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己者」楊絳:職人登峰極致的九度人生

2020-12-05 界面新聞

作者:景素奇

責編:楊光

前一段,人們不約而同地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一位無官、無職、無權、非星、更非富的老人安祥故去,這位老人就是楊絳先生。

百歲楊絳靜悄悄地離開,卻能瞬間引爆一個民族不同階層、不同年齡,乃至不同政見的民眾,共同抑制不住、自發由衷地緬懷敬仰,且少有雜音,而原因又遠不是因為她長壽——在這利益分化、思想多元、精神層面極度分裂的當代中國,殊為罕見,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思考。

縱觀楊絳的百年人生,既沒有轟轟烈烈的偉大壯舉,也沒有驚世駭俗的鴻篇巨著,與其夫錢鍾書相比,她的銳氣與光芒都略有不及,但為什麼會在平靜離世後,仍受到各界如此隆重地悼念與追思?為此,《中外管理》總編楊光非常有情懷地約我寫一篇關於楊絳的文章,希望也給職場人士些啟迪。

縱非老人真跡,絕對百歲箴言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這是據傳出自楊絳的這段百歲感言,網上瘋傳,滿屏都是。雖然有人說這並非出自她親筆,但沒有人否認這段話很符合楊絳先生的境界,同時在當今中國,也很打動人心,溫暖人心。楊絳去世的當日,一位30多年前的中學同學,千裡之外,微信給我這碗雞湯,可見其醇厚溫度。三四年前,我夫人也曾讀給我聽過這段百歲感言,而且讀第一次,我就走心了,並在不同場合引述這段話。

從中,我們品出了楊絳歷經百年滄海後的淡然、怡然、豁然。這段話之所以引起公眾的高度共鳴,其根本原因是,當今社會正處於劇變轉型時期,給人們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尤其年輕人,感受到了更多挑戰和焦慮。本該埋頭奮鬥的年齡,卻感到無所適從,甚至是無望。於是,各個年齡和各個層面的人共同渴求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期盼「與他人毫無關係」、「與誰爭都不屑」的桃源世界與高古境界。

《老子》曰:自知者明,自勝者強;勝人者力,勝己者強。

回顧楊絳的百歲人生,發現她一個很大特點:她與其夫錢鍾書,在任何情況下,既不戰天,也不鬥地,更不爭人,唯一要做的就是自勝。這一對伉儷都是當之無愧的勝己英雄。正因為楊絳勝己,才有了她的九度人生,並且在我眼中至今無人出其右,甚至包括其夫錢鍾書。

一、高度

常態的人生大體分三類:平庸的人生,邪惡的人生,有高度的人。平常人們大多是忽略平庸的人生,抨擊鞭笞邪惡的人生,讚美、關注有高度的人生。凡是人們關注、學習、崇拜的人,都是有高度的人,包括我最近幾年寫的職場人物,無論命運跌宕、甚至身陷囹圄,或死亡,都是有高度的。楊絳更是如此。比如她的譯作《唐吉可德》,就是該作品翻譯上的高峰。然而,楊絳與眾多人物不同的是,她的人生不僅有高度,更有長度——長得令眾多有高度的人物望塵莫及。

二、長度

楊絳活到了105歲,而且是健康平安地終老,這把人生之尺足夠長了。

查閱有關統計數據,中國百歲老人佔總人口的萬分之三左右。能活到105歲,估計也就是萬分之一的概率。一個人能健康平安終老看平淡,實則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排除遺傳因素,只有勝己者才能做到。因為人生漫漫路途中,有太多的意外和不確定。楊絳能高壽105歲,就是萬裡挑一的勝己者。

有人說:憑當今的生活條件,人如果活不過80歲,就全賴自己。但絕大多數人都管不住自己:管不住嘴,狂飲暴食;邁不開腿,隨意懶惰,制定好的健身計劃,隨便就荒廢了;計劃好的作息安排,因漫無目的上網、刷屏、聊QQ、玩遊戲都耗去了,正事都沒有幹。這種不自律,每天都在重複上演,日積月累,不僅工作無效,而且健康下行,中年就毛病一堆,更別說80歲及格線了。即使中青年人,經常也會有毛病發生.而預防頸椎問題,每天早晚各花費2分鐘做一次小燕飛即可,但就這簡單的動作,絕大多數人堅持不下來,而寧願日積月累,積勞成疾,再花巨資去四處求醫問藥。所以,我們甭天天想著戰天、鬥人,還是先勝己。

楊絳能健康長壽平安終老,關鍵是戰勝了自己,養成了良好的飲食、健身、規律作息等習慣。儘管可能「百歲感言」不是楊絳寫的,但我還是深信只有活過百歲的人,才會有如此感悟。健康長壽才是最大的福分,不然憑什麼體驗人生不同年齡階段妙曼的風景呢?何以欣賞百歲風光呢?不活百歲,又何談百歲感言?

三、厚度

健康長壽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活著,而是為了做事。只有做了事,做成了事,人生才有厚度。楊絳在百歲人生中,一直在積極地做事,且做成了很多事情,完成了人的第三種使命:「要讓自己的付出大於自己的所得,對社會有正向積累」。 

如果以時間為序,我們不妨欣賞一下楊絳的人生坐標系(參見圖表)。

楊絳都做到過什麼?

191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

1923年(12歲),舉家遷蘇州。

1928年(17歲),欲報考清華大學外文系,但因沒有名額,只得轉投蘇州東吳大學。

1932年(21歲),從蘇州東吳大學到清華大學借讀,並認識錢鍾書。

1934年(23歲),發表短篇小說《璐璐,不用愁!》

 

1935年(24歲),與錢鍾書結婚,同年夏季與丈夫同赴英法留學。

1938年(27歲),隨錢鍾書帶著一歲的女兒回國,歷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

1943-44年(32-33歲),話劇《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遊戲人間》等劇本在上海公演,引起巨大反響。《稱心如意》直到2014年還在公演。

1953年(42歲),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

1956年(45歲),作品《吉爾·布拉斯》,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1959年(48歲),為翻譯《堂吉訶德》,開始學習西班牙語,每日不輟。

1965年(54歲),《堂吉訶德》第一部翻譯完畢,被公認為翻譯佳作並作為國禮。

1978年(67歲),《堂吉訶德》中譯本出版,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

1981年(70歲),發表《幹校六記》,已有三種英語、兩種法語和一種日語譯本。

1984年(73歲),作品《老王》被選為初中教材。

 

1985年(74歲),散文集《隱身衣》出版了英語譯本。

1986年(75歲),出版《回憶我的父親》、《回憶我的姑母》、《記錢鍾書與圍城》,1992年併入散文集《將飲茶》再版。

1988年(77歲),第一部反映建國後知識分子改造的長篇小說《洗澡》出版。

1992年(81歲),法譯本《洗澡》及《烏雲的金邊》在巴黎出版。

1997年(86歲),《方五妹和她的「我老頭子」》發表,女錢瑗去世,次年夫錢鍾書去世。

 

2001月(90歲),出版《從丙午到流亡》。

2003年(92歲),作品《我們仨》出版,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

2007年(96歲),《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一書出版。

2009年(98歲),為保護《洗澡》人物命運不被歪曲,著手完成續篇《洗澡之後》。

2011年(100歲),(傳)發表《百歲感言》。依舊樂觀豁達,每天讀書寫作,生活自理,準時睡覺。

 

2013年(102歲),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出版。

2014年(103歲),親自保管、整理、編訂的《錢鍾書手稿集·外文筆記》出版。

2016年5月25日(105歲),於北京病世。

 

楊絳一生還有諸多作品在人生的不同時期發表,並輔助錢鍾書寫作完成了名著《圍城》。

 

大多數人的人生職業成就只是一條水波紋線。優秀者,也只是一條拋物線,像褚時健、楊沛霆這樣六七十歲後再新畫人生拋物線者很少。然而,楊絳的人生成卻是多條拋物線:她通曉英、法、西語,是著名女作家、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30多歲,發表話劇《稱心如意》; 50多歲,發表譯作《唐吉可德》;70多歲發表《洗澡》、《幹校六記》等小說、散文論集、譯作;90多歲,出版人生札記《我們仨》、《走到人生邊緣》;100歲後,仍能出版『《楊絳文集》。可以說,楊絳的人生成就,與那些讀了很多書、擁有高學歷,但為了養孩子,做了專職太太的知識女性相比,有巨大反差。

楊絳是怎麼做到的?答案就是戰勝了自己,戰勝了懶惰的天性,戰勝了隨年齡增長,體力、精力不支的客觀要素。這需要怎樣的堅韌意志?需要多強的定力?楊絳在其生命中一直在創造,在貢獻。而且其很重要的成就,都是在百歲前後完成的,怎不令人肅然起敬?

但我們很多職場人卻是這樣的心態:四五十歲,就不想繼續奮鬥了,退隱江湖,與時代脫節,與社會脫節,如果這樣,世界真的就與你無關,而不是楊絳的感悟:「這世界是自己的,而與他人無關」。

四、精度

楊絳不少作品的發行量和影響力都很大。比如晚年譯作《堂吉訶德》,被公認為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並被國家領導人作為國禮。原因是什麼?其實,楊絳在翻譯《唐吉可德》之前,並不會西班牙語,為了翻譯好西班牙黃金時代的文學典範,她專門抽出時間學習西班牙語,而此時她已是天命之年。而等到中譯本全部完成出版,她已是67歲了。

這是什麼精神?這不僅僅是「奮鬥精神」,還是當今時代最稀缺的精神——工匠精神。

2014年,103歲的她,還在完善她1988年出版的小說《洗澡》,完成續篇。楊絳對自己的作品發自內心的喜愛和孜孜以求,並精心愛護,讓自己的作品日臻完美。這就是工匠精神。

她的工匠精神還體現在她校正錢鍾書的手稿,以及妹妹楊必的作品。如果沒有這種工匠精神,她92歲時出版的作品《我們仨》,何以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在圖書出版泛濫、網絡版權不規範的今天,即使各出版社打造的精品圖書,發行量2萬冊已經很不起了,能達10萬冊,那一定是天量了。沒有精雕細琢,沒有真情融入,沒有細節的完善和完美,在今天,發行量何以過百萬?這是楊絳另一個勝己體現,不貪多,必求精。

這種工匠精神在我們今天的職場中,尤其顯得可貴。當今,太多的人,心態浮躁,急忙忙,心慌慌,只求完成、不求完美。就連我們的住房、入口的食品藥品、穿的衣服、日常用品、交通工具等都有大量的次品、廢品和危險品,其背後的原因就是缺乏工匠精神。人生,做100件合格品,也不如創造一件精品。

五、溶度

楊絳又是在什麼環境下創造了如此多的精品呢?楊絳出生於亂世,曾遠赴他國,後居於淪陷區,又經歷內戰,及建國後一系列知識分子被整運動,直到荒唐的文革。文革後進入短暫的希望田野,隨後又是「一切向錢看」的大潮來襲。如此百年間,楊絳長期為其所困,卻始終不為所動。     

 

抗戰時期,楊絳居住上海,遭遇鬼子上門盤查,從容淡定,智慧應對,波瀾不驚。文革期間,不選邊,不站隊,不表態,實在躲不過了,丈夫錢鍾書被戴高帽子,乾脆自己也主動戴上,而且二人相視一笑。這是何等豁達人生?

1992年後,全民捲入商業大潮,太多的學人守不住了,一切貨幣化、交易化,有教授明確對學生喊出「一年不爭400萬就不要來見我」,北大清華也爭相統計學子中出了多少高官。而學術、學問,沒人過問了,甚至變成了賺錢的道具。楊絳與錢鍾書生前就廣受推崇,但他們不僅不去追風賺錢,反而把平生800多萬的稿費全部捐給了母校清華大學,設立了「好讀書」獎學金。前後比較,真是雲泥之別。

面對人生百年的滄桑巨變,面對世事變遷和動蕩,任何人都會恐懼,都會有邪惡的誘惑及貪婪,但楊絳先生安然走過,從容應對。即使文革期間,女婿自殺,以及後來女兒、丈夫相繼去世,她都是那麼一句:「不急,有我呢」。這是何等的從容!在相濡以沫的錢鍾書去世後,87歲的她竟獨自一人在人生的邊緣從容淡定地行走了18年,戰勝了內心的孤獨和傷痛。這是何等的堅強!

 

楊絳在如此惡敗環境下,從不抱怨,持續做事,做很多的事,還以工匠精神做精緻的事。這就是人生的溶度——把時代的一切都溶解了,溶解了時代的風霜雨雪,溶解了時代的堅冰和霧霾,溶解了時代荒唐和愚蠢,溶解了時代的貪婪和邪惡,也溶解了自己人生的苦難。把一切溶解成自己人生的溶液。

天時、地利、人和,是幹成事的前提。然而,要想幹成真正令人欽佩的事,就應是在天不和、地不和、人不和的前提下,仍把事情幹成。怎麼幹?自己主動去和天、和地、和人,做到這三和,就是己和,就是一個人溶解的力度,即人生溶度。

楊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闡述了一個人生哲理:人無法選擇出生的時代,但可以選擇自己活著的方式。不隨波、不逐流、不抗擊、不領潮,任何環境、任何突變,哪怕是天崩地裂,都一樣從容淡定。這正是當今大多職場人士最缺乏的。任何一個工作環境都不是十全十美,都會有諸多的不如意,怎麼辦?抱怨沒用,最好學會戰勝自己,練就自己的溶度,溶解一切不力因素為有利。

六、態度

楊絳能有如此人生溶度,遭遇任何事情都能淡定與從容,其背後的支撐究竟是什麼?當然是人生哲學,折射出來的是人生態度。 「我與誰都不爭,與誰爭我都不屑。」這既體現了她的人生哲學:不與人鬥,更不與天鬥、地鬥外,也展現了自信的人生風範。有了這樣的人生哲學,就會準確把握入世和出世人生態度。

《百歲感言》透出了楊絳的做事哲學:做事時,要把事情做好,要渴望波瀾,渴望妙曼風景、外界的認同;但對待做事的結果,不管是否有波瀾和風景、他人是否認可,都要內心從容與淡定,只要自己認可就行;即便自己不滿意,只要盡力了就可釋懷。職場中,大多人只是把工作當任務,只求完成,不求完美;還有的人,做事太期待他人評價,太渴望他人的認同,結果反而做不好;還有的人,做事太追求完美,對自認為不完美的事情,耿耿於懷;還有的人,事情受挫了,不僅想不開,還自我傷害。人一生,做事過程中,要一步一步堅定前行,但無論結果如何,內心都要從容與淡定。正所謂:入世心態做事,出世心態做人。

讀百歲感言,不要誤以為楊絳純粹是出世心態。縱觀楊絳人生,她做任何事都是以入世的心態。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菲的成就。即使丈夫錢鍾書去世後,到了百歲高齡,仍能以積極的心態做事。但楊絳做人以出世的心態,不看重他人的評價,以平和的心態對人,做好自己即可。這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情。職場中,職業經理人不要太在意他人評價,集中精力幹事,才能把事幹好。

七、溫度

認知並扮演好自己每一角色,人生才有溫度。

有人這樣評述楊絳:她是專家學者,是作家、翻譯家,是女兒,是姐妹,是妻子,是母親。她守候著人類最小的社會單元,為人生創造了美麗的「第一秩序」——家。她是一個從容優雅的精神貴族,卻有著一個世紀令人感動的平民情懷。她是一位安靜、優雅、博學的女性,她高貴、生動而深刻的靈魂,扣動著從知識界到普通老百姓的心。(作者註:請這段評述者聯繫筆者)

楊絳入世而又脫俗的特徵在這段評述中精彩地體現出來了。職場人,要想把事情做好,先入戲,扮演好每一種角色。每一個人在組織中都是多重角色,在家裡也是多重角色,扮演好每一種角色,準確把握到位,才會有健康的職業生態系統。

而扮演好每個角色,最重要的是心態。有了好心態、做事才會有好姿態,展示出來的是好狀態。有好狀態,才會有好結果,人生才會精彩。能把每一種角色扮演好的人,他的人生才會對生活和生命充滿深情,角色的對應方才會體會到你的溫暖,你的人生才會有溫度。有溫度的人,他的人生才會有正確的態度、溶化萬類的溶度,有品質的精度、有波瀾起伏的厚度,有長度和高度。這樣的人生才叫有溫度的人生。

八、亮度

只要是人,誰不活在社會評價體系之中?在這高速深刻巨變轉型的社會中,升官、發財、成名,這些誘惑與壓力都太大,因此只要活在現實的世俗之中,難免要在權力、財富、榮譽的山上攀登。但同時,也要活在自己內心的世界的評價之中,是否自由、快樂、幸福?人應該活在外部社會評價和內心評價的平衡和諧之中,既遵從世俗的評價,也要聽從內心的呼喚。不要一味陷入世俗之中,完全被社會評價所控制,驅使自己的欲望膨脹,最終像司湯達筆下《紅與黑》中的主人翁於連那樣步入邪途,毀了自己。應像楊絳一樣,105年的人生風雨,雖然時刻經歷著動蕩不安,家庭不時有天災人禍,變幻不定,但總是豁然應對。

人來源於自然、融於社會,最終再回歸自然,而精神、思想、作品則繼續流傳於社會。這就是人生的要義。不然,白來世上走一遭,從塵土來,歸塵土去,一點痕跡沒有,對不起造物主,對不起生命。俗話講:人死如燈滅,指的就是這些一點痕跡也不留的生命宿主。如果能像楊絳這樣,人的生命宿主消亡了,但其精神、思想、作品還流傳社會乃至於她的去世,都能引起如此大的震動,讓更多人看到這個社會雖然浮躁嘈雜,但大家內心還是傾慕高古情懷的!——不論生還是死,都像燈塔一樣,照亮他人和後人的路。這樣的人生才有亮度,才不白來世上走一遭。

九、速度

物理學中有個名詞叫速度,速度是矢量。矢量,就是有大小也有方向的量。楊絳為什麼人生能有前述八度?就是因為她在按自己的速度,沿自己生命的時間軸方向前進。按自己的速度前進,也必須戰勝自己,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稟賦、性格、教育知識背景、社會資源基礎,還有自己的職業環境和生態環境。人要自知自明,知道自己能以什麼速度前進,知道外部環境能接納自己行進的速度,不能一意孤行。回看楊絳的人生速度,會發現:在34-44歲的11年時間,和55-66歲12年時間,沒有作品問世,原因是這兩個10餘年時間,外部環境動蕩,原有行進的速度不適合了,必須調整速度,慢速前行,甚至零速休整,這才叫智慧人生。所以,戰勝自己,並不是一味消極,一味打壓自己。要敢於說不,敢於對自己說不,戰勝自己的軟弱和人性的貪婪,處理好玉碎和瓦全的關係。

牛頓、愛因斯坦是天才,這是我們學不會的。楊絳不是天才,而是人才,她能做到的,我們大多數人都能做到。認真淬鍊自己,把握住自己人生的羅盤,駕駛自己人生的戰車,以自己的速度,健康平穩安全行駛在自己人生的軌道上,直至健康平安終老。

(本文作者系北京騰駒達獵頭公司董事長。聯繫郵箱:jingsuqi@timehr.com; 微信公眾號:jingsuqi)

來源:中外管理雜誌

相關焦點

  • 勝己者不敗
    這,無可厚非,人總是活在現實中,處分自己權利的基礎並不直接取決於「性善」或「性惡」的論斷,但人為什麼活著?法律人為什麼活著?法官為什麼活著?卻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潔身自好,超然做人,勝人者強,勝己者永立不敗!  寬容博愛,從容處事,勝人者得,勝己者永樂。  法官的生活在於平凡中的非凡,重複中的創新,理性中的愛心以及海納百川之後的寧靜與智慧。
  • 楊絳很美的句子,將人的凝練境界寫到了極致,讓人嚮往,值得學習
    但今天我們又多了一種嚮往,是楊絳很美的句子,其中4個字,寫盡了多少人的嚮往,叫「不覺水流」,全句將人的凝練境界寫到了極致,值得學習,文字如下人能夠凝鍊成一顆石子,潛伏見底,讓時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過,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覺水流。
  • 登頂珠峰,三元極致牛奶用實力演繹乳業「攀登者」
    而作為「中國國家登山隊營養乳製品供應商」,也是「中國國家登山隊乳製品營養保障」的三元極致牛奶,則是此次登頂珠峰的見證者。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登峰活動意義重大,一是紀念中國首次登頂60周年,二是重新丈量珠峰新高度。三元食品作為支持登峰活動的眾多民族品牌中的一員,開創了國內乳企的「新高度」。
  • 為人:勝人者力,勝己者強
    卷首語:人這一生,腳步無論是沉重,還是輕盈,成長,都比成功更重要。因為,人生苦短,遇事靜一靜,為人讓一步;心氣無須太高,火氣不必太盛;人外還有人,山外還有山。智者:多看多聽箴言;愚人:大多自以為是。誰都不是聖人,做不到完美無缺。
  • 閱文作家骷髏精靈、勝己、編輯悟道等人當選2020全國青聯委員會委員
    實際上,全國青聯委員的評選標準極其嚴苛,包括政治素質、思想道德和社會形象等多個維度,入選者是當之無愧的優秀青年榜樣。據了解,網絡主播薇婭在一年的直播裡,扶貧直播超過50多場,成交總金額超過4.6億元,幫助湖北的「為鄂下單」公益直播,更是累計引導銷售超過2.5億元。
  • 自知者明:讀《九型人格》,從根本上認識自己,才能「勝己者強」
    道德經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勝己者強!由此可知,自知者方可勝己,勝己者才足夠剛強。所以,你是一個「自知者明,勝己者強」的人嗎?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九型人格》這本書!九型人格的分類:完美主義者(完美型)、給予者(助人型)、實踐者(成就型)、浪漫主義者(自我型)、觀察者(理智型)、質問者(忠誠型)、享樂主義者(活躍型)、支配者(領袖型)、媒介者(和平型)。那麼,你覺得自己屬於哪一類型的人呢?
  • 人不必勝人,彼此好好相處就好;人必須勝己,因為這樣才會進步
    今恕以適己,而忍以制人,毋乃不可乎。這就是「人之情慾不可拂,當用順之之法以調之,其道在一恕字」。這就是「今恕以適己,而忍以制人,毋乃不可乎」。老子說:「勝人者有力人不必勝人,彼此好好相處就好。人必須勝己,因為這樣才會進步。勝己就是自制情欲,勝人就是逆制他人。
  • 我的英雄學院:爆豪勝己第一次流淚,卻讓人喜歡上這位角色!
    所以在動漫中,關於綠谷出久的流淚場景並不少見,可與之相對的爆豪勝己,性格上卻特別火爆加自傲。在動漫中,你很少看到爆豪勝己流淚的場景,而他在動漫中第一次落淚的時候,卻讓人忍不住喜歡上了這位角色。和一開始沒有個性的綠谷出久不同,爆豪勝己在很小的時候就覺醒了很強大的個性,個性的覺醒,也讓爆豪勝己從小就有很強的自尊心,他也一直以同齡人中的強者而自傲著。
  • 「登峰行動」「登峰」行動來了!
    什麼是「登峰」行動?今天小警就來帶你簡單了解了解吧。「登峰」行動是懷化市為全力爭創全國禁毒示範城市,推進突出毒品問題專項整治,淨化社會壞境,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感而開展的一項禁毒專項行動,行動時間從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 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金獎唯一服裝產品,波司登「登峰」造極
    波司登登峰系列羽絨服一舉斬獲第四屆「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金獎,成為十個金獎作品中唯一的服裝產品,也是自主服裝品牌首次獲此殊榮。頒獎典禮在對波司登「登峰系列」的頒獎詞為:「波司登登峰系列羽絨服,極致保暖、無懼極端環境、專業級防護,在設計、原材料、技術、工藝、性能等方面整合創新。通過工業設計賦予產品系列化、時尚化,品牌化。
  • 楊絳他們仨
    楊絳:捐肯定是要捐的,準備捐給公益事業,但不會以錢先生或者我的名義命名,捐就捐了,還留名幹什麼?  張者:那麼您最近的主要工作是什麼呢?  楊絳:忙很多事呢。所以我不歡迎一切外來幹擾。  張者:您的身體很好,能活到一百歲以上。  楊絳:那就太苦了,我這幾年活過來就不容易。我為什麼要翻譯《斐多》呢?
  • 古人:「結交須勝己,似我不如無」,聽著殘酷,但說透了人性
    關於交友、合夥創業應該找什麼人的問題,古人有很多論述。比如至聖先師孔子就說過:「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闢,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列舉了六類人,他們分別是:正直的人、誠信的人、知識廣博的人、喜歡諂媚的人、愛誹謗人的人、花言巧語的人。前面三種適合做朋友,後面三種要遠離。「結交須勝己,似我不如無」這句話,也是古人說的結交時「擇人」的箴言,然而聽起來非常殘酷,居然說跟自己一樣的人,就不要結交,這樣的人還不如沒有!
  • 我的英雄學院:虎鯨老師白折騰好幾個月,爆豪勝己一點都沒變
    受輕傷的傷者向爆豪勝己求救,這本身就是考驗學生的判斷,爆豪勝己的判斷非常迅速並準確。但是,爆豪勝己的態度不好,直接說自己忙著呢,讓傷者自救去。因為傷者對爆豪勝己說話的態度十分不滿,所以爆豪勝己的臨時英雄執照考試也就掛掉了!話雖如此,他還是得到了補考的機會。
  • 我的英雄學院:真正了解爆豪勝己的人有幾個?綠谷只是其中之一
    對於大多數,見過爆豪勝己的人來說,第一印象可能都以為這小子就是天生的敵人!可接觸過爆豪的人就不一樣了,爆豪勝己雖然看似囂張跋扈,但內心卻有著另一個他。看過他體育祭表現的人,無論是英雄,還是敵人都覺得他不服這個社會的管制!而真正了解爆豪的人卻是少之又少。而真正了解爆豪的人,爆豪卻是對他們報以不同的態度!
  • 《我們仨》有感:寫「活」了楊絳家人
    楊絳的《我們仨》是我幾年前看過的書,因為先看了錢鍾書的《圍城》,他把一個沒有高深學問,懦弱無能,買個假海外留學文憑的知識分子描寫的活靈活現,諷刺幽默運用到極致,看過書後,很自然就會去好奇,能讓錢鍾書走入圍城的那個「最賢的妻」是何許人也……但這些雞湯都不能讓我更全面的了解楊絳先生
  • 齊子勝道之:上強勝己
    人立天地間,身居兩太極。一為身外境,二為心內宇。境有順逆事,心有浮沉際。順逆難由我,浮沉繫於己。外境加諸身,亦先動心緒。心雖僅一物,內涵陰陽氣。志若火炎上,惰如水流低。唯有能勝己,方為上強基。脫得心障役,可挽九天霓。
  • 三元極致牛奶助力中國國家登山隊登頂珠峰
    作為「中國國家登山隊營養乳製品供應商」,也是「中國國家登山隊乳製品營養保障」的三元極致牛奶,便有幸參與並見證了——這一極致榮耀時刻!登峰前:體能補給是重點 極致牛奶獲殊榮對於攀登「珠峰」而言,體能的迅速恢復是「登峰」能否順利完成的重中之重。
  • 牛奶界的職人精神是怎樣煉成的
    移動互聯時代,代表著「精益求精、做到極致」的職人精神愈發被推崇。從《大國工匠》、《我在故宮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在各年齡層人群中的走紅,就能看出國人對職人精神的嚮往和渴求。《我在故宮修文物》劇照「職人」一詞,在英文裡叫「craftsman」,源自我們的鄰國日本,是對擁有精湛技藝手工業者的稱呼,類似我們國家說的「匠人」。
  • 「林州夜讀」楊絳:人的可貴在人自身
    (點擊綠圈收聽ta的聲音)楊絳先生在《雜憶與雜寫》中寫道:人雖然渺小,人生雖然短促,但是人能學,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貴在人自身。懷念楊絳:最才的女,離開我們3年了,我想與大家分享先生的二三事,讀其文,憶其人。
  • 我英漫畫:蘆戶與上鳴合力出擊,砂藤出手幫忙,終於搞定爆豪勝己
    20個孩子聚在一起過節非常熱鬧,大家都穿起聖誕裝,唯獨爆豪勝己不肯穿,於是,上鳴電氣和蘆戶三奈與爆豪勝己展開了一場鬥爭。經過一年左右的相處,A班的同學們都明白一個道理,當爆豪勝己說不的時候,就不要跟他商量,直接動手對他用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