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餘名專家學者"雲端"共話敘事學研究發展

2021-01-10 中新網江西新聞


9日,「新文科背景下的敘事學研究」學術研討會在線上召開。


中新網江西新聞1月9日電 (記者 吳鵬泉)「新文科背景下的敘事學研究」學術研討會9日線上召開,包括北京大學教授申丹等在內的260餘名專家學者相聚「雲端」,共話敘事學研究發展。 

敘事學是20世紀60年代末正式誕生於法國的一門新興學科,憑著自身的理論活力與學科滲透力,如今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的、跨學科的學術思潮。 

江西師範大學副校長姚弋霞在致辭中認為,本次會議是在國家新文科建設大背景下舉辦的一次高水平學術會議,會議將有力地促進敘事學的發展,為進一步推動我國新文科建設、提升國家軟實力作出積極的貢獻。

「建設新文科,給敘事學學科建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龔劍飛表示,研究好敘事學,讓敘事學「出圈」,讓更多學科、更多領域了解掌握敘事學理論,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敘事學專家學者大有可為、大可作為。期待與會學者在此次研討中有所收穫,共同推動敘事學研究邁上新的臺階。 

江西師範大學教授傅修延認為,新文科的要義之一,在於突破傳統文科的研究模式,促進多學科交叉與深度融合,推動傳統文科的更新升級。敘事本身就是一種跨學科、跨文類的現象,敘事研究因此需要運用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 

傅修延說,事件間的相互推動,從邏輯上說是因果聯繫在起作用,但這種作用多半隱藏在暗處,顯露在明處的是促使人物行動的願望,而願望在很多情況下又與物有關。敘事作品有許多圍繞物來展開故事,有不少甚至以物為題。「從符號與意義角度審視物敘事,有助於深化對人類講故事行為的理解,也有利於我們拓寬學術視野和培育新的研究旨趣。」 

南京大學教授趙憲章說,小說插圖是最典型的敘事圖像之一。相對詩意圖而言,小說插圖是將圖像插入被摺疊的敘事褶皺中,與故事的「關鍵」「節點」緊密扣連。 

「新文科背景下的敘事學研究」學術研討會由江西師範大學敘事學研究中心、江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敘事學研究中心和《敘事研究》編輯部共同主辦。(完)

相關焦點

  • 兩岸及香港、澳門專家學者鄭州共話物流業發展
    兩岸及香港、澳門專家學者和代表300餘人在論壇上共話物流業協同發展。此次論壇由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河南省商務廳、海峽兩岸暨港澳協同創新聯盟主辦。論壇設置了「網際網路時代的物流人才培養」和「物流業多式聯運現狀及發展」主題活動,參會者6日還赴河南保稅物流區、鄭州國際陸港物流園區實地考察。
  • 20餘名專家學者聚首古城 穿越千年話「蘇東坡與揚州」
    8月22日,20餘名專家學者聚首古城,穿越千年話「蘇東坡與揚州」。 崔佳明 攝8月22日,20餘名專家學者聚首古城,穿越千年話「蘇東坡與揚州」。22日,20餘名著名蘇東坡研究專家學者聚首古城,穿越千年話「蘇東坡與揚州」。
  • 專家學者齊聚玉林,共話鄉村發展
    11月23日下午,在第十七屆「村長」論壇主論壇上,來自各地的農業專家、學者就如何建設新時代的鄉村各抒己見,共話農村發展。城鄉融合,鄉村的希望「鄉村的希望,在於城裡人對鄉村的嚮往。」在主論壇上,浙江省政府諮詢委員會委員顧益康說:「鄉村要成為一個有人氣、有財氣、有生氣的地方。」
  • 全國300名文物專家學者齊聚濰坊 探討館藏文物保護修復
    來自全國各地120家有關單位近300名專家學者齊聚鳶都濰坊,共襄文保盛會。會議聚焦館藏文物保護修復項目工作發展前沿,圍繞館藏文物保護修復項目方案編制、立項申請、人才培養及隊伍建設等議題,邀請了國內知名文物保護修復專家做了12場主題報告和4場互動研討。本次會議演講者準備充分,不吝傳播最新研究成果和經驗;聆聽者專注認真,積極思考互動研討;整場會議充滿了濃濃的學術氛圍。
  • 雲端論劍翹楚集結 國內外心血管專家共話「心」事
    期間,邀請到多位國內外心血管領域知名院士、醫學專家,通過17場線上分論壇,分享行業最前沿醫學知識,探討學術課題。期間,人民網、人民視頻作為線上直播主陣地,365醫學網等多個平臺同步直播,多屏互動。輻射全網的直播矩陣先後吸引到全球各地的心血管領域專家、醫護人員以及在校大學生等數萬名精準受眾在線觀看學習,共話「心」事。
  • 數萬名專家學者「雲上」聚中原,共話心血管疾病
    未來兩天,數萬名國內外專家學者將共同聚首中原,分享探討心血管疾病領域的前沿診療技術,以及心臟病防治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本屆大會涵蓋心血管外科、規範化溶栓、冠心病介入、血脂、麻醉、心血管護理、心血管超聲、心臟康復、高血壓、起搏電生理、肺血管病、心力衰竭、心臟重症等17個領域。
  • 海峽兩岸30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長沙 共研血管通路難題
    來自海峽兩岸100餘家醫院的300餘名腎內科專家學者齊聚星城,圍繞疑難血管通路的建立和腔內治療,以及尿毒症甲旁亢手術治療各細分領域等內容進行專題講座,並分享典型案例。
  • 國內專家學者齊聚中南大,共話後疫情時代翻譯事業與教學發展
    線上和現場共計536人參加開幕式並聆聽了大會的主題報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發展。大會現場開幕式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鄒進文代表學校致開幕詞。湖北省譯協會長、武漢大學劉軍平教授代表主辦方致辭。他表示,在疫情的特殊時刻,各位嘉賓在雲端和線下相見,非常不易。
  • 中外專家學者齊聚山西 共話中國體育賽事發展之路
    中外專家學者齊聚山西 共話中國體育賽事發展之路 2020-01-10 20:26:29 中外體育專家學者就「賽事+」展開智慧碰撞,共同探索中國體育賽事發展之路。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原副局長、中國奧委會原副主席崔大林作主旨發言。他表示,本次大會將成為豐富賽事文化、帶動全民健身、推動體育旅遊、擴大城市影響的有效渠道,成為盤活體育資源、設計體育消費、吸引體育資本入局、促進產業推動的有益平臺,同時,也是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體育強國的創新舉措。
  • 「2020耒耜國際論壇」成功舉辦,專家學者線上線下共話農機高質量發展
    本次論壇以「脫貧攻堅,農機賦能」為主題,圍繞「智能農業裝備發展趨勢」展開研討,來自美國、英國、泰國等7個國家和地區及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吉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60餘所涉農高校的30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29日上午,論壇開幕。
  • 中外專家學者共話中國簡牘學發展 助推「一帶一路」建設
    信息 中外專家學者共話中國簡牘學發展 助推「一帶一路」建設 責任編輯:   中新網蘭州8月17日電 (記者 馮志軍)第三屆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17日在蘭州召開,來自日本、韓國、以色列及中國大陸、臺灣等地區的110餘位專家學者
  • 第三屆全球公共衛生政策論壇開幕,中美專家雲端共話公衛事件「關鍵...
    本次論壇由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聯合主辦,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行,中美專家雲端共話,思考和應對當前世界各國面臨的慢性傳染病與未來全球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衛生政策聯合研究中心理事會會議上,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前任院長Paul Cleary做了中心2020年工作總結和2021年發展規劃報告,包括第一批研究課題的擬發布和擬新增研究員的介紹。各位理事自由發言,對中心工作總結與發展規划進行審議、討論與建議,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徐學敏做會議總結。
  • 專家學者聚忠州共話「忠文化」
    近20名專家學者圍繞「忠文化」的挖掘、打造與傳承等內容進行探討交流。9月6日,忠縣縣委書記賴蛟與專家學者就「忠文化」相關話題進行了交流。忠縣縣委副書記、縣長江夏致辭,忠縣縣委副書記陳強介紹「忠文化」打造情況。
  • 論壇」國內外專家學者共話甘肅通道物流業發展
    蘭洽會· 論壇國內外專家學者共話甘肅通道物流業發展每日甘肅網7月4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首席記者劉瓊)作為國家「一帶一路」7月3日,在第25屆蘭洽會召開之際,「新陸港、新樞紐、新時代」發展論壇暨通道物流產業專題推介會在蘭州舉辦。論壇上,來自尼泊爾、新加坡、俄羅斯、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通道物流行業專家、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為甘肅的通道物流業發展「問診把脈」。
  • 匯聚專家學者 共話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
    12月11日,以「智能互聯 助力大灣區發展」為主題的2020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在廣東深圳召開。論壇通過線上+線下同步直播的形式,聚集國內機器人領域頂尖學者、企業代表,共同探討機器人技術,助力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
  • 2020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名導論劍在廈舉辦 兩岸四地共話導遊職業發展未來
    臺海網8月29日訊 據廈門網報導 8月28日下午,第十六屆海峽旅遊博覽會重要活動之一「2020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名導論劍」,在廈門集美閩臺研學旅行基地舉辦,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優秀的導遊代表、業界專家及行業精英近250位嘉賓匯聚一堂,共話導遊職業發展的美好未來
  • ...國際研討會在雲南澄江召開 百餘名專家學者共話我國寒武紀動物...
    現場,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以及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西北大學、雲南大學、貴州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共130餘人參會。本次國際研討會的舉辦旨在紀念澄江生物群發現35周年,向國際社會介紹我國寒武紀動物的研究成果,交流寒武紀大爆發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商討下一步寒武紀大爆發相關研究的方向。
  • 沈家本誕辰180周年 百餘法學專家湖州共話法治文化傳承
    沈家本誕辰180周年 百餘法學專家湖州共話法治文化傳承 2020-11-21 17:55:33  為深入挖掘沈家本法律思想,傳承法治文化,弘揚法治精神,11月20日至22日,第二屆沈家本與中國法律文化學術研討會在湖州召開,中國各地專家學者等140餘人參加,共話法治文化傳承發揚。  「我們要注意研究我國古代法制傳統和成敗得失,挖掘和傳承中華法律文化的精華,從中汲取營養。」在中國法學會研究部負責人、一級巡視員李存捧看來,當下,中國法律史研究的時代已經來到。
  • 140餘名專家學者出席第二屆全國炎黃文化論壇
    140餘名專家學者出席第二屆全國炎黃文化論壇新華社太原11月1日電(記者王皓)第二屆全國炎黃文化論壇1日在太原開幕,活動由山西省委宣傳部指導,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山西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山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山西省華夏炎帝文化基金會聯合主辦
  • 300餘位專家學者齊聚武漢,共商糧食安全與產業科技創新
    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的300餘位糧食行業知名專家學者、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齊聚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共商糧食安全與產業科技創新發展大計。全國首屆糧食安全與產業科技創新國際論壇在漢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在開幕式視頻致辭中表示,本次論壇將分析展望全球糧食產業發展態勢與前沿科技熱點,促進我國糧食產業可持續發展。 與會專家學者群策群力,共商我國糧食安全和科技發展方案,為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出謀劃策。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武在主題為《植物油品質及風味研究前沿與進展》的報告中指出,應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加快由增產向提質導向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