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界的職人精神是怎樣煉成的

2021-02-07 三聯生活周刊

移動互聯時代,代表著「精益求精、做到極致」的職人精神愈發被推崇。從《大國工匠》、《我在故宮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在各年齡層人群中的走紅,就能看出國人對職人精神的嚮往和渴求。

《我在故宮修文物》劇照

「職人」一詞,在英文裡叫「craftsman」,源自我們的鄰國日本,是對擁有精湛技藝手工業者的稱呼,類似我們國家說的「匠人」。關於「職人」的解讀,日語裡有兩個專門的詞用以形容:一是「一生懸命」,即一輩子只做一件事,並把這件事做精、做細、做到極致;一是「一筋」,即執著堅韌,有堅定信仰,從一而終。

就像紀錄片《壽司之神》裡的主人公小野二郎說的:「我一直重複同樣的事情以求精進,總是嚮往能夠有所進步,我繼續向上,努力達到巔峰,但沒人知道巔峰在哪。即使到我這年紀,工作了數十年,我依然不認為自己已至臻至善,但我每天仍然感到欣喜。」

《壽司之神》劇照 (居中長者為小野二郎)

「職人」這樣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稱謂,雖然國內很少有人用它來形容某個人。但是,職人精神在我們的生活中卻隨處可見,大到高精尖技術,小到一杯牛奶。而我們也習慣用質量和品質來形容它。

2018年11月2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組織的第三屆「中國質量獎」頒獎儀式在京隆重舉行。在揭曉的「製造業組織類提名獎」名單上,伊利憑藉世界品質榜上有名,這是食品行業首次獲得此項殊榮。獎項的背後,是職人精神在牛奶界的直觀體現。

伊利憑藉世界品質於食品行業首獲此獎

堅持「職人」精神,以品質贏得信賴

中國質量獎是我國產品質量領域的最高榮譽,每兩年評選一次,旨在表彰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質量領先、技術創新、品牌優秀、效益突出的組織和對促進質量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

伊利代表食品行業首次獲得如此殊榮,與其在質量管理、科技創新鑄就世界品質。自企業成立之初,伊利人就以始終如一的主人翁心態,鑄就了具有責任心和執行力的伊利精神,鍛造出伊利人特有的核心競爭力和追求卓越的優秀品質。

一如小野二郎對做壽司的信仰:「一旦你決定好職業,必須全心投入到工作中,要窮盡一生磨練技能,這是成功的關鍵,也是讓人家敬重的關鍵。」

在此精神理念的引領下,伊利嚴格推行「三不準則」——即從原料、製造到銷售全過程堅持「不接受不合格品、不製造不合格品、不放行不合格品」,嚴把產品質量關,把產品品質放在首要地位。

伊利的職人精神還體現在建立了比肩世界的質量標準體系——「質量標準三條線」。伊利在國標線的基礎上,提升了50%的標準,制定了企標線;在企標線的基礎上,又提升了20%的標準,制定了內控線。伊利的檢驗標準高於中國國家標準,甚至高於歐洲、美洲、大洋洲等很多國家的國際標準。

滲透到每一環節的職人精神,對於比肩世界的標準一絲不苟的堅守,正是伊利獲得中國質量獎「製造業組織類提名獎」的關鍵所在。

智能耳標監控奶牛健康

除了在質量管理和品質把控上的精益求精之外,在科技創新上,伊利的表現在乳品行業也佔據著世界標杆地位。

通過集結4大洲、7個國家、10個國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學術資源,並與國際機構和行業專家合作,匯集全球資源開創了產品研發的新路線。同時,每年投入數億元用於提升奶源建設和基礎研發水平,以比肩世界的品質,為全球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即便只是一杯牛奶,從中我們也看出了伊利對「擇一事,終一生」的職人精神的堅守和踐行。

伊利,牛奶界職人精神的堅守者

用心淬鍊,以實力承載健康

作為國人常喝的健康飲品之一,牛奶有著「白色血液」的美稱。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磷、鐵、鋅等多種礦物質元素,經常飲用能夠增強人的體質,提升免疫力。特別是對於青少年和中老年人來說,飲用牛奶對維護身體健康的作用更是顯而易見。而有了好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參與到全民健身中。

繼2022年冬奧會落戶北京後,「全民健身」更是成為了今年兩會的重要議題,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上。伊利作為中國乳品行業翹楚,始終堅守品質信條,在堅守比肩世界的標準同時,以多方面的世界級實力打造世界品質,承載著國民的健康夢想。

伊利用世界品質承載國民的健康夢想

伊利致力於發展產業鏈金融,幫助合作夥伴降低經營風險,解決融資困局,同時又成立了「牧場合作夥伴發展學院」、「供應商發展學院」和「經銷商發展學院」,以產業發展為己任,最大化發揮全產業鏈在打造比肩世界的品質過程中的協同價值。

在實現經濟層面共同發展的同時,伊利還致力於帶領全行業實現世界品質和生態壞境的共贏。作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唯一籤約中國企業,伊利已經按照《公約》承諾,通過綠色產業鏈的發展戰略,將公約要求延伸到產業鏈上下遊的所有合作夥伴,使乳業生產鏈進一步實現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

伊利多年來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實踐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入全球可持續發展成功經驗案例集,將作為今後在全球範圍內推廣的「樣板」案例。

伊利多年來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實踐

憑藉企業自身強大的實力以及對「伊利即品質」企業信條的堅守,伊利的世界品質連續13年獲得奧運信賴,成為中國唯一一家同時服務夏季奧運和冬季奧運的健康食品企業。伊利不斷用世界品質呵護國民健康,讓國人擁有了積極向上的心態和良好的精神面貌,進一步推動中國在健康領域的世界競爭力。

基於伊利的放心品質以及消費者對它的喜愛和認可,在英國品牌評定機構「Brand Finance」推出的2018年度全球品牌500強榜單中,伊利再度成為唯一入選的中國乳製品企業。而且排名較上年相比躍升106位,超越雀巢咖啡、卡夫、亨氏等世界食品品牌。從國內到世界舞臺,伊利的品質一次次獲得肯定和信賴,這是其始終用職人精神來打造優質產品的完美演繹。

透過伊利的理念和行動,我們看到了職人精神的可貴之處——一輩子只專注做一件事,並保持初心,做到極致。這是企業的成功之道,也是做人之本。

(部分圖片來自伊利)

作者:虛塵

微信編輯/排版設計:青豆

相關焦點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籍推薦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著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這是一部自傳性質的小說,它表現了主人公在絕望的命運中仍堅強不屈,勇於向命運挑戰的精神。這種百折不饒的精神激勵了無數人,也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但是他不屈服於絕望的命運,以頑強的意志開始從事文學創作,終於鑄就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長篇小說,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同時代人真誠而熱烈的稱讚,並在1935年獲得列寧勳章。《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記述了貧困的工人子弟保爾·柯察金加入紅軍隊伍,成為了著名的科託夫斯基騎兵師中最勇敢的士兵之一。
  •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原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段被人們廣泛傳誦,曾經感動與激勵了多少人的經典名句,正是出自於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 再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昨晚寫作上一篇文章,狀態不怎麼好,我的一些用心沒有寫上去,現在睡過一覺之後,精神狀態適合集中精神寫作,於是,我想再說點關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周邊。那時候,誰都買書,商店裡賣書的櫃檯前人很多,就可以想像到在城市中的圖書館裡看書的人一定也不少。
  • 工匠精神是怎樣煉成的
    責任心與愛管閒事「匠人須知三十條」第7條是必須成為有責任心的人。按照書中原文的解釋,盡責工作必然產生緊張感,這樣就能集中心力工作,也能提升自己的技能。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有一次接受採訪,被問到怎樣教育孩子的。歐巴馬回答說,首先,「我們一直試圖讓孩子們意識到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責任。
  • 杜甫的「工匠精神」是怎樣煉成的
    這些表明杜甫不愧為唐代詩人裡最具「工匠精神」者,甚至堪稱中國古代詩人中最傑出的「工匠」。&nbsp&nbsp&nbsp&nbsp杜甫的「工匠精神」,除了他對前代詩藝的繼承和自己的長期修養之外,可以說主要是在長江三峽煉成的,究其成因,我看主要有三個方面:&nbsp&nbsp&nbsp&nbsp一是當時長江三峽山高水遠,信息閉塞,遠離政治生活中心,杜甫漂泊於此,實際上是處於社會邊緣地帶。
  • 如今俄羅斯人怎麼看待《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說了你別不信
    如今俄羅斯人怎麼看待《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說了你別不信文/認知讀史話題開始前小編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看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書嗎?現在俄羅斯人為什麼會對《鋼鐵是怎樣的煉成的》有這樣不好的評價呢?原來是事出有因,咱們看看都有什麼原因吧。原來,他們覺得這本書不符合當時的歷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著作是有關前蘇聯時候的戰爭故事,裡面寫出來了當時的蘇聯的背景,內外交困,戰爭不斷,這使烏克蘭還有俄羅斯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 保爾·柯察金的這段獨白 成為無數人的座右銘 1936年12月22日 小說的作者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逝世
  • 如何評價奧斯特洛夫斯基及其著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人是需要信仰的,那句名言至今銘刻在心,生命有了意義。一本充滿人間正氣的小說,我為主人公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仰而為之感動,當今文學作品缺少的就是主旋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影響了幾代人!保爾柯察金的精神和毅力以及愛情觀都深深的影響並激勵了幾代人!那是有信仰的年代!現在都應該大力提倡青少年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蘇聯沒有史達林依然是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強大的蘇聯無論如何是史達林建設起來的,為了蘇聯能快速完全工業化轉型,史達林得罪了烏克蘭人,大清洗運動有弊也有利,少一些牽絆,中央權力才能集中,蘇聯才能團結起來, 史達林對蘇聯功大於過。
  • 「內外兼修」的「鋼筋鐵骨」是怎樣煉成的?
    「內外兼修」的「鋼筋鐵骨」是怎樣煉成的?在這種情況下,內勤民警們身兼數職,練就了「內外兼修」、「文武雙全」的「鋼筋鐵骨」。荊 學 利我不是一位病人,我是,人!民!警!察!春風料峭,天寒地凍,交警支隊四大隊教導員荊學利執勤的陳官屯治超站卻燈火通明、熱火朝天。
  • 永存的保爾精神,精彩的生命之歌——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我感悟最深的莫過於蘇聯的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創作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它的字裡行間,流露出對生命的熱愛、對生活的追求。保爾柯察金的一生遭遇了很多挫折和變動。開始母親把他送進了學堂,自己給別人做傭人。教書先生很不公平,百般刁難他,之後,他被學堂開除了。
  • 「硬骨頭」是怎樣煉成的
    ■申文忠最近,全國主要媒體集中宣傳了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的先進事跡,不但立體展示了「『硬骨頭』到底硬在哪」的時代風採,而且吸引了更多人去思考和探究「『硬骨頭』究竟是怎樣煉成的」這一現實課題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鼓舞還是傷害?
    作者 |小崔二手書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讀藏之間#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鼓舞還是傷害。幫朋友找了一本豎版繁體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當時深深的被保爾柯察金的堅韌所折服,也把這種精神用在學習和工作中
  • 2020年中考名著考點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名著考點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希望對2020年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理想主義的旗幟與人生的教科書   1、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 前蘇聯作家   2、主要內容:小說以保爾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展現了從1915到1930年前後蘇俄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的艱苦卓絕的鬥爭生活。
  • 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看蘇聯人民的社會生活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9月29日-1936年12月22日)前蘇聯著名作家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面世以後的近半個世紀,無論在前蘇聯本土還是我國的文學界,都得到了無數的肯定和讚美。然而同樣也有不同的聲音。表現了隨著時代變化,文化思想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也接受了不同學界專家的評論和思考。不過始終代表了作者生活的前蘇聯時期特定時代的英雄人物的可貴精神,就是不怕火煉的純鋼真金,是蘇聯時期文學思想的主要成果。
  • 好書推薦———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蘇)全書共兩部分十八章第一部分講述了保爾的童年生活經歷以及從兵的經歷,第二部分則著重講述了保爾在戰爭結束後為國家賣命做貢獻以及發揚共產主義精神的過程保爾的共產主義精神在當時是可貴的,可是到了現在卻被我們質疑說保爾太傻了,不過我認為我們青少年一代還是應該向保爾學習的,當然我們要學習他那堅韌不拔的精神,傳承紅色精神,這本書裡面的奮鬥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所以我認為這本書永遠都不過時,只要我們肯堅持,一切皆有可能「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 往事時,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
  • 《保爾情懷》向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贈送連環畫《鋼鐵是怎樣煉成...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前蘇聯的著名小說整整影響了幾代中國人,根據這部名著改編的同名連環畫更是伴隨了上世紀從50後到80後青春的記憶。但是能夠來索契訪問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的中國人不多。2019年九月底筆者借到俄羅斯索契市辦畫展的機會,得以拜訪了奧斯特洛夫斯基故居博物館,並贈送我嶽父毅進先生在1958年創作的連環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套書,寄以情懷。
  • 操控是怎樣煉成的(四) 蹦蹦跳跳的彈簧
    操控是怎樣煉成的彈簧也就是汽車懸掛上的彈性元件,主要是起著削減地面起伏引起的振動,支撐懸架,提升車輛舒適性的作用。相關文章閱讀:操控是怎樣煉成的(一) 後傾角的玄機操控是怎樣煉成的(二) 轉向機的秘密操控是怎樣煉成的(三) 減振器的種類最先出現,吃苦耐勞的板式彈簧
  • 日本企業的「職人精神」
    □ 胡立彪  提起「日本製造」,一般人都會想到豐田、本田、三菱、索尼、松下等這些大企業。但真正支撐「日本製造」並賦予其精神內核的,卻是這些大企業之外數以百萬計的中小企業。  佔日本企業總數99%的中小企業與其支撐的大企業之間,建立的是一種獨特的金字塔式的「系列企業」結構。
  • 教育| 「小詩人」是怎樣煉成的
    教育 | 「小詩人」是怎樣煉成的 2020-09-30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
    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2014年02月19日15:18 人民網莫斯科2月19日電 (記者 劉旭)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俄羅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並不陌生,他的作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曾影響了幾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