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墨視界‖石痕·隴南寫生作品

2020-08-27 弋墨視界


石痕(石恆)

1964 年生,書法以「二王」之法為摹本,繪畫以「元四家」為藍範。曾出版國家畫院《中國畫名家年鑑》《石痕書法藝術》等,職業畫家。

☆一位不跟潮流,不問體制,自在隨心且對藝術有信仰的真正的藝術家。

--編者語

  • 石痕隴南寫生作品:











石痕畫序

--王 惠

石痕者,隴上同谷人也。其人儒雅溫和,其書縱逸沉酣,其畫端嚴穩厚,幾者合一,乃見其性。

痕幼習書法,秉從家學,兼好詩文,至長不輟。其性如此,發之於毫端,散懷而成書,聚墨而為畫。其書也,點劃縱逸,情性畢現;其畫也,溫文雅秀,古法儼然。石痕之畫,發於心而成於性,養於學而依於書。其人胸次開闊,學養兼厚,性情溫雅,頗得人仰厚。

痕自少年時即喜山水,常忘歸於山林之隅,留連於秋水之濱,登重巒而仰天,臨碧溪以澄心;凡遊冶山林,則覺意雋心清,凡俗頓忘。其故裡同谷,地處秦嶺南麓,丘陵之地,山水如畫,石痕暢遊其間,四季不輟;觀而賞之,盤而桓之,久之則丘壑在胸矣。既長,天下山川遍謁,筆底奇峰盡出。

石痕生而溫雅,長則愈加寬厚,對人對事皆不怨不怒,彬彬而對,謙然處之,頗得眾人敬賞。痕有數友,職業不同而性情各異,皆敬痕之養學,愛痕之品性,與痕相交甚厚。每逢暇旬麗日,嘗相約出遊,駕輕舟以臨流,撥煙嵐而看山;抑或芸窗晏坐,談詩賞畫,品茶聽琴;得友若此,亦斯人之所愛矣。

痕不善飲酒,唯好茶。茶,木之精也,靜者能品之。痕性如茶,清而益遠,淡而彌香。晨霜夜雨,筆硯為朋,淡香如禪,品新發之茗,味自然之道,寂然有悟。偶有遐思一縷,則信筆為詩;常擷靈犀幾斛,乃揮毫成畫。

此則痕矣。以茶為性,以詩為心;邀山水為知音,縱老墨為心印。石痕之畫,擷古法之脈而繼之,敬先賢之法而研之,採山川之神而繪之,盡其人學養而滋之。清心一盞,淡墨千尺,以精妙之筆墨,寫吾胸之塊壘。展卷則青山若笑,掩筴而指袖留芬。對其山水,如對君子士夫,松儀堂堂而詩懷坦坦,使人深味筆墨之精,而嘆藝道之博也。

甲午嘉平 子蘭記之

【王惠 字子蘭 隴南師專美術與設計學院教授 隴南市美協副主席 中國美協會員】

  • 石痕隴南寫生場景:







相關焦點

  • 弋墨視界‖重拾畫筆繪心跡·郭曉宏
    美術作品2018年入展鹹陽市絲綢之路文化藝術節「丹青流韻多彩絲路」美術作品邀請展,「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天水市美術作品展」並獲優秀獎;2019年入展「走進新沿海」全國十二省三十市中國畫作品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天水市美術寫生作品展」並獲優秀獎;2019年作品國畫《水鄉晨曦》入展天水師範學院建校60周年校友書畫作品展並收藏;2019年入展甘肅省美術寫生作品展,「天水市石榴杯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書法
  • 弋墨國畫人物‖孫德善·中國畫的寫生與創作
    他又提出「搜盡奇峰打草稿」,師法自然、進行寫生實踐,是理論與實踐丶藝術與生活的緊密結合,更是「造化」和「心源」達到契合的過程。所以,寫生是很重要的。,意境的構建尤為重要,因為寫生不是單純對自然的描摹,而是通過對自然山川的感觸及自然規律的再認識;透過自然物象外表,在真實、準確反映自然本質和精神實質的內涵基礎上,從而達到對自然物象精神感悟的升華,這是從觸景生情到寓情於景,最後達到情景交融的過程。
  • 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中國書協赴甘肅隴南武都開展文藝培訓、寫生...
    8月13日上午,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中國書協赴隴南武都文藝培訓、寫生創作活動在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舉辦啟動儀式。他表示,中國文聯黨組高度重視此次活動,李屹書記對赴隴南武都文藝培訓、寫生創作活動的組織工作專門作出批示,本次活動是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中國書協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展文化扶貧、精準扶貧的具體行動,是中國文聯落實定點幫扶工作的重要舉措,也是讓藝術走向生活、為人民服務的生動實踐。
  •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藝術工作室隴南紀行 文/遲星飛 任公丹青,以意為先。觀其畫,常驚嘆其運筆之恣肆,用墨之瀟灑,而不知任公之「意」非限於此。任公有語:「於寓目、造型、取神、經營各處,以意一而貫之,才真寫意也。」。所以,任公佳作一出,先見形神之躍然紙上,後有魂魄之入骨三分。同道常譽其具巧奪天工之能,有出神入化之妙,言之不謬也。 庚子秋月,受友人邀,任氏一門星聚於隴南,露白而來,霜降乃歸,十數日隨心而畫,深秋之樂事也。
  • 弋墨視界‖徐弘雯立·神形兼備 是水墨畫的靈魂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畫院院聘畫家蘭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寧夏文史館研究員作品多次入展由中國文化部、中國美協、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畫院等機構主辦的全國性展覽,並獲獎,部分作品被收藏。多篇論文及作品在國家級、省級專業媒體發表。
  • 弋墨視界‖郭殿聲·筆墨尋源
    在積聚足夠的表達能量以後,我們的水墨語言觸角將會向水墨寫生、水墨人物主題性創作以及更廣闊的水墨表現領域延展……郭殿聲自進入「小品部落」以來,把水墨小品人物作為日課,勤於用功,此次看到其作品造型準確、到位,線條筆感爽快、輕鬆,樹、石配景靈動、灑脫,畫面神完氣足,為他在水墨小品人物畫方面找到自己的竅門而欣慰。
  • 諾春•王朝貴春季寫生第一站(隴南)
    現全國各地遊學寫生。曾任《十方藝術》《當代中國畫家》執行主編,《當代美術》副主編和《神州詩書畫報》編輯部主任。作品刊發於《書法報》《美術報》《書畫世界》《中國美術市場報》《神州詩書畫報》等。出版個人專集4部。作品被北京、上海、山東、深圳等地的專業機構和個人收藏。2011年國畫作品《秋高氣爽》被中國國家畫院收藏。
  • 首屆天水隴南兩地書畫院寫生交流活動走進隴上小江南徽縣
    10月28日,首屆天水隴南兩地書畫院寫生交流活動在美麗的徽縣榆樹鄉拉開序幕。天水書畫院一行6人,由院長李靖帶隊,隨行畫家有範宏亞、張應生、劉虎森、郭向雷、李敏豪。隴南參加活動的領導和書畫家有隴南書畫院院長王小靜、隴南書畫院副院長董志強、蒙朝暉、書畫家趙志強、李沛浩;西和文聯主席呂程、書畫院院長任聰、書畫家魯鵬鵬;河池書畫院院長汪智榮、書畫家薛志紅、李亮、呂惠娟;同谷書畫院副院長尹育虎、書畫家楊彬。
  • 今日訊-隴南書法名家作品創作風釆
    今日訊-隴南書法名家作品創作風採2020年10月6日上午九點,中國書法家協會、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王青彥、原隴南市文聯副主席、武都區文聯主席趙元鵬、武都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王建國、武都區書法家協會顧問焦樹洲、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王敬平一行在武都區東江焦樹洲老師書法作品創作室進行了書法觀摩、創作、寫生與交流活動,各位老師奮勇潑墨,大展其才。
  • 【寫生啦】素墨尋源——陳明華作品欣賞
    ——  【畫和遠方】首屆寫生作品展  ——■ ■  推薦藝術家 ■ ■自己就亂想,這樣畫出來的作品,會有不染的純淨(竊笑)?近來,越來越喜歡宅在家裡,和年輕時候正相反。並不因為孤獨,就是沒有那個時候的狀態。也經常一個人去寫生,靜靜的坐一個上午,或一天。畫了一些自己覺得滿意或不滿意的東西,到後來都成了不滿意的了……然後努力去學那些筆墨技法,如何用筆、用墨、用線,塗了一堆,並使勁往自己作品裡套。然後,又…否定…看來是天賦真的不行,亦或性格也不行,細緻不下來。
  • 回望·趙先聞寫生與彩墨作品展作品展開幕式成功舉辦
    歲月恩典70年回望·趙先聞寫生與彩墨作品展 2019年10月13日,由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濱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濱州傳媒集團主辦;濱州市文化館、濱州市美術館、濱州市美術家協會、濱州畫院、濱州市現代原創美術研究院共同承辦的「歲月恩典70年——回望·趙先聞寫生與彩墨作品展
  • 「寫生中國」施雲翔青綠彩墨山水畫南太行山寫生強化班
    >太行施雲翔 青綠·彩墨山水畫南太行山寫生強化班招生簡章大騫世界書畫研習社(以下簡稱「研習社」)致力於打造中國書畫藝術線上線下最大的傳承平臺;通過線上直播課程、線上錄播課程、線下長期研習社與短期體驗營2016年開始舉辦「大騫世界書畫研習社全國名山大川寫生創作「系列活動,並定於8月舉辦「寫生中國」施雲翔青綠·彩墨山水畫——南太行山寫生強化班,特聘施雲翔老師全程指導教學。
  • 「土樓墨韻」佛山畫家走進永定寫生作品展...
    「土樓墨韻」佛山畫家走進永定寫生作品展南海開展 2020-11-15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仰望商山 墨韻華陽——華陽寫生系列第1期寫生展(西安站)開幕
    2014年11月10日下午,「仰望商山 墨韻華陽——華陽寫生系列活動」第1期寫生創作展(西安站)在西安亮寶樓開幕。張讓林、馮耀京、趙洛營、陳濤、溫中良、何慧斌、陳平安、李智敏、金鑫等9位參展藝術家,孫洪濤、李凱、姜曉文、南陽子等書畫界同仁,20餘家西部主流媒體,開兒文商匯聯盟企業及書畫愛好者近200人參加了開幕式。
  • 墨舞關山——書畫家唐君慶關山寫生行
    為加強鄭州文化品牌建設,強力助推中原文化崛起,宣傳中原文化名家名作,5月13——17日,鄭州文化館組織中原書畫名家蘇蔚、唐毅、唐君慶、朱長治、宋惠軍、羅吉賓等20餘人長途跋涉,奔赴豫北關山採風寫生,創作中原精品「豫韻丹青」。座談會現場關山,山谷如盆,巒似雄關。
  • 「生態秘境 墨韻貴州」楊亞傑2020貴州寫生作品展省文史館開展|展...
    12月8日,「生態秘境 墨韻貴州」——楊亞傑2020貴州寫生作品展暨研討會在省文史館舉行,來自省內的書畫家、評論家、文化學者匯聚一堂,品讀其繪畫之美,發出共同心聲。楊亞傑1964年生於吉林,現為北京東吳書畫院院長、吉林北華大學客座教授、北京楊亞傑中國畫工作室主人、貴州省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
  • 曾剛老師彩墨山水網絡直播班教你如何寫生創作
    曾剛,筆名:無為,號峨眉山人,早年啟蒙於山水畫家吳祥輝老師,後長期受教於著名畫家黃純堯教授,曾剛熱愛生活,眷戀大自然,長期堅持寫生《中國山水畫技法叢書—曾剛畫山石》《中國山水畫技法叢書—曾剛畫雲水》《中國山水畫技法叢書—曾剛畫樹木》《中國山水畫技法叢書—曾剛寫生選》
  • 慶祝建國六十周年隴南書畫院作品展
    參展作品的作者創作的源泉來自於隴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秀麗的山水美景。他是隴南書法中的代表。作品以行草為主,承襲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王鐸、蘇東坡、米芾等風格,渾厚灑脫,結體險絕。,作品多水墨,追求高古典雅;代表作有《春色隴南》,其作者是隴南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隴南書畫院副院長,著名畫家李明。
  • 從故鄉山水中走來——彩墨國畫曾[彩墨國畫寫生小稿]欣賞
    時光飛逝,如白駒過隙,轉眼已是夏未秋初,回顧這些過往日子,生活依然平淡,喜怒哀樂均化作了過眼雲煙,被遠遠地拋在腦後,只有這些在工作和教學之餘所畫的寫生小稿,乘載著這些逝去的日子,對我這樣一個情商低和不善言談的人,作品也就被賦予了自我情感與寄託,在畫裡表達個性,宣洩情感。好與壞,不必太過糾結,重要的是寫生的過程,已經帶給我一種簡單樸實的快樂!
  • 武都老城記憶:藝術家在老街寫生,用畫筆定格記憶
    中山街是武都城區最繁華的街道,充滿著濃厚的文化底蘊,近年來一直是各地書畫愛好者和藝術家的寫生熱門地。近日,藝術家崔鴻文來到中山街拿起畫筆在畫架前專注作畫,給老街增添了藝術色彩和文化底蘊,並把老街的樣貌永恆的定格在畫作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