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總導演陳曉卿泉州聊吃 番茄醬的源頭可能在泉州

2020-12-11 閩南網

  閩南網5月30日訊 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拍攝,2012年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熱播,總導演陳曉卿也因此名氣大增。聽他的講座能感覺到他不僅「會吃」,而且還能引經據典地「聊吃」,功力了得。可是他卻謙遜地稱自己只是個「吃貨」,最多是一個美食愛好者。

安徽人陳曉卿說起吃食,功力了得,謙稱只是個「吃貨」

  28日和29日下午,陳曉卿在晉江戲劇中心和泉州青少年宮音樂廳分別舉行講座。他不僅點讚泉州牛肉羹、蘿蔔飯,還援引日常閱讀的大量美食古籍,說明泉州等閩南地區的飲食傳統。

  聊閩南食文化 德化涮兔肉有淵源

  閩南地區在歷史上交通不便,和中原的交融是大量的接納,卻很少回饋。所以一千多年來保留了中原美食的一些樣式,中原一些東西都不吃了,反倒在閩南還吃著。陳曉卿提到,我國最早有文字記載吃涮肉者,是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他命名為「撥霞供」是在火鍋裡涮兔肉吃。陳曉卿說,他很驚喜在德化遇到過類似的吃法。

  泉州港是中國和外國交流的重要港口,中國的食物流播到全世界去,閩南人功不可沒。大家知道番茄醬英語叫「ketchup」,外國的史料記載,17世紀時,閩南像樣的港口就在泉州。閩南人做的魚露,將魚和蝦發酵產生,叫「喼汁」。每次外國商船到岸,船上的人購買糧食等補給時,將「喼汁」帶回歐洲大陸作為調味料。歐洲大陸沒有用魚蝦發酵的傳統,就逐漸用原料替換原有的。比如用蘑菇,寫《傲慢與偏見》的作家簡·奧斯汀家,曾用過核桃發酵。18世紀末,義大利人和西班牙人開始將番茄當作食物,將食物帶到美國,就成為美式飲食必蘸的調味料。所以陳曉卿支持這樣的觀點:番茄醬的源頭可能來自泉州港!

  聊粽子記憶 最愛媽媽的白米粽

  端午節來臨之際來到泉州,話題裡自然少不了粽子。陳曉卿說,記憶裡母親做的白米粽子是最美味的。他出生在安徽的一個小縣城,小時候沒有多少東西吃,媽媽包的白米粽子是甜味的,已經算得上美味。

  陳曉卿說,泉州這的粽子他還沒吃過,他個人喜歡潮汕的粽子。做法有點「變態」:糯米飯蒸到八成熟,把它放涼後再炒米。一半炒成鹹的,一半炒甜的,再將兩種米混合,加上五花肉、海蠣幹、瑤柱,十幾種材料包在一起。吃的時候上面澆糖漿,裡面的米是一粒一粒的,不像是結合在一起的狀態,非常香。

  聊《舌尖》選景

  泉州待十幾天

  牛肉羹、蘿蔔飯,陳曉卿特別點讚了泉州的幾樣美食。之前在朋友的帶領下,陳曉卿在泉州吃了好幾家牛肉羹。他說「都非常好吃」,細品起來風格略微有差別,和北方的牛肉湯差別鮮明。

  陳曉卿反覆說了幾次吃泉州蘿蔔飯,吃到吐的事。他說那天本來是吃飽了的,結果廚師老王先生堅持親手做了一大鍋蘿蔔飯。大家都說堅決吃不動了,但是出於禮貌吃了幾口試試,結果太好吃了,一大盤淨重大約有一斤半吧,全被吃掉了。結果那天晚上飽得睡不著覺了,真的「吃傷」了,好久都不能聽到「蘿蔔」兩個字。陳曉卿笑道。

  為了探究泉州的蘿蔔飯,《舌尖》劇組還到石獅大廈村,專程拍攝沙土蘿蔔的產地。陳曉卿說,在泉州拍攝從最初的選點,到完成拍攝前後歷時半年,其中在泉州具體的拍攝工作持續了十幾天。(海都記者 吳月芳 呂波 文/圖)

相關焦點

  • 泉州面線糊、潤餅或亮相《舌尖上的中國2》
    與第一季相比,第二季將呈現更多地域的美食,其中包括攝製組來泉拍攝的面線糊、潤餅、牛肉羹等泉州名小吃。據透露,泉州名小吃等元素有望在第二季的第一集和第七集中得以呈現。面線糊潤餅牛肉羹泉州名小吃入選《舌尖》第一季的熱播,在全國各地掀起一股風潮。
  • 朋友談"舌尖2"總導演陳曉卿:本就是骨灰級吃貨
    從一個吃貨修煉成紀錄片導演,可能要花10年,但從一個紀錄片導演墮落成吃貨,或許只要1秒。隨著《舌尖上的中國2》開播,吃貨兼導演的陳曉卿再度用他美食上的獨到功力,號召全國吃貨們一同來關注一部紀錄片,而他與美食之間的奇聞趣事,也立即成為網絡上最流行的段子。要說他是紀錄片界最懂吃的一個人,應該不會有人反對,但是,他想要通過《舌尖2》表達的情懷,卻未必人人都能領會。
  • 泉州潤餅、蘿蔔飯亮相《舌尖2》 廈門商家擬推同款美食
    18日晚上9點,《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2》)在央視播出,第一集《腳步》中所呈現的各地美味讓人垂涎,而在這一集中,泉州的潤餅和蘿蔔飯先後亮相,其中蘿蔔飯的介紹以「記憶中的古早味」為主線貫穿始終。
  • 泉州美食再登央視《舌尖》!這次火的居然是……
    泉州的吃貨們注意!《舌尖上的中國3》在春節暖心回歸!咱們泉州的美食再次登陸央視!去年國慶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劇組來到泉州,經過挑選後「看上」了石花膏、海蠣煎和面線糊。「在店裡拍攝了一周,正好是泉州最熱的一陣子。」他說。
  •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長沙豬肝扁粉,好吃死了
    陳曉卿。圖/楊明 採訪的當天,真是愛上了米粉的陳曉卿,為長沙米粉寫了一首三行情詩,「美好的米粉像少女的胸/但在北京/你只能吃到矽膠。」 因為《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的身份,陳曉卿的名字家喻戶曉。 直到聊到湖南的米粉,電話那頭的溫柔音調,頓時豐滿,變得抑揚頓挫,「哈哈,是的,愛嗦粉……」 陳曉卿忍不住邊說邊笑,估摸著腦海裡正浮現著「雪白的米粉玉體橫陳在淡褐色雜骨湯裡的圖像」。對,沒錯,這就是那個「吃貨」陳曉卿,從聲音到表情,擁有每一個「吃貨」無法掩飾的對美食的熱愛。
  • 《舌尖2》陳曉卿:同樣寫吃,他寫的是氛圍
    足足抻了「吃貨」們兩年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2》)終於周播亮相,作為總導演的陳曉卿卻更忙了。一到星期五晚上,陳曉卿就得在5個網上平臺跟網友互動到深夜,不停地回答問題,再看一遍片子的時間都沒有。
  • 舌尖上的泉州,泉州美食分享
    在泉州,很多地道的泉州人的一天都是由一碗美味的米線糊開啟的,面線糊作為古早味的美食經典,呈糊狀,是由細面線、番薯粉製作成。先將水煮開,放入番薯粉和調料、面線。一般為早餐食用,也可以當作點心和夜宵,沾著油條跟馬蹄酥吃。
  • 《舌尖上的中國2》總導演陳曉卿:國內自然科學類紀錄片拍不好 因...
    4月18日晚,暌違兩年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在觀眾的期待中拉開大幕。這部讓觀眾不停用紙巾擦口水和眼淚的清新紀錄片的總導演,是央視紀錄頻道項目運營部主任陳曉卿。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製作的最後階段,陳曉卿在辦公室接受著名科普網站果殼網「瘦駝」採訪。當被問及「拍片子的時候跟國內科研人員的溝通是否順暢」時,陳曉卿表示:「溝通沒有問題。
  • 泉州面線糊、潤餅、牛肉羹等名小吃有望亮相《舌尖2》
    兩年前,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靡全國,牽動著無數人的味蕾與鄉愁。經過一年多的拍攝製作,《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第二季)將於本周五晚開播。  與第一季相比,第二季將呈現更多地域的美食,其中包括攝製組來泉拍攝的面線糊、潤餅、牛肉羹等泉州名小吃。
  • 火鍋為什麼能夠火遍全國,舌尖導演陳曉卿說就靠這「五個字」
    火鍋現在可以說現在是在我們中國最受歡迎的美食了,因為火鍋吃起來濃香四溢,而且吃起來特別的爽。吃完之後全身都有舒爽的感覺,而且現在的火鍋店全國都有,即使是在很小的地方都有火鍋店。那為什麼火鍋可以如此的火遍全國!
  • 專訪《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導演陳曉卿:「人情比美食更有嚼...
    毫不誇張地說,《舌尖上的中國》的巨大成功,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整個的中國紀錄片行業,不再那麼小眾、那麼苦情。 著名紀錄片導演陳曉卿是創造這個奇蹟的最重要的人。吃貨們「苦熬」4年,陳導的新作終於來了。10月28日,陳曉卿團隊全新推出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在騰訊視頻上線,被不少人看作是今年最受關注和期待的美食紀錄片。
  • 跟著陳曉卿和《早餐中國》導演去吃早餐,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我看過多少集《早餐中國》、刷過多少遍《風味人間》啊,對吃的熱愛、對美食的知識,相信自己絕不在人下。直到硬糖君遇到了「正主兒」——《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早餐中國》總導演王聖志。12月3日-12月4日的騰訊視頻紀錄片2020冬季溝通會有點特別,以至於硬糖君差點以為這就是個美食打卡之旅。
  • 面線糊等泉州小吃有望亮相《舌尖上的中國2》
    經過一年多的拍攝製作,《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第二季)將於本周五晚開播。與第一季相比,第二季將呈現更多地域的美食,其中包括攝製組來泉拍攝的面線糊、潤餅、牛肉羹等泉州名小吃。據透露,泉州名小吃等元素有望在第二季的第一集和第七集中得以呈現。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網友力薦泉州名小吃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網友力薦泉州名小吃 qz.fjsen.com 2013-04-10 07:48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一些熱心讀者想起近日《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正在網上徵集各地美食,便紛紛向央視攝製組推薦土筍凍、潤餅菜等泉州小吃,希望家鄉美食能有機會入選《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拍攝。
  •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十年間吃遍美食,告訴你什麼是人間美味
    02導演眼中的美味陳曉卿,中國內地導演、製作人。2012年,執導中華美食文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火遍全網。——陳曉卿網上出現過一個段子,有人說看到陳曉卿就想吃飯。他履歷豐富而且經驗老道,善於從細微之處著手,對鏡頭的造型美學和光影的運用上十分用心。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優點才拍出了《舌尖上的中國》。
  • 泉州老字號,吃了這些才算真正到過泉州
    在泉州,更有一些美味,在流轉的時光中守望如初,它們不僅是舌尖上的饕餮盛宴,還牽動著一代又一代泉州人的回憶,連接著泉州遊子的思鄉情懷。今天要推薦的這些老字號,許多遊客錯過了,寧可多住上一天也要嘗上一回,不吃就白來泉州了! 一、水門香鵝羊牛肉火鍋
  • 浙江衛視獨家專訪總導演陳曉卿 《風味人間》周日晚開席
    《舌尖上的中國》第1、2季總導演陳曉卿全新力作——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即將於10月28日即本周日的21:15在浙江衛視與觀眾見面。近日,在第一集的看片會上,陳曉卿總導演接受了浙江衛視記者的獨家專訪。  中外美食竟有「不謀而合」 微觀攝影讓味道看得見  《風味人間》的拍攝足跡遍布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僅第一集《山海之間》中,就出現13個國家和地區的大約20多種特色美食,看得人飢腸轆轆、垂涎欲滴。
  • 石花膏、土筍凍、面線糊等亮相《舌尖上的中國》
    片段剛剛播完 遊客連夜尋泉州味道  「你們店還在營業嗎?」前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剛剛播完,就有來泉過年的遊客打電話到丁秉正的店裡,想要吃上一份清涼可口的石花膏。丁秉正告訴記者,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有些遊客還要求和他合影留念。去年國慶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劇組來到泉州,經過挑選後「看上」了石花膏、海蠣煎和面線糊。
  • 泉州吃吃吃攻略——古早篇
    這次想跟你們分享泉州的美食,泉州真的是一個來了就會愛上的城市推薦一些古早味的小吃啦~泉州幾乎每條街都有面線糊店,加什麼自己選擇。味道很地道3、四果湯秉正堂外面很多加盟店,但是加盟店都不好吃,要吃一定要吃天后宮的這家原始的老店,地址就是天后宮,這家店還能吃燒烤和面線糊
  • 天天向上《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陳曉卿是哪一期什麼時候播出
    提到陳曉卿,可能有不少人不知道,但是說到他執導的紀錄片,相信你一定有所耳聞,火遍全國的《舌尖上的中國》,剛收官的《風味人間》。近日,陳曉卿做客《天天向上》,引發期待。那天天向上陳曉卿是哪一期?天天向上陳曉卿那期什麼時候播出?下面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