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歷史上面,說起對聯這個詞語大家應該是一點也不陌生,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者是對子。是寫在布上或者是竹子,木頭上面,對聯對仗工整而且平仄,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形式,而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關於對聯他最開始是源自中國的春節,每逢春節都會在大門上面貼上對聯。春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而他在寢室的門上面寫上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是中國最早的最春聯,也是中國第一幅春聯。
不同於中國文字,中國漢字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外國友人前來學習,縱觀古今,諸多文人墨客相聚一堂,以聯會友,喜歡邊飲酒邊對對子,烘託出熱鬧的氛圍。而對聯的用處不僅可以在春節的時候貼上,而且還可以用在祝賀上面。既烘託出了氣氛又與他人熱鬧了一番。
蘇軾有一個妹妹,名叫蘇小妹,她經常聽哥哥提起佛印和尚才華出眾,平常傲氣的她並不服氣,想與他比試比試。一次佛印和尚來家中拜訪,心存刁難的蘇小妹想要為難一下佛印和尚,於是便請和尚吃麵,用面來取笑和尚。蘇小妹靈機一動說出上聯:面對面吃麵,佛印和尚便快速的說出了下聯:「心連心貼心」。
無論是句詩還是平仄押韻,都堪稱絕配,於是蘇小妹這回是輸得心服口服,話說蘇小妹一代才女話說心高氣傲也是應該的,對於對聯這個問題還出過一個笑話呢,在當地曾有一位財主給母親過七十大壽,於是財主想為母親祝壽寫出一副對聯,可是想了半天都沒有想出來,這時當他看到帳房先生拿著現成的對聯時。
覺得這是一個寓意極佳的對聯,於是財主便改為「天增日月媽增壽,春滿乾坤爹滿門」帳房先生原本的對聯是:天增日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當帳房先生看到之後,想笑還不能笑。財主也是胸無大志,只知道自己的對聯字跡工整而且平仄押韻,反倒忽略了其中的意思。財主還覺得自己非常的有才。
財主也覺得帳房先生笑是因為對自己的對聯滿意至極,便命人掛在了門口,而路人和母親看到之後是啼笑皆非,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令人開心不已,而財主的母親也覺得這是自己過的最好笑的一個壽宴,雖然鬧了一個笑話,但是卻令母親開懷大笑這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