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國城礦業(000688.SZ)發布《重大資產購買暨關聯交易預案》,擬通過支付現金和承擔債務方式購買大股東國城集團持有的國城實業92%的股權,作價13.34億;通過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五礦信託持的8%的股權,作價1.16億元。
國城實業前身是"內蒙古中西礦業有限公司",是國城礦業原控股股東旗下資產。2018年2月5日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重獲經營能力和償債能力,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然因其鉬礦資源豐富,地理位置交通便捷,在解決負債壓力後,有望重獲生產經營能力,國城集團積極推動並參與其破產重整。
事實上,國城礦業的大股東資產注入預期由來已久,遠在2012年,國城礦業原控股股東建新集團在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時就做出承諾,將旗下多家礦產企業注入到上市公司中,但因擬注入資產經營不良持續虧損,一直未能啟動資產注入程序。2018年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國城集團及吳城先生後,該承諾現由國城集團及吳城先生承接並履行。
根據預案顯示,2018年末,中西礦業(國城實業前身)資產合計10.03億元,負債合計25.08億元,所有者權益合計-15.05億元,已明顯資不抵債。但其鉬礦資源儲備量大,交通便利,其中鉬硫化礦石保有儲量74,593千噸,鉬金屬量99,168噸,平均品位 0.13%;鉬氧化礦石量6,068千噸,鉬金屬量5,470噸,平均品位 0.09%。若能注入上市公司,將極大的增加國城礦業的鉬金屬資源儲備。
國城集團及實際控制人吳城先生認真分析產業形勢,對市場進行研判,決定清理價值潛力低的不良資產,並積極推動優質資產進行重整,並在2019年7月22日向中西礦業(國城實業前身)破產管理人支付償債資金10.42億元後,完成股權變更。
國城集團入主國城實業後,即刻對國城實業原150萬噸/年的產線進行技改擴建,歷時一年,經歷了技改論證、技改施工、單機調試、聯動調試、帶水帶料調試和消缺補漏等一系列工作,於2020年7月4日,產能成功達到500萬噸。
根據預案公布的國城實業營業收入推算,國城實業在今年7月4日產線技改擴建完成後已經開始經營生產,其2020年1-9月收入為1.06億元。在完成生產規模為500萬噸/年的採礦許可證的變更審批手續後,明年有望滿產。以2020年12月10日45%品位的鉬精礦出廠價1460元/噸計算,國城實業如能滿產,可每年為國城礦業貢獻7-8億元的營收。
一位長期關注礦業的券商人士表示,國城集團在接手建新集團後,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非優質礦產資產實施剝離,對有發展潛力的國城實業進行技改,完成了從資不抵債、停工停產到正常生產經營的調整。未來注入到上市公司後,國城礦業資源儲量將因此大幅增厚,不僅手握優質礦山資源,還有望正式進軍鉬金屬市場,尤其在目前國內鉬供應出現缺口的當下,公司鉬金屬業務將發揮巨大潛力,未來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也將穩步提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