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利珠‖讀郭曉宏近期國畫作品有感
郭曉宏多年從事其他行業,畫筆多有輟置,2018年重返畫案,油畫、國畫兼修,心跡如初。讀郭曉宏近期國畫作品有感他告訴我,每當他拿起畫筆,面對大自然安靜且投入描繪眼前的美景時,仿佛才使他回到了嚮往的從前,依稀找到了那個純真的自我,也正是這種熱愛和執著,加上早前較為紮實的美術基礎,使他很快在寫生過程中找到了藝術表現的路徑。通過對傳統中國畫理論的研習和不斷從寫生實踐中的經驗積累,使他對國畫中的水墨、氣韻,畫面中的黑、白、灰的形式構成以及點、線、面的虛實、疏密、遠近等繪畫元素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與把握。
-
弋墨視界‖石痕·隴南寫生作品
其性如此,發之於毫端,散懷而成書,聚墨而為畫。其書也,點劃縱逸,情性畢現;其畫也,溫文雅秀,古法儼然。石痕之畫,發於心而成於性,養於學而依於書。其人胸次開闊,學養兼厚,性情溫雅,頗得人仰厚。痕自少年時即喜山水,常忘歸於山林之隅,留連於秋水之濱,登重巒而仰天,臨碧溪以澄心;凡遊冶山林,則覺意雋心清,凡俗頓忘。
-
換肝一年後重拾畫筆 滬農民工陳建輝繪十米長卷續夢
在換肝手術一年後,陳建輝重新拾起了畫筆。最近,他完成了一幅十米長卷畫。 陳建輝的新作就放在床頭。他小心地將畫紙攤在地上,慢慢展開。眾多人物形象神態各異,躍然紙上,「這是臨摹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 一談起畫,陳建輝眉飛色舞。之所以選擇這幅畫臨摹,因為最能展示線條的魅力,幾十個神仙的面部表情全用線條來表現,眉眼特別有神。
-
趙半狄重拾畫筆 邊欣賞蕭邦鋼琴曲邊寫生
一邊是正在演奏蕭邦的鋼琴少女,一邊是趙半狄拿起畫筆畫下靈感。 趙半狄又拿起了畫筆! 如今,他又重拾畫筆。2016年9月12日,趙半狄在成都郊外山泉鎮展開了「中國party·蕭邦」的文化派對,邀約幾十位好友飛抵成都一起見證他的創作過程。 趙半狄告訴新京報記者,這次只是為作品找靈感,這幅當場未創作完的作品將運回北京,至於他什麼時候會完成還是未知數。
-
男子病魔纏身難忘筆墨丹青 重拾畫筆賣畫救命(圖)
男子病魔纏身難忘筆墨丹青 重拾畫筆賣畫救命(圖) 2014-11-25 13:32:59■病床上的李東遠渴望能再次拿起畫筆。如今,他病情惡化,無法再進行創作,但他渴望重拾畫筆,繼續追尋藝術夢。 近日,一則題為《義賣、自救!我的朋友李東遠》的微信引起網友的關注與感動。微信是李東遠的朋友發的:「當時醫生斷言,其壽不過二十,雖常因身體誤課致學業斷續,然其性格好學堅毅成績不曾落後。」
-
用綠色畫筆,繪出大美江西「畫卷」
近年來,「兩山」理念在江西生動實踐,英雄的江西人民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做大做強生態這篇大文章,用綠色畫筆,繪出「風景這邊獨好」大美江西「畫卷」。 用綠色畫筆,繪出江西最美「底色」。綠色是江西的「底色」,江西人民用綠色畫筆,把江西的「底色」繪得更美,讓「萬裡江西披錦繡,綠水青山帶笑顏」的優美畫卷永駐贛鄱大地。 用綠色畫筆,繪出民生福祉「暖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老百姓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保」,過去「求生存」現在「求生態」。
-
明清版畫、浮世繪,歐洲銅版畫,循環造就「融合的視界」
6月26日起, 「融合的視界——亞歐經典版畫展」 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展出,此次展覽以245幅包括中國明清民間木版畫、日本浮世繪原作,以及歐洲銅版、木版畫講述16至21世紀亞歐藝術的交相輝映。鈴木春信、喜多川歌磨、葛飾北齋、丟勒、倫勃朗、戈雅等公眾耳熟能詳的藝術家的版畫作品均在展覽中呈現。
-
她曾經淪落風塵,21歲重拾畫筆,成為著名的青綠山水畫家
當她21歲時重拾畫筆,人生揭開了新的一幕,紙墨筆硯五彩顏料蜂擁而至,將過去的胭脂舊色徹底覆蓋。此外,張伯駒家藏名跡充棟,更是她學習的範本。張伯駒為她聘請名師,朱德甫教她畫花卉,夏仁虎教她古文;後來又請蘇州名家汪孟舒教她繪山水畫,從此潘素專攻青綠山水。
-
【名家書畫】郭曉宏國畫作品欣賞-甘肅分院「籤約書畫家」
郭曉宏
-
張升臣:用畫筆繪出正義之聲
用畫筆繪出正義之聲 ——張升臣油畫作品選登 在做好檢察本職工作之餘,他也會拿起畫筆由性而作,隨性而畫,描繪周邊的世界,述說他對工作、對生活、對人生的思考。多年的檢察宣傳工作實踐,讓他對檢察工作、檢察人員有著別樣的感悟,更在心中積累了豐富的檢察畫面,為他的主題性創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
弋墨國畫人物‖陳貴·花歌鳥語
畫家陳貴,於「清源居」,以清風為筆,以煙雨為墨,研一捧花色,掬一縷詩韻,用他靈動的心性與智慧,用他豐沛的思想與情感,潑灑春天的風景,雕刻花鳥的精魂。他用手中的一支畫筆,讓停留在紙端的花鳥,有了生命,有了情感,有了陽光月光與星光的明亮,有了親情友情與愛情的溫度。
-
譚衛平:以畫筆繪出時代的擔當
作品於《中國書畫博覽》《美術報》《人民日報》《西安晚報》《哈爾濱日報》《文化藝術報》《三秦書畫》《文化中國》《長安墨韻》《高端品鑑》等數十種刊物發表作品百餘幅;陝西電視臺、西安電視臺、西安教育電視臺等媒體多次予以專題報導,出版《譚衛平山水畫集》。
-
《長安幻世繪》墨麒麟覺醒技能是什麼 墨麒麟技能圖鑑
導 讀 《長安幻世繪》手遊中有很多的小夥伴們都比較好奇墨麒麟這個傳說級角色的技能屬性效果是怎麼樣的,墨麒麟的操作玩法技巧又是怎麼樣的了
-
追夢人|王安邑:畫筆繪出有聲世界
而在將來,我們或許會看到她用畫筆繪出的一個有聲世界,嘰嘰喳喳的小鳥,嘶鳴奔騰的駿馬,甚至是會說話的小花小草……抹去「特殊」走進五彩世界逛街、做飯、化妝,和同學一起學烘焙,如今的王安邑和其他女生一樣,過著普通的大學生活。但這樣的普通,卻是媽媽應超用千百次的重複努力換來的。
-
私享·時風丨心跡雙清——李亞絹本冊頁十四開
蘇東坡、趙松雪尤倡以書入畫,而畫筆力臻微妙。意趣與情懷復開酣暢之趣。宋元畫境,理與法,情與趣,使來者仁智互見,而搜取不竭,一直被摹仿,卻難以超越。一路走來,花鳥愈開愈放,青藤白陽,四僧八怪,使情用性,至吳缶廬,已是寫意之大者。及至當代,因國學與書法之式微,國人遂尚工筆,展覽與圖冊,千人一面,尺幅愈大而氣格愈小,其與宋元氣脈已無涉矣。
-
山東巨野:一支畫筆繪出脫貧致富路
新華社濟南7月8日電題:山東巨野:一支畫筆繪出脫貧致富路新華社記者閆祥嶺盛夏時節,山東省巨野縣洪廟村農民書畫基地一處畫室裡,周莊村的貧困戶王善花三支畫筆交替使用,很快,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就「盛開」在紙上
-
弋墨視界‖郭殿聲·筆墨尋源
-
弋墨視界‖翟萬益·《半日羊倌》文敘
-
「弋不射宿」
「弋不射宿」是說「只射飛鳥而不射殺已經歸巢的鳥」。而「弋」字成了用帶著細繩的箭來射鳥的一個動作。 「弋」,讀yì,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的「弋」,像一段帶叉的木樁的形狀,開叉處還有一段橫木,是用來懸掛物品或拴系牲口。小篆的「弋」字,木叉還在,木樁彎曲,橫畫變成斜筆。楷書筆畫化。
-
書畫雙修 筆墨相宜——著名書畫家戴丕昌、趙德勳走進文化視界
兩位書畫家講述人生履歷、分享書畫見解,展開對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畫作的討論;梁洪文董事長以茶待客,與大家共憶往事、向大家推薦內涵豐富的藝術演出,大家在談笑聲中感受文化視界濃厚的文藝氣息。攀談過後,眾人來到中華網山東&文化視界網編輯部,一睹文化視界的前端和幕後。工作人員向大家展示了中華網山東和文化視界網中收錄的兩位書畫家的作品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