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生實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盛,一千個人便有一千種苦,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不幸。生下來便有千萬種苦,註定一生苦難纏身,其實最勇敢的事情不是坦然面對死亡,而是縱然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依然樂觀面對生活,活著,應該是我們做過最勇敢的事情。
生老病死是我們無法逃脫的自然規律,生老病死仿佛是必然,是已知;但也是未知,正如我們無法選擇何時生,也很難控制死,無法預測何時得病,也很難減緩衰老。從某個角度看來,我們其實很早就知道我們的結局,無非病老死,既然人生的結局已經註定,那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努力的活著呢?
人活著,難免會被欲望所困惑,也逃離不開不好的情緒,時不時就會被怨恨所圍繞。人生仿佛是註定要經歷苦難的,和喜歡的人和物分離、越是想得到的東西往往越得不到、以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因素阻礙我們的發展,此間種種,讓人痛不欲生。既然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那我們究竟為何而活?
縱觀歷史,社會仿佛是一個舞臺,你方唱罷我登場。不幸的人各的不幸,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無情的分明報應、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結局。社會在不斷發展,但是從古至今,仿佛人性以及人與心的關係似乎從未改變過,人們也始終不曾逃脫生老病死、無法控制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這些苦難。既然無法逃脫,那麼為何還是前僕後繼?
人的一生伴隨著各種各樣的苦難,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要處理各種各樣的情緒,要考慮柴米油鹽醬醋茶,又要追求琴棋書畫詩酒花,還要面對人生百態,可謂是心在天堂,身在地獄。每個人都活的很匆忙,大多數都活的很累,並且這種忙和累會伴隨人的一生,不喜歡的事也一併在做著,不喜歡的人和物依舊在相處著。每個人一出生便被賦予了希望,讓我們不得不去為這種希望負責,哪怕不願意,也要去做。小時候在學校要受老師和家長限制,忙學業,忙補課,忙培養興趣,為了不輸在起跑線,可謂是費盡心思。長大後,沒了老師的限制,也少了父母的嘮叨,卻要不得不忍受工作帶來的疲憊,不得不在臉上掛起職業假笑,為了生活,可謂是勞累奔波。進入老年,不必再為吃穿所奔波,但是卻發現和年輕人有代溝,和社會格格不入,被家人,被年輕人所嫌棄,終於也無力再奔波,可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仿佛人生每個年紀都會或多或少遇到一些苦難,有很多情非得已,也有很多無可奈何。既然人生如此折磨,為何每個人都不曾放棄,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努力著?
縱然人生實苦,縱然生活奔波,人們還在用各自的方式努力著,堅持著,其實人們所做所為,為得不過是心身得以安頓。儘管有的人被生活折磨的千瘡百孔,有的人為了生活勞累奔波,有的人信了教,有的人在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他們不過是想讓自己的身心得以安置,讓自己有個安身的地方,讓自己活的心安,僅此而已。正如我們做了很多不喜歡的事情一樣,不過是為了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唯有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情,仿佛才會心安。所以,哪怕人生實苦,我們也並沒有放棄生活,沒有放棄希望,既然生老病死是固定的結局,那就讓過程變得更加有意義,讓人生散發光芒,讓身心得以安頓。身心安頓,生又何妨,死又何懼,不過大夢一場,忽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