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偈」裡的智慧,句句發人深省,直指人心

2020-12-21 趙學俊國學園林

這些 「禪偈」裡的智慧,句句發人深省,直指人心

禪偈,又作伽陀、偈陀,是禪師所做的偈頌,系與詩之形式相同,一般為五言或七言的韻文,以四句為一偈,語言比較接近民間口語。

在禪宗,禪偈又成「參話頭」,禪僧依師家的啟發而開悟時,也常有人將其悟境以偈頌的形式表現出來。同時也是修行人在一起互相印證修學佛法中所達到的境界。也可以認為「禪偈」現在我把歷史上幾首有名禪偈呈現給大家,希望大家看到這篇文章後有所悟。

一: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首偈子是六祖慧能大師 讓人替他書寫在牆上的一首見性禪偈,五祖弘忍大師看到後,即立他為禪宗六祖,真可謂一偈定傳人。

二: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是蘇東坡的一首首禪偈,他從正面、側面、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的各種不同的樣子,說明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也暗指了人未見性時,面對事物或人生表現出來的各種不同的心態和困惑。

三:

手拿秧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成稻[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是布袋和尚在插秧苗時忽然無道到的真理 ,說明修行不離自性,既是福田,修行在日常的生活中,不離日常,方得真道。

四:

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

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

這是虛雲老和尚從十七歲出家修行,歷經了千轉百回的艱難,到五十歲才開悟的一首偈子,說明只有放下心中的執念與妄想,才能真正的明心見性,才能超越眾生的煩惱與迷惑,達到彼岸的佛國境界。

五: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這是明朝憨山德清的一首禪偈,他用比興的手法,直抒富貴榮華,都象夢幻和飛霜一樣容易失去,美好的事物終究不能停留,人生就是充滿了這樣的無奈。說明了世事無常、繁華易逝的道理,讓人無限感慨,為之動容的同時,應學會看破與放下。

六:

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

這首禪偈出自鳥巢禪師與白居易的對話中。有一次,白居易偈語請教禪師道:

「特入空門問苦空,敢將禪事問禪翁;

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

禪師也以偈回答說:

「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

此禪偈的意思是:人生入幻如化,如夢如露,但是如果體悟到「無生」的道理,超越時間「去」「來」的限制,生命就能在無盡的空間中不斷的綿延擴展,不生亦不滅。

白居易聆聽禪師的開示之後,深感敬佩,於是依禪師,作禮而退。

七: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開經偈指佛教、道教、民間宗教念經前所念誦的四句偈。這首開經偈為武則天所寫,塑造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女皇願意屈身誠心禮佛的形象,是為了讓佛教的哲學對僧尼也對諸如貴婦婦孺的許多人產生深刻而久遠的影響。其意說明了學佛者要把受持佛法作為唯一心願,能徹底了解如來的真實教理,信、解、行、證。從而趣入佛道。也告訴人們如來就是人人本具的自性。

八: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這是王維的一首禪詩,詩中的大意是:在寂靜沒有人聲的環境裡,桂花自開自落,好像可以感覺到桂花落地的聲息,夜靜更深的時候, 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無所有,月亮剛出來,亮光一顯露,就驚動了樹上棲宿的小鳥,它們在春澗中不時地鳴叫幾聲.。

全詩都在寫春山之靜,寫在「靜」中感受到了春山的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的氣息,為什麼能這樣「靜」?是因為「心閒」,為什麼如此「心閒」?是因為詩人放下了人世間紛紛擾擾的煩憂,放下了對世俗雜念的摯著迷戀,說明了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將個人的精神提升到一個「空」的境界,真正的達到超乎於常人的一種境界,才能讓心與大自然完全相契合,達到天人合一。

九: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這首詩是王維的《過香積寺》,山中的流泉由於巖石的阻攔,發出低呤,仿佛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於山林幽暗,似乎顯得陰冷。」其中「毒龍」指人的慾念。詩的表意是:薄薄的暮色籠罩在空空的潭水面上,佛祖己經把毒龍收服了。實際上就是告訴大家:修身須養性,養性必須首先控制自己這個慾念的毒龍。

十: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這首詩的題目是《頌平常心是道》,作者是宋代無門慧開禪師。該作被錄入其評釋古代禪門公案的《無門關》一書,該禪詩以表達作者對「平常心是道」這句禪語的理解。此詩琅琅上口,最為佛門弟子所愛頌。與「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有異曲同工之妙。

修行即是修正自己錯誤行為觀念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放下自己「貪、嗔、痴、慢、疑」的過程,是艱難的,也是艱巨的,也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真正的超越靈與肉的苦難,達到無礙的,自由的幸福的彼岸。

所以,我也寫了一首自己的感悟;

千迴百轉出深山,處處風景道道關。

明了浮沉身是夢,靜看豔陽三更天。

相關焦點

  • 《二十四史》裡的人生智慧短句,字字句句發人深省
    」 點選「設為星標 ★ 」或者「置頂 圖片攝影 | 希雅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 古人的智慧凝結為一句句至理名言 一部《二十四史》 幾千年的興衰變遷
  • 心語三問,直指人心,禪師三答,充滿智慧
    一日午茶期間,心語向禪師問了三個問題,禪師的回答充滿智慧,句句直指人心。心語一問:怎樣才能做一個正常人?禪師答:你只要說某個人不正常,並讓別人知道,這樣在別人的眼裡,你就是正常人了。有時候,我們努力的去貶低別人,只是為了抬高自己。
  • 佛經中8句經典禪語,句句直指人心!
    佛經中有很多經典的禪語,句句直指人心!讓修行的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能悟道。其中有惠能大師在大街上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也有舍利弗聽到馬勝比丘誦念「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而開悟,等等不一而足。
  • 《圍爐夜話》中的經典格言,句句都是大智慧,發人深省
    《圍爐夜話》是清朝人稱宜山先生的王永彬所作的一部儒家通俗讀物,裡面匯聚了歷代名家名言,寓意深刻,發人深省,自問世以來,一直得到廣大人們的喜愛和推崇,句句都蘊有大智慧,發人深省。
  • 佛家四句話,句句直指人心,悟透福報無量!
    宗門內主張不立文字,講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一句佛語,若能心心相印,言下就是頓悟。譬如,達摩祖師傳法,唯講安心;六祖慧能談禪,只論見性。下面這四句話,句句直指人心,悟透福報無量。第一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 《孟子》中發人深省的10句話,句句經典有智慧
    《孟子》中發人深省的10句話,句句經典有智慧。 1. 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孟子·梁惠王下》 樂觀的人們足以使得天下安定,而那些謹慎畏懼的人們,足以保護自己的國家。 2. 惟順於父母,可以解憂。
  • 句句皆智慧!《二十四史》裡的千古名言
    來源:中國財經報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古人的智慧凝結為一句句至理名言。一部《二十四史》,幾千年的興衰變遷,都記錄其中。常言道: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下面這15句話,取自《二十四史》,字字句句發人深省。——《三國志·魏書二十八·鍾會傳》【釋義】明智的人在危險還沒形成時就能預見到,智慧的人在災禍還未發生時就會有所覺察。而要想變的明智、充滿智慧,就需要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的修煉。
  • 《說苑》中使人受用的10句話,句句發人深省!
    《說苑》中使人受用的10句話,句句發人深省。1. 高議不可及,不如卑論之有功也。——(西漢)劉向《說苑·談叢》說著一些高談闊論但卻做不到,還不如一些很淺顯平進的話去付諸行動。2. 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
  • 《全球通史》8句經典語錄,句句發人深省!
    原標題:《全球通史》8句經典語錄,句句發人深省! 《全球通史》是全球史潮流的一部奠基性的傑作,被稱為「經典中的經典」,裡面的句子也非常蘊含哲理,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 祖師聖誕│恭迎六祖惠能大師誕辰紀念日 緬懷他這智慧與傳奇的一生
    一場對答 初顯智慧 在求法之前,惠能大師本是個一字不識的樵夫。 他安置好母親歷經三十餘日,終於來到黃梅禮拜五祖,跟五祖進行了一場充滿智慧的對答。 祖問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 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 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
  • 《二十四史》裡的16句千古名言,句句皆智慧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古人的智慧凝結為一句句至理名言。一部《二十四史》,幾千年的興衰變遷,都記錄其中。下面這16句話,取自《二十四史》,字字句句發人深省。——《三國志·魏書二十八·鍾會傳》【釋義】明智的人在危險還沒形成時就能預見到,智慧的人在災禍還未發生時就會有所覺察。而要想變的明智、充滿智慧,就需要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的修煉。8患人知進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
  • 寧做螞蟻腿,不學麻雀嘴,《易經》這四句話,句句直指人心
    《易經》中還有這四句話,句句現實,直指人心,若能品味貫通,或許能讓你少走一些人生坎坷路。1:上交不謅,下交不瀆含義:對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不阿諛奉承,對身份地位比自己低的,也不要怠慢輕視。向善是個人素質和心境的提升,有錯能改意味著可以及時擺脫失敗的風險,這也是個人智慧的提升。有的人容易盲目自信,對別人的關心和指正不屑一顧,等到真心意識到自己問題的時候,也沒人會來真正同情你。
  • 《中庸》10句至理名言,句句發人深省,讓你明白不少
    《中庸》10句至理名言,句句發人深省,讓你明白不少。 1. 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中庸·第十章》 賞析:寬和柔順的去教導別人,不報復那些無理的行為,這邊是南方人的剛強所在,君子便屬於這種剛強。
  • 餘秋雨很刺耳的話,句句一針見血,道出了人類的大明智,發人深省
    因為餘秋雨這段話,真的是句句一針見血,發人深省。說真的,到如今,還沒有見過誰把人類的大明智寫的如此通透的,讓人瞬間頓悟了人生一樣,所以當讀完餘秋雨這段話,我就迫不及待想跟大家分享。人是要活到什麼樣子,經歷過什麼樣的人生,才能有這般的感悟?我真的想問一下寫出這句話的作者了。
  • 克裡希那穆提的10句關於「安全感」的語錄,句句深刻,發人深省!
    克裡希那穆提的10句關於「安全感」的語錄,句句深刻,發人深省!一、宗教安全的形式之一是相信轉世,相信來生以及那信念中所隱含的一切。我說當一個人困在任何信仰中時,他無法了解完滿的生命。但是如果我們具有摧毀自己周圍藩籬的智慧,那麼我們自己就會懂得生命的完滿,將不會再是社會或宗教體系的奴隸。五、服務會帶來安全感,也就是說,我們喜歡忘我於各種活動的泥塘中、工作中。通過這些活動、這種安全感,我們尋找逃避面對自己無盡掙扎的途徑。
  • 六祖惠能大師的19段偈語,句句直指人心!
    六祖惠能大師的19段偈語,句句直指人心!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 《平山冷燕》中的10句經典名言,直擊心底,句句發人深省!
    《平山冷燕》中的10句經典名言,直擊心底,句句發人深省!1、醜媳婦少不得要見公婆。公婆:丈夫的父親和母親。比喻有某種缺陷或短處的人,害怕在人前露面。《平山冷燕》一七:如今急了,俗語說得好:「~。」2、冷一句,熱一句。
  • 馮夢龍經典名句:看穿人性,讀懂人心,句句大智慧,受益匪淺
    尤其是這齣自《智囊全集》的5大經典名句,教會我們看穿人性、讀懂人心,句句大智慧!謀之不遠,是用大簡;人我迭居,吉兇環轉;老成借籌,寧深毋淺。意思:真正的智慧沒有固定的法則可以遵循,而要根據不同的現實情況,採取恰如其分的對策。所以愚昧的人,偶爾也會表現出智慧來;倒是聰明的人常常因為謹守著某些原則而考慮太多,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訛口如波,俗腸如錮。觸目迷津,彌天毒霧。不有明眼,孰為先路?太陽當空,妖魑匿步。
  • 打工仔寫首《土雞》詩,看似土得掉渣卻句句發人深省,高手在民間
    這首現代詩初讀起來確實是土得掉渣,但細細品讀卻覺得句句發人深省。詩人名叫何真宗,重慶萬州人,原來常年在深圳等地打工,詩歌是他從小的愛好。多年的打工經歷讓他對生活有獨特的見解,所以他的詩總是很接地氣。如今何真宗已經拿了300多個文壇獎項,作品被多家媒體報導。一個民間詩人,能走到這一步,確實是令人佩服的。
  •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禪宗,機鋒深藏而又茶禪一味。
    六祖惠能的故事伴隨著這首著名的禪偈廣為流傳。惠能從一個寺院勤雜工一躍成為禪宗六祖,正是靠禪宗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主張。修行佛法,最忌執著,心裡常惦記著菩提樹、明鏡臺,說明心不「空」,只有心無一物,才能到達佛的境界。也自此之後,「頓悟」便成了修行禪宗的一個最重要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