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寢不橫屍,眠不北向,學會古人這麼睡,受益終生!

2020-12-13 清心論史

「一生在世,半生在床」,人的一生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科學的睡眠方法當然是每個人都該學習的。好的睡姿能讓你的睡眠質量更高,對你的身體也更好;不好的睡姿不僅影響睡眠效果,對身體也會有所損害。

民間有一句流傳甚廣的俗語:「寢不橫屍,眠不北向」,這句話是古人研究正確睡姿後,總結出的一句口語化、通俗化的俗語。《論語》也有一句:「寢不屍,居不客」,可見本文要講的這句俗語,也是有典籍作依據的。

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它有科學道理嗎?

寢不橫屍

「寢不橫屍」的意思是:睡覺時不能像屍體一樣,兩手放在胸口橫躺著。

死者下葬時的姿勢,就是兩隻手放在胸口,安詳地躺在棺材中。古人反對像屍體下葬時的睡姿,有一個原因就是忌諱這一點。

有些頑皮的小孩為了好玩,就刻意學習死者的姿勢睡覺,這樣做肯定要遭到大人的「教育」。

科學的解釋是:「橫屍」(仰臥)的睡姿不利於身體健康且影響睡眠質量。

仰臥的睡姿會讓背部的肌肉承擔過度的壓力,第二天起床後容易腰酸背痛。而且仰臥的睡姿,會讓睡眠狀態的人下意識地把手放在胸口上。

有一點恐怕很多人都知道:兩隻手放在胸口上入睡,就容易做噩夢。睡覺做噩夢的話,人雖然處於迷糊的睡眠狀態,精神還是會因為過度緊張而處於緊繃狀態,身體會因為發熱而全身出汗。這樣度過一晚的睡眠時間,不僅會影響第二天的心情,還會讓你一整晚的睡眠時間都被白白浪費了。

晚上做夢本就會影響睡眠質量,更何況是做噩夢,這樣的話一晚上就「白睡」了。

「橫屍」的睡姿為何容易做噩夢呢?

如果你家裡有寵物的話你就會發現,動物入睡時大多不會仰著睡,這是因為動物脆弱而柔軟的肚皮的下面,有他們身體中最重要的心臟部分。

遠古時代的人,沒有房屋保護自己,晚上有時只能在野地裡入眠,這樣是很不安全的,所以人會下意識地用雙手保護心臟,以避免有可能的動物襲擊。

人睡覺時之所以喜歡用雙手護住胸口,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保護心臟的睡姿刻在了人的基因之中,這樣的睡姿會讓人覺得舒適和安心。然而平躺著睡覺又用雙手護住胸口,會對身體有損害,手的重量會給心臟帶來壓迫感,讓心臟跳動時有負擔,所以這樣睡覺會讓人覺得緊張、胸悶,就會做噩夢。

眠不北向

「眠不北向」的意思是:睡覺時腦袋不能朝向北方,這和床的擺放方向有關,床頭不可以朝向北邊。

「眠不北向」和「床不能放在窗戶下面」的說法,很多人以為它們是「風水家」的主張,實則不然。這些床位擺放的科學方法本來就有,「風水家」只不過是給它們強加了一些神秘的解釋而已。

他們認為:北方在傳統的觀念裡,是極陰極寒之地,睡覺時腦袋朝向北邊,會受到「陰」的感染而損害身體裡的「陽」。

科學的解釋是:這和中國的地理位置有關,中國地處溫帶,北方是寒帶,南方是熱帶。中國每到降溫的季節,西北方都會刮來寒冷的冷風。而在古代,人們房屋的建造並不牢實,泥土和木頭築成的牆壁經常會漏風。

如果床頭朝向北方,每到刮北方寒風的季節,你的腦袋每晚都會遭到寒風的侵蝕,這樣對身體健康當然有極大的不好。

在現代,人們用混凝土建造房屋,房子當然不會漏風,所以「眠不向北」的說法你可以選擇忽視,但是床頭切記不要有窗戶。

因為窗戶總是容易漏風或是忘記關上,這種情況下,你的身體有被子的保護所以不會受到寒風的侵蝕,你沒有遮蓋的頭腦就遭殃了。所以床位切記不要擺放在窗子下面。

科學的睡姿

人的肚皮是比較脆弱的部分,而肚皮的下面又是重要的身體器官。趴著的睡姿雖然舒服,卻容易讓身體器官承受身體的部分重量,這樣當然對身體有害。

仰臥的睡姿又容易讓人腰酸背痛,古人云:「睡似一張弓」,科學的睡姿古人早已發現,就是側臥,而右側臥是最健康的睡姿。

這樣的睡姿,能讓心臟位於身體的上方,讓心臟不受壓迫,有利於它的跳動。能讓肝臟處於身體的下方,讓血液可以輕鬆地流入肝臟,有利於身體內的血液循環。

人的一天中,最重要的就是晚上的睡眠時間。如果睡眠質量好的話,能讓人消除今天累積的疲勞,讓身體得到較好的休息,還能保證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去做自己的工作。人的精神和身體狀態都好的話,也有利於心情的舒適。如果長期用錯誤的睡姿,而不好良好的睡眠,會讓人的身體、精神和心情只會越來越不好,長久以往,不僅工作上會經常出錯,也會給人際關係帶來麻煩。

相關焦點

  • 俗語「寢不橫屍,眠不北向」,古人睡覺學問多,學會終身受益!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俗語「寢不橫屍,眠不北向」,古人睡覺學問多,學會終身受益!在我們的生活中,尤其是家裡有老人的,總是能聽到類似「俗話說」「常言道」等這樣開頭的話。一般來說,這樣的話語即我們所說的俗語、老話,是從古代一代又一代人,通過口口相傳流傳下來的。
  • 俗語「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古人睡覺有何講究
    古人早就總結出一些睡眠的經驗,並把經驗總結成了俗語,說:想要睡得好,就要「臥不覆首,眠不北向」,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一、「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是何意?因為睡覺時把頭捂在被子裡,由於棉被透氣性較差,空氣流通肯定不暢,容易引起呼吸不暢,時間一長,容易出現缺氧的狀況,這樣自然會影響睡眠的質量。因此,老祖宗總結的「臥不覆首」是很有道理的。所謂「眠不北向」,出自於《老老恆言》。眠不北向,是指睡覺的時候,頭部不要朝向北邊。原文講:「首勿北臥,謂避陰氣」。
  • 農村俗語「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我們講一個很經典且和人們息息相關的農村俗語吧,是這麼說的「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什麼意思呢?宮女竟然不是側臥睡覺,這不就是平視皇帝了嗎?平視皇帝對皇帝就是大不敬。所以,宮裡的規定就是要讓她們側臥著睡覺。這樣她們即便是睡著了,也不是平視皇帝那麼,這個故事和農村俗語「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有什麼關係呢?
  • 俗語「寢不橫屍,眠不向北」有什麼含義,看完還真長見識!
    現階段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好多人作息時間不規律,在睡眠問題上尤為的突出。而今天要帶給大家的俗語「寢不橫屍,眠不向北」,就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幫助。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其中的道理又是怎樣的呢?寢不橫屍我們乍一看這句話,會覺得有點危言聳聽,怎麼連屍體都出來了?是不是古人故弄玄虛,存在一些謬論呢?其實並非如此,而是大有來頭。這句話出自《論語·鄉黨》,裡面記載說「寢不屍,居不客」。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睡覺的時候不要像屍體那樣躺著,在家中也不必太過於講究禮節。
  • 農村話「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是什麼意思?你聽過嗎?
    「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這句話,前兩句在我們湖北農村那邊經常聽到,尤其是過年回家的時候,經常被長輩們罵:睡覺不要蒙著頭!都多大早上了還在床上挺屍!……如此種種,以至於我一度覺得,在家真的太痛苦了,連睡個覺也要被人說……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真的有道理還是純粹是家裡人看你不順眼才說的。農村話「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是什麼意思?你聽過嗎?首先,這句話中寢、臥、眠指的都是睡覺。
  • 「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啥意思?古人的話,也很有道理
    在充滿快節奏生活的今天,在你累得要崩潰的時候,能躺在床上睡覺已經是一種奢望了,所以也就沒有什麼講究了,但是在古時候,有句話叫做「寢不橫屍,臥不覆首,面不北向」,它對人們睡覺的姿勢、方向都有了一些規定,而且看上去還挺沒有道理的,然而這句話能夠流傳至今,想必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這句俗語究竟有什麼含義呢?
  • 俗語「寢不橫屍,眠不向北」啥意思?古人這句俗語有科學道理嗎?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睡覺也是一門學問,而且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講究。為此老祖宗們還總結了一句俗語:「寢不橫屍,眠不向北」,古人這句俗語有無科學道理呢?這句話體現出了睡覺的學問和養生方面的知識。在現在社會中,有很多人都喜歡睡懶覺,尤其是在冬季的時候更喜歡賴床,一時貪圖享樂是人之常情,但如果睡覺時間、姿勢不對,恐怕就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 俗語「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老祖宗為啥這樣忠告?
    而在眾多的民間風俗當中,其中不乏一些禁忌和講究,就比如這句民間俗話「寢不橫北、臥不覆首、眠不北向」,其意在表達睡眠養生也需要正確的姿態,如果睡姿不好正確,那麼想要得到良好的睡眠效果,並不容易。那麼這句俗話這樣說的依據在哪裡呢?有沒有道理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 老話「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有什麼寓意?有道理嗎?
    老話:「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有什麼寓意?有道理嗎?文/悠悠歷史心隨著時代變遷,雖然有些東西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但是俗語卻在農村不斷流傳。今天小編就向大家說一句農村俗語老話,「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你知道什麼寓意嗎?這句話有道理嗎1、寢不橫屍這句話具體的含義就是說,人像屍體一樣仰面而臥。通俗點來說,只要是人在睡覺時的姿勢,不能和過世人的姿勢一樣,那麼為什麼有這樣的講究呢?
  • 俗語:「面不仰臥,腿不張胯」,老祖宗三句經典,讓你受益終身!
    俗語:「面不仰臥,腿不張胯」,老祖宗三句經典,讓你受益終身!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的老祖宗用他們的聰明才智,總結了眾多飽含哲理的俗語經典,如:「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柳不上堂,死不睡楊」「男無性不剛,女無性無秧」等等,這些俗語老話既然能夠歷盡千年歲月滄桑依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身為一脈相承的炎黃子孫,我們更應該奉守老祖宗的這些教誨。
  • 農村俗語「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寢不橫戶,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是祖宗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其語意蘊藏著一定的哲理和科學道理,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農事等方面起到了一定教導作用,有些俗語到現在還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鑑價值,如俗語「寢不橫戶,臥不覆首,眠不北向」,至今還在農村許多地方流傳,那麼它有何語意呢?有什麼道理呢?
  • 俗話:「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是什麼意思?佩服古人
    古人在長期的生活實踐過程中,形成了一套關於睡眠的俗語。例如「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說是什麼意思呢?咱們一起看看吧!先來說說第一種寢不橫屍,這句話出自《論語·鄉黨》,原句為寢不居,居不客。大概有意思就是人連睡覺都要講究禮節,不可以像死屍一樣躺著。
  • 俗話說「眠不北向」究竟是何道理?跟古人學睡覺,或能受益終生
    前段時間小編在網上看到關於中國的歷史,說中國和別的國家玩過哲學、玩過各種佛經……具體所說的是哪些國家,小編忘記了很多。但總的意思就是說中國一直站著世界的舞臺上,和各個國家玩耍。在小編的印象中,從古埃及到現在的美國,世界的舞臺上一直都有中國的身影。
  • 古人說:「吃飯大汗,一生白幹」,老祖宗2句經典俗語,受益終生
    古人說:「吃飯大汗,一生白幹」,老祖宗2句經典俗語,受益終生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有文化底蘊的國家,縱觀我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不難發現在這段光輝的歲月中人們曾創造過無數的文化寶藏
  • 俗語說「臥不覆首,眠不北向」,古人的睡眠法,值得學學!
    古時有句話叫「不求神仙睡」。事實上,現代人正面臨著更嚴重的睡眠問題。我們應該多注意睡眠養生。了解古人睡眠養生的經驗,將給我們一些有益的借鑑。「睡無臥屍」是什麼意思?它來源於《論語·鄉村黨》,原話是「睡不著屍」。這裡的「屍體」。像屍體一樣仰臥著。換言之,在古人看來,仰臥睡覺是非常不幸和不健康的。
  • 俗語:「人過四十,不睡三覺,不求三人」,老祖宗說的句句有理!
    家裡的長輩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是說起俗語可是一套一套的,前幾天回老家,就聽到這麼一句,「人過四十,不睡三覺,不求三人」,從表面來看,就是說人到了40歲以後,有三種覺不能睡,有三種人不能求,俗語的特點就在於這,言簡意賅,要真想理解其中的道理,還是要明白具體說的是啥。
  • 古人睡眠講究多,「寢不橫屍、臥不覆首」此話有何道理?
    古人睡眠講究多,「寢不橫屍、臥不覆首」此話有何道理?相信大家也都有所了解,中國的歷史悠久,在許多的事情上,都是有著極大的講究的。我們人類每天都是需要吃飯、睡覺的,只有得到了休息,補充了能量,才能支撐身體繼續進行運轉,才可以繼續存活在世界上。睡覺就成為了我們最關注的事情了,尤其是還想要進行養生的人,總是會研究出一些大道理來。
  • 老祖宗說「人睡三覺,命比紙薄」,啥意思?很多人睡錯了卻不自知
    人不睡覺,根本就不可能活下去。人在睡覺的時候,身體和大腦會得到自我修復。很多人都有個感覺,睡醒之後神清氣爽,那就是因為大腦和身體的機能得到了恢復。可以說,睡覺不好的人,健康一定會出問題。睡眠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可以影響一個人的身體狀況。
  • 古人云:女人顴骨高,什麼不用刀?老祖宗的觀人智慧,字字有道理
    所以老祖宗給我們的告誡,早懂少吃虧,古人的智慧以及忠告指導著我們的生活,能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很多人都問我,想要學習很多古人的智慧,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學起?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從書本上獲取!那麼該看什麼書呢?我給大家的建議是看一看《易經》!
  • 牢記古訓:「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讓你受益終生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作為擁有深厚人生經驗的智者,能給我們提供很多良好的建議,更何況還是古人總結出來的古訓。古訓,作為民間文化的精髓,是老祖宗留給世人的生活經驗總結,對於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