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金嶽霖苦等一生,換不來林徽因一笑
林徽因是一個被成功包裝的女人。當初看到這句點評,我不置可否地笑了。如今再看相關傳記,卻是認同了這句話。去瀏覽了林徽因的老相片,她或許容貌清秀,清氣如蓮,但卻也不像大家口傳的那般美豔而不可方物。似乎世人眼中,才女總是要和絕世容顏掛上邊才足夠惹人臆想。
才女,太抽象的名詞,一定要和美女這個具象名詞搭配,才夠吊人胃口,才夠吸引大家在茶餘飯後將之列為談資。不禁為之叫屈。她一世才華非得有這傾世容顏烘託著才得以廣而眾之。這是我不喜歡白版傳記的原因之一。
她筆下的林徽因美豔佼佼,才華晏晏,理想的像一個女神,只得世人仰望,距之萬裡。可在我,其實,剝下重重包裝與光環,她就是一個平凡的女人。她是一個現實的女人,縱使心中愛著徐志摩卻還是選擇了和梁思成結為連理,因為她心曉琴棋書畫詩酒花代替不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當夢想的愛情與現實的境況相矛盾,她冷靜而現實的選擇了後者。
生活或許與愛情無關。也難怪張幼儀最後不怪恣意妄為,揮霍無度的陸小曼,卻怪抽身止步,冷靜斬情的林徽因了。她怨林,明明愛著,卻沒有勇氣邁進一步,沒有給徐志摩應有的幸福。這樣看,一生不幸的張幼儀,揮霍無度的陸小曼都比林徽因勇敢,因為她們敢愛敢恨,活得瀟瀟灑灑。
正是因為林徽因出身名門,一世才情,傾城容貌,才讓她禁錮在自己的世界,不願讓自己沾染一絲微塵,她知道徐志摩有妻室,縱使他離了婚,她也要背負很多,她想當一朵纖塵不染的白蓮,於是她放棄了徐志摩。還記得《再別康橋》,那個見證徐林愛情的康橋仍在,只是人卻已非昨。於是,那個浪漫的詩意男子揮一揮衣袖,就那樣不帶一片雲彩地走了。
愛她的梁思成,念她的徐志摩,護她的金嶽霖。若問這三個男子誰是她的良人,想必有很多人都會說梁思成或徐志摩,可是在我,金嶽霖才應該是她此生應允的男子。可惜他們相遇太遲,終是錯過。徐志摩有了陸小曼,梁思成也在林故去後與學生林洙結為伉儷,而只有金嶽霖,依舊孤身一人。
無論在與不在,林徽因都活在他的心裡,一生不離不棄。這樣濃烈炙厚的愛,普天之下,又有幾個男子可以給予?可林徽因顧慮太多,她第二次放棄了愛情……相比她,陸小曼則要勇敢許多。她離婚打胎,只為和徐志摩相守,縱使徐志摩因故早逝,她亦已轟轟烈烈地愛過,活過。林徽因,這朵白蓮,就這樣清清白白,無風無瀾地走完了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