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這首《浣溪沙》作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十一月。是時,田待問正為楚州太守。東坡去泗州途中停留楚州,田以貴客待之。席上,對飲言歡,歌舞助興,東坡作此詞以贈小鬟歌女。
蘇軾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浣溪沙·席上贈楚守田待制小鬟注釋:
學畫鴉兒正妙年,陽城下蔡困嫣(yān)然。憑君莫唱短因緣。
歌女們剛剛學會化妝,正是在妙齡芳華的年紀。歌女們的嫣然一笑,讓陽城、下蔡二縣的官員們著迷。請求田君莫唱人生短暫事難圓之歌。
浣溪沙:詞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小鬟(huán):小女孩的髮髻,這裡代指歌女。畫鴉:指婦女在額上塗鴉黃。陽城下蔡困嫣然:意謂陽城、下蔡的人都被美人的嫣然笑容所迷惑。陽城、下蔡,戰國時楚國的兩個縣名。困,迷惑。嫣然,嬌媚的笑態。
霧帳吹笙(shēng)香嫋(niǎo)嫋,霜庭按舞月娟娟。曲終紅袖落雙纏。
在很薄的紗帳中,吹笙的歌女散發出輕飄的香氣。月夜下,在庭院中擊節跳舞的歌女們舞姿迷人。一曲唱罷,那紅色的水袖垂罩著一雙七寸金蓮。
憑:請求。短因緣:意謂人生苦短。霧帳:很薄的紗帳子如霧朦朧,故名霧帳。嫋嫋:輕飄繚繞的樣子。霜庭:日月光照下的庭院。按舞:擊節跳舞。月娟娟:月光照耀著歌女柔美的姿態。雙纏:古時陋習,女子用布帛纏住雙腳,以為腳纏得越小越美,美其名曰「七寸金蓮」。
蘇軾的主要作品有: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曉景二首、贈劉景文、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密州出獵、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望江南·超然臺作、留侯論、醉翁操·琅然、和子由澠池懷舊、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和董傳留別、東欄梨花、西江月·頃在黃州、滿庭芳·歸去來兮、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少年遊·端午贈黃守徐君猷、行香子·述懷、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水調歌頭·暱暱兒女語、浣溪沙·端午、石鐘山記、菩薩蠻·回文夏閨怨、念奴嬌·中秋、前赤壁賦、定風波·兩兩輕紅半暈腮、滿庭芳·蝸角虛名、東坡等。
《浣溪沙·席上贈楚守田待制小鬟》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