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一闋詞,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2020-12-06 閒人拾叄

秋夜靜,獨自對殘燈,啼笑非非誰識我,坐行夢夢盡緣君,何所謂消沉。

風卷雨,雨復卷儂心,心似欲隨風雨去,茫茫大海任沉浮,無愛亦無憎。

夜的深處,是稀疏的燈盞,聽那細密連綿的雨水砸在窗上,像針尖一樣刺破了寂靜的黑夜。秋花慘澹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悽涼!

一場秋雨一闋詞,是相思是別離是歷盡滄桑的愁滋味。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宋.周紫芝

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調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如今風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

一盞殘燈,天乍涼,秋意濃,三更雨點點灑上梧桐,一葉葉、一聲聲,都是離別的哀音。那時,相對調寶瑟,同聲齊唱《鷓鴣詞》;如今,孤寂地在這西樓,風雨悽悽,不聽清歌也悲淚難禁。願你習慣曲終人散不再為誰獨悲歡。

虞美人.聽雨——宋.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少年時,不識愁滋味;中年時,顛沛流離的悲涼滄桑;老年時,歷盡離亂後的憔悴,枯槁一生的悲歡離合誰也說不清。聽那窗前的秋雨一無所動,任它滴滴答答直到天明。

踏莎行.碧海無波——宋.晏殊

碧海無波,瑤臺有路。思量便合雙飛去。當時輕別意中人,山長水遠知何處。

綺席凝塵,香閨掩霧。紅箋小字憑誰附。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空有離別恨,難有離別言,悽悽不思量,艾艾自難忘。最痛的,不是離別,而是離別後的回憶。。。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更漏子.玉爐香——唐.溫庭筠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窗外的梧桐樹,正淋著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內的她正為別離傷心。一滴一滴的雨點,正悽厲地敲打著一葉一葉的梧桐,滴落在無人的石階上,一直到天明。

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五代.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幹。

荷花落盡,荷葉凋零,如同那美好的人生年華不斷消逝,與韶光一同憔悴的人,怎能不傷懷。一夢醒來,風雨高樓寒笙嗚咽之聲迴蕩,想起故人舊事,含淚倚欄,懷抱無窮幽怨。願得韶華剎那,開得滿樹芳華,如今韶華依舊,芳華卻已故。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五代.李煜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昨夜風雨交加,簾幃被秋風吹得颯颯作響,窗外是一陣陣令人心煩的風聲雨聲,徹夜難眠,思緒難平。經歷了風風雨雨,恍悟人世間的事情,如同流水東逝,說過去就過去了,人生就像做了一場大夢。

河傳.秋雨——五代.閻選

秋雨,秋雨,無晝無夜,滴滴霏霏。

暗燈涼簟怨分離,妖姬,不勝悲。

西風稍急喧窗竹,停又續,膩臉懸雙玉。

幾回邀約雁來時,違期,雁歸,人不歸。

西風吹,竹葉響,誰人能懂昏黃燈下那離人的悲傷?雁歸人未歸,惟有淚千行,就像窗外無晝無夜淅淅瀝瀝的秋雨。一層秋雨一陣涼 ,一瓣落花一脈香,一樣流年自難忘,一把閒愁無處藏。

如夢令.木葉紛紛歸路——清.納蘭性德

木葉紛紛歸路,殘月曉風何處。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幾許。秋雨,秋雨,一半因風吹去。

疏雨打梧桐,梧桐何醉?秋夜清冷,清冷難寐。對月數相思,相思成淚。釀成清酒一杯,誰與共醉。

荷花瘦,雁難留,獨抱瑤琴泛孤舟,風吹湖水縐。

水悠悠,月如鉤,千杯難醉相思酒,秋雨引心愁。

相關焦點

  • 宋詞裡最美的雨: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宋詞裡的雨,你是喜歡蔣捷的「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還是周邦彥的「相將羈思亂如雲。又是一窗燈影、兩愁人。」?宋詞裡我覺得最美的雨,或悽美或豪放,不知道你最喜歡哪首?夏天正是聽雨、賞雨的時候,一盞茶,一卷書,或者淋一場雨。。。
  •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看得出,花的主人應是一個瀟灑大方的小姑娘,聰穎可愛,句句話裡透著一絲清純與童趣,像極了易安居士那「見客人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中那倚門回首的少女。
  • 穿越千年,在唐詩宋詞裡,聽一場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的雨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這首詩寫的是人生三個階段聽雨時的感想,引人深思:年少的時候,我在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人到中年,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看濛濛細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線,西風中,一隻失群的孤雁陣陣哀鳴。
  • 詞韻之《虞美人》:一江春水,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虞美人,詞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關於「虞美人」名稱的來源,有多種說法。其一是指虞姬,項羽之姬妾,常隨侍軍中。漢兵圍項羽於垓下,羽夜起飲帳中,悲歌慷慨,虞姬以歌和之。其二又為草名,別稱麗春花、錦被花,花有紅、紫、白等色;傳說此花聞《虞美人》曲便花枝舞動。
  • 秋雨似一闋宋詞
    聽窗外的雨聲,打在窗臺的遮雨瓦上,點點滴滴,這樣的秋雨宛如一闋宋詞,婉約悽美的一般意味。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宋·柳永《八聲甘州》)秋夜,暮雲低垂,那瀟瀟的夜雨說來就來,隨性而下。淅淅瀝瀝,疏疏密密,風兒搖搖,樹葉沙沙,雨棚答答,房瓦叮叮,細細如絲,連綿似線,時而絮絮叨叨,如慈母的嘮叨;時而嘈嘈雜雜,像嬌妻的軟語;時而風風火火,似犬子的天問;時而淡淡嫋嫋,疑好友的閒談。
  • 必讀好詞:誰個聽雨,點滴到清明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南宋蔣捷《虞美人.聽雨》初衣解詩:這首詞非常的好讀。但非常的耐度。沒有華麗的詞藻,但是其情深其力透,是遠勝了一切華麗的。詞人蔣捷,是什麼讓他一夜聽雨,點滴到天明呢。千萬別相信,他說什麼悲歡離合總無情。
  • 一詞道盡一生悲歡離合!三版《虞美人·聽雨》,三種不同的體會……
    詞人以「聽雨」這一獨特的視角,依次描繪出三幅「聽雨」的畫面,將幾十年大跨度的時間和空間相融合,憂鬱色彩濃烈。此詞在結構上運用時空跳躍,以「聽雨」復沓串連,上、下篇渾然一體,跌宕迴旋。
  • 聽雨詩詞27首:小樓一夜聽春雨、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代: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宋代:蔣捷《虞美人·聽雨》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清。
  • 一闋詞寫盡人生3個時期、3個場景和3種心境,讀來莫不為所動
    南宋鹹淳十年(1274)進士,可嘆尚未一展鴻圖,岌岌可危的南宋王朝便覆亡了。蔣捷年輕時貴為公子,宋亡後深懷亡國之痛,隱居太湖竹山島,保持氣節,終不出仕,過著飄零悽苦的生活。他的詞多抒發故國之思、山河之慟,風格多樣,以悲涼清俊、蕭寥疏爽為主。其中造詣最高的莫過於這首《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 冷門好詞賞析,一篇寫雨的詞,卻寫盡整個人生,悲歡離合總無情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這是宋末詞人蔣捷的一首《虞美人·聽雨》。 歷代詩人的筆下,綿綿不斷的細雨總是和「愁思」難解難分的,如:「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但是在蔣捷詞裡,同是「聽雨」,卻因時間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感受。
  • 悲歡離合總無情 年年風雨怎堪聽——傾情解讀蔣捷的內心情感世界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淺夜微燈,絲雨如愁,輕寒脈脈。捧一杯清茶,有誰和我共此清宵,同聽一場綿綿細雨,共品蔣捷的這闋《虞美人·聽雨》呢?欣賞一首詩詞,首先得了解一下它的作者。了解了作者創作這首詩詞的心路歷路,才能更好的去品味它,欣賞它,詮釋它。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蔣捷的生平和創作背景,再對這首詞加以賞析。
  • 悲歡離合總無情 年年風雨怎堪聽——傾情解讀蔣捷的內心情感世界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淺夜微燈,絲雨如愁,輕寒脈脈。捧一杯清茶,有誰和我共此清宵,同聽一場綿綿細雨,共品蔣捷的這闋《虞美人·聽雨》呢?欣賞一首詩詞,首先得了解一下它的作者。第二個畫面從歌樓轉換到了客舟上,少年已經變成了壯年,孤身一人停滯在客舟聽雨。時值清秋,一個秋風秋雨愁煞人的季節。江面遼闊望不到邊,黑雲低壓,風雨逼人,本已悽清暗淡如此,又傳來了孤雁的悲鳴。此情此景,情何以堪?02、詞的下片用「而今」一詞轉換時空,從回憶中抽身出來,記起當下境況。
  • 宋代一位不知名詞人,卻寫出著名的詞,道盡一生悲歡離合!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因為蔣捷聽雨這條線貫穿了他的少年、壯年和晚年,所以這首詞我們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來看。首先,第一部分,也就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即年少的時候,我在歌樓上聽雨,盞盞紅燭下是昏暗的羅帳。「羅帳」,指古代床上的紗幔。
  • 一場秋雨一場涼,願你無恙!
    一場秋雨一場寒,萬裡平湖秋闌珊。微雨渡了深秋,冷雲暗了西山,梧桐落盡秋聲,芭蕉潤了秋夢。今晚有雨敲窗,淅淅瀝瀝,夜色清涼、雨落情長,願君無恙!秋雨蕭瑟,萬物冷寂,山林寒露,時間仿佛被定格在這惆悵的氛圍中,一壺秋色染斜陽,一杯薄酒別長亭,人生如雨,我們都是在雨中行走的過客。
  • 悲歡離合總無情,詩人蔣捷的紅燭羅帳,聽出來的卻是人生
    一提到蔣捷,許多人會想到他的愛國詩。不錯,蔣捷的主線就是愛國,他寫的愛國詩比比皆是,是南宋有名的詩人。作為宋末四大家之一,此人有很高的文採,他和前期的陸遊相似,都是身懷滿腔的報復,到最後只能化作一灘淚水。
  • 秋風秋雨秋夜涼
    秋風秋雨秋夜長,耿耿秋窗秋夜涼,已覺秋風秋不盡,那堪秋雨助悽涼。」秋雨戚戚,長夜無眠。靜聽雨落,淅淅瀝瀝,暗夜,萬物,皆為夜雨而寂寂無聲。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夜雨敲窗,敲起心緒的流淌,敲起歲月的迴響,敲起俗世中的悲歡離合,敲起人生的起起落落,敲起人世的形形色色。靜夜聽雨,點點滴滴,聽巴山夜雨漲秋池,聽春潮帶雨晚來急。
  • 一首《虞美人》寫盡蔣捷一生,一句悲歡離合總無情,無比沉痛!
    但大部分詞人,在寫雨的時候,總是帶著一種淡淡的悲傷,就像我們在青春期的雨季,總有莫名其妙的惆悵一樣。比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比如李重元的「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比如李後主的「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等,無一不是悲傷的情緒。
  • 蔣捷晚年很經典的一首詞,悲歡離合盡在雨聲之中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知道這首詞的人,很多。知道蔣捷的人,並不多。蔣捷,字勝欲,號竹山,生在宋元易代時期的顯貴人家,精通儒學經典,工詩詞,善書法,先輩中多宋朝大官,同族中又有蔣興祖這樣為國捐軀的抗金志士,這使得他具有濃烈的民族意識。
  • 花柔美,雨柔情,秋雨濯濯,聽雨詩意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喜歡聽雨,常常一個人坐在窗前或者公園的亭子裡默默地聽著雨打灌木的聲音,雨滴滋潤著樹木,樹葉也被雨水洗得碧綠一片。很喜歡這樣的感覺,愜意安然,很喜歡這時的心境,溫馨靜好。
  • 蔣捷一首詞,階前聽雨回憶人生,最後一句道盡人生的悲涼無奈
    蔣捷的詞大多是抒發對故國山河的思念之情,詞風多變,風格以悲涼蕭瑟為主基調,感情悽清。但是卻不是一味的低沉,詞中多含清新輕快,既有豪放詞的清奇,又有婉約派的含蓄,成別具一格的詞風。虞美人 聽雨[宋] 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