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先不自量力的提一下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
十九大報告指出: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上面這個論述給我的印象極為深刻。這些天,結合我的已知,再次琢磨,更是深信不疑。如果把這個論述用到教育上,我感覺應該這樣表述:當前,關於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對優質教育的需要和不均衡有缺陷的教育現狀之間的矛盾。
學區房問題、優質高中學位短缺問題、高考錄取分數地區差異問題、基礎教育階段大班額問題、擇校擇班問題、校外補習亂象問題……這些都是在上述主要矛盾下產生的時代問題。
我今天不敢妄談解決這些問題,因為我解決不了!但我知道,既然是主要矛盾,就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哪一兩個人能解決的問題,這需要全社會的有識之士進行不斷的探索,從而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我今天主要想說的是,既然解決不了的事,就暫時擱置吧!擱置問題,有些時候也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矛盾談完了。下面,談談在某問答論壇上網友邀我回答的問題:老師動不動說,孩子學習不好是家長的責任,怎麼破?我將原回答簡單修改,貼到下面:
謝邀!首先肯定,你的問題是個好問題,能表達當前相當一部分家長的困惑。為了答疑解惑,我們先要弄清楚產生這一問題的真正原因。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談談我個人的看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1.老師和家長之間互相埋怨,是事實。
家長始終認為,教師就應該教書育人,那是你的工作,為什麼把自己的工作推給別人。老師始終認為,孩子是你的,孩子的問題不找家長找誰。這個矛盾就像一層無形的屏障,阻斷了一部分家長與老師之間的真誠溝通和交流。當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爆發出你所說的這種現象,有時還會產生其他現象:如,抱怨老師,為什麼讓家長檢查作業;再如,抱怨老師,為什麼讓家長輔導孩子功課。
我個人認為,凡是被這種問題困擾的人,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太過重視自己的感受,而沒有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孩子身上。說白了,家長和老師爭的熱火朝天,面紅耳赤。孩子站在旁邊看熱鬧,不知是老師對,還是爹媽對,然後稀裡糊塗的畢業了。
2.老師埋怨家長,實際上是一種無奈之舉。
現在的教育形式,打罵是嚴令禁止的,一句不許體罰和變相體罰孩子,幾乎把老師能用的懲戒手段限制到零。除此之外,老師頭上的緊箍咒還有很多,如不能多留作業,不能排名,不能延長孩子在校時間……在這些五花八門的「不允許」面前,說服教育是多麼蒼白無力。
你也許會說,提高教學水平啊。這個不假,老師必須要研究課堂教學,否則不稱職。但你要知道,學習是件苦差事,需要孩子具有智商、情商,需要經年累月地堅持,需要心無旁騖的鑽研,需要嚴謹自律地練習,而不能全靠老師的一廂情願。
你也許會說,你實施快樂教育和素質教育啊?我感覺,很多家長認為的素質教育,只是某些專家的意淫罷了。我個人認為,現在基礎教育,只能稱之為披著素質教育外衣的應試教育。
基礎教育階段,尤其是小學階段,要求孩子具有很高的學習素養,不現實!要求老師對班內五六十孩子面面俱到,不現實!但,家長要成績的願望,很強烈!所以,老師沒有辦法的辦法就是找家長,找家長的本質是尋求幫助,而不是推卸責任,因為老師不敢做的事情太多了……
3.家長埋怨老師,實際上是一種束手無策。
這個標題裡的道理很簡單。孩子有問題找家長,很多家長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家長越解決不了,老師越找。家長越被找,越心煩;越被找,越沒面子;群裡點名找,心裡就更承受不了。於是,當家長心煩的一定程度時,就有開始爆發的了。於是,向老師開炮!
但反過來一想,孩子是自己的,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其餘的又算的了什麼呢?父母之愛的偉大之一,就是為了孩子可以不顧一切。如果有了這樣的想法,可能這個問題也就不是問題。做家長的,多研究點教子方法吧,說到這裡,我想起昨天看的一段話: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就是前面的那棵樹、那朵雲、那個靈魂。
有這樣一個笑話:世界上的笨鳥有三種。一種是先飛的,一種是嫌累不飛的,一種是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拼命催促下一代飛的。
正確的做法是,跟孩子一起飛,即便飛的吃力,飛得沒那麼優雅,也要讓孩子看到你的努力。所以,為了你的孩子能飛高飛遠,家長也要做個終身學習者。
4.家長老師互相埋怨,各打五十大板。
現在的一些老師,應該學點溝通交流的技巧,有些時候應該從家長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畢竟你的目的是尋找辦法而不是製造矛盾。同時,教師應該學會心平氣和的看待孩子身上的問題。教育不是工廠生產零件,千差萬別的孩子,不可能在學校的熔爐裡都變成你想要的樣子。請記住,即使成績再不好的孩子,也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和春天。給別人前進的動力,幫別人實現美好願望,也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內容。
現在的家長,請對老師多一分尊重和理解,別人幫你家孩子的語氣、方法可能都不對,但爭論、指責、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越來越糟糕。孩子的教育從來就不是某一方力量的事。家庭、學校、社會的合力才是最強大的教育力。
寫在最後:
時代在變遷,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與不均衡有缺陷的教育現狀之間的矛盾,是時代的產物。家長和老師,都應理性面對,正視矛盾,求同存異。為了孩子的明天,暫時擱置矛盾,集中全力研究教育孩子的方法對策,才是正道,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