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福州11月30日消息(記者萬存靈)今天(30日)上午,以「海絲茶道萬裡飄香」為主題的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在福州開幕,多位茶界專家學者、12個國家在閩外國友人、20多個國家在閩華僑華人和海外茶商代表,以及兄弟省份茶商代表和嘉賓等近200人齊聚榕城,共品香茗,以茶為媒,開啟了一場精彩的國際茶文化盛宴。
論壇包含開幕式、主旨演講和「茶農的幸福生活」「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茶文化的海外傳播」3個分論壇,還配套舉辦武夷山茶旅文化品牌福州宣介、「海絲茶韻」文藝演出、茶藝品鑑會等活動。
開幕式現場宣讀了《海絲國際茶文化交流合作倡議》,《倡議》表示,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代表符號之一。茶傳五洲,世界共享,茶文化是海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作為茶葉生產和消費大省,同時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願同各方一道,推動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鑑。
在主旨演講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劉仲華通過視頻發言表示,茶產業的進步,首先是依託科技的創新,但是只有科技創新遠遠不夠,必須把中國的茶文化融入產業裡,使科技和文化雙輪驅動,讓科技和文化融入品牌元素裡,所以品牌的靈魂是科技和文化的共同支撐。他期盼國內外的茶人在不斷地生產優質茶葉品質的同時,通過科技的創新,發覺茶的健康屬性。通過文化的傳播,讓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健康喝茶,因為文化喝茶,因為彼此之間的文化認同而喝茶。
「茶是一個國際化的商品,在古絲綢之路上,茶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劉仲華說,當今在新一輪中國的快速發展過程中,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建設倡議的推行之下,期盼全世界茶人共同攜手,讓我們共同努力構建世界的和諧與和平。
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長江用文在演講中表示,世界產茶國必須攜手合作,為全球茶產業注入新的活力,共同譜寫世界茶產業發展新的篇章。面向未來,中國作為茶的故鄉,作為世界最大的產茶國,責無旁貸要為弘揚茶文化,提振茶產業做出新的貢獻。當前,「一帶一路」建設、鄉村振興戰略、聯合國大會設立的「國際茶日」為中國茶產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江用文認為,茶文化作為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和交流使者理應有更大的作為,通過以茶為媒,以茶會友,跨越國界、跨越民族、跨越語言,讓更多的思茶、飲茶、愛茶,架起同各國溝通交流的橋梁,增加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包容、尊重和認同。
據了解,福建是中國茶葉生產和茶葉消費大省,種茶、飲茶已有千餘年的歷史。福建茶產業和茶文化不僅在中國享有盛譽,更是遠播海外。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東方起點,福建是世界紅茶的發源地,也是最早開展與西方茶葉貿易的茶區。歷史上福建開發了福州港、漳州月港、泉州港、廈門港、三都澳港,自唐朝開始,就有茶葉從海路傳到日本、韓國、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如今茶產業已成為福建重要的優勢特色產業,全省現有茶葉類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3家,34個茶葉品牌獲中國馳名商標。2019年,全省茶葉全產業鏈產值達1200億元,茶葉出口2.4萬噸,4.55億美元,佔全國茶葉出口額的22.5%。2020年上半年,福建茶葉的出口克服全球疫情影響,逆勢增長,出口1.18萬噸,同比增長4.9%。近年來,福建與海絲沿線國家開展茶文化交流互鑑,先後赴南非、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開展海絲茶道文化展演,展示茶歌、茶舞、茶藝,講述福建茶故事。組織開展閩茶海絲行活動,赴14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品牌推介、文化交流、茶藝表演,設立12個閩茶文化推廣中心和1個閩茶文化展示中心,深受海外民眾喜愛,經貿合同意向籤約金額達62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