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美術館美育課堂為你揭秘王憨山的藝術人生

2020-12-18 騰訊網

10月14日,湖南美術館美育課堂第十四講《走進王憨山的藝術人生》在該館一樓展廳舉行。

相關連結:推介湖湘藝術名家名作 王憨山藝術展亮相湖南美術館

紅網時刻10月14日訊(記者 袁思蕾)今天,湖南美術館美育課堂第十四講《走進王憨山的藝術人生》在該館一樓展廳舉行。

湖南日報《湘江周刊》主編、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龔旭東,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湖南省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李蒲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湖南省工筆畫學會常務副會長、湖南省花鳥畫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王志堅應邀出席,暢談自己眼中的王憨山及其作品,解讀王憨山作品的美學價值。活動由湖南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湖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省花鳥畫家協會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魏懷亮主持。

「王憨山是給中國畫現代化轉型帶來啟示的人。」龔旭東對王憨山的價值和地位給予了很高評價,他說,看王憨山的畫,絕對不能忽視那些題畫的詩文,不能忽視那些充沛的、飽滿的、富有人性的情感。龔旭東認為,王憨山的畫保持了文人本色,從他的畫作中,可以感受到磊落不平之氣、孤獨孤憤之心,苦難對於王憨山來說,是一種進行藝術超越升華的燃料,他對藝術堅守、追求、探索、創新的精神,是可貴的,也是觸動人心的。同時,在王憨山的畫作中,存在著一股雄強之氣,這股氣通過文人傳統結合中國民間藝術傳統的方式表達出來。在王憨山獨特的藝術處理下,他的畫作呈現出「重,拙、大、厚」的特點,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力,達到了「得其意,忘其形」的藝術境界。

嘉賓現場暢談自己眼中的王憨山及其作品,解讀王憨山作品的美學價值。

活動現場。

「王憨山在湖南走出了與眾不同的藝術發展道路。」李蒲星認為,王憨山屬於「牆內開花牆外香」的一位藝術家,當其他藝術家在追求榮譽的時候,他已經開始走市場化道路。在王憨山的作品中,筆墨語言、生活氣息、人生情趣皆有,可以說,王憨山把中國繪畫藝術所追求的內在品味發揮得淋漓盡致。王憨山在繼承文人畫傳統的同時,將筆墨趣味轉化為筆墨的視覺張力,凸顯了作品的視覺張力,推動了中國文化審美,探索了中國美學的現代化道路,對中國美術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退休之後,他真正進入了自由創作狀態。」王志堅回憶起自己所認識的王憨山,並認為王憨山是一位有血有肉、情感豐沛、有文人氣概的藝術家,他的一言一行都詮釋著自己對於繪畫、對於創作、對於美的專注和追求。「二分寫字,二分畫畫、六分讀書,畫家要做到功夫在畫外」,王憨山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的人生態度、學養積累、藝術追求等各個方面,對當下新一代藝術家有著深遠的指導意義。

「要真正走進王憨山的藝術世界,可以將這次展覽作為一場入場券。」魏懷亮總結表示,這次展覽不光展出了王憨山的部分寫意花鳥畫代表作,也展出了他少為人知的山水畫稿、書法作品、人物速寫稿、創作草圖與文獻資料等,目的就是想以多方面的視角展示先生崇高的思想、豐厚的學養、嚴謹的治學態度與辛勤求索的藝術歷程,讓人們真正走進王憨山的藝術世界和他的藝術人生。

「湖南著名美術家推介工程——王憨山藝術展」於9月27日在湖南美術館正式開幕。展覽分為「不辭日暮重抖擻」「田園宰相」「困而知之」「魚為奔波始化龍」4個部分,展出的230餘件精品力作和藝術文獻以多視角展示王憨山的藝術人生與藝術歷程。今天舉辦的美育課堂是與此次展覽配套的公教活動,目的是充分利用美術館的館藏和展品資源,圍繞原作開展美育課堂,與更多觀眾共享課堂資源,並通過活動讓藝術大家進入公眾視野,促進公共文化教育工作的品牌建設。

相關焦點

  • 湖南美術館美育課堂帶你走進陳白一的藝術人生
    9月18日,湖南美術館美育課堂第十三講《走進陳白一的藝術人生》在該館二樓5號展廳舉行。相關連結:湖南著名美術家推介工程啟動 陳白一藝術展亮相湖南美術館紅網時刻9月18日訊(記者 夏君香 通訊員 江靜)今天,湖南美術館美育課堂第十三講《走進陳白一的藝術人生》在該館二樓5號展廳舉行。
  • 推介湖湘藝術名家名作 王憨山藝術展亮相湖南美術館
    開幕式上,王憨山的《太平雞侶亦仙班》等20幅藝術精品入藏湖南美術館。紅網時刻9月27日訊(記者 胡邦建 夏君香 通訊員 餘房金)為推介湖湘藝術名家名作,推動湖南文藝事業繁榮發展,9月27日,「湖南著名美術家推介工程·王憨山藝術展」在湖南美術館舉辦。開幕式上,王憨山的《太平雞侶亦仙班》《便覺春光四面來》《一枝潔白高天下》等20幅藝術精品入藏湖南美術館。
  • 湖南著名美術家推介工程: 王憨山藝術作品欣賞
    、湖南書畫研究院特聘畫師。主要著作有《王憨山畫集》《論王憨山的寫意花鳥》《憨山世界》《王憨山寫意花鳥作品精選》《王憨山花鳥畫作品集》等。二○○一年十月,其作品《群雀圖》入選《中國百年畫展》。【王憨山藝術作品欣賞】▲ 王憨山 《逍遙遊》 180cm×97cm 1997年
  • 困而知之,觀王憨山、陳白一畫展一得
    困而知之—— 觀王憨山、陳白一畫展一得文/莫鶴群有幸在湖南美術館開館周年之日,觀展「湖南著名美術家推介工程·王憨山藝術展、陳白一藝術展」。你看他畫中的母雞憨態可掬,小麻雀唧唧喳喳,小鴨子搖頭晃腦,小雞崽悠然啄食,無不透著質樸可愛、率真天趣。「困而知之」是王憨山常用的一枚印章,這四個字也是他一生的寫照。在展出的上百幅創作草圖中,可以看到,王憨山作畫習慣先畫草稿,在「困」中求新,在「困」中求變。像那幅以老虎為題材的底稿,他連畫幾張,把它打上了網格,用近似於科學研究、精確計算的方式苦心經營畫面。
  • 國慶可去湖南美術館看王憨山藝術展
    此次展覽由湖南省委宣傳部指導,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湖南美術館、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承辦,旨在推介湖湘藝術名家名作,推動湖南文藝事業繁榮發展。 謝衛江在講話中表示,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離不開高品位藝術作品支撐,離不開廣大藝術家對藝術的孜孜以求,也離不開社會對文化的認同與尊重。
  • 美育雲端課堂盛放觀後感
    5月25日,「美育雲端課堂」暨第二屆中央音樂學院·延安「5·23」藝術節邀請中國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中央芭蕾舞團、中央歌劇院、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杭州愛樂樂團、寧波交響樂團10家著名院團為全國觀眾帶來網上雲展演,通過接力聯播的形式呈現一場高規格的藝術盛宴。
  • 湖南大學「四化」並舉推進美育工作
    完善美育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工作統籌、決策諮詢和評估督導,建立美育年度報告制度和督導制度,定期開展美育專項督導工作。構建美育工作體系,以藝術導論課為核心,分為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十大模塊,統籌各方面育人資源和力量,組織知名專家教授、優秀教師登臺授課。融合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建立課程教學、藝術實踐、文化活動、藝術展演「四位一體」的普及藝術教育機制,讓學生在教中學、在練中會、在演中精。
  • 2020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 美育雲端直播課堂心得體會
    昨天美育雲端課堂已經進行了開幕式,在接下來的幾天會不間斷的有直播課堂,大家可以免費上網觀看。而下文中為大家分享下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心得體會。  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心得體會  美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觀和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800字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2020年5月23日至28日,中央文明辦三局、教育部等多部門聯合主辦了為期6天的「美育雲端課堂」活動。「美育雲端課堂」暨第二屆中央音樂學院·延安5.23藝術節以「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舞臺藝術精品奉獻給全國人民。
  • 以民間力量助力兒童美育,華熙國際時代美術館少兒館開館
    ,邀請6位藝術家作為美育體驗官,進入校園和美術館課堂,進行開放式的藝術教育實踐。本次參展的238位小藝術家,既有來自本次活動的公益課堂——「美育共創示範學校」的育英學校、翠微小學東校區、圖強第二小學、定慧裡小學、蒲公英中學的中小學生;也有來自「美術館裡的美術課」藝術家課堂的小朋友。開館展的作品即來源於這些公教課程,包含摺紙、水墨、波普拼貼等眾多藝術形式,詮釋出孩子對於「家」的獨特觀察視角與閃光思想。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攜手中國美術館共建美育基地
    此次攜手合作,是館校雙方深入貫徹落實「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要求,以開放性、多元性、互動性的姿態共建美育大課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積極探索和生動實踐。
  • 從學校到美術館,兒童美育如何延展跨界
    畢卡索把兒童藝術教育劃離開「像」的標準,那麼在此之後,兒童美育應如何被規劃?中華藝術宮內,孩子們正在對著藝術作品臨摹早在20世紀初期,蔡元培就提出過「以美育代宗教」,認為「美育應以陶養情感為目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早早帶著孩子走進博物館、美術館,希望孩子能從小從經典藝術作品中了解文化、認識美。
  • 文化「新地標」 網紅「打卡地」——揚帆起航的湖南美術館
    中國文聯、中國美協、西藏文聯、江蘇省美術館、寧夏美術館、青海美術館、深圳美術館、以及省內各地市美術館等單位來館交流考察,多位省領導來館考察調研或參加活動,對湖南美術館給予了高度關注和良好評價。2020年1月,湖南美術館獲得省委宣傳部書面表揚。為開創湖南美術事業新局面構築藝術新高地展覽有高度,學術有建樹,美術館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地標與藝術高地。
  • 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怎麼寫?寫作方法及範文
    寫觀後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佔課堂主要內容的四、五倍。文中適當引用課堂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課堂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緻的描寫。  2、離不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看了美育雲端課堂後,大有啟發」等字樣,然後就脫離了課堂內容。
  • 雲上的日子|打造「無牆」的藝術學院,上海「美育大課堂」概念漸入...
    疫情期間,打開上海各大美術館的公眾號,除了在線展覽外,也不乏藝術課堂的「乾貨」內容。「美育」大課堂的概念,不知不覺走進市民心中。藝術課堂內容乾貨多「地球上最遙遠的地方是哪裡?也許你會說,是南極北極吧。那你想知道去過四極(北極、南極、吉力馬札羅、阿里)的人有怎樣的感悟嗎?」2月27日,中華藝術宮推出線上講座《交通歷史與我的行蹤》。著名文化學者葛劍雄給聽眾帶來了一場豐富而精彩的文化地理課。
  • 以美育人,多彩藝術課堂受歡迎
    近年來,惠城區教育局實施「藝體2+2」戰略,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成效顯著,各學校不斷完善美育課程體系,開設音樂、美術、書法、舞蹈、戲劇等課程,激發學生藝術興趣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趣味、審美格調,幫助學生掌握1至2項藝術特長。
  • 以美育人 中國美術館、上海音樂學院共建美育基地
    為做好新時代的美育工作,中國美術館與上海音樂學院共建美育基地籤約儀式於12月10日在中國美術館學術報告廳舉行。在現場熱烈的掌聲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與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代表館校雙方籤署共建美育基地合作協議,隨後雙方代表共同為「美育基地」揭牌。
  • 王雪樵書畫展開展 王憨山最後畫作首亮相
    王憨山生前最後一幅作品《耄耋圖》首次向公眾展出 傅煜 攝  中新湖南網12月28日電(記者 傅煜)中國著名寫意花鳥畫大師王憨山長子、湖南書畫家王雪樵書畫展今日在長沙舉行。此次展覽除展出80餘幅王雪樵書畫作品外,還帶來10餘幅憨山先生的精品力作,其中《耄耋圖》為其生前最後一幅作品,首次向公眾展出。  王雪樵1958年出生於湖南雙峰縣走馬街鎮,1993年畢業於湖南師大美術學院,現為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花鳥畫家協會會員、湖南省婁底市美術家協會理事、湖南省雙峰縣文聯副主席。
  • 吳冠中:為美育的人生
    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劉巨德的紀念文章通過吳冠中先生的美育人生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尋美和殉美的不眠靈魂。新年伊始,本版刊發此文,作為2020年「文化周末」尋美之旅的開啟。美,神秘、自由、無垠、光明、變幻、不朽,它通向未知,走進自然和人性最深處,溫暖而陌生。它像嬰兒一樣單純無邪;如神性一樣智慧慈悲;似天道一樣生生不息,萬物歸一。在寂靜中,恩澤人類。
  • 市美術館新館開館:文化新亮點 藝術新地標
    館內1至3層為展廳,並設置多媒體學術報告廳、公共教育室、會議室、體驗室、臨摹室等多種配套服務設施,為公眾提供不同形式的文化及美育服務。  新館造型大氣、端莊,是一座現代化的專業美術館。作為城市的文化地標,嶽陽是湖南省各市州中唯一擁有獨立建築的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