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人生實苦,唯有放下、知足

2020-09-22 Ann蘇墨

題記:

人生實苦,自己做自己的擺渡人。


對於餘華的《活著》,這本被世界各國傳頌的中國優秀作品,我內心一直是排斥去看的,原因一是因為聽太多人說這本書太壓抑、太悲慘,而我自身是討厭悲劇的,生活已經很苦了,不想再苦上加苦,二來又加之,書的整篇封皮都是黑色,讓人窒息、更為壓抑,所以這本書一直被排除在自己的必讀書目之外。

直到今天,才有勇氣拿起來去讀。

書中作者講述了他下鄉時,偶然碰到主人公福貴,講述了他的悲慘一生,他一生中經歷了從被人服侍、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徐家闊少爺到一貧如洗、親自耕種、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落魄窮人,從原來幸福的一家人,到老爹、老娘、兒子、媳婦、女兒、女婿、孫子一一悲慘的死去,最終留下孤零零的他一個人與一頭老牛相依為命,命運的悲慘,令人咋舌。

尤其讀到,他的兒子有慶的天真善良卻成為某些人拍馬屁的犧牲品,為搶救縣長的女人被抽血抽死,揪的實在心疼,而最後唯一還活著的與之相依為命的孫子苦根,卻是因為平時太過飢餓,好不容易因為生病可以吃到平時吃不到的豆子,卻撐死了,心痛到無以復加。

我常常想,這樣的遭遇,這樣的結局,這樣悲慘的境地,福貴最後怎麼還能那麼坦然的活著,剩下一個人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如果放到我的身上,我是如何也做不到如此坦然釋懷的。



直到看到作者說的這樣一句話: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巨大的力量,它的力量不是喊叫,也不是來自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災難。

才驀然明白,當生活把你碾壓、打入低谷的時候,人活著就不就是最大的意義,最大的勇氣。

雖悲慘一生卻依然選擇活著的福貴,其實有著最大的人生智慧:唯有放下和知足,才能與自己和解,與命運和解。


放下,才能坦然。

福貴最大的特點,值得我們學習的一個點,是能夠放下,放下面子、放下身段、放下過去。

當福貴由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闊家少爺淪為貧窮落魄的窮小子的時候,當每一次錐心的災難降臨到他身上的時候,儘管他痛哭過、後悔過,卻從來沒有沉淪、頹喪、不甘,也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萎靡不振,而是默默選擇了接受現實,默默選擇了去承受,選擇了認清現實,一步一步走好當前的路。

有一句話說的好,抬頭需要底氣,低頭卻需要勇氣。

放下是一種勇氣,能夠放下過往的人,才能擁抱未來,一味的悔恨、沉溺過往,不但不會讓事情有任何的改變,還會錯過當下,讓自己的人生越來越喪。

唯有放下過往,才能擁有未來。

印度聖雄,甘地曾經發生這樣一個舉世聞名的故事,一天他在坐火車的過程中,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子弄掉了一隻,遍尋無果後,大家都在為他惋惜的時候,他卻做出來一個讓整車人為之震驚的舉動,他把另一種鞋子也扔了。

看著大家驚訝的目光,他笑著解釋:這一隻鞋無論多麼昂貴,對我來說也沒有用了,但如果有誰撿到那一隻,說不定還能穿呢?

是啊,無論你的過去多麼輝煌,無論你曾經多麼傷痛過,無論你多麼緬懷和悲嘆,過去就是過去,永遠不會再來,不如放下。

幸福的人生來自於敢於放下的心態。

一念放下,天地皆寬。


知足,才能怡然。

福貴,另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點,就是他懂得知足,總能從絕望中尋找希望。

在面臨如此厄運,依照正常人是難以承受的,然而每一次,他都能找到方法安慰自己,知足感恩。淪為窮小子,他慶幸為此脫離地主身份留了一條小命;老爹老娘沒了,他慶幸他有一個賢惠不離不棄的媳婦;媳婦得了無法醫治的軟骨病,他又慶幸有兩個懂事孝順的孩子;兩個孩子沒了,他又慶幸給他留下了孫子,最後孫子也沒了,剩下孤家寡人一個,他又安慰自己,家裡人都是他送走的,他死後也就不需要擔心誰了......

聽著有點心酸,但是正是這種知足的心態,讓他回想起來,這一生是踏實的、快樂的,讓他能夠堅持一步一步走下去。

在如此絕境中,能走下去,就是一種莫大的勇氣。

困境是一個人品質的試金石,越是處境艱難時,越能看出一個人的智慧。

楊絳先生說,人生實苦。唯有懂得感恩,才能體味到活著的甜,唯有知足,才能品嘗到活著的樂趣。

如果不知足,生活再完美,也會怨聲載道,如果知足,生活再難,也能日日開心。

人生之貴,在於有一顆感恩的心,人生之好,在於一顆知足的心。

所以,別把目光總盯住自己失去的,而是想想自己擁有的,你就會找到快樂。

結束語

沒有誰的人生是完滿的。

我們唯一能做的和最應該做的是,修行自我,強大內心,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

學會適時的放下,懂得知足,相信人生總有一份美意屬於你自己。

END-

版權聲明:小墨伴您,溫暖向陽,微笑生長。

相關焦點

  • 餘華《活著》: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每一個人,都是生活裡的苦行僧,沒有人能夠幫助你完成這場旅行,生活中的苦,只有自己了悟,才能得到心靈的救贖。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不少人因承受不了打擊,而選擇結束掉自己的一生,但生活起起落落才是人生常態,沒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
  • 人生的苦,一念執著,一念放下
    若學業無成,就要靠苦力討飯,一餐寒食,一杯苦酒,一段辛酸人生路。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沒有人能一生順遂,一帆風順。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失敗和成功是必經之路,愛恨別離,又是那樣猝不及防。經歷了坎坎坷坷,看淡了風風雨雨,卻原來人生的苦就在一念之間,一念執著,一念放下。
  • 人生下半場:豁達、獨處、知足、放下
    知足,意味著不豔羨不嫉妒不怨憎,意味著天地由心而寬,日月由心而明。而對於世間大多數人而言,知足,是經歷歲月沉澱之後最聰明的生活智慧。在娛樂圈裡,被稱為「人生贏家」的黃磊便是一個對生活擁有著佛繫心態的人。
  • 人生實苦,為何而活
    都說人生實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盛,一千個人便有一千種苦,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不幸。生下來便有千萬種苦,註定一生苦難纏身,其實最勇敢的事情不是坦然面對死亡,而是縱然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依然樂觀面對生活,活著,應該是我們做過最勇敢的事情。
  • 「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人生最難的修行,就是與自己和解。01成年人的世界,崩潰無聲。有人說:沒有經歷過別人的痛苦,就不要隨意評價他人的選擇。人生,最難得的是放下。眾生皆苦,因為執念太多。
  • 親人相繼離去,晚年只一頭老牛相伴,《活著》:人生實苦
    這本書中,作者餘華以真實樸實的文字講述了富貴跌宕起伏的人生。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人生再苦,也苦不過富貴。可餘華說「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榮華富貴過眼雲煙,唯有真情才是支撐人走下去的勇氣。想起小時候,我奶奶經常說的話。
  •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人生,不求完美,但求實在,建議轉發收藏
    喜歡的可以點讚或轉發關注一下哦,每天一篇經典文章,品味人生百態,不白閱讀,讓您沒有白閱讀。知足、知不足、不知足,這是一個人應有的態度,應有的覺悟,應有的境界。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能夠知足地對待名利,又能不知足地對待事業,知足就會成為不知足的輔助和鋪墊,不知足就成了知足的凝聚,這是人生境界升華。知足、知不足、不知足,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用智慧去把握,用行動去實踐。一個人如果能夠設身處地地做到知足、知不足、不知足,人生則更精彩,更美麗,事業則會更順利,更輝煌。
  • 楊絳: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真的是應了那句:人生非淨土,各有各的苦。每天柴米油鹽醬醋茶,各種細碎的瑣事,工作上的壓力,生活中的煩惱,一不小心就把生活過成了一地雞毛。於是各種焦慮,各種不安,各種浮躁接踵而來。在這人人都夠苦的時代,要想做到內心的淡定與從容,談何容易?
  • 楊絳: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真的是應了那句:人生非淨土,各有各的苦。在這人人都夠苦的時代,要想做到內心的淡定與從容,談何容易?可是浮躁,焦慮,不安,又有什麼用呢?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讓問題越來越多,煩惱越來越多。所以即使生活是一地雞毛,我們也要把它紮成雞毛撣子,用它來拂去我們身體的灰塵,從而輕裝上陣。
  • 《活著》:世人皆苦,唯有努力生存
    總有那麼一段時間或者那麼一瞬間,我們會覺得世人皆苦,活著很難。可這樣的感想過後,我們總又急著收拾行囊,負重前行。私以為,《活著》的主人公富貴,足以概括大多數苦難的人生。人生實苦,而在這樣的苦難中,福貴也好,我們也罷,躲不開,避不掉,只能一個人生生地吞下那些苦楚,為了還活著的人,繼續前行。
  • 人生不易,學會知足,就能幸福
    學會珍惜,學會知足,就不會時常遺憾。與其去追逐遠方的幸福,不如珍惜手中已握住的。人生之路,坎坎坷坷。生活之中,忙忙碌碌。一輩子太短,我們要好好過,不攀不比,不貪不氣, 學會放下,才能輕鬆前行,懂得知足,才能幸福。一生很短,不去瞎想,心就不煩。
  • 佛說:人生有這三苦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都順從我們的內心,有過幸福有過悲傷大起大落,分分合合都是人生的常態,總是會讓你遇見無法理解的事情,也會讓你碰到解決不了的事情,有些苦是你必須要去經歷的,有些人是你必須學會忘記的,如果你能熬過這三種苦,就會找到真正的自己!
  • 《活著》:人生實苦,可人間值得
    但對於許多普羅大眾來說,活著,卑微地活著,與時間抗衡,已然是某種勝利。活著的意義,便是活著本身,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餘華用一本書的厚度,探討了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的意義。孤苦的外孫苦根,隨著福貴生活。艱難之下,富貴心疼他,難得有次吃豆子,苦根卻因為吃多了被撐死。
  • 孫儷「賣房」刺痛無數人:生活實苦,唯有自渡
    生活,苦嗎?一百多年前,巴爾扎克在《高老頭》中就已經給了我們答案:「到處是真苦難,假歡喜。」難怪有人說:「等你們長大成人了就會明白,人生還有眼淚也衝刷不乾淨的巨大悲傷,還有難忘的痛苦讓你們即使想哭也不能流淚。」活著,本身就是一場苦難修行,表面上看不見硝煙實則異常殘酷。
  • 《三十而已》最心酸一幕刷屏:人間實苦,唯有自渡
    王漫妮說:「長大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把好聽的話都說與外人聽,那些傷人難聽的,活著沉默不語的,都是說給最親近的人。」這句臺詞戳中了無數觀眾的心。有人說孤獨有十級,而一個人去醫院便是最無助的那一段。而在經歷之後我們都會慢慢懂得:所有的痛,唯有自己才能治癒;所謂成長,就是懂得為自己療傷。
  • 茶味人生隨意過,淡泊知足苦後甘
    人生路漫漫,與其過著疲倦不堪的生活,不如試著度過茶味般的人生。正是應了那句話:「茶味人生隨意過,淡泊知足苦後甘」。人這一生,恍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生活往往壓得你喘不過氣來,與其這般,倒不如順其自然,過著淡泊知足的生活。
  • 眾生皆苦,不止你一個,放下即是自在
    佛說:眾生皆苦,不止你一個,放下即是自在。我說:活下去,終有一天花會重開,候鳥會回頭,走下去,等明月再升起,終有一日,定會迎來又一個春花秋月。因為,眾生皆苦,唯有自渡。眾生皆苦,放下即自在。人在世間的所有重逢離別,露水情緣,聚了又散,愛而不得,全都是苦。如果我們的人生想要獲得真自在,就必須學會捨得放下。放下怨念,放下欲望,放下執著,放下一切的人和事,最終你會發現,不僅得到是灑脫和快樂,還擁有了很多以前想要而不可得的東西。
  • 《月亮與六便士》:婚姻實苦,唯有自渡
    可是,還有老父,還有幼兒,還有長長的未知人生路。人生實苦,前路崎嶇難測;人心易變,久愛不厭難尋。命運不會放過任何一個人:無論是19世紀的歐洲,還是21世紀的中國,意外和苦難,都是人生的常態。.2.婚姻實苦,唯有自渡婚姻不易。最終是什麼結局,考驗的是人性。別高估人性,別低估自己。
  • 人生實苦,知足常樂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歲月倏忽,轉瞬即逝往事浮沉,如過眼雲煙人生苦短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山更比一山高 生活本不累累的是欲望過多人生本不即使腰纏萬貫也慾壑難填即使山珍海味也食不知味知足
  • 活著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最近重溫了作家餘華的作品《活著》,在《活著》講述了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他年輕時吃喝嫖賭,不務正業,將自己的家產敗的精光,後來父親去世,他改邪歸正,有地主少爺淪落為自食其力的農民。經過了艱苦的體力勞動,維持著一家人的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