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形文字「活化石」水書搶救保護迫在眉睫(圖)
中新網三都4月24日電 題:象形文字「活化石」:搶救保護迫在眉睫 作者 楊雲 黃蕾瑾 「絕大多數水族人不懂水書,懂水書文化的人被尊稱為『水書先生』。」三都水族自治縣檔案史志局局長潘中西告訴記者,「上世紀八十年代,三都縣尚有500多位水書先生,轉眼之間離世了200多位,目前僅剩下200餘位,且多已年逾古稀,水書搶救保護迫在眉睫。」
-
中國全力搶救神秘的象形文字「水書」
中國全力搶救神秘的象形文字「水書」 貴州民族學院教授潘朝霖說,水書作為水族原始宗教文化的重大集成,內容博大精深,除直接反映水族宗教信仰、天文曆法、哲學思想、文字起源、文學藝術、布陣攻守等方面的內容外,還兼容了水族生產生活、倫理道德等諸多方面的內容,成為水族的百科全書。 他說,水書與納西族的東巴文一樣是世界上仍然存活的象形文字,被譽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
貴州搶救瀕臨失傳的象形文字「水書」
綜合新華社消息 瀕臨失傳的神秘的少數民族文字———水書的搶救工作,目前正在貴州省荔波縣進行。 水書是水族的獨特文字,是一種類似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號,被譽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曉渝幾年前就開始帶領學生進行水書的研究,並撰寫了一批有影響的研究論文,引起了學界的關注。她的學生孫易博士說,目前的工作對於研究水書僅僅是個開始,如果需要進一步探討,迫切需要查閱更多的水字水書原始文獻。 貴州省內研究水書的專家王品魁教授和潘朝霖教授等通過多年的潛心研究,目前已經在水書的起源、發展以及水字的注音翻譯等方面取得了進展。
-
中國搶救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書
「水書」是我國少數民族水族的獨特文字,是世界上除東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它記載了水族古代天文、地理、宗教、民俗、倫理、哲學、美學、法學等文化信息,被譽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貴州荔波洞塘鄉打卦巖水書測八字,當地「水書先生」傳承竹卜卦象之義稱其為天降陰陽平和之吉兆,遂名「打卦巖」。
-
中國正在搶救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書(圖)
中新社發 章靜 攝 「水書」是我國少數民族水族的獨特文字,是世界上除東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它記載了水族古代天文、地理、宗教、民俗、倫理、哲學、美學、法學等文化信息,被譽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貴州荔波洞塘鄉打卦巖水書測八字,當地「水書先生」傳承竹卜卦象之義稱其為天降陰陽平和之吉兆,遂名「打卦巖」。
-
東巴文 世界唯一存活著的象形文字
東巴文被稱之為目前世界唯一存活著的象形文字,被喻為是人類社會文字起源和發展的「活化石」。 (原標題:納西文化之東巴文 世界唯一存活著的象形文字)
-
中國唯一水族自治縣翻譯象形文字水書20卷
新華社貴陽1月23日電(記者李春惠、駱飛)古老象形文字水書傳承保護的主要「陣地」之一、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貴州三都縣已徵集到水書原件1萬餘冊,完成20卷水書的翻譯整理工作。水書是類似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號,是世界上除東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也是水族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除東巴文之外,世界上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水書
水書是世界上除東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2002年,水書被國家檔案局、中央檔案館列入首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作為重點民族古籍進行收藏。2006年,水書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水族是一個崇尚鬼神的民族。
-
中國有一種文字是世界上除東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
中國有一種文字是世界上除東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它就是水書。在中國,目前,能看懂水書的人已經不足300人了。圖為水書。據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縣檔案館史志局局長杜茂蓉介紹,水書是類似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號,被稱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
《中國水書》出版 保護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新華網北京1月16日電(記者 隋笑飛)中國古籍整理特別資助項目《中國水書》,近日由巴蜀書社和四川民族出版社聯合推出,該書對分布在中國貴州三都、荔波等地少數民族水族遺留下來的文字、文獻進行了大規模的搶救和整理。
-
貴州:我國唯一一本水書彩繪抄本被火燒毀
(記者周芙蓉)「水書」研究專家貴州民族學院副研究員潘朝霖近日向記者透露,不久前的一場大火毀掉了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本「水書」珍貴彩繪孤本。 近年來,水書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極高的研究價值,受到世界語言學界的矚目,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專家學者研究水書,專家們對水書進行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
教授懸賞萬元破解4本水書(組圖)
潘朝霖教授對我們這樣談及他和水書的淵源。出生在水族村寨的潘朝霖曾於1958年拜師啟蒙學習水書、1961年又進私塾學習水書。現在貴州民族學院任教的潘朝霖教授已是國內著名的水書研究專家,貴州水書文化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為了研究水書,潘朝霖教授探訪了省內的水族村寨,走訪了60多位水書先生,收藏了600卷水書,拍攝了近2萬張照片,還搜集了大量與水族文化有關的資料與實物。
-
世界上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
神秘的納西族符號玉龍山下,金沙江畔,明亮而通透的高原陽光鋪灑整座麗江古城,古街上鱗次櫛比的店鋪中擺放著各色紀念品。那些祈福的風鈴、麗江的手鼓、刺繡的披肩上,大都畫著一些的奇特圖案,顯得有趣而神秘。如果你問起這些圖案是什麼意思,本地人會略帶神秘地說:「這不是圖案,是東巴文,納西人自己的文字」—活著的象形文字,比甲骨文的形態還要原始東巴文,一種由納西族人創製的十分古老的圖畫象形文字,被眾多的學者認為比倫楔形文字、古埃及聖書文字、中美洲瑪雅文字和中國甲骨文字的形態還顯得更為原始古樸
-
東巴文: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
這可是世界上至今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被譽為文字的「活化石」。 早在2003年,東巴古籍作為東巴文化的載體,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在中國迄今為止已經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五項遺產中,東巴古籍是唯一一項少數民族世界遺產。
-
【漲知識】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你認識嗎
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是什麼,你知道嗎?先看看下面的圖,你能猜出寫的是什麼嗎?
-
保護「水書先生」:古老水族文字傳承後繼乏人
原標題:保護「水書先生」:古老水族文字傳承後繼乏人 在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和水族人口主要聚居地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水書的傳承者「水書先生」僅剩350多位,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後繼乏人,「水書先生」會越來越少。
-
東巴文: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繼續活下去
這可是世界上至今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被譽為文字的「活化石」。 早在2003年,東巴古籍作為東巴文化的載體,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在中國迄今為止已經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五項遺產中,東巴古籍是唯一一項少數民族世界遺產。
-
東巴文,是世界上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嗎?
網上資料告訴我們,納西族東巴文是世界上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初到麗江,也會看到這種滿大街的象形文字,按照中國目前的少數民族文字政策,這應該就是當地的一種少數民族文字,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文字,納西族東巴文。
-
水族水書,比甲骨文更古老的象形文字
水書共有400多個單字,字體結構有的是象形字,有的是仿漢字倒寫或反寫,因此有人又稱之為「反書」。它與甲骨文都是象形字,有著密切的聯繫。據史證考察,圖畫文字比象形文字更古老,更具象。而水族水書中就存在大量的類圖畫文字。也就是說,水族水書可能比甲骨文的存在更為原始。
-
他能識別除東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水書的國家級傳承人
楊勝凡出生於1919年,是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和鎮西洋村人,他是目前中國年紀最大的「水書先生」,也是貴州三都縣唯一一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水書習俗」的傳承人。(本文原創,盜圖必究)文圖:寧堅水書是世界上除東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