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山」理念誕生地 「三色」繪出新圖景——浙江湖州高質量發展...

2020-12-2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杭州6月4日電 題:「兩山」理念誕生地 「三色」繪出新圖景——浙江湖州高質量發展之路觀察

  新華社記者何玲玲、商意盈、王俊祿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浙江省湖州市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15年來,當地堅持「一張藍圖、一片綠色、一本紅利」謀轉型,全力打造「長三角中心花園」,邁上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一張「藍圖」繪到底

  從空中俯瞰,湖州水網密布、山巒起伏,竹海松濤綿延不絕;泛舟南太湖,岸邊廢棄礦地經綜合治理,列入浙江省萬畝千億大平臺;驅車行幽谷,黏土礦改建的青年科創園,由浙能集團、天能集團攜手,打造投資超50億元的智慧能源項目……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出以來的15年,湖州城鄉環境面貌持續推新蛻變,先後實施四輪環境整治行動,連續推出治水、治氣、治礦等系列組合拳,有效促進了生態環境的改善,護美了綠水青山的底色。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湖州市委書記馬曉暉說,15年來,湖州積極拓寬「兩山」轉化通道,高標準推進南太湖保護與開發,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走出了一條產業綠、生態美、百姓富的綠色發展新路。

  15年中,湖州對紡織、建材、印染、蓄電池等十多個行業進行專項整治,關停大批「小散亂」企業。見證鉛蓄電池行業整治的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說,當地通過淘汰、兼併、重組等方式,企業數由225家減少到16家,而產值增加了14倍,稅收增加了6倍,成為重要的綠色能源供應基地。

  湖州市委辦副主任袁曉亮說,湖州堅持把「兩山」理念深度融入《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等各項規劃中,強化規劃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剛性約束。

  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9年,湖州全市單位能耗水平下降了52.5%,單位建設用地投資和地方財政收入提高了2.3倍和3倍,被評為全國14個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之一。

  一片「綠色」是底色

  綠道縱橫延展,串起城鄉「山水畫」。湖州高品質建成了65公裡「黃金湖岸」,以及全國領先的「5分鐘親水見綠圈」,湧現了地理信息小鎮、美妝小鎮、湖筆小鎮、新能源小鎮等一批生態美、產業興的特色小鎮。

  紮根綠色大地,一批向著藍天、碧海進發的高科技項目正在崛起。屋頂十幾米高,場地放置著多個火箭模型,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穿梭往返於一道道白色門禁,仿佛科幻電影中的場景。這裡是「藍箭航天」智能製造基地,民營航天領域的領軍企業,將用自主研發的運載火箭技術,從湖州探索浩渺宇宙。

  「美麗要有標準,綠色可以量化。」湖州市經信局副局長姚建憶說,湖州的產業發展門檻高、要求嚴,在全國率先構建了生態文明、綠色製造、綠色金融標準體系。

  能獲取什麼樣的金融支持,取決於企業「綠」的成色。湖州市金融辦主任錢洪文說,湖州創新推出「綠貸通」「續貸通」「綠融通」等系列融資平臺,1.22萬餘家中小微企業通過「綠貸通」平臺獲得銀行授信貸款1533億元,信貸增速和信貸資產優良率均列全省第1位。

  湖州市市長王綱說,湖州正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突出綠色、智能兩大方向,打好「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等轉型升級組合拳,持之以恆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產業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

  一本「紅利」惠民生

  沒有白茶之前,安吉縣黃杜村是有名的「貧困村」,辦過竹製品企業、拉絲廠、鑄鐵廠等,卻始終難有大發展。直到安吉白茶的引種下山,村民生活才日漸紅火。

  「真的是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安吉縣遞鋪街道退休幹部、最早一批種植白茶的梅喜英回憶往事,難掩激動之情。先富帶後富,黃杜村黨員還捐贈了近兩千萬株扶貧茶苗,如今已在四川、貴州、湖南3省5縣落地生根。

  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當坑窪路面鋪上青石板,修繕後的老屋披上復古風,治理過的汙水池變身荷塘月色……生態文明建設帶來的紅利,正實實在在惠及城鄉百姓。

  跟隨綠色的鋪展,一批頗有情懷的「創客」在鄉土紮下了根。靜謐竹林,鳥鳴山澗,身邊處處是紅磚、青瓦、原石、茅草等自然元素,簾青鄉村酒店成了人們「放空」身心好去處。「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民宿創始人陳谷說,「我是這片山裡長大的孩子,希望能打造出時尚而有泥土味的當代鄉村。」

  一片蔥蘢中,百姓生活更富足也更舒心。25位外來女企業家組成的「平安大姐」工作室,是湖州市織裡鎮糾紛調解的一張「金名片」。4年來,她們共為「新居民」調解各類糾紛近千起,化解成功率超98%。「良好的社會治理就是讓大家幸福感更足、獲得感更實。」工作室發起人徐維麗說。

  荷花盛開或荻花勝雪的時節,泛舟湖州鄉野,一邊是小橋流水人家構建的原生態江南風情,一邊是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呈現的高質量發展模樣。在這裡,歷史與現代和諧並存,守望著詩意,展望著未來。

相關焦點

  • 回首來路,湖州發展「蒼蒼橫翠微」;展望前景,「兩山」轉化滿眼皆新綠
    回首來路,湖州發展「蒼蒼橫翠微」;展望前景,「兩山」轉化滿眼皆新綠 2019-09-11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各地林草頭條丨雲南:把「兩山」理念轉化為綠色發展的行動自覺
    浙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也是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發源地。十多年來,浙江全省上下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把全省域作為一個大花園來打造,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變「盆景」為「風景」,變「風景」為「錢景」,不斷拓寬「兩山」轉化通道,打造出一幅「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鎮一天堂、一線一風光」的美麗鄉村振興新圖景。
  • 綠色發展閃金光!看「兩山」理念引領下的鄉村旅遊與鄉村振興的湖州...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吉亞南 攝10多年來,湖州市堅定不移踐行「兩山」理念,堅持不懈探索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協同共進的實踐路徑,走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新路子,為全國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推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給了寶貴經驗和實踐參照。 焦作和湖州雖相距千裡,卻是十分有緣和友好的兄弟城市。
  • 湖州以「兩山」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 塑造城市品牌 積澱文明亮色
    「近年來,湖州堅定不移以『兩山』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設之路富含生態底色、彰顯發展成色、積澱文明亮色、體現湖州特色。」浙江省湖州市委負責人說。生態底色足綠水青山、林草湖田、太湖和溼地……要見這些美景,在湖州無需遠行。當下,湖州已打造「5分鐘親水見綠圈」,市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滿眼綠意的湖州,已獲得國家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等多個獎項。行走湖州,還有更多發現:不獨環境美,人也美。
  • 循跡「兩山」理念15年:浙江實踐「添墨」美麗中國
    浙江桐廬富春江 範宇斌 攝躊躇徘徊之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點醒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15年來,一條生態文明的綠色發展之路就此開啟,孕育出了一個美麗浙江。用「綠水青山換金山銀山」的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浙江開始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萌發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至今影響和主導著浙江的發展路徑。「踐行『兩山』理念,就要堅持保護優先,持續推進環境綜合整治,建設好『詩畫浙江』大花園。」金華市生態環境局浦江分局負責人表示,浦江通過水環境整治,倒逼水晶企業轉型升級,51條河流重現水清岸美景象。
  • 這裡,被稱為「兩山」理念發源地!丨深讀經濟
    如今,世人對湖州的關注,是因為其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開創性實踐。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湖州安吉縣餘村考察,在得知餘村關停礦山、靠發展生態旅遊讓農民借景致富的情況後,給予高度評價,並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湖州安吉因此被稱為「兩山」理念的發源地。
  • 湖州三種茶葉介紹,湖州三色茶!
    ,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是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更是茶聖陸羽《茶經》的誕生地。湖州有三縣:安吉縣出產安吉白茶,長興縣出產顧渚紫筍、德清縣出產莫幹黃芽。這三種茶都是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定地位的湖州代表茶。
  • 「兩山」理念15周年③|湖州之治:人與人和諧是最美的風景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寫入了《中國共產黨章程》。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生態文明的新時代,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思維,新的方向。為此,從餘村出發,以「兩山」理念15周年的湖州實踐為軸,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深入踏訪調研,力求探尋和解答這一生態文明成功樣本背後的為什麼。本組系列報導共5篇,以下是「社會治理篇」。
  • 浙江湖州將長三角一體化勢能變為強勁發展動能 融入「合唱團...
    這背後,是湖州欲從長三角地理中心向發展高地轉變,建設長三角中心花園與綠色發展引領區的願景。翻看一季度數據,湖州的主要經濟指標有10項居浙江省第一。1月至4月,湖州新開工項目227個,計劃總投資775.6億元;新籤約億元以上項目261個,計劃總投資1162.2億元。
  • 「兩山」理念的科學內涵及重大意義
    在發展歷程上,「兩山」理念經歷了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時期的萌發,到在中央工作時期的升華及其後續的延伸三個階段。  「兩山」理念的科學內涵  「兩山」理念不僅僅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句話,而是三句話構成的完整表述:「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兩山」理念的浙江實踐 讓綠色成為最動人的色彩
    這掌聲,也是對浙江生態變革的讚譽。2003年以來,浙江歷屆省委省政府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踐行「兩山」理念,建設美麗浙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讓綠色成為浙江發展最動人的色彩。作為全國首個生態省,浙江從美麗生態、美麗經濟,到美好生活,一個山川秀麗、景美人和的全域大花園,正成為映射未來中國樣貌的鮮活樣板。
  • 「兩山」理念的磐安實踐
    浙江在線杭州4月23日訊 按照省委作出的「三服務」活動部署,我近期幾次到磐安調研綠色發展情況。  走進磐安縣尖山鎮的農家樂,處處都能感受到村民的熱情與好客,農戶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2019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進一步提出了「四個一」,強調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兩山」理念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內容,其精髓就是要因地制宜、最大化地挖掘生態價值,建立「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的轉化機制和可持續轉化路徑。
  • 河南新安:「紅」「黃」「綠」三色濃繪高質量發展圖景
    作為洛陽都市圈發展的重要節點,新安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提出的縣域治理「三起來」重大要求,聚焦「圍繞副中心、打造增長極,踐行『三起來』、實現新跨越」,透過紅、綠、黃三種色彩,可以眺望新安高質量發展的美麗圖景。
  • 深入踐行「兩山」理念 發揮博物館社會功能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安吉縣餘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內容。浙江作為「兩山」理念的誕生地和踐行地,十多年來,全省上下深入貫徹「兩山」理念,護美綠水青山,不斷做大金山銀山,探索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路子,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
  • 湖州兩會丨「聽起來像福州寫起來像潮州」 湖州如何再刷存在感
    2019-02-21 11:3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楊新立 徐坊 朱彥超【寫在前面的話】孟春,無邊光景一時新。在「不提新口號,不換新跑道,堅定不移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定力之下,「南太湖新故事」將如何講述?
  • 用綠色畫筆,繪出大美江西「畫卷」
    綠色生態是江西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全省各地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切實保護好山脈、山體、森林、水系、溼地等生態資源,構築起綠色生態屏障。  綠色江西,魅力無限。
  • 方江山|「兩山」理念開闢了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關係理論的新境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十五周年理論研討會8月15日在浙江安吉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中共浙江省委主辦,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出席研討會並發表講話,省長袁家軍主持研討會。研討會上,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以《珍貴的發展理性 健全的發展理念》為題作了書面交流。
  • 風起「雲」湧——綠色湖州牽手數字經濟
    浙江日報在縣域經濟向城市經濟、都市區經濟轉型的大趨勢下,湖州正整合優勢資源,優化經濟布局,全面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和全市域整體競爭力;搶抓長三角一體化加速推進的大機遇,以主角的姿態、主力的擔當,厚植競爭優勢、實現錯位發展,用撒手鐧級的舉措推動湖州從長三角地理中心向發展高地轉變;擁抱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的大時代,順應潮流、銳意創新
  • 今天《浙江日報》頭版頭條: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
    今天,浙江日報頭版頭條刊發文章《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來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的實踐》,點讚湖州15年來始終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引,努力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