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都有三個攝像頭的今天,他們仍堅持「即影即現」

2020-12-17 界面新聞

尤波想為一個認識的女生拍張照片。地點已經定了下來,在日落時的某段時間那裡的光線剛剛好。尤波甚至對拍攝時模特的姿勢神態都已經有了大致的預想,並期待這次自己並不常拍攝的人像作品能有個令人滿意的結果。但這個請求卻被那個女生拒絕了,她說:「不行,你那個相機拍出來不能美顏修圖,沒法發朋友圈。」

尤波的相機是一臺寶麗來SLR 680。不要說美顏修圖,它甚至都無法在拍攝之後立即查看結果,只能等待影像慢慢顯現出來。但比起需要衝印的膠捲機,寶麗來相機的「即影即現」顯得既快捷又便利。而正是因為可以在短時間內目睹魔術般的化學成像過程,讓尤波形容自己在使用寶麗來相機時,有一種「無法描述的快感」。至於能在圖片上做多少修改,能否在朋友圈湊夠九宮格,尤波很久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了,他在三個月前賣掉了最後一臺數位相機,試圖從各種相紙中找到自己的最愛。

尤波的寶麗來SLR 680

在這個被社交媒體包圍的世界裡,一切似乎都值得被拍照、修圖、上傳、分享到微博和朋友圈。人們可以在一堵看似普通但卻是「網紅「的裝飾牆前排隊數小時,只為求一張合影。也可以在吃拉面前認真調整叉燒、雞蛋甚至蔥花的位置,讓手機屏幕中影像的構圖達到他們心中的完美標準。

因為口袋中的那一部手機,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成為攝影師。「隨時隨地」就意味著多方面的「不受限」:拍攝了一張糟糕的照片可以刪掉重新再來,構圖太雜亂就進行裁剪。每張照片色彩的飽和、光線的明暗,從拍攝之時到成像之後都在人們的掌控之中。

「因為基本沒有什麼限制,所以用手機和數位相機是可以毫不猶豫按下快門的。」跟它們比起來,尤波覺得寶麗來相機每一次快門的跳動都經過攝影師深思熟慮,仿佛是「更為寶貴的」。

愛好者

天天手裡都攥著一部相機,之前是傻瓜膠片機,現在是寶麗來相機——都不是如今常見的型號,尤波經常被人認為是專業攝影師。而他對自己的定位是「一個25歲在國企工作的攝影業餘愛好者」。在紐約大學生Jamie Livingston拍下自己人生中最後一張寶麗來照片時,尤波還不到兩歲,但20年後偶然在網上看到Livingston的視頻,讓當時已經拍了兩年膠片攝影的尤波也對那個用寶麗來相機完成的項目產生了興趣。

從1979年3月31日開始,到1997年10月25日結束,Jamie Livingston每天用寶麗來相機拍攝一張照片,直至他41歲時因癌症離世。一共6697張照片,記錄了他人生中的6697個日子。在尤波看來,那些照片如果從攝影美學的角度出發來看,很多都是非常普通的,由於拍得過於隨意而虛化的照片也是不計其數。但其中時間賦予這一過程的意義,遠大於那些照片本身。

1979年6月15日的Jamie Livingston

1997年2月23日, Livingston拍攝的遠方的紐約帝國大廈

「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如果堅持下來,最終會得到什麼。」抱著這一想法,尤波也開始了自己「每日一張寶麗來」的計劃——有時也會是三四張,記錄自己上下班途中一切值得按動快門的人事物。項目開始不到一年,已有數百張照片,他打算在年底將所有照片掃描成電子版,以防時間太久相紙上的圖像褪色。目前,除了將照片保存進影集裡,尤波還會在一個寶麗來同好群中每天打卡,將自己當天的照片分享給大家。

尤波某天分享的當日作品

每日堅持打卡的尤波,被群裡的大家奉為「大神」。除了敬佩其中尤波所付出的看似零碎的時間成本,他們還羨慕那並非人人都可以在日常興趣中投入的經濟成本。最便宜的相紙115元人民幣8張,一些絕版的相紙200-600元一盒,一天拍一張,一個月大概需要500元,多拍就是更多的錢。尤波說自己換為寶麗來相機拍攝後最直接最大的變化,就是拍照前要思考很多,快門按得少而且慢了。因為相紙價格高,批次不同質量也不穩定,尤波現在都推薦群裡的新人用富士拍立得。

尤波某天分享的當日作品

石藝就是群裡一個使用富士拍立得的新人,她選擇拍立得的原因除了相紙價格更低,操作更簡單,還因為一個偶然的發現:在跟朋友用拍立得合影時,相機的曝光方式讓石藝在看到照片時,認為自己的臉看上去比用手機自拍小了一圈——臉部邊緣都藏進了陰影中。當然,捨棄手機濾鏡而選擇相紙,與石藝本身的閱讀習慣也息息相關:對於實體書的痴迷。

即使是只有電子版本的長篇資料或書籍,石藝也更願意將他們列印成冊,拿在手中感受那份重量的同時再進行閱讀。在她看來,很多時候照片同她列印出來的文章一樣,也需要從實物中進行瀏覽和解讀。這時對一個技術「小白」來說,富士拍立得大概是最好選擇。

用石藝的話說,如今拍照的過程比起用手機好像繁瑣了一些,但同時也變得更加有儀式感。看到照片從相機中被吐出時,那種舒爽之前從未有過。最後,一張張照片拿在手中像「出牌一樣」被翻看,石藝說自己會有種「冬天掖緊了棉被的踏實感」。

藝術家

寶麗來相機同樣也是眾多攝影師和藝術家在進行創作時不會錯過的選擇。美國超級現實主義畫家、攝影師Chuck Close就曾在為《名利場》雜誌拍攝肖像照時,搬來了世界僅有五臺的20x24畫幅巨型寶麗來相機,只為得到最「純正」的明星素顏照。藝術家安迪·沃霍爾生前也一度鍾愛攝影,並留下了許多經典作品。作為攝影師的沃霍爾,寶麗來相機是他最忠實的夥伴。

Chuck Close在用巨型寶麗來相機為Brad Pitt拍攝名利場肖像照

手持寶麗來相機的安迪·沃霍爾

出生於1986年Cyrus Mahboubian是一位英籍伊朗裔攝影師,30多歲的他沒有被和自己一同成長的數字風潮所吸引——在20歲大學時購買的第一臺寶麗來相機,讓他開始對這一裝置上了癮。從2013年起,Mahboubian開始在倫敦、俄羅斯、土耳其、美國、杜拜等地參加群展或舉辦個展,這些展覽中的作品,無一例外由寶麗來相機與8x10大畫幅黑白相紙完成。

界面影像聯繫到這位痴迷於寶麗來的藝術家,跟他聊了聊他對設備與介質的偏執,以及它們對他創作的影響。

手持寶麗來相機在鏡前自拍的Cyrus Mahboubian

界面影像:作為一個攝影專業的學生,你自然接觸過無數類型的相機,膠片的數碼的,為什麼最終會選擇寶麗來?

CM(Cyrus Mahboubian) : 自從2006年買了第一部寶麗來相機以來,我就愛上了寶麗來攝影,當時我還是一名大學生。那時,我的大多數同齡人都已經轉向數位相機,但我在電子屏幕上看到觀看照片時,從未感到有創作靈感。今天,我們在屏幕上觀看所有的東西,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圖片是用智慧型手機和數位相機拍攝的,但我們很少列印出來。所以當我第一次開始使用寶麗來的時候,它給我帶來了一種深刻的愉悅——這是我在攝影中所不曾遇到的。

到現在我都記得我用寶麗來拍攝的第一張照片:那是在薩默塞特郡寒冷的一天,有很大的霧,我給一個廢棄的穀倉拍了一張照片。相紙從相機裡被吐出,我慢慢地看著影像顯現出來。幾分鐘後,我手裡拿著剛拍的照片。那個過程是不可思議的,我仍然會感受到那種刺激,也從來沒有失去過對那個過程的興趣。

寶麗來攝影作品本質上是獨一無二的物體。沒有底片,所以不能複製。此外,你也不能編輯寶麗來照片。與數位相機不同的是,每盒膠捲的曝光量是有限的,這鼓勵我更慢地、更深思熟慮地拍攝照片,這也是我喜歡的——以一種緩慢的、有重點的方式拍攝照片,可以讓你逃離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久而久之,它甚至變成了一種冥想。

界面影像:你說到寶麗來影像顯現的過程,很多攝影師喜歡膠片或相紙,都是被化學成像的魅力所吸引,這和你提到的「刺激」相關嗎?

CM:我完全同意,通過那樣的化學過程看到圖像出現時,會有一種特殊的感覺。重要的是,使用寶麗來相機拍攝,你當時的經歷和手中的影像是沒有區別、沒有距離的。用膠片機拍攝,照片可能要在幾周或幾個月後衝印出來,數位相機不用說,是沒有實體影像的。所以當寶麗來照片在那個場景與你同在,那種感覺是很奇妙,甚至有些傷感的。

界面影像:你現在用什麼型號的寶麗來相機和相紙?據說你所使用的相紙已經停產,這對你的拍攝方式有影響嗎?從作品來看,使用黑白相紙的初衷是什麼?

CM:在過去的五年裡,我一直在使用「撕拉片」——寶麗來(Polaroid)在上世紀60年代發明的一種相紙,你把它拆開,得到的是一個矩形圖像,而不是正方形。它是通過撕拉這個動作將感光面和相紙結合一體的,與一般膠片的光印不太一樣。

這種相紙後來也由富士膠片公司生產。遺憾的是,它們現在已經停產了。雖然我之後也會去找它們的替代品,但它的稀缺意味著我需要非常有選擇性地使用它。我相信這也教會了我成為一個更好、更有思想的攝影師。

之所以喜歡黑白相紙,是因為我認為那樣的方式會讓圖像的感覺更純粹,你只看到它的本質。大約五年前,我突然開始覺得色彩是不必要的,是對畫面本質的一種幹擾。

我有很多相機,但主要使用20世紀60年代的寶麗來land camera 。我有兩臺——一臺是360型的,一臺是450型的。它們非常相似,所以我把一臺放在倫敦,另一臺放在我鄉下的工作室裡。這是一種漂亮的相機,非常容易攜帶,因為它很輕,側面是風琴狀,所以可以摺疊成一個更小的尺寸。這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我喜歡在戶外拍攝,沉浸在大自然中,通常我會帶著相機走幾個小時。

界面影像:說到自然,你許多照片好像都是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洞察而創作的。是什麼吸引你去自然中拍攝的呢?

CM:我十多年前就開始攝影了,我的作品發展與高速網際網路的出現幾乎是同步的。科技對我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比如智慧型手機帶來的不斷連接,這是我深刻思考的問題。多年來的某個時候,我發現在安靜、遙遠的地方散步和攝影是一件非常令人滿足的事情,可以讓我逃離大城市緊張的生活。遠離城市讓我有更多的時間獨處,這對我的創作來說可能是最重要的。也讓我有時間去閱讀,反思和拓展我的想法。

界面影像:這樣的話,你會對社交媒體或者手機濾鏡APP之類的感到厭煩嗎?

CM:並沒有。我是喜歡社交媒體的,因為它把我們和世界各地的人聯繫在一起。比如Instagram,這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讓我分享作品給我的觀眾們,並能夠促進我的展覽和其他活動。實際上正是因為社交媒體和那些APP,現在的年輕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喜歡拍照;他們可能只是為了在Instagram上活躍起來,就對攝影藝術產生了興趣,所以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界面影像:當你使用寶麗來相機創作時,它的特性會對你的創作過程有什麼限制嗎?換句話說,你是否會去適應它來達到你的藝術目標?或者說正是它的特性塑造了你的風格?

CM:大多數的寶麗來相機並不複雜,通常只有很少的設置,所以我會花更多的時間在面前的主題上。我花時間觀察主題,思考光線和構圖。因此,也會以一種更純粹的方式體驗那一刻。所以它的某些局限性可能恰好與我的想法達成一致。

我認在我使用寶麗來的五年裡,作為一個藝術家,確實有了很大的進步。它讓我一步步改進了我的工作,比如相紙的質地非常好:它是為專業使用而開發的,有著非常細膩的紋理和突出的色調。我特別喜歡這種相紙的質感和美學,它們也成為了我所塑造風格的一部分。在這五年裡,攝影對我來說變得比之前容易一些了。我發現了真正感興趣的主題,也開始能夠成功地捕捉到我在腦海中看到的東西,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受寶麗來這種形式的影響。

Cyrus Mahboubian部分作品:

相關焦點

  • 知乎旗下即影App初體驗:要想長大,必須加速
    日前,知乎旗下的短視頻產品即影在經過2018年12月份的內測後,正式開始公測,即影的官網介紹,「即影,記錄分享生活日常,簡單好用的日常生活攝錄機。」該App目前已經在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上線,安卓系應用商店裡僅有應用寶上線,華為應用市場、百度手機助手、豌豆莢等暫時均未正式上線。
  • 不必擁有拍立得,也能拍出「即影即有」照片?Polaroid Lab做到了
    寶麗來即將發售的Polaroid Lab,本質是一款專門拍攝手機屏幕的寶麗來相機,可以將數碼影像變成經典寶麗來。 這意味著你不必擁有拍立得,也可以拍出拍立得「即影即有」照片。 這波復古浪潮趕起來?
  • 還在糾結買雙攝還是三攝?國外已經有公司研發了16個攝像頭的手機
    智慧型手機發展到今天,拍照已經是很重要的功能了 ,在選購手機的時候,拍照能力的強弱,也許就是消費者決定是否買這款手機的第一要素。基本上,不管是蘋果系還是安卓系,主攝像頭採用雙攝已經是標配了,但是廠家和消費者都不滿足,於是,更多的攝像頭出現了 ...
  • 四攝像頭手機屠榜DXO MARK!手機攝像頭真的越多越好嗎?
    從以前的30萬像素髮展到今天最高的4800萬像素,cmos的不斷進步,成像也越來越好。但是想要獲得更好的成像效果就需要更大的傳感器元件,但是在嬌小的手機機身上根本無法放下,如果強行放置的話,就不像是一個手機了。那麼手機廠商就開始彎道超車,既然不能放下更大的攝像頭元件,那就增加數量吧。於是手機開始出現了雙攝像頭,三攝像頭甚至四個五個攝像頭。
  • 手機攝像頭組成結構及手機攝像頭的成像原理
    手機攝像頭組成結構 手機攝像頭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PCB板、DSP(CCD用)、傳感器(SENSOR)、固定器(HOLDER)、鏡頭(LENS ASS′Y)。其中鏡頭(LENS ASS′Y), DSP(C,CD用),傳感器(SENSOR)是最重要的三個部分。
  • 手機攝像頭橫置和豎置攝像頭有什麼區別?
    各大手機品牌都在對攝像頭不斷創新,開始把原來的單一攝像頭改造成雙攝像頭,越來越多的手機把攝像頭改造成了雙攝像頭。現在手機攝像頭排序的方式主要有兩種橫置和豎置攝像頭,有很多人會好奇,到底那種方式拍照效果好呢?
  • 可以反轉攝像頭的手機,三星A80
    前言三星在手機設計的方面,總會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在2019年4月份的時候,發布了一款顏值爆表,且黑科技滿滿的手機,三星A80,這款手機關注的人很少,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款手機,三星的中端機一直以來都被旗艦機壓得死死的
  • 無線攝像頭用手機接收連接方法 無線攝像頭怎麼連接電腦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很多的高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捷,就單單說無限攝像頭,現在廣泛應用於家庭,辦公室、廠房等等,對於智能無線攝像頭一般都是可以和手機實行互聯的,但很多人在手機連接無線攝像頭總會出現一些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無線攝像頭用手機接收連接方法,
  • 自動升降攝像頭千元手機有這四款,個人推薦Redmi K20和榮耀9X
    進入到2019年的下半年,或許讓人都想不到的一點是,曾經在2018年被認為是「創新極致」自動升降攝像頭成為2019年千元機都能夠用得起的設計,要知道,當時第一個推出自動升降頭設計且擁有超高屏佔比的OPPO Find X目前的即便有所降價,現如今的價格依然還徘徊在4000元上下。
  • 百度的AR進化論:手機百度復現朝陽門,百度地圖玩聖誕老人……
    我今天一口氣體驗了三個AR功能,分別是手機百度App裡的AR復現朝陽門,百度地圖上滿大街的聖誕老人和下午4點更新的支付寶AR實景紅包。同一天,三個App,都跟AR有關,百度和阿里私底下商量好的嗎?當然,這並非百度第一次跟AR發生強關係,之前,它跟奔馳和歐萊雅合作過AR廣告,當然,那是為了賺錢,但今天所展示的,卻跟商業沒什麼太大的關係。
  • LG考慮給手機用前置三攝像頭:後攝當前攝?
    如今智慧型手機行業已經興起了攝像頭競賽,堆砌後置攝像頭數目已經成為這次競賽常規戰法;後置雙攝、三攝像頭手機已經不罕見,後置四攝、五攝的手機也已經誕生了。不過,前置三攝像頭的手機在市場上似乎並不多見。
  • 2020年的疑問之一,多攝像頭手機拍照真的有那麼好嗎?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的社會越來越發達,手機已經成為現在大家必不可少的科技產品之一,手機一刻都不能離開身邊,很多人由此都變成了低頭族,手機的發展越來越好,現在盛行的5G手機,還有蘋果的幾款手機,他們的手機在今年十分火爆,值得關注的是,從iPhone 11 開始,大量的手機採取後置多攝像頭的技術
  • 今天才知道!華為手機攝像頭還有3個隱藏功能,不僅有趣還實用
    說到手機拍照,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華為手機吧,確實華為手機的拍照能力是頂尖水平的。但是華為手機的攝像頭除了拍照,還能很多隱藏功能哦!不僅有趣還實用!1.測量身高生活中經常需要測量一個物品的長度或者體積,但找了很久又找不到尺子,其實華為手機攝像頭就可以測量長度了,並且還十分準確哦。
  • 三星發布四攝像頭Galaxy A9手機,多攝像頭成為主流,你怎麼看?
    現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需求的增長,手機多攝像頭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流,而就在昨天多年蟬聯全球手機銷量第一的手機廠商三星公司正式推出了一款四攝像頭手機。據悉,這款手機的代號是2018款Galaxy A9,全身上下最大的亮點就是背後有四顆豎排攝像頭,而這也是全球第一款後置四顆攝像頭的手機,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詳細講解這款全新的三星四攝手機。
  • 個個都有絕活 最具科技感的手機推薦
    今天新浪手機就為大家推薦幾款最具科技感的手機,這些手機或將引領手機的下一個潮流。只需輕按手機屏幕即可瞬間解鎖,一指完成輕鬆安全。三星Galaxy A80創新性採用旋轉鏡頭設計,它後置三攝像頭,經過180度旋轉後可變身為前置鏡頭,其三攝由4800萬主攝+800萬超廣角+景深鏡頭組成。官方介紹,Galaxy A80支持AI場景識別,能識別30個熱門主題,根據大數據設定的不同模式,針對性帶來不同呈現方式,讓照片美的個性。
  • 手機攝像頭產業20年三次巨變!OPPO華為領跑高倍變焦新革命
    中國市場中第一款拍照手機是諾基亞的7650,這款手機的相機只有30萬像素,不過,當時的主流數位相機的像素在300萬像素左右,整個攝像頭產業都處於初級階段。  雙攝的方案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主副攝像頭搭配(虛化)、黑白攝像頭搭配(細節)和定焦攝像頭搭配(變焦),原理不同成像效果也不同。但底層思路都是通過物理上增加攝像頭數量獲得更多信息量,再通過計算合成的方式實現單個手機攝像頭無法實現的理想效果。
  • 超能課堂:揭開手機攝像頭專業名詞背後的秘密
    而且近些年來,手機廠商一把心思全放在照片功能上,各種新技術加成讓拍照體驗得到極大提升,但有時候卻看不懂廠商們的宣傳語,一大堆專業晦澀的詞語頻頻出現,今天我們就以手機攝像頭模塊為例,為大家解讀一番其背後暗藏的信息。
  • 從無到「五」,手機後置攝像頭真的越多越好嗎
    後單攝時代,面對雙攝甚至是三攝的侵襲下,iPhone XR居然還在堅持只用單攝,顯得與這個時代脫節。難道是為了「廉價」而閹割?其實不然,除了iPhone XR,還有像三星S9,谷歌pixel 3,索尼XZ3等等拍照優秀的手機依舊在使用單攝。即便僅使用了一個攝像頭,這些手機依舊能在DxOMark評分上名列前茅。憑什麼?等看完雙攝時代的部分你或許就知道了。
  • 為什麼如今手機後置攝像頭都放左上角?原因很現實!
    在幾年前,手機的後置攝像頭還基本都是放在背部上方中間處。不過,如今的手機後置攝像頭一個個都開始往背部左上角放,這是為什麼呢?1、結構設計要求手機內部的空間寸土寸金,每放下一個元器件,就意味著另外的元器件要挪位置。如今有些手機因為前置有3D結構光等複雜的構件,因此背部的攝像頭就不得不挪位置到左上角了,最典型的代表就是iPhone X/XS系列。
  • 為何手機後置攝像頭暴增,前置攝像頭卻止於兩個?自拍不流行了
    而三星在推出前置雙攝之後,現在看來其最新的S11可能又變為單攝,不過同時,其後置攝像頭最多有5個,呈現大爆發的狀態。也就是說,三星還是將後置攝像頭設為主攻方向,而前置攝像頭順帶提升而已。可以看出,旗艦機型依然願意採用更多的後置攝像頭,甚至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但對於前置攝像頭,大體上就一個就好。同時,我們也很少看到三星、蘋果等手機採用升降式攝像頭,全面屏對其來說固然很好,但涉及到為此而改變手機結構,他們還是不會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