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說2019年是寡婦年要注意倒春寒,有道理嗎?天氣預報說明問題

2020-12-07 果然悠

前幾天在村裡溜達的時候,路過農村老人曬太陽的地方,有老農說2019年是寡婦年要注意倒春寒,這種說法有道理嗎?寡婦年、倒春寒都是民間的一種說法,不搞明白老農這些專業術語還真有點搞不懂民間的一些諺語,我們先看一下什麼是寡婦年,什麼是倒春寒?

寡婦年

指的是這一年沒有立春節氣。比如今年立春節氣是在大年三十,而年三十還是屬於前一年的時間,這就導致第二年沒有了立春節氣,這種年景就是農民所說的寡婦年。

寡婦年、寡婦年,顧名思義說的是這種年景不易婚嫁,但是這只是農民的一種說法,實際上是因為我國使用的是農曆和陰曆兩種曆法,立春等節氣屬於陽曆,而春節屬於陰曆,在陰曆中有閏月的說法,就導致陰曆和陽曆19年會出現一個輪迴,在這19年當中有7年屬於無春年,也就是」寡婦年「,還有7年屬於雙春年,就是陰曆一年中有兩個陽曆的立春節氣,還有5年屬於單春年,就是陰曆一年中只有一個陽曆的立春節氣。

倒春寒

倒春寒是一種天氣現象,因為根據節氣變化,立春之後天氣應該逐漸變暖,但有的時候立春之後再來一次寒流,導致氣溫明顯下降,那麼這種天氣就被稱為倒春寒。倒春寒主要影響的是農作物的生長,因為隨著天氣轉暖,萬物復甦走出冬眠期開始生長,小麥開始返青,桃樹、杏樹等開花早的樹木也開始生長,這時候來一次倒春寒突然降溫,那麼很容易給小麥、桃樹等造成嚴重凍害,輕者減產,重者甚至會絕產,嚴重影響農業生產。

寡婦年和倒春寒有沒有關係呢?

根據一些諺語和老農的經驗來看,二者還是有一定的關係的,俗話說春打五九尾,路上凍死鬼,而今年立春就正好是五九的最後一天,按照諺語莊稼要減產,那減產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了倒春寒的影響。再者無春年一般是立春比較早,這樣農作物開始生長的時間就早,但是天氣還沒真正轉暖,就容易受到寒潮的影響,也就容易出現倒春寒。

再聯繫最近幾天的天氣預報就更能說明問題了:中央氣象臺預計,除夕至初二,全國大部無明顯降溫降水天氣,有利於假日出行。假日後期,受較強冷空氣影響,中東部將出現較大範圍雨雪和大風降溫天氣。初三至初五,中東部地區將有4~6級偏北風,氣溫下降6~10℃;華北平原日最低氣溫降至-12~-8℃,黃淮、江淮-7~-4℃,江漢、江南北部-3~1℃;初五至初六,渤海、黃海、東海、臺灣海峽、南海北部和北部灣有6~8級、陣風9~10級的偏北風。初二前後新疆北部有大風強降溫及降雪天氣。

可以發現,在春節期間的天氣是偏冷的,最低甚至降至-12攝氏度,這是符合倒春寒的道理的。也就可以「準確」得推測2019年將會出現倒春寒,只是剛立春就先來個小的倒春寒。所以說農村的一些諺語、俗語,老農的經驗還是要聽的,這些俗語也確實可以指導我們的農業生產。

相關焦點

  • 俗語說的「寡婦年″要注意「倒春寒「,有什麼道理嗎,2019年是嗎?
    南方有一俗話:三月三冷死老母鴨,這三月三不是春天了嗎?為什麼還會冷死老母鴨呢?其實春天的這種氣溫突變的冷叫做「倒春寒」。今年立春立的早,大年三十這天就立春了,為此北方人把這種大年三十立春的年叫做「寡婦年」。
  • 19年除夕當天立春,古語「寡婦年,倒春寒」今年春節到底冷嗎?
    在春節裡大家都可以互相外出走親戚祝賀,那麼小夥伴們最擔心的問題就來了,春節期間到底冷不冷?先不回答這個問題,今年19年的立春在除夕當天。 小編曾經聽過村裡的老一輩的農民說如果立春在除夕當天的話,明年就會有「寡婦年,倒春寒」的說法,那麼到底有沒有科學的依據呢?老一輩的農民說」寡婦年「不利於農業種植和婚嫁,真的是這樣嗎?
  • 老人經常說:「寡婦年,倒春寒」是啥意思?2019年是寡婦年?
    文/玉濁清老人經常說:「寡婦年,倒春寒」是啥意思?2019年是寡婦年?這些俗語就是一種文化理念的體現,但是有很多人都覺得如今的社會是一個科學社會,這些詞語有一些包含著女性色彩,不能夠用科學來論證,所以很多詞語被人們所摒棄,並且認為根本就不可信,久而久之就不重視起來了。不知道在中的詞語中,你是否聽過這樣一句話:寡婦年,倒春寒?
  • 俗語:「寡婦年,倒春寒 」19年除夕與立春同一天,今年春節冷嗎
    俗語:「寡婦年,倒春寒。」19年除夕與立春同一天,今年春節冷嗎?王安石曾在《元日》中寫到過:「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句話形容的是家家戶戶迎新春的場景。前段時間我們剛剛辭去2018年,迎來了2019年。
  • 豬年沒有立春,農諺「寡婦年,倒春寒」啥意思,今春有倒春寒嗎?
    2019年沒有立春節氣,農諺「寡婦年,倒春寒」,會迎來倒春寒嗎?你怎麼看?距離2019年的春節僅有幾天時間了,馬上就要迎來2018年的除夕了。在民間還有著「百年難逢三十春」的說法,意思是說除夕和立春同一天,這樣是百年都未必會遇到一次的。正是因為罕見,所以很多的農民認為這樣的年份是非常吉利的,農作物會是大豐收。不過,有些人卻有另外一個疑惑,那就是農曆2019年沒有立春節氣,而在民間流傳著農諺「寡婦年,倒春寒」,是不是說2019年的春天會迎來倒春寒呢?對此你怎麼看呢?(1)什麼是寡婦年?
  • 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寡婦年嗎?會有倒春寒嗎
    今天是農曆的十一月初三,距離2021年春節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儘管距離新一年還有挺長時間,但是人們早已經開始關注起明年的將要發生的事情。對於農民來說,最關心的事情就是明年天氣如何和糧食收成的情況。農村老人常說「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寡婦年嗎?會出現倒春寒嗎?
  • 農村俗語說的「寡婦年,倒春寒」是啥意思呢?明年有沒有倒春寒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有沒有道理呢?民間俗語對於年景的說法頗多,而且年景和節氣的更迭更是會和天氣聯繫在一起,各地都有諸多的氣象諺語,都是在過去天氣預報不不發達的實際情況下,對於天氣做出一定的預判,其中很多都是一些具有長期經驗的積累,也是根據當年的一些天氣走向,從而用於以後的天氣發展,雖然說是不會百分百的準確,但作為參考使用,這些諺語都還是很有價值的。
  • 2019年是寡婦年,沒有「立春」節氣?「寡婦年,倒春寒」聽過嗎?
    這是因為農村有種說法是「寡婦年,倒春寒」,按照一些農村老人的說法,2019年是「寡婦年」,那麼明年春天可能會發生倒春寒現象,這對地裡的莊稼來說可是致命的打擊。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人迷糊了,這「寡婦年」又是從哪來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句話應該如何理解。
  • 18年除夕是19年立春,古語「寡婦年,倒春寒」有什麼特別講究?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比較關心春節期間的天氣問題,因為小夥伴們則是春節期間東跑西竄的玩,而農民朋友關心天氣問題一是置辦年貨、二是關心農作物生長。所以春節期間的天氣就牽繞著很多人的心,其實咱們的老祖宗是非常有智慧的,他們流傳下來的俗語就可以推斷出未知的天氣和第二年的年成,下面咱們就隨著小編的腳步咱們一起來看看春節期間的天氣怎麼樣。
  • 俗語:寡婦年,倒春寒,19年除夕當天立春,會出現「倒春寒」嗎?
    俗語:寡婦年,倒春寒,19年除夕當天立春,會出現「倒春寒」嗎?時間如流水,2018年快要過去,即將迎來新的2019年,在一個全新的2019年裡,我們大家都將要跟2018年說一聲再見。在新的一年裡,天氣越來越冷,希望大家不要忘了保暖,穿衣服,在這裡,先祝大家豬年快樂。而且新的2019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有句俗語說:寡婦年,倒春寒,你們大家說為什麼2019年是寡婦年?是因為2019年少了一個立春的節氣,19年除夕當天立春,所以2019年也叫做寡婦年,這也是古代人們對沒有立春的一個稱謂罷了,會出現「倒春寒」嗎?
  • 「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不是寡婦年?2021年會倒春寒嗎?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再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就將迎來2021年,隨著2021年的逐步來臨,關於年景的討論多了起來,其中較熱門的是2021年為寡婦年,結婚娶親需要避諱,朋友們知道是怎麼回事嗎?說2021年是「寡婦年」,指得的是2021年沒有立春節。
  • 寡婦年是真的嗎?「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春季偏冷嗎
    導讀:寡婦年是真的嗎?「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春季偏冷嗎?農村俗語影響著一代代農民的想法,農民也根據這些農村俗語來預測年景,也可以根據俗語調整農耕生產,這不,馬上到了新一年交接的時候,坊間又開始為新的一年做預測了,這不,農村俗語說「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寡婦年,這是真的嗎?
  • 2019年沒立春,民間流傳一句俗語:寡婦年,倒春寒,不宜婚嫁
    比如最近就有老人說2019年不宜結婚,這是為何呢?其實這是因為一句流傳了很久的俗語:寡婦年,倒春寒。其實並非如此,這種說法根本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不過是古人太過迷信才有了這樣的說法,並不會真正幹擾到現實世界。所以在2019年一樣可以結婚,並不會有問題。不過這句俗語的前半句話沒什麼用,但是後半句話卻是有一定道理。
  • 終於知道,為什麼2019年是「寡婦年」了!
    這些俗語包含的內容很廣泛,其中涉及到預測天氣、做人道理等等,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俗語就是最近在農村比較盛行的一句了,「遇到寡婦年,必有倒春寒」,什麼是「寡婦年」和倒春寒「呢?咱們接著一起來了解下。「遇到寡婦年,必有倒春寒」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如果當年一年之中沒有立春節氣的話,那麼農民伯伯就要當心倒春寒的天氣了,因為倒春寒這種天氣對於農業生產十分的不利,會造成農作物大面積的減產。人們口中所謂的」寡婦年「其實就是一年中沒有立春的節氣,在農村人們認為春是四季之首,因此人們把這樣的年份稱為」寡婦年「。
  • 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啥年?有倒春寒嗎?
    導讀: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啥年?有倒春寒嗎?隨著冬至節氣的臨近,立春也就不遠,關於立冬有句老話叫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這裡指的是夏季入伏的時間以及數九的開啟。而對於數九這裡所說的逢壬,其實指的並不是逢壬日才進入數九,數九是冬至當天開始數九,這裡所說的壬指的是妊娠的寓意,所描述的是冬至孕育著立春,所以也有冬乃春之母的說法。冬至開始了數九寒天,在這寒冷的天氣之中也孕育著春的到來,所以說冬至一到,立春也就不遠了。
  • 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1年是「寡婦年」嗎?會不會有倒春寒?
    因此,為了反映四季交替,氣候變遷,往往要通過陰曆增加閏月以實現四季的分明,這也是為啥有「十九年7閏」或者「五年二閏」的說法!據了解,2021年2月3日農曆臘月二十二,立春!這也意味著立春在過年之前,而2022年立春時間是2022年2月4日正月初四,由此可見,2021年農曆兩頭無春,在民間這也被稱為「啞年」「無春年」亦或者「寡婦年」!
  • 農村常說「寡婦年,倒春寒」,這是為什麼?真的不適宜結婚嗎?
    農村常說「寡婦年,倒春寒」,這是為什麼?真的不適宜結婚嗎?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農村老高」,老高是一個專注於研究三農之類的人,一直關心著社會中的大小事,關注最新的三農政策,為你呈現最新最全的社會類話題!
  • 今年除夕和立春同一天,農諺「寡婦年,倒春寒」,春節冷不冷?
    今年除夕和立春同一天,農諺「寡婦年,倒春寒」,春節冷不冷?文/農夫也瘋狂2019年什麼時候立春,農村的老話是「春打五九尾,春打六九頭」,說的是立春是在五九之後的最後一天,或者是在六九的第一天。其實在陽曆上打春的時間比較固定,每年都是在2月4日左右,並且今年在節氣上確實有點奇怪,那就是2019年2月5日是大年初一,而立春是在2月4日,所以是大年三十恰逢立春,這樣可是「百年難逢三十春」,聽專家說100年才出現三次。在民間的說法是年前就立春了,那在農曆一整年中都沒有了立春節氣了,因此這樣的年份也被稱之為「黑年」,「寡婦年」。
  • 19年何時立春?「倒春寒」,「寡婦年」怎麼回事?春節是冷還是暖
    不過很多小夥伴心裡也存在著疑問:2019年什麼時候立春?「倒春寒」,「寡婦年」 又是怎麼回事?春節到底冷還是暖?1、2019年何時立春?立春的時間其實和冬至有關係,因為冬至之後就開始數九了,而「春打六九頭」說的就是立春是在六九開始的時候。
  • 2019年立春是何時?「寡婦年」,「倒春寒」怎麼回事?答案在這裡
    對於種田的農民來說,他們最在乎的就是天氣了。畢竟雖然他們需要照顧農作物,但是農作物的生長最重要的還是看天氣。那麼2019年立春是什麼時候?為什麼2019年被人們稱為「寡婦年」?「倒春寒」現象又是怎麼一回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2019年什麼時候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