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新文科背景下的敘事學研究」學術研討會在線上召開。
中新網江西新聞1月9日電 (記者 吳鵬泉)「新文科背景下的敘事學研究」學術研討會9日線上召開,包括北京大學教授申丹等在內的260餘名專家學者相聚「雲端」,共話敘事學研究發展。
敘事學是20世紀60年代末正式誕生於法國的一門新興學科,憑著自身的理論活力與學科滲透力,如今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的、跨學科的學術思潮。
江西師範大學副校長姚弋霞在致辭中認為,本次會議是在國家新文科建設大背景下舉辦的一次高水平學術會議,會議將有力地促進敘事學的發展,為進一步推動我國新文科建設、提升國家軟實力作出積極的貢獻。
「建設新文科,給敘事學學科建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龔劍飛表示,研究好敘事學,讓敘事學「出圈」,讓更多學科、更多領域了解掌握敘事學理論,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敘事學專家學者大有可為、大可作為。期待與會學者在此次研討中有所收穫,共同推動敘事學研究邁上新的臺階。
江西師範大學教授傅修延認為,新文科的要義之一,在於突破傳統文科的研究模式,促進多學科交叉與深度融合,推動傳統文科的更新升級。敘事本身就是一種跨學科、跨文類的現象,敘事研究因此需要運用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
傅修延說,事件間的相互推動,從邏輯上說是因果聯繫在起作用,但這種作用多半隱藏在暗處,顯露在明處的是促使人物行動的願望,而願望在很多情況下又與物有關。敘事作品有許多圍繞物來展開故事,有不少甚至以物為題。「從符號與意義角度審視物敘事,有助於深化對人類講故事行為的理解,也有利於我們拓寬學術視野和培育新的研究旨趣。」
南京大學教授趙憲章說,小說插圖是最典型的敘事圖像之一。相對詩意圖而言,小說插圖是將圖像插入被摺疊的敘事褶皺中,與故事的「關鍵」「節點」緊密扣連。
「新文科背景下的敘事學研究」學術研討會由江西師範大學敘事學研究中心、江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敘事學研究中心和《敘事研究》編輯部共同主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