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生」的釋義,是指直接面對物像進行描繪的一種繪畫方法,其中有「風景寫生」、「靜物寫生」和「人物寫生」等寫生分類。通常寫生作品不作為成品繪畫作品,只是作為繪畫創作的素材。由此可見,「寫生」本身不是創作,只是為創作打基礎和積累素材。在中國畫體系中的「寫生」,各門類都有自己不同的「寫生」目的,比如,山水畫的寫生只是對山體形態的留影,人物畫的寫生是結構的練習對人物的神韻捕捉,花鳥畫的寫生是純物象形態記錄。

到了今天,「寫生」已經和古人的「寫生」有所不同,現代畫家多以以照相寫生再轉換為繪畫創作的方式。這種方式已經算不上「寫生」了。古人的「寫生」是通過觀察、詢問、目識心記來描繪其心中山水及萬物。寫照的雖然是眼前之景,但是在畫中筆墨裡卻加入了「寫生」者的主觀情感與自身修養。

現代人的,拍照式「寫生」只是去描繪相機捕捉的影響,裡面缺少了人文情懷,缺少了對物象的感知和體悟。這也是當代畫家畫的許多作品沒有靈魂的原因。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能夠畫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並能給予不同身份的人不同的動態與表情,能夠構建出如此多的場景,要是其沒有在市井中生活過,沒有去細緻的觀察各行各業的人,沒有去與各行各業的做過深切的交流,而是只是用相機記錄了這麼一個場景,是不可能畫出如此具有靈魂的作品。北宋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元時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清朝徐揚的《乾隆南巡圖》皆是如此。正確的「寫生」還是要用古人的方式。

《直擊書畫》淺見,如有不同見解的朋友可以說出您的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