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實和此物「天生一對」,每天吃一點,健脾祛溼,贅肉或「溜走」

2020-12-12 胡秋雅

脾在我們體內起著關鍵的作用,主運化,我們日常喝的水、吃的食物,都需要經過脾臟的運輸消化,要是脾出問題了,水分不能被運送,就會堆積在身體某一項器官,從而導致溼氣重。溼氣重的根源來自於脾,也就是脾虛導致的。「溼氣重百病生」,當體內脾虛溼盛,就會引起一系列健康問題。

小李是一家公司的程式設計師,平時吃喝拉撒基本都在公司,不是改程序就是趕項目,經常熬夜,而且他飲食上還比較重口味,經常喝冷飲、吃辛辣的食物,加上辦公室長期吹空調,小李日漸疲勞,上班總是無精打採,身體沉重,身上贅肉越來越多,整個人看起來像換了個人。自覺自己狀態也不對,就去看了醫生,結果是因為脾虛溼氣重導致的。

一、其實生活中不止小李脾虛溼氣重,很多人也有,要是身體常出現這5種情況,說明你已經脾虛溼氣重了,不要忽視:

1、舌苔

脾虛溼氣重的人,舌苔上面都會有白白厚厚的一層,舌苔厚膩,齒痕邊緣的鋸齒也很明顯,關鍵是還伴有口臭。

2、虛胖

脾虛溼氣重,水溼運化不出去,就會聚集在體內,導致身體水腫,還容易虛胖,雖然飲食、飯量沒改變,但是人就是比以前胖了。

3、臉部

臉部也會有明顯的變化,通常表現為臉上總是出油很多,顯得油膩,而且還容易反覆長痘痘,痘痘很難消下去,影響心情也影響顏值。

4、渾身乏力

脾虛溼氣重的人,身體通常都是覺得很沉重,容易疲勞,幹什麼都沒有興趣,總是想休息、躺著,不想動,精神狀態差。

5、食慾下降

脾好,新陳代謝好,運化好,那麼食慾就比較好,而要是出現脾虛的情況,那麼身體的消化吸收等能力就會變弱,那麼食慾就會下降,吃一點就覺得有飽脹感了。

二、除此之外,引起脾虛溼盛的常見原因:

1、飲食:飲食喜冷飲、辛辣食物或者甜食,肥膩食物等。

2、久坐不動:久坐不動,運動少。

3、環境:經常待在潮溼環境,地下室等。

4、其他:經常吹空調,吃過飽,思慮過多等。

三、芡實和此物「天生一對」,每天吃一點,健脾祛溼,贅肉或「溜走」

說到芡實,有些人並不陌生,它被譽為「水中人參」,有補脾止洩、開胃等作用,和薏苡仁一起搭配是「天生一對」,而再加上赤小豆、紅豆、梔子、甘草、苦蕎、橘皮、大麥等一起配伍,更是適用於脾虛溼盛,也是出自古醫書《百草養生》的經典健脾祛溼方。

薏苡仁是常用的利水滲溼食材;赤小豆能健脾止瀉、利溼;紅豆能補血健脾,消水腫;梔子能清熱利溼;橘皮能化痰祛溼、健脾開胃;其他食材也有配合健脾祛溼的作用。多種食材一起配合,能提高脾的運化功能,促進溼氣排出,很適合脾虛、溼氣重的人。

四、再堅持2點,對你也有好處:

1、運動

溼氣重的人,更要多運動了,可以促進排汗排溼,還能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運動方式可以選擇一些比較簡單的如跳舞、遊泳、跑步等,簡單也可以長期堅持下來,每次運動時間保持在30分鐘以上更佳。

2、注意保暖

天氣漸涼,日常吹空調的時候,要記得保暖,且要記得及時通風,可以讓空氣帶走溼氣,而且要注意少淋雨,少居住在潮溼的環境裡,不然也容易讓溼氣入侵體內。

相關焦點

  • 中藥芡實功效多多 搭配茯苓煮粥健脾祛溼
    原標題:中藥芡實功效多多 搭配茯苓煮粥健脾祛溼   芡實是一味常用的藥食兩用藥材,在《食療本草》等書中均有記載。芡實多用於燉肉、煲湯或入藥,不僅能健脾止瀉、滋陰補腎、澀精,還能清熱祛溼,是難得的滋補佳品。
  • 科學養生 ▏祛溼最厲害的不是薏米,而是它!健脾抗衰老,每天都能吃~
    祛溼最厲害的不是薏米,而是它健脾抗衰老,每天都能吃~中醫認為溼邪是各種疾病的根本,會影響人體氣機,讓人從上到下,從裡到外,都可能出現疾病。芡實祛溼比薏米還厲害芡實為睡蓮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實的成熟種子。新鮮的芡實生長在池沼湖泊中,和蓮藕、茭白、荸薺等8種植物並稱為「水八仙」,並有著「水中人參」的美名。在南方,芡實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食物,它還有一種被大家熟知的名字,叫「雞頭米」。
  • 每天喝幾杯祛溼茶,健脾祛溼,清熱解毒,體內溼氣沒了身體更健康
    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與寒在一起叫寒溼,溼與熱在一塊叫溼熱,與風在一塊兒叫風溼,與暑在一塊兒叫暑溼,體內的溼氣如果不去除,吃再多的補品都沒有什麼用處,所以說體內祛溼是非常重要的,祛溼最好的方法就是食療,食療當中效果最好的就是紅豆薏仁和芡實。
  • 祛溼最厲害的不是薏米,而是它!健脾抗衰老,每天都能吃!
    的確,薏米營養價值很高,且有很好的祛溼功效。 但是,熟悉中醫藥知識的朋友都知道,用薏米祛溼一定要分清體質。 一般來說,只有熱性體質的人,才適宜用生薏米祛溼。而對於寒性體質者,則適宜用炒薏米祛溼。
  • 薏仁泡茶祛溼效果更佳 教你自製芡實薏仁茶
    原標題:薏仁泡茶祛溼效果更佳 教你自製芡實薏仁茶   薏仁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是常用的中藥。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有利水消腫、健脾 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溼藥。究竟薏仁怎麼吃祛溼效果更好?吃薏仁又有什麼注意事項?下面一起來來了解下。
  • 女人脾虛老得快,開水中撒一物,平時可勁吃,健脾祛溼!
    脾胃的「剋星」找到了,平時可勁吃,健脾祛溼,脾胃棒!古代醫書中記載了一個健脾小經方:將裹紗布炒幹的薏米和赤小豆放入杯中,加入芡實、橘皮、大麥等材料和開水浸泡5-10分鐘。薏苡仁有健脾祛溼的作用是大家眾所周知的事情了,搭配上赤小豆可以行血補血、養氣健脾,芡實可以補脾止瀉,搭配在一起可以幫助脾胃調理運化,輔助排出溼氣。每天兩杯,不僅可以加快身體多餘水分的排出,還可以協調脾胃的運化系統,強健脾胃,氣血充足,抵抗衰老!
  • 三斤山藥不如「此物」一錢,或能健脾排溼,脾虛慢慢好轉
    5、身體虛胖,出現贅肉脾虛溼氣重的人,身體很容易出現浮腫現象,這是因為體內水氣無法正常運化,就容易出現水腫的情況,並且脾虛的人吸收營養過程中,脂肪得不到燃燒運化,就會堆積在身體中,造成體態虛胖,出現贅肉多的情況。
  • 祛溼+健脾,雙管齊下效果好
    那麼,如何祛溼好呢?說到祛溼,健脾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清代醫典《證治匯補·溼症》雲「治溼不知理脾,非其治也」,闡述的就是這個道理。 中醫「脾」≈ 西醫「消化系統」 「中醫脾」與「西醫脾」概念上甚為不同。
  • 這樣吃紅豆薏米反而會加重溼氣!關於祛溼,90%的人可能都……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能健脾祛溼、利水消腫。赤小豆和紅豆極易混淆,但在療效上,赤小豆的除溼功效,紅豆遠遠比不上。大家吃前必須分清楚。Tips:赤小豆呈細長形,顆粒比紅豆小,紅豆呈圓柱狀。可見,脾虛和溼氣重之間是個惡性循環。因此,要想祛溼,就必須健脾、祛溼一起進行。這就是有些人喝再多薏米紅豆粥,食材、煮法都沒錯,可溼氣還是很重的原因。
  • 脾虛「對手」被公開,山藥不沾邊,若愛吃,補脾祛溼,脾感激你
    一、脾虛溼氣重,常常會給你的身體帶來這些危害:1、胃口下降:脾受到損害,消化、吸收能力就會下降,那麼人的胃口就容易下降,吃點東西就覺得飽飽的,沒有胃口。三、脾虛「對手」被公開,山藥不沾邊,每天吃,補脾祛溼,脾感激你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要是脾虛了,運化不利,水溼就會內停,因此祛溼關鍵是【補脾】。在古醫書《千金方》中就記載有一個補脾祛溼的食療方,由芡實,薏苡仁,赤小豆,大麥,紅豆,橘皮,苦蕎,梔子,甘草這9種材料組成,洗淨後放鍋裡熬煮成茶水後即可。
  • 紅豆薏米粥健脾祛溼,有「兩點注意,六種加減」,了解一下
    而且,脾虛和溼氣重兩個問題,經常又是同時出現的。甚至我們很難區分它們到底是誰先出現。無論是脾虛還是溼氣重,都需要健脾祛溼。怎麼健脾祛溼呢?關於健脾祛溼的養生藥食,相信大家都聽得很多。其中又以「紅豆薏米粥」最為大家熟悉。
  • 燉一鍋桂圓芡實雞爪湯,夏季吃容易消化,健脾祛溼
    有補脾止瀉、益腎固精、祛溼止帶等功能 用於夢遺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 芡實可以加強小腸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洩率 可使肺癌、胃癌的發病機率下降,大大減少癌症發生的機會 營養價值:
  • 今年臘八,吃千金方秘制「臘八粥」,祛溼化斑、減肥成功一半!
    這粥是來自於《千金方》裡的「祛溼八寶粥」,選用了祛溼效果特別好的薏苡仁和赤小豆,用了對於健脾功效很好的芡實、山藥和白扁豆,還加了美容養顏的紅棗和蓮子,最後加上大米,八種食材,在這書裡被叫做「八寶去溼粥」,我今天的做法也是嚴格按照這個食材配比來做的。
  • 脾虛的人常吃5種食物喝一茶,健脾祛溼,看看你有沒有經常吃
    其實如果體內的溼氣重,最根本原因就是脾虛,如果不健脾只是一味的祛溼,就是治標不治本。所以祛溼的關鍵主要在於健脾,只有脾的功能,去溼功能正常溼氣才能慢慢的去除。脾虛的人多吃5種食物,健脾祛溼,看看是哪些。1、玉米玉米是經常見的食物,玉米有健脾祛溼開胃的作用。
  • 想祛溼,此茶堅持每天喝一杯,效果很好
    天氣一熱,很多人會經常吃冰淇淋、喝冷飲,長時間吹電扇和空調,洗完頭髮也不及時把頭髮吹乾,這種情況下,體內就會聚集大量的溼氣。運動可以幫助我們祛溼。運動能加速體內的血液流通,調節運化,提高代謝,幫助身體排汗排溼。每天運動30分鐘—45分鐘,每周運動5次,堅持下去,體內的溼氣會慢慢被祛除。想要祛溼,除了靠運動,還可以靠吃,多吃些祛溼的食物,比如赤小豆、薏苡仁、茯苓、芡實等,還可以喝些祛溼的茶,比如荷葉茶、蜂蜜水等。
  • 「虛胖」怎麼減掉肚子上的贅肉?堅持3點,排除溼氣,和肥胖說拜拜!
    桂花懷孕前是一個身高160,體重86斤的妙齡少女,小肚腩、肥胖、溼氣和她都不沾邊,怎麼吃都不會胖。 6、食欲不振,吃東西吃一點就飽,但是又很容易餓。
  • 荷葉減脂、茭白嫩膚、芡實健脾……常見「水中植物」,是菜亦是藥...
    1 荷葉,消暑利溼,助減肥荷葉具有消暑利溼、健脾昇陽、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等作用,被廣泛應用於食品、保健和飲料中。另外,其所含的荷葉黃酮和生物鹼,生物活性顯著,可以有效抑制脂肪的吸收,有助於控制體重。一般來說,鮮荷葉,夏天最適合,有沁人心脾的香氣,非常解暑;而幹荷葉,四季都可用。
  • 夏天,祛溼正當時,四大方法,總有一個適合你,不妨試試!
    夏天,祛溼正當時,四大方法,總有一個適合你,不妨試試!方法一:茶療祛溼用具有健脾祛溼效果的食材,做杯茶飲,每天喝,是既簡單又有效的祛溼方法之一。送你幾個祛溼小茶方,可以自己動手做,每天喝一杯,幫助你排溼毒!
  • 脾虛的「福星」已找到,不是山藥,若可勁吃,補脾更祛溼,口臭無
    2、身材虛胖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而脾虛溼氣重的人卻有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就是容易虛胖,水溼運化不了,就容易堆積在體內,形成水腫,虛胖,體重增加,有贅肉。2、飲食重口味:喜歡喝冷飲、吃辛辣刺激食物,或者喜歡吃肥膩、油炸食物,甜食等等,這些食物也容易導致脾虛,讓體內滋生溼氣。3、作息不規律:老是熬夜,打遊戲、追劇、聊天,半夜一兩點才入睡,就容易損傷脾胃,引起脾虛。
  • 此物被《神農本草經》譽為上品,「除溼能健脾胃,澀精以固腎氣」
    而一些不法的商販正是看重了這一點,經常會在市場上『炒作』出各種養生產品。很多養生產品雖然聽起來高端大氣,但實則用處很小。很多人為了追求健康不惜花費重金來求購養生產品,其實倒不如自己在生活中多學習一些健康養生的知識。到最後你才會發現,其實在中醫藥裡面就有很多既能助人健康養生、又非常經濟實惠的養生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