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印象」藝術沙龍 暢談中國畫寫生與創作

2020-12-14 藝美中國

沙龍開幕現場

老屋,一個古樸的名字,承載著一段段鮮活的故事;殘垣斷壁,彰顯著它滄桑的外形,訴說著特殊的情懷和記憶。寫生老屋,用藝術作品記錄歷史,留住回憶。

11月30日,由北京畫友藝術交流中心、書畫圈網主辦的「老屋印象——全國知名畫家走進阜平寫生作品展沙龍」在北京畫友藝術交流中心隆重開幕。參與沙龍的畫家有:翟暉、薛居波、李洪濤、李德祿、費碩、張延東、鮑古風、劉芳梅。沙龍由畫家翟暉擔任主持。

本次沙龍共展出藝術家近70幅採風寫生的精品力作。這些畫作均來自於藝術家對龍泉關、沙窪村、黃崖、黑林溝、大小胡卜等老屋古寨實地採風寫生的深度體驗和直抒胸臆的表達。

前來參展沙龍的藝術家

沙龍現場,參與沙龍的藝術家分別從古村落的歷史文化、中國畫的寫生與創作、審美與鑑賞、繼承與出新等關鍵問題上展開深入的探討,使得自身的藝術創作煥發出絢爛的生命與活力。隨後,書畫愛好者針對繪畫方面存在的困惑進行了現場提問,與會嘉賓均表示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對中國畫的認知更為理解和透徹。

展覽現場

據了解,本次沙龍由北京智尚軒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思朋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北京永城企業商會、北京文合文化交流有限公司、阜平六個蛋客棧協辦。展覽截止至12月10日,歡迎廣大書畫愛好者蒞臨參觀。

參展畫家翟暉

翟暉:寫生是對生活的認知和感悟

沙龍現場,翟暉表示,藝術家逐漸長期的寫生、積累、融化,形成自己對生活的認知和感悟,然後再轉化成創作的元素。「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國畫中最能反映生活,表達畫家情感的畫論。對於生活的觀察和理解,每個地域的景色都不一樣,傳遞給藝術家的感受也不一樣。所以說藝術家到生活裡去寫生,要有選擇的餘地,選擇生活中最美的,最典型的部分入畫。如果在深入生活進行寫生時,走到哪裡都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看到的是大自然的表面現象,而不能得到自然景物的真性情。畫家通過長時間的練習,抓住山川景物的神韻靈性,把自然景物的意境,變成筆下的意境,變成胸中的意境,從而達到物我相忘的藝術境界。

參展畫家薛居波

薛居波:展現當代農村生活的歷史和變遷

薛居波表示,畫家對這種老屋房子確實是特別有感情,農民現在都喜歡住新房子,嚮往美好的生活!畫家到偏遠地區貧困地區去找這些老村、舊房子,實際上這些老村落正是中國文化的特質遺存和現代社會的根基,老村的自然環境和建築布局,其錯落有致、變化無窮,那裡淳樸的民風和慢生活狀態,也給藝術家們帶來視覺衝擊,增添無限想像的空間。寫生是技法訓練和搜集素材的手段,畫了幾幅山村小景,希望能通過這些畫作展現當代農村生活的歷史和變遷。

參展畫家李洪濤

李洪濤:尋找與山水畫融合的切入點

李洪濤表示,寫生是一個畫家一生的事情!每次的外出寫生都有新的題材新的感悟,並伴隨著激情與快樂。每每讓人流連忘返,回味無窮。山水畫的筆墨語言是最為豐富的,尤其寫生當中對各種物象的語言選擇與創造性表達,更是令人興奮!傳統山水畫當中,屋宇亭臺大都只是點景式的。但多年來我一直對各地的傳統民居頗感興趣,總是想找到一個適合的切入點,使之與山水畫有一個更具完美性的融合。這次阜平之行,我便是帶著這一命題前來的。幾天的行程下來。收穫頗多感慨良多!及至歸來,那山間的流雲霧靄,層林盡染的峰巒,錯落有致的黃土瓦屋,山谷的溪流鳴唱……無不輾轉流連於魂夢之間。

參展畫家李德祿

李德祿:寫生將自然物象轉化成筆墨語言

李德祿表示,這次寫生之行不但收穫了對房子的理解,也收穫了山村記憶,特別是我們畫山水畫家來說,又多了創作素材。這次老屋寫生,近距離觀察山石與老屋,用手去觸摸山中老屋的結構。體會方圓之間的關係,體會磚瓦石牆與皴法的關係。體會中鋒、側鋒與房屋結構變化的關係,體會大小、虛實、疏密之間的節奏關係。「取法自然」,發現並把握老屋的結構規律,同時努力的將這些「規律」轉化成「筆墨語言」,利用中國畫筆墨語言,以形寫意,多觀察多思考我們就可以默寫,將阜平龍泉關山中老屋植入山水畫中。所以寫生就是將自然的物象通過自己的觀察與理解轉化成自己的筆墨語言。這是我此次寫生的最終目的。

參展畫家費碩

費碩:寫生是克服習慣的過程

費碩表示,藝術家發現大美無不從自然中博取營養,寫生就是汲取素材,形成風格的最佳手段。寫生是克服習慣的過程,是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性和表達方式,這也是藝術風格多元化,個性化的有利手段。這其中融合著尋找與肯定。面對不同的景物會有千差萬別的感受,這種表達具有藝術家的個人主觀性,亦帶有一定的性格意識和個人主義色彩。寫生之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唐代張璪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說出藝術創作源於對自然的師法。但是自然的美並不能夠自動成為藝術的美,對於這一轉化過程,藝術家內心的情思和構設是不可或缺的。是從「所見」到「所知」,由「視覺」到「傳達」的過程,它需要一個長期積累過程才會有所結果。

參展畫家張延東

張延東:深入傳統是學習山水畫的根基

沙龍現場,張延東說,第一次來到阜平,這裡的老屋子味道很足。村子都很小,依山而建,它既能體驗逝去年代的滋味,又能走進現實生活的真實。我們行走在老村落之間,往往會不自覺地受到民居美的感染,特容易觸動畫家的想像和情感。每一幅作品都是來自於寫生的第一手資料,都是源於自己的感官和內心感受。「師古人,師造化」深入傳統是學習山水畫的根基,遊歷大自然是山水畫創作的源泉!寫生當中的完全照搬到提煉取捨,再到增加主觀意識對景創作,藝術形象在更替、變化,情思、意境層層生發、漸漸深入。

參展畫家鮑古風

鮑古風:如何表現貼合陌生山水的精神氣質

鮑古風表示,這次寫生大概是今年最後一次寫生了。村中的樸實民風從村名就能看出來「大胡卜村」「雞蛋石村」等等。山村是典型的北方山村,村裡房子大多是依山而建石頭村。一路走來田間零星耕作的老者述說著當年的故事,整個村落難見一兩個年輕人。如同藝術中傳統與現代的關係,行走的再遠,故鄉的老宅子依然在那裡。國畫藝術又何嘗不是如此,海納百川歸於原點,從眾多藝術門類中尋找自我的結合點,尋找自己精神家園的表現方式。萬裡路中有感觸的是萬卷書的精神升發,觸景生情處便是畫外之功的融合。

寫生的魅力就在於山水之間的渾厚,樹木間的靈動總是能讓我有新的想法,新的意識出現。陌生山水的出現不同於尋常熟悉的套路,它會給人以不一樣的陌生感,這樣的陌生感可以引發藝術家的思考。通常一個熟悉的套路裡走出來很難,就像一個臨摹了很多年字帖的人,突然丟掉了參照物獨立創作一樣。以前的技法套路還能用用,但是如何表現才能更加貼合陌生環境的精神氣質,進而從中迅速尋找到升華意境的狀態,這就需要展現藝術家的綜合修養了。

參展畫家劉芳梅

劉芳梅:藝術語言還原古民居

劉芳梅表示,任何一個畫家都離不開寫生,因為只有通過寫生,在生活裡面重新再尋找或者發現生活自然中的某些趣味,然後通過寫生怎麼樣去轉化成自己的藝術語言,這是寫生的很重要的環節。這次阜平寫生活動,我們用畫筆記錄古舊民居的容貌,牆瓦,窗閣,歪斜的老門板,磨米的老石磨,都是我們要表達的對象,也是自然與心靈的交織,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意趣盎然。生活是創作的源泉,以生活為基礎創作出來的作品,是對事物的提煉、歸納和經營,這樣的作品才會有感染力、生命力。

展覽現場

相關焦點

  • 臨摹、寫生、創作——中國畫創作的幾大重要因素
    :觀察生活、體驗自然寫生是中國畫創作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藝術來源於生活,仔細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積累自己的資料庫,當你進行創作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用。我們的眼睛在看到生活中所有的物象時,本身就包含強、弱、虛、實,所以在處理畫面的時候就有了起伏轉折、張弛有力。用墨的濃淡、乾濕、焦來表現虛實、遠近的關係,用線的長短、粗細、曲直來表現物體的輪廓和形狀。觀察生活,體驗自然,越是深入,印象便越清晰和深刻。
  • 寫生是中國畫創作的關鍵的環節——陳鵬談海南寫生
    寫生對於中國畫的創作是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古人叫「目識心記」。例如,宋代的趙昌自號「寫生趙昌」,元代的易元吉經常追著猿猴去寫生。也有很多山水畫家帶著筆,居山遊水,四處寫生。現代院校體制下,我們很多老師帶著學生,四處遊歷寫生,形式很多樣。
  • 汕頭畫院王聰談中國畫寫生與創作隨感
    而且,中國畫寫生更注重寫實和寫意的結合。因此,寫生實踐是創作的重要環節。「生」的定義為生存、生活、生命、生氣、生意,而「寫」則是模寫、寫作、書寫、抒寫。一幅好的作品,是建立在對生活的深刻感悟之上,生活是成就創作最大的資源。中國畫寫生就是物象再現,寫實與抽象以及具有精神函量的抽象筆墨,在其山、其水中提煉概括、感受體驗客觀存在,尋求客觀、主觀的統一,是通往藝術最高境界的必經之路。宋代畫家郭熙說:「學畫花者,以一枝花置深坑中臨其上而瞰之,則花之四面得矣,學畫竹者,取一枝竹,因月夜照其影於素壁上,則竹之真形出矣!」
  • 弋墨國畫人物‖孫德善·中國畫的寫生與創作
    擅山水、花鳥,創作繼承傳統,立意新穎。山水厚重蒼秀,花鳥樸拙古雅。中國畫的寫生與創作他又提出「搜盡奇峰打草稿」,師法自然、進行寫生實踐,是理論與實踐丶藝術與生活的緊密結合,更是「造化」和「心源」達到契合的過程。所以,寫生是很重要的。
  • 楊惠東四方沙龍談寫生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尹春芳)文化公益品牌四方沙龍日前邀請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總編輯楊惠東帶來一場關於寫生的講座。 楊惠東,1968年8月出生,江蘇睢寧人,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獲博士學位,現為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總編輯,《國畫家》雜誌主編,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美協河山畫會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楊惠東主攻青綠山水畫,作品參加國內外多種展覽,並為多家美術館、博物館收藏。
  • 現場展覽+線上沙龍 「畫境」中國畫名家作品展開幕
    中國實力派著名畫家高維洲、潘錫林、翟暉、李亞共攜手20餘幅精品力作,共同探討中國畫的意境。同時,由高維洲擔任沙龍主持。據悉,本次沙龍由北京畫友藝術交流中心、書畫圈網主辦,北京永城企業商會協辦。在沙龍現場,藝術家們首先闡述各自的藝術創作風格,講出作品創作的過程、構思以及技法運用,並圍繞中國畫藝術應當從哪些角度去欣賞、書畫創作中注意的問題、寫生的重要性等,同時,書畫愛好者與藝術家進行線上互動,通過互動式的展覽方式再次深入探討與交流。
  • 全國知名畫家將走進方正縣寫生創作
    此外,本次寫生活動結束後,主辦方將在北京舉行「畫美麗中國 展名家風採——全國知名畫家走進方正縣寫生」沙龍展,並邀請書畫界知名藝術家及有關領導就對景寫生及書畫藝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等進行深度討論及交流,以學術的角度進一步挖掘中國畫寫生與創作的關係。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寫生計劃·承德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寫生計劃」是以文旅項目融合、文創產品開發為主旨;以「名家」赴「名城」進行寫生創作並舉辦作品展覽為形式;以弘揚優秀的傳統中國畫藝術、保護及宣傳「歷史文化名城」、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為目的。整合相關文旅機構資源,特邀當代知名藝術家 「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實地寫生「歷史文化名城」,創作以紀寫各地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描繪祖國神州秀色為主題的正能量藝術作品;在各地舉辦對應的寫生創作作品展及晉京展;以優秀的寫生作品為藍本,開發特色文創產品,衍生運營相關文旅項目。
  • 畫境——中國畫名家作品展暨線上沙龍即將在京舉行
    沙龍地點:北京畫友藝術交流中心沙龍亮點:現場展覽+線上直播1.藝術家分享創作靈感、構思及技法運用;2.書畫愛好者與藝術家線上互動,共同探討中國畫藝術;3.欣賞藝術家作品的意境美,前言中國畫向來就被說成"畫是無聲詩" "畫有意境"。意境的營造是十分重要的,我們的中國畫創作應追求"意境為上"的創作原則。畫家在描寫對象時,要在刻畫對象外形的基礎上,達到傳神的境界。任何一幅成功的中國畫作品,都有其各自的成功的意境體現。
  • 畫境——中國畫名家作品展暨線上沙龍將在北京舉行
    :2020年11月29日下午三時沙龍地點:北京畫友藝術交流中心沙龍亮點:現場展覽+線上直播1.藝術家分享創作靈感、構思及技法運用;2.書畫愛好者與藝術家線上互動,共同探討中國畫藝術;3.欣賞藝術家作品的意境美,了解如何欣賞一幅作品。
  • 張立辰藝術創作的意義
    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他不斷深入鑽硏中國畫史、畫論,全面提高自己的修養,從而進一步體會到,承繼和發揚中國畫傳統對中國現代文化和現代藝術建設的重要意義。他是在傳統中國畫的語言和技巧受到忽視和輕視的情況下,堅持自己的信念、宣傳自己的主張和親自從事這方面藝術實踐的。
  • 【雅昌快訊】「為中國畫」全國高等藝術院校師生人物畫寫生作品展...
    (雅昌藝術網訊)4月18日上午,來自全國28所藝術院校的教師、學生寫生人物畫作品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正式開幕,展覽展出了107位在職教師以及90位在校學生所及提交的近200幅人物寫生作品。此次展覽所邀請的藝術院校廣泛,展出大量寫生作品,旨在為觀眾展示全國高等院校中中國畫人物畫教學目前的發展與成果,並對教學未來的發展進行深入交流。
  • 走近巨匠 | 平生塞北江南——試論寫生對關山月藝術創作的影響
    關山月正是受了這一時期對「寫生可能是挽救中國山水畫頹勢和改良中國畫的其中一個重要藥方」的論調影響,以及其老師高劍父改革中國畫的藝術宗旨,把寫生看待成不可或缺的創作方式。正如一些論者所指出的關氏所作的寫生稿是他後來創作的來源,關山月的很多作品是由寫生所得的速寫稿脫胎而來,如1944年的《今日之教授生活》來源於《李國平教授畫像》、1972年的《硃砂衝哨口》來源於《硃砂衝速寫》等等,寫生稿構成了不同時期關氏藝術創作的一個重要來源。
  • 美麗的鴨綠江畔一一中國象道藝術同盟2015吉林集安寫生作品展
    2006年創立中國象道藝術同盟。北京油畫學會會員。中國油畫創作研究院副院長。作品展覽2003 當代非主流作品展(北京·冠恆藝術沙龍)2008 中韓作品展(北京·宋莊)2012 中韓作品展(首爾)2012 北京油畫學會作品展(北京油畫學會宋莊展覽中心)2012 中國象道藝術大展(北京·宋莊印象街藝術展覽中心)2013
  • 寫生這個詞我們不陌生,但你了解中國畫寫生嗎?
    「搜盡奇峰打草稿」;黃賓虹則將師古人和師造化結合起來……傳統中國畫一直很重視寫生。黃賓虹 寫生稿中國畫寫生,它既是造型訓練和筆墨學習的手段,也是重要的創作方式之一。中國畫不同於其他畫種,它有自己獨特的觀察方法、塑造方法,有自己獨特的時空關係。
  • 「家是小清河」中國畫寫生精品發布會12月4日成功舉辦
    12月4日晚,金沙情 清河韻——家是小清河中國畫寫生精品發布會,在位於濟南市東方大酒店的六福祥瑞廳隆重舉行。據悉,今年11月1日,由槐蔭區政協、槐蔭區文化和旅遊局、濟南市殘疾人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槐蔭區美術家協會、濟南市殘疾人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槐蔭分會承辦;濟南市文化館等單位協辦的「家是小清河中國畫寫生提名展」活動拉開帷幕。二十多位國內知名藝術家一同圍繞小清河採風,分段寫生進行創作。
  • 《文化中國行》當代中國畫名家走進陝西神木?古城採風寫生季
    四、寫生和採風中的一切方法都是服務於日後的人物畫創作。早年畢業於解放軍軍醫學院,後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2007年全國中國畫大展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山西創作中心副主任,中央黨校書畫院副院長,國畫家。
  • 陳斐鵬:寫生和創作是我靜心營造自我修心悟道的「逸境」
    我在寫生和創作中,也是靜心去營造自我修心悟道的「逸境」。平日裡常有的「焦慮」「彷徨」「苦悶」等心態會逐漸消退,深刻感受到大自然是心中嚮往清靜的「世外桃源」。通過寫生實踐,既外師造化、觀物取象、積累素材,又中得心源、澄懷觀道,進而提升山水畫的審美追求和境界。在創作時,根據自己於寫生中得來的鮮活素材、審美經驗,結合傳統知識、筆墨程式和個人情感,對「寫生」狀態進行延續,這是「一以貫之」的過程。寫生不僅是創作的基礎,其本身即是創作的過程和境界。
  • 陳斐鵬:寫生和創作是我靜心營造自我修心悟道的「逸境」
    我在寫生和創作中,也是靜心去營造自我修心悟道的「逸境」。平日裡常有的「焦慮」「彷徨」「苦悶」等心態會逐漸消退,深刻感受到大自然是心中嚮往清靜的「世外桃源」。通過寫生實踐,既外師造化、觀物取象、積累素材,又中得心源、澄懷觀道,進而提升山水畫的審美追求和境界。在創作時,根據自己於寫生中得來的鮮活素材、審美經驗,結合傳統知識、筆墨程式和個人情感,對「寫生」狀態進行延續,這是「一以貫之」的過程。寫生不僅是創作的基礎,其本身即是創作的過程和境界。
  • 一個堅持在山村寫生的畫家,卻被請進了中國文聯藝術殿堂
    生在莆田、長在莆田,莆田人勤勞純樸的生活從小就伴隨著徐國雄的藝術成長。鄉情悠悠,最是難忘。就算常年奔遊全國各地寫生、創作,徐國雄忘不了的仍是故鄉。徐國雄的許多優秀獲獎作品,都源於對家鄉生活的深情描繪,如《美麗家園》、《老屋》、《閩鄉春景》、《青山綠水美家園》等等。他沒有獨享著家鄉的美麗,而是讓外面更多的藝術家來認識莆田、了解莆田,將莆田的美用藝術形式展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