構圖等。中國畫的構圖方式也講究章法,是中國畫創作的重要內容,這些內容可以根據臨摹前人的作品,分析他們運用的構圖方式,模仿繪畫。
  • 著名畫家周逢俊談寫生中的創作意識
    周逢俊作品直播伊始,周逢俊強調何為中國畫的寫生?他指出,真正藝術家寫生過程就是創作過程。一幅好的山水畫我們看到是筆墨精湛、造型準確、構圖有勢,他們將筆墨潛力發揮到極致,把自然界的神韻升華出來,一草一木、一枝一葉無不彰顯他的藝術語言、情感表達,凝聚著畫家的神思和對社會、人生的認識,創造了一種物我相融、詩意的山水畫作品。
  • 畫家劉克寧川蜀行紀——川蜀風情寫生
    劉克寧,中國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工筆重彩畫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協會藝術交流委員會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員,北京中國畫創作中心主任。他以筆墨形式弘揚銓釋東坡文化在社會產生了很高的影響,開創了用中國畫集中描繪蘇東坡文化第一人。畫家劉克寧川蜀行紀——川蜀風情寫生志純/文當代著名畫家劉克寧於去夏今春季在川蜀採風寫生,匯集如下以饗讀者。四川乃天蜀聖地,山川秀美,物產豐富。
  • 楊惠東四方沙龍談寫生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尹春芳)文化公益品牌四方沙龍日前邀請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總編輯楊惠東帶來一場關於寫生的講座。 楊惠東,1968年8月出生,江蘇睢寧人,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獲博士學位,現為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總編輯,《國畫家》雜誌主編,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美協河山畫會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楊惠東主攻青綠山水畫,作品參加國內外多種展覽,並為多家美術館、博物館收藏。
  • 畫家徐滿東沂蒙山寫生
    2020年5月13日,臨沂大壺美術館滕州徐滿東工作室部分學員一行三十餘人來到蒙山大窪鬼谷子村參加寫生活動,經過一下午的景點遊歷,當天晚上給同學們進行課程講解,示範如何解決寫生中基本的構圖方法以及取捨問題。
  • 什麼是寫生?畫畫的人為什麼要寫生?
    什麼是「寫生」?為什麼不叫「寫熟」?關於寫生有很多種解釋,我的理解為,走進生活,面對大自然,對著實物、實景畫畫出來的畫,由生到熟,熟能生巧,就是把對象寫活,這種學畫方式就叫寫生。縱觀現在全國美展,有許多展出的作品雖然看上去是經過精雕細琢的,其實很多都不是寫生作品,而是通過電腦合成圖像、列印、拍照之後二度加工創作出來的,甚至於還有剽竊、模仿、改編出來的。對於中國畫的筆墨傳統來說,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中國畫,都需要經過臨摹、寫生、創作三部曲,寫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 秦少甫:關於寫生
    秦少甫2017年夏於京華當代畫家藝術審美的體現根植於寫生,注重「寫生即是創作」的理念,寫生是人與自然溝通的橋梁,心融萬象、天人合一是道法自然思想的最好詮釋!寫生的目的就是藝術創作要「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宋代範中立雲「師古人不如師造化」,指出了以自然為師的重要性。南北朝謝赫在其「六法」中,把「應物象形」作為一法,所以傳統中國畫一直很重視寫生。中國畫的意象造型觀念,來自天人合一的傳統哲學思想,既承認藝術創造源於客觀世界,尊重客觀物象、物理、物態的典型特徵,又十分重視畫家的主觀創造作用。
  • 「國畫周刊」王東聲 |「寫生」之於20世紀中國畫
    在表現形式上,通常有鉛筆畫、鋼筆畫、墨水畫、水彩畫、水粉畫、油畫等;而就中國畫學習途徑而言,「寫生」指不賴粉本而直接描繪自然世界中的花卉、草木、禽獸等動植物。據記載,唐末五代畫家滕昌祐「工畫而無師,惟寫生物」,在居所旁植竹木花卉,以供寫生。宋人趙昌師滕昌祐法,喜於「曉露未乾」時對園中花卉調色摹寫,並自號「寫生趙昌」。
  • 慶直轄中國畫名家赴區縣寫生
    本報訊(記者李晟)為慶祝重慶直轄十周年,由重慶市文化廣電局主辦,重慶國畫院承辦的「秀美烏江·中國畫名家寫生創作活動」,昨日正式啟動。  據重慶國畫院相關人士介紹,應邀參加這次藝術活動的全國著名畫家鄭叔方、王文芳、馬振聲、朱理存、莊小雷等已先期抵達重慶,他們已於昨日趕赴涪陵、武隆、彭水、酉陽、秀山等地,開始10天的寫生採風活動。同時,重慶國畫院的10多位畫家也將隨同前往,收集創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