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之柱,20世紀天文學最具標誌性的圖片之一,是由什麼構成的?

2020-12-20 菜葉視頻

創生之柱彷彿是三座高聳的孤立山峰,是哈勃空間望遠鏡的代表作和20世紀天文學最具標誌性的圖片之一。

照片中的點點繁星是新誕生的年輕的大質量恆星。在恆星映襯下創生之柱展現出雲霧狀和絲狀的輪廓,是星雲中氣體和塵埃最密集的區域,而它們周圍的區域是已經被電離的密度較低氣體。

創生之柱的山峰是恆星誕生的孕育和孵化器,其中隱藏著一些新生的恆星,這也是稱之為創生之柱的原因。

創生之柱是哈勃望遠鏡於1995年4月1日在7000光年外的老鷹星雲內拍攝的,由於其太過於美輪美奐,所以創生之柱也是哈勃望遠鏡拍攝的最佳照片的前十名之一。

老鷹星雲是一種發射星雲,距離太陽系約6500光年,約20光年寬,用雙筒望遠鏡朝北天巨蛇座的方向即可看到。從遠處看,整體看起來像只老鷹,創生之路就位於它的心臟位置。

老鷹星雲中明亮的區域實際上是一個通往由塵埃所組成的如同洞穴的暗雲中心的窗口,裡面一個疏散星團正逐漸形成。在這個洞穴裡,高大的雲柱、冰冷分子氣體雲和由黯淡塵埃組成的圓形雲球,仍留在這個正在形成恆星的區域,創生之柱就是其中之一。

哈勃望遠鏡一開始拍攝到的是黑白版本,直到科學家們通過對創生之柱的元素構成進行分析後才把它處理成現在的樣子,圖片中綠色的氫元素,紅色是電離的硫,藍色是少了兩個電子的氧原子,科學家根據這些不同元素髮射的光來給創生之柱進行上色。

我們現在看到的創生之柱其實是在2014年被重新拍攝到的,主要構成是星際塵埃和氣體。創生之柱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其內部正在孕育新的恆星,而我們看到的創生之柱其實是7000年前的樣子了.

NASA在2007年就宣布創生之柱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因為科學家觀測到那裡有大約20顆恆星馬上就要爆發,所以創生之柱會被衝散,其實現在的創生之柱已經一片狼藉了,只是我們要6500後才能看見被恆星爆發而衝散的樣子。

每次看到這張創生之柱的照片,都能體驗到宇宙中的洪荒之力,冥冥自有天意的感覺。

面對這樣神奇和宏大的宇宙景觀,人類會莫名感到震驚和恐懼,既感慨宇宙的浩渺,又可嘆我們自身的渺小。

文章來源:菜葉網

相關焦點

  • 20世紀天文學最具標誌性的圖片:「創世之柱」
    照片中,星際間稠密的氣體與灰塵形成了瘦高的象鼻狀氣體柱,彷彿是遺世獨立的高聳山峰,散發著與身俱來的孤傲氣質,成為哈勃太空望遠鏡的代表作和20世紀天文學最具標誌性的圖片之一。20年後,哈勃太空望遠鏡再次拍攝創世之柱,這回用的是在 2009年所安裝的新款照相機第三代廣域照相機(Wide Field Camera 3)。解析度提升後,捕捉到氣體星雲的多種顏色、深色宇宙塵微弱的卷鬚,和赭色的象鼻狀氣體柱。
  • 拍鷹狀星雲「創世之柱」 揭曉恆星誕生過程
    據國外媒體報導,1995年,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鷹狀星雲的「創世之柱」照片成為20世紀天文學最具標誌性的圖片之一。目前,歐洲宇航局的兩顆探測器最新以不同角度再次呈現鷹狀星雲的美麗。  1995年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鷹狀星雲「創世之柱」成為近代最為著名的天文圖像,圖中顯示柱狀分子氫氣和灰塵結構。這個巨大的柱狀結構長度達幾光年,其內部非常密集,內部氣體結合引力作用形成恆星。
  • 雪梨歌劇院——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
    雪梨歌劇院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雪梨市的標誌性建築。該劇院設計者為丹麥設計師約恩,建設工作從1959開始,1973年大劇院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這棟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 澳門新葡京入選全球20座最具標誌性大樓
    新葡京獲選為世界20大最具標誌性大樓。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澳門新葡京近日獲選為世界20座最具標誌性大樓之一。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旗下的旅遊及生活網站CNNGO邀請了世界著名建築事務所的代表,從全球各個城市中評選出最具代表性的20座摩天大樓,新葡京排行第12位。
  • 讓思想在宇宙的最深處飛揚——評大愚《創世之柱》
    世界的本質到底是什麼?長期以來科學一直對這一問題窮根究底,試圖做出自己的解答,從原子到分子,從分子到質子、中子,然後到夸克,夸克已在似有似無之間,科學家可以證實其存在,卻始終無法找到它。《創世之柱》未裝裱版有感於此,大愚創作了星雲系列畫作,以表達自己對世界本質
  • 魔獸世界編年史翻譯:蘇拉瑪和創世之柱
    原標題:魔獸世界編年史翻譯:蘇拉瑪和創世之柱   《魔獸世界編年史》一書除了梳理艾澤拉斯的歷史之外,其最大的作用是幫助玩家了解7.0軍團再臨的前因,蘇拉瑪和創世之柱作為7.0版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起來看一下他們在書中的描述吧。   萬神殿將強大的神器賜予泰坦守護者們用於幫助他們重整世界的秩序,這些聖物也被稱為創世之柱。
  • 科學家:創世之柱創不了世了,現在自身難保,甚至可能已經毀了
    ——創世之柱。2005年拍攝的創世之柱創世之柱,位於距離我們7000光年的老鷹星雲。老鷹星雲其實早在1745年就被發現,一直是科學家重點關注的對象,因為科學家認為這裡是恆星的孵化場,充滿了恆星的胚胎,而250年後發現的創世之柱也因此得名。
  • 一燭之光 通體皆靈——大愚《創世之柱》中的「氣眼」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房子是由有形的建築結構和無形的空間共同構成的。《創世之柱》未裝裱版山水畫亦是如此,留白不是空虛無用之處,而是山水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意境表達的主要方式在《創世之柱》中我們既可以看到整體的氣韻貫通所營造出的空靈之感,更可以體會到大愚對氣眼的細節處理的巧妙。首先畫面中有許多有意留出的小塊兒空白,筆墨至此戛然而止,看上去似乎沒什麼道理,但從遠處觀看,整個畫面因此變得通透靈動。
  • 太空.第二期-距離地球7000光年的宇宙幽靈:創世之柱
    其中拍攝於1995年的「創世之柱」便是其中最令人震撼的照片之一。創世之柱形似一隻伸向宇宙的巨爪,又像三隻向天而吠的巨獸,更像三根擎立於那片星空中的巨柱,令人無比震撼,因此被命名為「創世之柱」。創世之柱「創世之柱」位於距離地球7000光年外的天鷹星雲(M16)之內,它是由稠密的分子雲和塵埃組成的一個高聳的柱狀物,從他的底部到頂部比1光年(9.46×10^12千米)還長,誕生至今已有約兩百萬年
  • 距地7000光年的區域,屹立著百萬年不倒的創世之柱,守候周圍星球
    這些才讓宇宙給人一種浩瀚無邊的視覺效果,當然在這其中最密集的就是來自星雲區,這些天體物質跟周圍的星球相比,沒有巨大的體積,相反就是一些密密麻麻類似顆粒物的組合體,這就讓這些星球的外邊緣上度上一層光圈一樣的物質。 而這些迷人的光圈物質本質上就是有這些產星區的星雲構成,一直都在宇宙中閃耀存在著。
  • 逍遙遊乎四海之外——大愚《創世之柱》畫評
    哲學或藝術,最終都是服務於人的,作為藝術之一種的中國山水畫,其作用正如莊子所言,就像一棵大樹是給人們的心靈提供一處庇蔭之所,棲息之地。雖飢不能食,寒不能衣,看似無用,實有大用。《創世之柱》未裝裱版大愚在《創世之柱》中表現出的正是以通達的精神超越現實世界
  • MatteoMuci的短動畫使20世紀的標誌性房屋栩栩如生
    在這部由義大利設計師Matteo Muci製作的動畫短片中,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Villa Savoye和米斯·范德羅(Mies van der Rohe)的法恩斯沃斯故居(Farnsworth House)是由彩色和濃密輪廓拼合而成的五座標誌性建築。
  • 距離地球7000光年的「創世之柱」離崩塌還有多久?
    就在這個神奇的星雲中,在一群剛剛降生不久的巨星身旁,赫然佇立著鼎鼎有名的「創世之柱」。  哈勃太空望遠鏡在1995至2015年間,為「創世之柱」拍攝了許多照片。尤為有趣的是,對比1995年的照片後,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創世之柱」正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  20年時間對於宇宙來說微不足道,但這些變化卻清晰可見。
  • 廣州「具標誌性的建築」之一,在這個4 A景區,春光下特別美
    去一個城市旅遊,感受城市文化的方式之一就是看城市中的「標誌性建築」。當人們看到城市「標誌性建築」的簡單形式和圖片時,他們可以立即想到建築所在的城市,如雪梨歌劇院、巴黎艾菲爾鐵塔、北京天安門廣場等。去廣州旅遊,一提到廣州的「標誌性建築」,大家都會脫口而出:廣州塔,作為中國第一高樓,世界第二高樓,成為了今天廣州最有特色的標誌性建築。
  • 獨柱寺是越南最具標誌性的寺廟之一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獨柱寺是越南最具標誌性的寺廟之一,很有趣地建造在一個柱子上,其實這個寺廟是非常小的。還有一個寧靜的花園裡,免費參觀而且靠近高蹺之家,何志民博物館,總統府和相關的寺廟。
  • 靜觀內美,玄思大道——大愚《創世之柱》中的雄渾之氣
    《創世之柱》未裝裱一幅畫的雄渾之氣,不是靠自我矜誇,也非寥寥幾筆所能得,「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畫中之雄渾要靠筆墨的深厚蘊積才能「積健為雄」表達體現出來,在大愚的《創世之柱《創世之柱》細節大愚以蒼健老辣的筆觸,皴擦點染,重重疊疊,厚密滿重,繪就造型偉岸,剛健挺拔的峰巒,並賦予其真山般的厚重感和體積感,體現出山雄健的氣勢力量。
  • 白摧朽骨龍虎死——大愚《創世之柱》中的知白守黑
    《創世之柱》未裝裱版但長期以來,中國主流畫派對二者關係的處理上,卻有偏重「知白」輕視甚至忽視「守黑」的傾向,自元以下,用墨愈來愈淡,風格也趨向於虛淡空靈,直至清初「四王」以甜軟媚世「知白」與「守黑」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係,只有做好「守黑」才是真正的「知白」,墨色越濃,黑白對比越分明,才能更突出白色之美,墨色變化越豐富,才能更顯白色變幻之妙。也只有從這個角度來欣賞大愚的《創世之柱》,才能不落入僅從墨色尋物象的俗套。
  • 大愚《創世之柱》中的空靈妙有思想
    《創世之柱》是大愚對於宇宙、世界和人生真相從宗教、哲學等多個角度的思索的藝術表達,故從中不難發現空靈妙有的佛教思想內涵。《創世之柱》未裝裱版可以發現大愚的《創世之柱》對佛教中的「成、住、壞可以說《創世之柱》將「成、住、壞、空」四個階段的表達完美的融合在一幅水墨山水畫中,並且渾然無跡,氣象無窮。
  • 壯奇神思 萬象生輝——大愚《創世之柱》的畫面布局
    「創世之柱」星雲圖藝術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在《創世之柱》中,大愚以藝術手法對宇宙時空進行了重新組合,以使畫面顯得更加緊湊和具有美感。《創世之柱》畫面主體為三個奇峭挺拔的石峰,中間和右邊的石峰為主,左邊為雲霧遮蔽只露出頭部的石峰為輔,左峰縹緲,中峰奇特而右峰渾厚,三個石峰各具特色,又相互呼應,顧盼生輝,渾然一體。
  • 色不礙墨,墨不礙色——大愚《創世之柱》中的色彩創新
    《創世之柱》未裝裱版仔細觀察大愚的《創世之柱》會發現,除氤氳的墨色外還有黃色、絳色、藍色等多種顏色,這些顏色可以理解為具象之物的色彩,如山石的顏色、樹幹的顏色等等,也可以理解為大愚在用顏色來更有力地表達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