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life is only a set of pictures in the brain, among which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ixt those born of real things and those born of inward dreamings, and no cause to value the one above the other.
遊戲開頭浮現的這段話,出自H.P. Lovecraft寫於1926年的短篇《The Silver Key》,這篇文章也是後來H.P. Lovecraft與E. Hoffmann Price合作編寫的《Through The Gates of Silver Key》的前作。如此正經的引用也為遊戲整體瀰漫著的克蘇魯式恐怖氛圍做好了鋪墊,可以說當玩家看到這句話,就已經打開了一扇不可名狀旅程的大門。
並且遊戲中到處散落著研究人員對於古老種族的調查研究描述,而這些描述細看便會發現,其實就是對克蘇魯神話原著的摘抄。仿佛自身就置身於原著中的情景一樣,這種感覺令人激動又興奮。
克蘇魯神話的集大成者
遊戲主體故事基於非常有名的《瘋狂山脈》(At the Mountains of Madness)改編,除了原作中的古老者(Old One)和修格斯(Shoggoth),還混入了一些其他的克蘇魯設定:比如地底遺蹟中的深潛者(Deep Ones),還有很可能是幕後黑手的偉大種族伊斯(Great Race of Yith)。當然遊戲中也包含了相當多的克蘇魯神話文獻,比如《黃衣之王》(The King in Yellow)和《死靈之書》(Necronomicon)等。可以說是眾多克蘇魯信徒都希望看到的大雜燴了。
所以到底和松果體有什麼關係
遊戲的劇情是非常安定的「作死科學家深入研究不可名狀古老之物導致調查隊全軍覆沒」,可以說是非常喜聞樂見的coc展開了(???),而遊戲中的所謂「松果體」其實是更大概念上的一種「古代松果體」,擁有「讓靈魂脫離肉體看到其他世界」之類的奇妙功效,在世界各地都有存放,而在遊戲中的南極地底則是最後一個「古代松果體」。
而這個松果體裝置的副作用是在人脫離肉體之後身體可能被其他東西侵佔(個人理解,不一定對),這也是我懷疑背後有伊斯(Yith)作怪的原因。當然也有比如松果體手套和松果機器人之類的劇情物品,也請玩家自行進入遊戲參探了。
就是喜歡不可名狀
失去記憶的主角,在無人的南極基地探索。初期的恐怖氛圍表現非常到位,尤其是獨自一人在走廊中傳來的腳步回音和仿佛從隔壁傳來的細微碰撞聲,加上一些突然出現的黑影幻覺,令人提心弔膽。如果說在實驗室前是普通驚悚遊戲,在進入地底之後反而有一種「哇世界觀終於展開啦」的宏大感覺,雖然可探索的區域不算多,但遊戲整體的美術和環境塑造堪稱絕對,古老種族的偉大建築工藝可以說是完美展現(就是有點豆腐渣工程(?)。
但是流程中莫名其妙的解謎佔比有點多,或者說有的謎題解完之後還不是很能理解「哎我剛才咋過的來著」,大部分謎題需要記憶奇怪的符號也不少,雖然在筆記本上有記錄,但還是要經常一邊解謎一邊翻本子去看。由於整個解謎過程非常安定所以當我遇到唯一一場追逐戰的時候在傻站在原地不動等著看演出(……),而這場追逐戰也是比較麻煩,你還不能跑得比敵人快,不然它就會跑到你前面去(??)
最終的結局也如同原作克蘇魯神話的結局一樣,難以捉摸。兩種結局的分歧物品還是這個工作室之前的作品《內心的黑暗》(Darkness Within)系列中的一種致幻劑,我本人沒有玩過這個系列所以無法理解其中聯繫。流程雖然略短了一些,但是能夠一窺瘋狂山脈原作中宏偉的古老遺蹟,和修格斯的驚鴻一瞥(還能聽到Tekeli—Li!),以及眾多unaussprechliche的事物(比如異形卵和抱臉蟲(???),已經是克蘇魯信徒的最大滿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