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多彩藝術課堂受歡迎

2020-12-21 今日惠州網

南壇小學實驗學校有60多個興趣班可供學生選擇。

在惠城區各中小學校,美術、音樂等「小三門」變得越來越重要,逐步跟「主科」持平了。近年來,惠城區教育局實施「藝體2+2」戰略,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成效顯著,各學校不斷完善美育課程體系,開設音樂、美術、書法、舞蹈、戲劇等課程,激發學生藝術興趣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趣味、審美格調,幫助學生掌握1至2項藝術特長。

日前,記者走訪了中建麥紹棠學校、第十一小學金榜分校、第二十九小學、南壇小學實驗學校這4所廣東省藝術特色學校,見微知著,一睹惠城區開展藝術教育的風採。

中建麥紹棠學校:

模塊化教學,推出14個藝術課堂

每周一上午,是中建麥紹棠學校的美術模塊課,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上中國書畫、創意黏土,還是剪紙、水彩畫等;每周三上午的音樂模塊課同樣如此,有小提琴、葫蘆絲,還有拉丁舞、尤克裡裡等課程供學生選擇。

走進該校的美術和音樂模塊功能室,濃厚的學科氛圍,標準的寫生桌椅、先進的多媒體設備……無不體現了學校對藝術類課程的重視。作為惠城區首批廣東省中小學藝術教育特色學校之一,該校創新教學課堂模式,「模塊化序列教學」課程改革應勢而生,經過4年多探索和發展,逐漸成為學校藝術教育特色項目。

該校「模塊化序列教學」打破傳統授課模式,遵循「教師能教,學生想學」原則,增建中國書畫、色彩油畫棒、剪紙、摺紙、卡通漫畫、創意黏土和水彩畫等7個美術模塊功能室,及小提琴、葫蘆絲、古箏、中國舞、拉丁舞、尤克裡裡和合唱等7個音樂模塊功能室。為適應「模塊化教學」需要,學校還添置了藝術教育專用設備,為藝術教育的實施提供物質保證。

為不斷提升藝術教學課堂質量,學校對教師進行培訓,多次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定期組織經驗交流等。該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不斷提升課堂質量,藝術教師每學年每人要上一節匯報課進行交流,堅持每周一次集體備課活動,定期開展主題教研活動,家長開放課等。「學校已開發了一系列模塊教學校本教材,有拉丁舞模塊教學、尤克裡裡模塊教學、剪紙模塊教學等。」

該校還將社團活動正式列入課表,作為「模塊化教學」擴展,豐滿藝術教育靈性。在每學期社團活動成果展示上,包括舞蹈、合唱、葫蘆絲、鋼琴、小提琴、舞臺劇、書法、漫畫、油畫棒等,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第十一小學金榜分校:

每位學生都有相應藝術拓展課

走在第十一小學金榜分校,一樓和二樓走廊上的「東江娃」少兒民間藝術作品展,展覽著學生課堂製作的美術作品,校園裡洋溢著濃鬱的藝術氛圍。該校在構築「課程育人蘊『三生』,立德樹人育文明」課程改革中,加強各類藝術、美育等拓展類課程的開發,全校每位學生都有相應藝術拓展課,並通過學分考核、各種藝術類活動及比賽納入學生綜合評價。

如何讓全校每一位學生都有相應的藝術拓展課?該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首先是通過豐富課程和學科整合,引領學生走進藝術殿堂,提升美育教化功能。學校注重藝術基礎課程開設,藝術課程覆蓋面達100%,並在逐年的教學實踐中形成「大藝術」教學理念,通過學科間相互滲透,多角度、多方位傳遞美育教育理念,逐漸營造美麗和諧的校園文化。例如,開設《晨誦》《午書》《暮樂》等「三生」教育校本課程:早上校園裡響起琅琅書聲;午間在教室裡練習書法;傍晚時分演繹著各種樂器。其次是依託「藝術節」,創設藝術實踐環境。「金榜山」杯校園達人秀科技節和「六一」民族文化節,是學校品牌項目,也是學生每年最期待的校園活動之一。

學校還藉助社團豐富藝術實踐活動。每個學期,學校都會發出招募令,鼓勵學生參加社團,並組建《金榜鳳鳴民樂團》《合唱團》《書法社團》《國畫社團》《編繩社團》等特色社團。每周至少4個課時的固定教學時間保證了社團和興趣小組如火如荼地開展。值得一提的是,社團都有外聘老師前來給學生上課,學校建立了一支卓有生機的藝術專家指導團,成員有惠州學院的藝術專業教師,有專業藝術輔導機構的專業教師以及藝術領域的專家,還有民間技藝傳承技師等。

第二十九小學:

把書法教育全方位融入育人全過程

走進第二十九小學,在學校走廊上、教室牆壁上,隨處可見學生書法作品,校園裡處處瀰漫墨香。學校還設有書法專用課室和書法社團兼書法活動室,學生們每天在這裡端坐執筆。

該校自2016年9月開辦以來,提出「和美」氣質教育,歷經4年探索實踐,把書法教育全方位融入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協同育人各環節,努力打造書法教育的區域品牌。

從書法特色項目到書法特色學校,書法文化得以傳承發揚。該校2018年榮獲「廣東省第二屆中小學特色學校建設成果」二等獎,是2019年全省中小學校美育改革發展成果交流活動發言單位之一;先後承辦惠城區書法骨幹教師培訓活動及惠州市書法骨幹教師培訓。

如今,該校已建立獨具特色的書法校本課程體系。全校一至六年級每周一節書法課,作為校本課程編入課程表;每天開展10分鐘午間練字,進行午練鞏固;組建書法興趣社團,每周開設一節毛筆書法課,安排專職教師或有書法特長的教師上課等;同時,注重修煉內功,打造書法教學優秀隊伍。

葫蘆絲是該校另一大藝術特色項目。從2017年起,該校就在中高年級逐步開展「葫蘆絲進課堂」,從三年級開始,每周設置一節葫蘆絲課。學校還建立多元的葫蘆絲教學溝通平臺,如利用家校通布置作業、建立微信群分享交流、小程序打卡等,加強學習交流及家校溝通。學校還通過每學期末組織班級葫蘆絲比賽、定期舉辦「小葫蘆大舞臺」等活動,為學生創設展示平臺,一批批多才多藝的葫蘆絲「小達人」脫穎而出。

南壇小學實驗學校:

藝術氣息溢滿校園,學生特長得以施展

藝術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南壇小學實驗學校在「讓每一個孩子在校園裡幸福成長」的辦學理念指引下,不斷彰顯藝術教育辦學特色,不僅有快樂靈動的音樂課堂,也有豐富多彩的「南實八節」,還有彰顯個性的興趣班,讓每個學生的潛能得到發揮,特長得以施展,藝術氣息溢滿校園。

音樂課堂是藝術教育主陣地,是提高學生藝術修養的重要途徑。該校從創新藝術課堂實踐著手,把藝術教育的主根扎在課堂教學之中。2013年合唱教學進課堂,如今班班有合唱隊,年年有合唱節;2015年豎笛教學進課堂,逐步形成豎笛教學特色,每學期末都會開展精彩紛呈的豎笛展示活動;2016年奧爾夫音樂教學進課堂,包含了語言、體態、律動、歌唱、樂器演奏等綜合藝術形式,深受學生喜愛;2019年尤克裡裡進課堂……這些特色課程進入課堂,讓音樂課教學充滿活力。

說起該校「南實八節」,學生們總會興奮地跟你聊起很多。三月遊戲節、四月誦讀節、五月音樂節、六月嬉水節……這些節日,讓校園生活多姿多彩。

每周二、三、四最後一節課,是該校的興趣活動課,全校學生根據興趣特長選班上課,有中國舞、中國畫、合唱等60多個興趣班可供學生選擇。長時間專業訓練,極大提升了學生的專業水平,在惠州市中小學生合唱比賽中,該校連續獲得四屆一等獎;在廣東省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該校的舞蹈節目《麒麟戲鼓》《我要飛》《苔》分別榮獲第三屆、第五屆、第六屆一等獎;在廣東省中小學生行進打擊樂比賽中,該校行進打擊樂隊蟬聯三屆一等獎。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塗堅 通訊員謝嘉欣 何健雄 李永飛 陳映 肖咪

相關焦點

  • 廣東東莞「文藝名家美育課堂進高校」正式啟動
    由音樂表演藝術家、東莞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劉漢超,古琴演奏藝術家、東莞市古琴協會會長王可遜二人共同演繹的「嶺上雙清、琴簫和鳴」美育課堂,開啟了廣東省東莞市文聯「文藝志願服行動」之「文藝名家美育課堂進高校」的序幕。
  • 2020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 美育雲端直播課堂心得體會
    昨天美育雲端課堂已經進行了開幕式,在接下來的幾天會不間斷的有直播課堂,大家可以免費上網觀看。而下文中為大家分享下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心得體會。  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心得體會  美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觀和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 琴瑟和鳴,東莞文聯「文藝名家美育課堂進高校」啟動
    蒼古沉鬱的壎音、空靈清虛的古琴、嗚咽渾厚的洞簫,將人帶入一種超越現實的靜謐時空。 12月3日晚,東莞理工學院小劇場,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鑑賞體驗課堂,讓數百名師生久久沉浸在中國古典音樂的美妙意境之中。
  • 陽光課堂上美育拔節生長|從美術「名師高徒」課堂展示看...
    12月10日,上虞區中小學美術「名師高徒」課堂展示活動在陽光學校精彩上演。百餘名上虞美術人以課堂的方式,實驗著對未來兒童美術教育的思考與探索,努力呈現著新時代美育的新思想,新內容,新方法,新樣式……但這又是一場不平常的美術課堂展示活動,不僅濃縮著幾位高徒3年「拜師學藝」歷程後的成長和綻放,也展現著上虞新生代美術人對於課堂藝術、新美育的思考和追求。活動中,長塘鎮小的何鋼燦和濱江小學的張英,作為省級名師、陽光學校美術教師顧華平的徒弟,分別獻上了《鄉鄰大迎親》和《家鄉的味道》。
  • 美育雲端課堂盛放觀後感
    5月25日,「美育雲端課堂」暨第二屆中央音樂學院·延安「5·23」藝術節邀請中國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中央芭蕾舞團、中央歌劇院、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杭州愛樂樂團、寧波交響樂團10家著名院團為全國觀眾帶來網上雲展演,通過接力聯播的形式呈現一場高規格的藝術盛宴。
  • 東莞文聯「文藝名家美育課堂進高校」啟動
    由音樂表演藝術家、東莞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劉漢超,古琴演奏藝術家、東莞市古琴協會會長王可遜二人共同演繹的「嶺上雙清、琴簫和鳴」美育課堂,開啟了東莞文聯「文藝志願服行動」之「文藝名家美育課堂進高校」的序幕。
  •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800字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2020年5月23日至28日,中央文明辦三局、教育部等多部門聯合主辦了為期6天的「美育雲端課堂」活動。「美育雲端課堂」暨第二屆中央音樂學院·延安5.23藝術節以「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舞臺藝術精品奉獻給全國人民。
  • 美育空中課堂(二) | 管弦樂《藍色多瑙河》
    為服務全縣美學經濟發展大局,實現美育「從校內向校外、從學生向家長、從平面向雲端」的延伸,修武縣融媒體中心聯合修武縣教體局,在「不可思議的修武」微信公眾號上開設「美育空中課堂」欄目,該欄目將定期發布民樂欣賞、世界名曲鑑賞、繪畫藝術、美文鑑賞等豐富多彩的美育課程,引導學生、家長乃至全社會接受美育、認識美學、拓寬眼界,讓修武和大城市的學生一樣,能夠通過「美育空中課堂」接受高品質的美育教育
  • 湖南美術館美育課堂為你揭秘王憨山的藝術人生
    10月14日,湖南美術館美育課堂第十四講《走進王憨山的藝術人生》在該館一樓展廳舉行。 相關連結:推介湖湘藝術名家名作 王憨山藝術展亮相湖南美術館 紅網時刻10月14日訊(記者 袁思蕾)今天,湖南美術館美育課堂第十四講《走進王憨山的藝術人生》在該館一樓展廳舉行。
  • 美育雲端課堂 感受愛國力量
    晨報融媒體訊 (王瑛偉 首席記者 肖寶平 記者 魏醫蒙)按照中央文明辦「美育雲端課堂」活動的課程安排,近日,我市文明辦組織全市中小學校,在家中通過各類展播平臺參與學習活動。據了解,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我市長安小學、東華小學學校結合文明校園創建,組織藝術教師及全體學生、家長在線近距離欣賞交響樂、領略經典音樂藝術。音樂老師們及時在群裡交流觀看感受,談到對未來的展望,也談到了對自己課堂教學實踐的啟迪。
  • 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以美化人」探博物館美育新路徑
    文 | 李佳贇一幅幅大師名作濃縮著中國近現代美育史剪影;一堂堂大師課讓孩子們得以走進「大師工作現場」;DIY雕塑、名畫臨摹、指揮音樂「舞動」等多媒體「黑科技」,則讓人「解鎖」更多逛展新姿勢……開館數天,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不僅是「外在」的藝術空間,還「內化」為浸潤人心的「美育課堂」,傳承厚植「美育基因」。
  • 央視頻直播「美育雲端課堂」引發強烈反響
    △網友評論截圖△網友評論截圖該藝術節由中央文明辦、教育部等聯合主辦,中央音樂學院等全國近300所藝術院校以及十大交響樂團,將在6天時間裡舉辦網上雲展演、美育大講堂等40餘場文藝活動,讓全國觀眾足不出戶即可欣賞藝術盛宴,央視頻客戶端將全程直播。
  • 我市學校開展多樣化體育美育課程 武術醒獅入校園 京劇影視進課堂
    關於美育工作,文件提出,義務教育階段豐富藝術課程內容,在開好音樂、美術、書法課程的基礎上,逐步開設舞蹈、戲劇、影視等藝術課程。高中階段開設多樣化藝術課程,增加藝術課程的可選擇性。日前,小編走訪了我市多所學校,看到了武術、醒獅等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在校內蓬勃開展,京劇、影視等美育課程走進課堂,在深化和拓展體育、美育的內涵上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探索和實踐。
  • 銅陵學院 「四個課堂」聯動打造美育教育新高地
    ,銅陵學院以文學與藝術傳媒學院為依託、以藝術學科建設與發展為基礎,多種形式普及美學知識,構建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網絡課堂和社會實踐四位一體,融美於學、怡情育美、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提升大學生的藝術修養。
  • 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怎麼寫?寫作方法及範文
    寫觀後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佔課堂主要內容的四、五倍。文中適當引用課堂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課堂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緻的描寫。  2、離不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看了美育雲端課堂後,大有啟發」等字樣,然後就脫離了課堂內容。
  • 英語課堂如何成為美育載體
    教師要身體力行,在英語課堂中發展學生審美能力和情趣,引發學生的審美體驗,從而實現英語課堂的美育目標。基於多年的教育實踐,我個人認為,英語課堂美育可從以下方面開展。以學習內容為載體,發揮英語文化審美價值優勢英語學習內容,大至一個單元,中至一篇課文,小至一個例句,都可以成為美的價值載體,以美育培育學生的文化品格,發展學生的文化意識。比如,教材中的小說、詩歌、話劇等文本學習內容,都可以作為教育材料。筆者在進行蕭伯納話劇《皮格馬利翁》(Pygmalion)教學時,引導學生深度體驗教材內容。
  • 來看孩子們的春晚 海澱區中小學美育最新成果亮相
    攝影顧洋據了解,多年來,海澱區堅持「多元多彩立德立美」的美育工作理念,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美育全過程,逐漸優化美育資源配置,進一步完善管理機制,形成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相結合、學校美育和社會家庭美育相互聯繫的構建多元美育體系。
  • 龍溪小學:31年紮根版畫藝術,創造幸福教育,描繪多彩童年
    第一個10年,提出「傳承藝術、特色創建」的發展目標,開始從無到有的起步階段;第二個10年,發展之路,學校以「特色促發展,內涵強素質」為目標,確立了 「創造幸福教育 描繪多彩童年」的辦學理念,實現了一校一特、有特更優的老校內涵發展之路;第三個10年,提升之路,以黑白版畫發展為契機,打造一科一優、科科精彩的學校課程建設,開設了多彩實踐校本課程,讓藝術教育和文化課程無縫結合,形成全學科育人的教學模式。
  • 湖南美術館美育課堂帶你走進陳白一的藝術人生
    9月18日,湖南美術館美育課堂第十三講《走進陳白一的藝術人生》在該館二樓5號展廳舉行。相關連結:湖南著名美術家推介工程啟動 陳白一藝術展亮相湖南美術館紅網時刻9月18日訊(記者 夏君香 通訊員 江靜)今天,湖南美術館美育課堂第十三講《走進陳白一的藝術人生》在該館二樓5號展廳舉行。
  • 【小康人物】楊培明:探索「大美育」,「享受」審美課堂
    「美育是未來的教育學,教育要追求『第七感』,即美感,培養『完整的人』。」楊培明告訴《小康》雜誌、中國小康網記者,如果認同教育本質是關照人的完整性,為了人類擁有更美好的未來,那麼,更美好的教育就特別需要彰顯美學精神,讓教育走向美學境界,需要我們樹立明確的教育價值觀。在南菁高中的教育理解中,這種價值觀就是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