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措手不及,但白衣戰士、醫學專家們還有數不清的志願者讓我深刻認識了什麼是國家脊梁、人民英雄,他們才是我們該追的『星』!」日前,在江西高校「十大優秀思政理論課教師」虞新勝教授的雲課堂上,東華理工大學2018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學生陳功分享了自己的戰疫感想。
講好戰疫故事,在非常時期開啟課程思政和思政課教學改革新模式,東華理工大學將戰疫素材與教育教學緊密結合,把抗擊疫情鬥爭作為推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實踐和生動教材,推動思政教育和疫情防控同步發力。
育好五種「心」:激活戰疫能量
「前行的路上會有一些阻擋,但是有你的身影,就給了我們嚮往……」東華理工大學官微推出的原創抗疫歌曲《星光》MV,受到了廣大師生的熱情追捧,學習強國等主流媒體平臺紛紛轉載,社會反響強烈。與此同時,《想見你,東華理工》《抗疫一線,東華理工人在這裡》《前行有光》等圖文或新聞頻頻在東華理工師生朋友圈刷屏,成為「五心」育人的生動實踐,激發了師生們戰勝疫情強大的正能量。
疫情發生以來,東華理工把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優勢作為加強制度自信教育的生動案例和鮮活素材,培養青年學子戰疫必勝的自信心;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壯舉,培養青年學子眾志成城的愛國心;以醫務人員不怕犧牲、救死扶傷的英雄故事,專家學者勇挑重擔、攻堅克難的勵志故事,黨員幹部不畏艱險、衝鋒在前的擔當故事,培養青年學子擔當作為的責任心;以加強對健康理念和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和生態文明教育,培養青年學子崇尚科學的求知心;以厚植人文情懷、守望相助的善舉,培養青年學子扶危濟困的仁愛心,把制度自信、愛國主義、責任擔當、科學精神、人文情懷烙印在學子心頭。
開好三場會:講好戰疫故事
「共產黨員衝鋒在前,醫務人員日夜奮戰,科研人員奮力攻關,眾多勞動者堅守崗位、默默付出,無數企業和個人慷慨解囊、捐贈捐助……」在一次特殊的「雲班會」上,東華理工大學黨委書記、2017級機械工程專業班主任柳和生作為「成長導師」,通過網絡與同學們進行了一次在線交流,講述了抗擊疫情一線中彰顯的中國速度、中國奇蹟、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
在校黨委的號召下,東華理工校院兩級領導班子成員紛紛在「雲課堂」上給各專業、班級召開文化自信「主題班會」、責任擔當「故事會」和媒介素養「培訓會」,引導廣大師生學習榜樣精神、傳遞榜樣力量,涵養奮鬥精神和家國情懷,築起抗擊疫情的精神屏障。
「作為這場戰疫的親歷者和一名學生黨員,我見證了中國的磅礴偉力和『逆行者』們的英勇無畏,感受到老師關心和學校溫暖,懂得了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重大意義,更深切體會到肩上的責任和應有的擔當。」機電學院2018級學生袁曉文在課堂上分享自己在抗疫一線執勤的經歷時說。
講好三堂課:用好戰疫教材
3月4日下午,東華理工2019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同學們正在準備上課,突然一位「意外來客」現身直播間,雲端課堂瞬間沸騰。「親愛的同學們,今天通過這個不尋常的方式與你們一起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看到大家精神狀態很好、學習熱情很高,我很欣慰。」東華理工大學校長孫佔學開始了他的戰疫思政課時間。
春季學期線上開課不久,東華理工大學組織各級領導幹部進行線上聽課,了解指導線上教學運行情況,並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講授戰疫思政課,努力講好愛國主義精神「必修課」、制度自信政治「理論課」和疫情防控知識普及課。學校及時將疫情防控中的育人元素融入思政課程教育教學,引導廣大教師堅守育人初心,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做到「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目前,該校已開設線上教學課程575門、教學課堂2342個,常規的講臺教學變成了各種「花式」在線教學,774名教師和近20000名學生參與線上教學,以實際行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積極貢獻。
抓好四類實踐:上好戰疫大課
為幫助學生健身強心,理性平和地面對疫情,東華理工大學在「雲課堂」之外,積極開展心理、體育、公益、創作等四類實踐,啟動心理支持熱線、編寫大學生健康教育讀本、開展「雷鋒月」防疫志願活動、給白衣戰士寫一封信……學子們在全國各地積極參與戰疫。
在學校的號召下,東華理工全校大學生主動向所在社區(村)報到,秩序維護、知識普及、政策解讀、輿論引導、心理疏導等防疫抗疫「第二戰線」處處可見他們的身影。300餘名返鄉大學生變身戰疫先鋒隊員,分別在全國20餘個省(區市)的65個地市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師生們即使宅家也一刻沒閒著,科普短視頻《遠離新冠肺炎,做好這3件事就夠了》、防疫宣傳片《不放棄》、原創舞蹈《逆行者》《靈魂舞者的戰疫》、手語舞《加油武漢》、手勢舞《堅信愛會贏》、抗疫創意海報……他們主動創作和傳播防疫抗疫作品,書寫了青年一代的使命與擔當。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