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動不動說,孩子學習不好是家長的責任,怎麼破?

2020-12-20 拼命紅燭

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先不自量力的提一下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

十九大報告指出: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上面這個論述給我的印象極為深刻。這些天,結合我的已知,再次琢磨,更是深信不疑。如果把這個論述用到教育上,我感覺應該這樣表述:當前,關於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對優質教育的需要和不均衡有缺陷的教育現狀之間的矛盾。

學區房問題、優質高中學位短缺問題、高考錄取分數地區差異問題、基礎教育階段大班額問題、擇校擇班問題、校外補習亂象問題……這些都是在上述主要矛盾下產生的時代問題。

我今天不敢妄談解決這些問題,因為我解決不了!但我知道,既然是主要矛盾,就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哪一兩個人能解決的問題,這需要全社會的有識之士進行不斷的探索,從而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我今天主要想說的是,既然解決不了的事,就暫時擱置吧!擱置問題,有些時候也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矛盾談完了。下面,談談在某問答論壇上網友邀我回答的問題:老師動不動說,孩子學習不好是家長的責任,怎麼破?我將原回答簡單修改,貼到下面:

謝邀!首先肯定,你的問題是個好問題,能表達當前相當一部分家長的困惑。為了答疑解惑,我們先要弄清楚產生這一問題的真正原因。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談談我個人的看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1.老師和家長之間互相埋怨,是事實。

家長始終認為,教師就應該教書育人,那是你的工作,為什麼把自己的工作推給別人。老師始終認為,孩子是你的,孩子的問題不找家長找誰。這個矛盾就像一層無形的屏障,阻斷了一部分家長與老師之間的真誠溝通和交流。當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爆發出你所說的這種現象,有時還會產生其他現象:如,抱怨老師,為什麼讓家長檢查作業;再如,抱怨老師,為什麼讓家長輔導孩子功課。

我個人認為,凡是被這種問題困擾的人,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太過重視自己的感受,而沒有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孩子身上。說白了,家長和老師爭的熱火朝天,面紅耳赤。孩子站在旁邊看熱鬧,不知是老師對,還是爹媽對,然後稀裡糊塗的畢業了。

2.老師埋怨家長,實際上是一種無奈之舉。

現在的教育形式,打罵是嚴令禁止的,一句不許體罰和變相體罰孩子,幾乎把老師能用的懲戒手段限制到零。除此之外,老師頭上的緊箍咒還有很多,如不能多留作業,不能排名,不能延長孩子在校時間……在這些五花八門的「不允許」面前,說服教育是多麼蒼白無力。

你也許會說,提高教學水平啊。這個不假,老師必須要研究課堂教學,否則不稱職。但你要知道,學習是件苦差事,需要孩子具有智商、情商,需要經年累月地堅持,需要心無旁騖的鑽研,需要嚴謹自律地練習,而不能全靠老師的一廂情願。

你也許會說,你實施快樂教育和素質教育啊?我感覺,很多家長認為的素質教育,只是某些專家的意淫罷了。我個人認為,現在基礎教育,只能稱之為披著素質教育外衣的應試教育。

基礎教育階段,尤其是小學階段,要求孩子具有很高的學習素養,不現實!要求老師對班內五六十孩子面面俱到,不現實!但,家長要成績的願望,很強烈!所以,老師沒有辦法的辦法就是找家長,找家長的本質是尋求幫助,而不是推卸責任,因為老師不敢做的事情太多了……

3.家長埋怨老師,實際上是一種束手無策。

這個標題裡的道理很簡單。孩子有問題找家長,很多家長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家長越解決不了,老師越找。家長越被找,越心煩;越被找,越沒面子;群裡點名找,心裡就更承受不了。於是,當家長心煩的一定程度時,就有開始爆發的了。於是,向老師開炮!

但反過來一想,孩子是自己的,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其餘的又算的了什麼呢?父母之愛的偉大之一,就是為了孩子可以不顧一切。如果有了這樣的想法,可能這個問題也就不是問題。做家長的,多研究點教子方法吧,說到這裡,我想起昨天看的一段話: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就是前面的那棵樹、那朵雲、那個靈魂。

有這樣一個笑話:世界上的笨鳥有三種。一種是先飛的,一種是嫌累不飛的,一種是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拼命催促下一代飛的。

正確的做法是,跟孩子一起飛,即便飛的吃力,飛得沒那麼優雅,也要讓孩子看到你的努力。所以,為了你的孩子能飛高飛遠,家長也要做個終身學習者。

4.家長老師互相埋怨,各打五十大板。

現在的一些老師,應該學點溝通交流的技巧,有些時候應該從家長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畢竟你的目的是尋找辦法而不是製造矛盾。同時,教師應該學會心平氣和的看待孩子身上的問題。教育不是工廠生產零件,千差萬別的孩子,不可能在學校的熔爐裡都變成你想要的樣子。請記住,即使成績再不好的孩子,也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和春天。給別人前進的動力,幫別人實現美好願望,也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內容。

現在的家長,請對老師多一分尊重和理解,別人幫你家孩子的語氣、方法可能都不對,但爭論、指責、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越來越糟糕。孩子的教育從來就不是某一方力量的事。家庭、學校、社會的合力才是最強大的教育力。

寫在最後:

時代在變遷,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與不均衡有缺陷的教育現狀之間的矛盾,是時代的產物。家長和老師,都應理性面對,正視矛盾,求同存異。為了孩子的明天,暫時擱置矛盾,集中全力研究教育孩子的方法對策,才是正道,正理!

相關焦點

  • 老師說孩子學習挺努力,你以為是表揚,聰明家長卻參透了老師的話
    臨近考試,家長們都想和老師多溝通兩句,可是老師卻把家長群禁言了。是不是老師都不想和家長多說一句話呢?家長該如何跟老師溝通,才能套出孩子在學習上的不足?家校溝通本是一件簡單點的事,卻被互相不信任的家長和老師相互揣摩,變得很複雜。而作為溝通的主體,我們的學生,遇到的學習問題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解決。
  • 家長如何跟老師諮詢孩子學習問題?溝通技巧掌握不好,問了也白問
    有可能家長並不是想問孩子的學習問題,他只想得到老師一句:我會對孩子嚴加管教。一方面大部分家長在諮詢學習問題的時候,常常找不到重點。最常見的就是:老師,我孩子語文成績太差了,怎麼學啊?而你花了一番功夫去了解之後,發現孩子的語文成績並不差啊,平均80多分,家長眼中的差是為什麼不能考到95分以上。
  • 家長送老師錦旗:教啥啥不行 老師真的那麼不堪嗎?
    家長送老師錦旗:教啥啥不行 老師真的那麼不堪嗎?時間:2020-12-06 13:4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家長送老師錦旗:教啥啥不行 老師真的那麼不堪嗎?
  • 家長退群鬧上央視:老師和家長的矛盾,根源是老師不負責任嗎?
    我家孩子學校的作業都是老師批改的,讓家長批改的只有一個口算題卡,直接用某某口算的APP就能判,沒什麼批改作業的負擔。不過,逃過了批改作業,輔導作業卻是逃不了的。 有家長說,作業都讓家長輔導了,那要老師幹什麼?現在的老師就是不如以前的老師負責,以前家長都不用輔導作業,孩子照樣長大成才。
  • 如何避免孩子產生「破罐子破摔」心理?家長和老師必看
    在學習中,一些學生在學習上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後卻發現結果並不如人意,一次兩次還可以自己做好心理建設,繼續努力。然而,考試是一個非常具有隨機性的事件。當孩子在學習上付出努力後沒有得到預期的進步時,就容易讓孩子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 孩子被批評怎麼辦?這位家長的做法讓人敬佩,老師說值得學習
    最重要的是,媽媽讓孩子覺得家長始終是自己的靠山,是愛的港灣。後面老師知道了這個事情之後也是很感動,跟很多家長說,這樣處理方式真的值得學習。孩子上學之後,家長應該如何與老師互動?家長主動溝通每個家庭只有一兩個孩子,可是每個班級至少有三四十位學生。因此,家長一定要主動與老師聯繫,了解孩子在校期間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從而更好地配合老師的工作。尤其是在新學期,家長更可以主動找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溝通,一方面向老師介紹孩子的情況,一方面請老師提出針對性指導意見。3.
  • 在學校裡發生的事就歸老師管,家長的話有道理還是推卸責任。
    小力是班上最調皮的孩子,為了教育他,李老師花了多少心血。現在好心跟家長溝通,家長卻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都推給了老師!這樣的家長分明就是在推卸責任,真是讓李老師寒心!孩子在學校,老師是有監管的責任。但並不是所有的事都應該由老師來負責。孩子的品行不好,愛惹事生非,父母應該有更大的教育責任。畢竟,如果孩子惹出麻煩來,承擔責任的還是父母。
  • 家長錯發到信息班級群,老師瞬間炸毛:明天來給你孩子辦退學
    年輕寶媽因為自己孩子的衣服有些損壞,於是發信息向自己的閨蜜抱怨,誰知道一個沒注意發到了班級群。等到發現時,想要撤回已經晚了。吐槽內容是「我家孩子的幼兒園老師,太不負責了,新買的衣服就破了,怎麼管孩子的?我們交那麼高的學費,就這麼照顧孩子?孩子想上廁所,老師都不管她。」
  • 「孩子挺聰明的,就是學習不認真」老師的話外音,家長真懂了嗎?
    這些話家長是不是常聽也常說,每次開家長會,老師是不是也很委婉的說這些話,那麼作為家長的你,是讀懂了老師的言外之意,還是因為誇獎孩子了而暗自竊喜?但是在期末考試時候,孩子明顯成績靠後,別的孩子都是語文數學雙百分,媽媽慌了神說:「老師不是說孩子很聰明嗎?」爸爸淡定的說:「老師的話你還真當真。」我問過我的老師朋友:「你們老師常說的孩子很聰明的,就是學習不認真,到底是什麼意思?是不是真的聰明?還是還有希望?
  • 家長怒斥老師:動不動就叫家長,你教不好學生,就別來當老師啊!
    但每個學生都有個體差異性,學習能力不盡相同,這也導致學生成績會有較大差距,名牌學校也有成績差的學生,普通學校也有成績好的學生。 有人說:「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學習本是個人的事,沒有人會替你學習,除了父母丶教師之外,有誰會關心你的學習呢?
  • 小學生造句「偷懶」,老師卻給滿分,家長看見試卷:太不負責任了
    ,所以關鍵時刻還是得爸媽親自去看看,通過試卷也許能評估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和老師的教學情況。這看起來就是「偷懶」啊,考試這麼寫,老師還打勾給滿分,這教的啥啊?學生寫成這樣至少扣一半分啊,這老師是不是太不負責任了?除了質疑老師,陳建還覺得兒子在學習上偷懶,但兒子反駁說「我哪裡偷懶了,我這個答案又簡單又正確!」
  • 「孩子不是老師的,是你的!」班主任犀利發言,點醒無數家長!
    而事實上,孩子是家長的,不是老師的,家長要負最大責任才是。老師再好再負責任,他也不可能不能保證你孩子良好的品行;給不了你孩子良好的習慣;也不能讓你的孩子產生讀書的興趣;不能幫你培養孩子的意志…… 一位班主任在一次家長會上對家長們說出來下面這些話。
  • 小學生家長不焦慮指南:孩子成績不好,可能是老師和父母的問題
    一年級的孩子啥學不會都正常我女兒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不認識鐘錶,怎麼教都沒有用。任憑你說得唇乾舌燥,孩子還是一臉迷茫地望著你。作為家長,我能怎麼辦?直接放棄。不會就不會吧,到該會的時候就會了。數學老師在家長群,疾言厲色,教訓家長:要多教教孩子,多花點兒時間。小學一年級就跟不上,後面怎麼辦?我把數學老師就當笑話看。一個不懂認知心理學的老師,你跟她講什麼道理?
  • 現在的孩子為什麼都這麼脆弱,動不動就尋死覓活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我身邊就有太多這樣的孩子,他們脆弱無助,敏感多疑。也許是老師無意中說出的一句話,就可能深深傷害了這些孩子。我也常常在想,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都這麼脆弱呢?動不動就喜歡尋死覓活的?真的是因為家庭教育的失敗嗎?還是目前的孩子本身有問題?其實,是我們的整個社會環境發生了大的變化。孩子的變化,一定是家庭的、社會的、學校的綜合影響,誰也別想推脫責任!
  • 全班只5個孩子考上本科,家長們集體鬧事,老師一條簡訊讓人沉默
    文/小馳說 高考是同學們人生中重要的分水嶺,高考過後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考得好的孩子,家長會邀請親朋好友來祝賀孩子,如果考得不好,就感覺有些「丟人」。但是終究總會有一些孩子高考會成績不理想。
  • 家長和老師如何溝通,才能有效幫助孩子?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即便自己受了高等的教育,即便自己可能本身是個大學教授,但只要面對自己孩子的老師時,不由自主地會變成個「學生」。老師說,你們家長該多跟孩子溝通,你們家長該多關心孩子學習,家長該及時幫著孩子尋找資料等等。
  • 孩子不學習,到底是誰的的責任?
    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學生都是通過網絡學習,但是不是都學了,作為老師的我無從感知,就像是掉入水中的人,我抓不到任何救命的稻草,恐慌又無可奈何!我能想像的到,一個班裡50多個學生,總有那麼一小部分學生無心學習。但我真的無法想像這部分同學,無心學習到哪種地步。如果不是家訪的時候,親耳聽到家長說,只因為叫孩子早起學習,孩子就衝自己發脾氣甚至動手表示反抗。
  • 一年級孩子期末考試,數學才得18分,家長的一句話,老師很寒心!
    一年級期末考試的成績出來了,我們農村學校的家長也很重視,都想在第一時間了解孩子的成績。成績公布之後,大部分家長的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容。一(2)班的成績非常優秀,語文數學兩科平均分都在92分。全級拿了個第一名,很多家長都在群裡給班主任劉老師點讚。唯獨劉勝的家長很是生氣,他抱怨說:「為什麼別家的孩子考得那麼好?我家孩子的數學才考了18分。」
  • 孩子記性不好,學習差?3個提高記憶力方法,家長要收藏
    3、孩子的專注力太差孩子對於事物的記憶跟專注力是有很大關係的,比如,當我們認真聽老師講課時,認真聽和不認真聽接收到的信息完全是不一樣的。如果孩子上課的時候能夠集中精力,認真地跟著老師的節奏走,那麼掌握的知識會更多,而那些坐不住,動不動就走神的孩子,一堂課下來什麼都沒有學會。所以,孩子的專注力是值得家長注意的問題,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認真。
  • 「為啥我的孩子學習很努力,卻總考不好?」老師的解釋,讓人釋然
    沒想到,表姐嘆了一口氣說,別看我家孩子學習很努力,但總考不出好成績。年底孩子的期末成績下來了,排名又是在中下遊……聽完表姐的話,我覺得很驚訝,連忙問表姐,你有沒有跟孩子的老師聯繫過,問問什麼原因?表姐說,她問過老師「為啥我的孩子學習很努力,卻總考不好?」老師的解釋,聽完她也釋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