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一俗話:三月三冷死老母鴨,這三月三不是春天了嗎?為什麼還會冷死老母鴨呢?其實春天的這種氣溫突變的冷叫做「倒春寒」。今年立春立的早,大年三十這天就立春了,為此北方人把這種大年三十立春的年叫做「寡婦年」。
我們首先來說一下為什麼被稱為寡婦年,24節氣從立春起,又回到立春止,這時間是不變的,約365又四分一天。這樣,在陰曆不是閏正月與十二月的閏月的年裡,就會出現正月立一次春,到了臘月又立一次春,也即一年兩頭春了。這種現象,只有陰曆年閏月的年份才會出現,無閏月的年是見不到的,甚至有無立春的年。2019年立春落在2018臘月除夕上,2019又不閏月,在陰曆年裡,是沒見到有立春,叫無春年了。2020年閏四月,變成有384天,正月十一立春,臘月二十二又立春,幾乎陰曆閏月年都如此,19年有七次。
看到這裡估計很多人已經懂了為什麼明年會被稱為寡婦年了,記得小時候,村裡的大嬸們說今年是寡婦年之類的話,說在這年,女的要買紅衣服穿,男的則要買紅短褲穿。據說紅色喜氣,穿了紅色的衣物,可以消災避邪,所以我記得那一年,村裡的小媳婦,大媽大嬸們每人都買了一件紅衣服。就是因為這傳說中「寡婦年」,街頭上賣紅衣服的小販暴增,而紅色的衣服,男內褲則成了爆款。我認為這種寡婦年和倒春寒是不能相提並論,相互不聯繫的。萬一是衣服販子趁機煽風點火,利用農村人樸實的心理,想賺一把呢?
農村有一老話「春要早打,秋要晚立」,意思是立春立的早的話有利於植物生長,這年定有好收成。這是農村人經過歷年的實踐總結出來的經驗,不是沒有道理。但是立春立的早的話很容易倒春寒這不是不可能,倒春寒主要是指春天時氣溫回升,在氣溫正常的情況下,突受陰雨天氣和冷空氣的入侵,而造成極冷的天氣叫倒春寒。
初春的時候氣候變化無常,如果冷空氣持續較長還較強的話,會使氣溫突降而導致雨雪天氣。這段時間正是植物開花結果的時候,這種天氣極易造成對農作物和對人們出行的影響。這種情況是人類避免不了的,所以迷信的人就把寡婦年和倒春寒聯繫起來,我認為這是不科學的說法,你信嗎?
在農村關於倒春寒天氣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有句話說得好,該冷不冷不成年景,氣溫越反常,越是容易出現倒春寒,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全球天氣的變暖,一些俗言俗語已經變得不太準確,所以對於明年會不會出現倒春寒,還是要根據當地的氣候變化來考證!
小編認為,「倒春寒」作為農業生產上的一個重大危害,是農民每年都需要做好預防措施的,不能抱著僥倖的心理,聽到有流言說今年是好年景,就認為今年「倒春寒」不會來臨就不管不顧,到時候收到損失的可都是自己。所以時刻關注天氣預報,做好預防準備才是農民該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