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書,需得慢慢閱讀,緩緩品味,靜靜思索,徐徐回顧,我在公車上無法靜心閱讀,因此我選擇在檯燈下來閱讀。
靜靜的夜裡,村裡的狗吠聲不時傳來,看著身邊熟睡的妻兒,看著一本值得品味的書,不失為一種美好的畫面。白落梅的這本書《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傳)正是值得花幾個晚上在檯燈下閱讀的好書。
如果能放上幾首安靜的鋼琴曲,泡上一杯清茶,慢慢閱讀,自然能讓你擁有幾個美好的夜晚,同時也能擁有一生受用的情懷,閱讀他人的書籍,了解故人的故事,體會百味的人生,指引未來的生活。
買下這本書,更多是被「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這話語的吸引。這句話,本身就蘊含了多少愛的元素。這是一本關於愛情傳說的書。
看完本書,你會驚嘆於人世間竟然有如此奇女子,覺得她是世間所有美麗的化身,不然,她怎會博得人間才子徐志摩一生的記掛,會擁有梁思成一生的寵愛,會讓金嶽霖終生不娶、一生默默守候。看著書裡字字珠璣的行文,心裡卻想起了倉央嘉措的情詩:
「······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又浮現出納蘭性德的詩詞畫面: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那些美麗的詩詞,那些如畫的場景撲面而來,目不暇接。
是的,林徽因,這樣一位奇女子,足以用世間最美麗的詞彙來形容。
不過,我是帶著一種沉重的心情讀完此書的。
儘管她選擇和梁思成在一起,但是她的心裡和身邊,一直還有兩位才子相伴。
這時候,也許依舊是關於倉央嘉措的兩句詩詞能說明一切:「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些世間流傳下來的詩詞語言,總是能恰如其分的表達我們特殊時刻的心情。
他們用超乎凡人慧眼,看透了人生的本質,卻也無可奈何,林同時愛上了兩個人,卻只能選擇和一個人在一起,金和兩個男人同時愛上了一個女人,卻只能看著這個女人和另一個男人在一起。
林徽因如此。
於心,她負了徐志摩。
於情,她舍了金嶽霖。
於理,她似乎對梁思成也有所欠缺。
塵緣愛,不由己。
選擇了和梁思成共食人間煙火,自然不能與徐志摩康橋別戀,也不能接受金嶽霖,給予愛的回報。看似錯綜複雜的愛戀,卻是三個男人對一個女人同樣的真愛,又是一個女人面對三個男人作出無奈的選擇。
也許,林徽因正是因為對梁思成的選擇,才是最佳,也許也只有梁思成能給她在這個世間最大的安全感。
或許我們可以這麼想,如她這樣受歡迎的女子,只有梁思成才能安然接受。
因為從我淺薄的見聞裡了解,梁思成是一個安靜的人,是一個居家過日子的人。相比徐志摩的放浪形骸不羈的風情,相比金嶽霖執著守候一生的痴迷,梁思成一直在林徽因身邊,不離不棄,不管林徽因嬉笑怒罵,心思起伏,或者厭倦了二人世界,想尋一處安靜處養身,甚至是奈不住寂寞了,約一幫友人暢談詩文人生,梁思成一直在那裡,對,他就在那裡,對於林徽因,沒有比梁思成更合適的人生伴侶。
相守幸福,需要的是默默的承受,默默的接受,雖然看似不聞不問,卻是時刻關心,愛不在口,其實在心。
梁思成曾經問過林徽因:有一個問題,我只問一次,為什麼選擇的是我。他應該問這個問題,也許在梁思成的內心裡,他會覺得,他沒有徐志摩的浪漫,沒有金嶽霖那麼痴狂,他覺得自己不是付出最多的追求者,不是最愛林徽因的人。
但是,林徽因的回答讓他立即釋懷,也讓他甜蜜到心,林徽因的回答是:對於這個問題,我現在不回答,我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告訴你答案。
一切盡在不言中。
不管愛的多麼艱難,不管吃過多少醋(有徐志摩和金嶽霖的存在,我相信作為男人,梁思成多少還是吃過一些醋的),梁思成得到了最好的答案。
剩下的,只需要兩個人長相廝守,白頭到老。
幾場冬雨,南國伴隨著從北往南的寒風,漸入冬季。不,已經大約是在冬季,不然,為何敏感的樹葉開始泛黃,街邊的林蔭道上已經有了落葉的蹤跡?一個人,一杯茶,一盞燈,幾個夜晚,這本書是配得上這樣的場景的。
此時此景,即使寂寞,也會讓人如此心動,即使孤獨也會讓你覺得那是難得的獨處時光,難得美好。
也只有這個時候,才會讓你覺得今夜如此美麗,竟可以做到波瀾不驚,書裡沒有現實的殘酷,人是現實當代人,卻可以穿越至民國,體驗那人間四月天的豁達浪漫,體會那長相廝守的純潔愛戀,感悟那至死不渝的單相痴情。
此刻不用問世間情為何物,只需看,靜靜的看,看那風花雪月,看那康橋遺夢,看那紅塵滾滾一世情緣。
凌冽的北風自北國西伯利亞吹來,跨黃河越秦嶺,過長江,翻南嶺後,僅僅只是微冷了,不過微冷微溼的夜風讓塵封在書卷的詞章往事幕幕湧現心頭,儘管遙遠的故事裡似乎瀰漫著一股潮溼的氣息,但是獨坐燈下,單享閱讀樂趣,洗卻鉛華的文字幻化成自我領會的意境,那麼近,那麼美,又是那麼讓人刻骨銘心,內心不禁為之喜,為之怨,又為之悲。
喜她終覓得人生伴侶享受人間煙火,與梁思成相恩相愛,直至老去。
怨她何以對徐志摩愛之又卻之?內心相愛卻又決然轉身?離去不著一言也不表一因?愛恨決絕,敢愛敢恨是高風亮節,一點不拖泥帶水,卻又是那麼讓人覺得哀怨悱惻。
悲她何德何能,讓一代才俊金嶽霖痴情一世,終生不娶卻與之「相伴」、「廝守」一生。
這裡分享兩個小事兒,金嶽霖對林徽因之愛可見一斑,甚至可以這麼說,三人中最愛林徽因者,非他莫屬。「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這是金嶽霖在林徽因去世時寫的輓聯,概括林徽因一生的最佳寫照,相信當時無出其右者。
後有一日,據說是五十年代後期,梁思成在林徽因去世後又娶了他的學生林洙,眾多好友受金嶽霖之鄭重其事盛情邀請,卻均不知何事,讓收到通知的一班老友很是納悶,當大家抵達聚集點北京飯店,飯至一半時,金站起來,飽含深情,緩緩告知大家,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一句話,一輩子,這讓在場很多友人偷偷落淚,唏噓不已。
愛如此,相愛相見足矣,不能擁有又有何妨?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上天安排了金遇見林,也安排了遙相望卻不能擁佳人入懷的殘酷命運。
講不完,一下子講不完,一輩子都講不完。只能停筆,不再讓情感泛濫,適時收手,人世間的愛情不就是這樣嗎?再進一步則多,少一分則不足,愛或者不愛,你還是你,我還是我,都在那裡,只是,愛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不愛了,決絕江湖,兩兩相望。
或許,這也不是不愛,這只是愛的另一種方式。在不在一起,愛都在那裡,徐志摩和林徽因,林徽因和金嶽霖,能說他們之間沒有愛嗎?
一句話: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是人間永遠的四月天!
大家好,我是喜歡寫作的納蘭明心,這篇文章是本人習作,圖片源自網絡(如侵必刪)。
歡迎大家留言聊書,文筆稚嫩,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