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墨國畫人物‖孫德善·中國畫的寫生與創作

2020-09-09 弋墨視界


孫德善

問墨軒主 職業畫家

畢業於甘肅教育學院美術系,師從著名書畫家範有信,馬西園諸先生。擅山水、花鳥,創作繼承傳統,立意新穎。山水厚重蒼秀,花鳥樸拙古雅。


中國畫的寫生與創作

文/孫德善


中國畫的「形」和「神」的問題,早在一千年前就解決了。


詩人又是畫家的蘇軾說: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清代大畫家石濤和尚他除了把書畫列為『非小道』的大事,把「形似」作為一般世人的見識外,還把用筆提升到了創造世界,表達乾坤的地步。他又提出「搜盡奇峰打草稿」,師法自然、進行寫生實踐,是理論與實踐丶藝術與生活的緊密結合,更是「造化」和「心源」達到契合的過程。


所以,寫生是很重要的。


在山水畫的寫生中,意境的構建尤為重要,因為寫生不是單純對自然的描摹,而是通過對自然山川的感觸及自然規律的再認識;透過自然物象外表,在真實、準確反映自然本質和精神實質的內涵基礎上,從而達到對自然物象精神感悟的升華,這是從觸景生情到寓情於景,最後達到情景交融的過程。


筆墨語言也是寫生中的重要內容,包括筆線、墨法、用色等方面,用筆是中國畫的技法中的基礎,包含了筆線與用墨兩方面。其中線的表現力尤為重要,在寫生中,要根據表現對象不同,注意結合不同的筆法,併兼帶書法用筆方法體現出線條的力、毛、澀、勁、潤,以塑造出物象的結構、形象;在墨的濃、淡、幹、溼運用中注重黑、白、灰的關係。




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有血、有肉、有精神的運動整體,正像郭熙所說「山水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髮,以煙云為神採••••」,畫家只要用心靈的目光去觀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將自己融會於大自然中,物我兩望,貫通一氣,山山水水就顯出那勃勃生機,只有放開眼界,敞開胸懷,徜徉於大自然之中領受山川、風雲、水石、林木之妙,感悟自然山川的質與神,接受自然的賜予,感悟自然造化,構築胸中意象,孕育脫化出自己的有生命的筆墨語言,創作出有血、有肉、有生命、有時代精神的作品 。

有了寫生的過程,自然胸中有丘壑。


為此,多年以來我很注重外出寫生,我深入生活,走近自然;發現、挖掘生活、自然中的美。對自然規律和藝術規律不斷地認識和深化,努力做到「造化」和「心源」的契合,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相關焦點

  • 【最美藝術】孫德善國畫作品-桃花流水鱖魚肥
    桃花流水鱖魚肥 孫德善作「鱖」與「貴」諧音,「魚」與「餘」諧音,鱖魚寓意「富貴有餘」。畫家簡介孫德善,問墨軒主,職業畫家,民革黨員。其山水、花鳥兼善,山水厚重蒼秀,花鳥樸拙古雅,以創作國畫作品巜蘭州八景》而聞名。著有《孫德善國畫選》。~~~~~~~~~~~~~註: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共同欣賞、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
  • 「國畫周刊」王東聲 |「寫生」之於20世紀中國畫
    通常,西畫在學習中始終將「寫生」放在首位。藝術院校自不必說,即使私人畫室也一樣以「寫生」為主要訓練手段。題材一般分人物、風景、靜物等,即包括對「景」寫生、對「物」寫生、對「人」寫生,「景」分室內和室外,即室內場景和外光的大自然的景物、風景,「物」包括靜態的無生命的靜物,也包括動態的自然界的動物,而通常意義上多指前者,「人」即人物,分著衣和裸體兩種形態。
  • 弋墨國畫人物‖王驍勇·《時代楷模 八步沙六老漢》國畫作品欣賞
    甘肅畫院特聘畫家甘肅省555創新人才甘肅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作品獲「第五屆全國工筆重彩畫大展」銅獎,「海潮杯全國中國畫大展」銀獎,「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展」銅獎,「第二屆全國中國人物畫作品展」優秀獎,「第七屆全國工筆重彩畫大展」 優秀獎,「首屆《朝聖敦煌》全國美術作品展」 優秀獎。
  • 土樓國畫走進天雄藝術館!「土樓墨韻」佛山畫家走進永定寫生作品展...
    土樓國畫走進天雄藝術館!原來,這批畫作是這批畫家赴福建龍巖和梅州大埔進行採風的寫生畫作,畫家來自廣東樵山書院與佛山市中國畫學會,已經先後在龍巖和大埔進行過展覽,本次在南海天雄藝術館將展出是第三站,將展至12月6日,期間市民觀眾可免費進館欣賞。
  • 寫意國畫的創作流程
    在創作時,每一個步驟都需要慎重的對待,一幅寫意畫創作的成敗也與之息息相關。平時要多多寫生,當感覺自己有一定的水平之後,要將寫生和臨摹時的東西相結合,畫多了,想法多了,感情投入多了,自然會有自己的特色和自己的個性。
  • 【國畫周刊】何海霞丨談中國畫的傳統與寫生
    國畫也有它一套造型的規律,你要懂得這套造型的規律,不是只知道練筆、用墨、用各種顏色。我幾十年所走的路,現在我回過頭來一看也沒那麼神秘。國畫是傳統繪畫,這是一般的概念化的說法,沒有說到實質,我要說的是,國畫有創作的規律,同時有筆墨,有用筆用墨的功夫,國畫有一套構思,有一套表現方法。我們學習畫畫,往往局限在一談就是怎麼用筆,是中鋒還是側鋒,還有溼墨、幹墨、烘染,只談這些,這是在我們前進過程中的第一個彎路。我們要分析傳統,哪個是優秀的傳統,哪個不是優秀的傳統。
  • 從「國畫三科」說起,京海墨韻跟您聊聊當代國畫新方向​
    至於國畫一詞的出現,一般人認為不晚於漢代。那時人認為國家居天地之中,所以稱為中國,因此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又稱「國畫」。中國畫在內容創作上,體現了人對自然、社會、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知和見解。國畫有多種分類方法,但最為常見、最為認可、受眾最廣的當屬按題材劃分的方式。
  • 從故鄉山水中走來——彩墨國畫曾[彩墨國畫寫生小稿]欣賞
    時光飛逝,如白駒過隙,轉眼已是夏未秋初,回顧這些過往日子,生活依然平淡,喜怒哀樂均化作了過眼雲煙,被遠遠地拋在腦後,只有這些在工作和教學之餘所畫的寫生小稿,乘載著這些逝去的日子,對我這樣一個情商低和不善言談的人,作品也就被賦予了自我情感與寄託,在畫裡表達個性,宣洩情感。好與壞,不必太過糾結,重要的是寫生的過程,已經帶給我一種簡單樸實的快樂!
  • 感受畫中國畫人物寫生之痛苦和快樂
    畫中國畫人物寫生還是前年開始的,基本上每天一幅,還都是四尺整張的居多 ,前後畫了有五十多幅。在那段時間裡,我的人物寫生水平確實提高不少。畫家強東昕寫生時,說實話是累的,主要考慮學生的時間問題,我一直都處在緊張的氣氛裡,畫畫時的整體觀察要求,就顯得很重要,不然人就畫不好,尤其身體比例問題,頭部的五官關係等等問題,我都要在
  • 隴山隴水 丹青寫照——孫德善先生參展「成功美術館全國名家書畫迎...
    其中展出的蘭州知名畫家孫德善先生的山水佳作《北國之春》,以其極具地域自然特色的山水寫照,贏得了現場觀展群眾的讚譽和好評。 「這幅《北國之春》水墨絪縕而春山爛漫,遠山如黛而煙雲浩渺,近景處桃花而奼紫嫣紅,好一幅金城桃花盛景圖像。畫面不僅富於詩情,而且觀之讓人生出熟悉的鄉土情懷,沉浸其中流連忘返。」前來觀展的藏友寇先生看到孫先生的參展作品時讚嘆道。
  • 傳統國畫的觀察、表現、造型、用筆、著墨的具體方法
    、人物、花鳥畫的基本繪畫技法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以墨線為基礎,用以表現物象的輪廓、明暗、質感,同時通過墨線還可表達作畫者的思想和精神。中國畫的墨線本身就具有一種獨立的美學價值。 中國畫的技法,實際上可以理解為中國畫家運用毛筆的方法,也就是因毛筆而產生的用筆、用墨的技法,其中墨法中包含了色彩的技法。在中國畫的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到了元以後(文人畫家的介入),中國畫的抒情意味越來越濃。中國畫的筆墨的含義,已不是簡單的技法問題,而是中國畫的代名詞。在中國畫的筆墨觀中,滲透了中國畫的精神。
  • 《一人簡說》1、中國畫畫家怎樣的寫生方式是正確?
    提問者應該說的是國畫吧,現在我們中國畫不只國畫。傳統國畫沒有「寫生和素描」等等西方繪畫基礎訓練,但是大部分國畫也是打草稿的。寫生和素描,透視等等這些詞彙來自西方繪畫,近代山水畫出現個詞「散點透視"這個透視不是真正意義的透視。
  • 利用中午休息時間畫的寫生中國畫人像
    畫家強東昕繪畫筆記中午,可能別的老師都睡覺了,我利用這個時間段,找有時間喜歡老師畫他們的學生來,快速的畫一幅人物國畫寫生。四尺三開大小宣紙,在畫架上展開,固定好以後,我毛筆直接沾墨,仔細全身觀察好以後,毛筆線條斬荊截鐵地畫起來了,從頭部開始畫,在臉部輪廓線定下來以後,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及耳朵依次畫好,畫畫強調整體感覺,每畫一處都要整體看,整體畫,捨棄孤立的觀察和描繪。
  • 墨藝軒教學國畫的王明霞老師
    天津書畫藝術網:王貴來/門千惠報導王明霞87年出生在薊州的丹青世家,自幼受祖父薰陶學習書法繪畫,現在墨藝軒教學國畫的同時在天津美院高研班進修,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積累,讓她在邊進修邊教學的條件下,對國畫的理解與技法有了自己的感悟。
  • 老孫和老方的中國畫寫生
    孫黎和方聲濤兩位老兄,都是我省著名的油畫好手,早年在現代美術教育模式下,打下了堅實的造型功夫,對於描寫對象的忠實度,把握非常準確,然而他們又同時精於用筆墨寫生,以毛筆和國畫工具寫生,對於很多油畫出身的畫家而言,不但要求造型準,還要講究的是畫出來有「味道」,即符合中國畫的趣味。
  • 《藝展中國》於永華中國畫水墨人物主題創作繪畫作品欣賞
    中國畫《誓與陣地共存亡》被中國人民大會堂收藏。2016年創作的大型歷史主題繪畫《土爾扈特東歸》中標中國國家畫院:「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畫家通過水墨人物寫生,鍛鍊對人物的筆墨造型能力、挖掘和表現人物內在精神的一個感悟過程,水墨人物寫生不是畫像,是借所要表現人物的基本特徵以中國畫特有的筆墨形式表現人物的精氣神。
  • 弋墨視界‖石痕·隴南寫生作品
    曾出版國家畫院《中國畫名家年鑑》《石痕書法藝術》等,職業畫家。☆一位不跟潮流,不問體制,自在隨心且對藝術有信仰的真正的藝術家。--編者語石痕隴南寫生作品:其性如此,發之於毫端,散懷而成書,聚墨而為畫。其書也,點劃縱逸,情性畢現;其畫也,溫文雅秀,古法儼然。石痕之畫,發於心而成於性,養於學而依於書。其人胸次開闊,學養兼厚,性情溫雅,頗得人仰厚。痕自少年時即喜山水,常忘歸於山林之隅,留連於秋水之濱,登重巒而仰天,臨碧溪以澄心;凡遊冶山林,則覺意雋心清,凡俗頓忘。
  • 曾剛老師彩墨山水網絡直播班教你如何寫生創作
    年 出版《中國畫名家技法—新版.曾剛畫山石》《中國畫名家技法—新版.曾剛畫雲水》 《中國畫名家技法—新版.曾剛畫樹木》《中國畫名家技法—新版.曾剛寫生選》,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輕鬆學習彩墨畫,學費低、學習時間自由、年齡不受限制、課程還可以回看等等都是網絡直播帶給大家的優勢,當大家通過網絡班學會了基礎技法、作品臨摹、根據照片創作、巨幅作品創作、特殊技法等內容後,對於寫生創作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紛紛要求參加曾剛老師的寫生班,但因寫生班對學員的年齡和身體要求特別高,而且每期只限30名,讓很多學員都無緣參加,為了彌補大家的遺憾,曾剛老師將採用全新的授課模式,決定於
  • 寫生是中國畫創作的關鍵的環節——陳鵬談海南寫生
    寫生對於中國畫的創作是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古人叫「目識心記」。例如,宋代的趙昌自號「寫生趙昌」,元代的易元吉經常追著猿猴去寫生。也有很多山水畫家帶著筆,居山遊水,四處寫生。現代院校體制下,我們很多老師帶著學生,四處遊歷寫生,形式很多樣。
  • 李斛筆下的齊白石關漢卿,徐悲鴻曾贊「以紙墨用西畫法寫生」
    引西潤中,用中國畫紙、筆、墨糅合西洋素描造型技法和科學色彩知識,描繪底層人民的苦難生活,創作了一批具有批判現實主義精神和人文關懷的藝術作品,引起了廣泛關注與好評。李斛 《新疆少女》中國畫 紙本水墨設色 36cm×28cm 1955年李斛 《嘉陵江縴夫》《嘉陵江縴夫》是李斛的代表作之一,在藝術上大膽探索,做革新中國畫的嘗試,深得徐悲鴻先生的讚揚,為之題詞:「以中國紙墨用西洋畫法寫生,自中大藝術系遷蜀後始創之,李斛仁弟為其最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