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在世,半生在床」,人的一生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科學的睡眠方法當然是每個人都該學習的。好的睡姿能讓你的睡眠質量更高,對你的身體也更好;不好的睡姿不僅影響睡眠效果,對身體也會有所損害。
民間有一句流傳甚廣的俗語:「寢不橫屍,眠不北向」,這句話是古人研究正確睡姿後,總結出的一句口語化、通俗化的俗語。《論語》也有一句:「寢不屍,居不客」,可見本文要講的這句俗語,也是有典籍作依據的。
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它有科學道理嗎?
寢不橫屍
「寢不橫屍」的意思是:睡覺時不能像屍體一樣,兩手放在胸口橫躺著。
死者下葬時的姿勢,就是兩隻手放在胸口,安詳地躺在棺材中。古人反對像屍體下葬時的睡姿,有一個原因就是忌諱這一點。
有些頑皮的小孩為了好玩,就刻意學習死者的姿勢睡覺,這樣做肯定要遭到大人的「教育」。
科學的解釋是:「橫屍」(仰臥)的睡姿不利於身體健康且影響睡眠質量。
仰臥的睡姿會讓背部的肌肉承擔過度的壓力,第二天起床後容易腰酸背痛。而且仰臥的睡姿,會讓睡眠狀態的人下意識地把手放在胸口上。
有一點恐怕很多人都知道:兩隻手放在胸口上入睡,就容易做噩夢。睡覺做噩夢的話,人雖然處於迷糊的睡眠狀態,精神還是會因為過度緊張而處於緊繃狀態,身體會因為發熱而全身出汗。這樣度過一晚的睡眠時間,不僅會影響第二天的心情,還會讓你一整晚的睡眠時間都被白白浪費了。
晚上做夢本就會影響睡眠質量,更何況是做噩夢,這樣的話一晚上就「白睡」了。
「橫屍」的睡姿為何容易做噩夢呢?
如果你家裡有寵物的話你就會發現,動物入睡時大多不會仰著睡,這是因為動物脆弱而柔軟的肚皮的下面,有他們身體中最重要的心臟部分。
遠古時代的人,沒有房屋保護自己,晚上有時只能在野地裡入眠,這樣是很不安全的,所以人會下意識地用雙手保護心臟,以避免有可能的動物襲擊。
人睡覺時之所以喜歡用雙手護住胸口,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保護心臟的睡姿刻在了人的基因之中,這樣的睡姿會讓人覺得舒適和安心。然而平躺著睡覺又用雙手護住胸口,會對身體有損害,手的重量會給心臟帶來壓迫感,讓心臟跳動時有負擔,所以這樣睡覺會讓人覺得緊張、胸悶,就會做噩夢。
眠不北向
「眠不北向」的意思是:睡覺時腦袋不能朝向北方,這和床的擺放方向有關,床頭不可以朝向北邊。
「眠不北向」和「床不能放在窗戶下面」的說法,很多人以為它們是「風水家」的主張,實則不然。這些床位擺放的科學方法本來就有,「風水家」只不過是給它們強加了一些神秘的解釋而已。
他們認為:北方在傳統的觀念裡,是極陰極寒之地,睡覺時腦袋朝向北邊,會受到「陰」的感染而損害身體裡的「陽」。
科學的解釋是:這和中國的地理位置有關,中國地處溫帶,北方是寒帶,南方是熱帶。中國每到降溫的季節,西北方都會刮來寒冷的冷風。而在古代,人們房屋的建造並不牢實,泥土和木頭築成的牆壁經常會漏風。
如果床頭朝向北方,每到刮北方寒風的季節,你的腦袋每晚都會遭到寒風的侵蝕,這樣對身體健康當然有極大的不好。
在現代,人們用混凝土建造房屋,房子當然不會漏風,所以「眠不向北」的說法你可以選擇忽視,但是床頭切記不要有窗戶。
因為窗戶總是容易漏風或是忘記關上,這種情況下,你的身體有被子的保護所以不會受到寒風的侵蝕,你沒有遮蓋的頭腦就遭殃了。所以床位切記不要擺放在窗子下面。
科學的睡姿
人的肚皮是比較脆弱的部分,而肚皮的下面又是重要的身體器官。趴著的睡姿雖然舒服,卻容易讓身體器官承受身體的部分重量,這樣當然對身體有害。
仰臥的睡姿又容易讓人腰酸背痛,古人云:「睡似一張弓」,科學的睡姿古人早已發現,就是側臥,而右側臥是最健康的睡姿。
這樣的睡姿,能讓心臟位於身體的上方,讓心臟不受壓迫,有利於它的跳動。能讓肝臟處於身體的下方,讓血液可以輕鬆地流入肝臟,有利於身體內的血液循環。
人的一天中,最重要的就是晚上的睡眠時間。如果睡眠質量好的話,能讓人消除今天累積的疲勞,讓身體得到較好的休息,還能保證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去做自己的工作。人的精神和身體狀態都好的話,也有利於心情的舒適。如果長期用錯誤的睡姿,而不好良好的睡眠,會讓人的身體、精神和心情只會越來越不好,長久以往,不僅工作上會經常出錯,也會給人際關係帶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