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杭州文化故事

2020-12-16 中國杭州

  市政協十一屆四次常委會議,圍繞「深入挖掘東方文化內涵,持續提升對外交流傳播能力,使杭州成為展示東方文化的重要窗口」協商議政建言。

  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城市文化的生命力不在於其共同性,而在於其獨特性,只有唯一性和差異性,才有世界性。經過調研,我們認為智慧包容、創新活力、清香淡雅、精緻細膩、和諧圓融、浪漫詩意是最具杭州特色的文化符號,濱水、南宋、茶葉、絲綢、佛教、愛情是最能體現杭州特質的文化介質。只有高揚本土文化特色,杭州文化才能立足於世界名城之林。

  建議按照「世界大同、東方神韻、杭州特色、時尚潮流」的原則,對杭州文化進行梳理,有所選擇,有所取捨,最終實現杭州文化「很世界、很東方、很杭州和很時尚」的對外傳播展示效果。

  深入挖掘、系統整合、深度開發、巧妙經營杭州的東方文化資源,結合新一輪杭州文化體制改革、文化規劃編制和文化設施建設,打好水城牌、良渚牌、南宋牌、茶葉牌、絲綢牌、佛教牌和文創牌,打造一批世界級、標誌性、大手筆、重量級的文化產品、文化地標和文化品牌,從而進一步提升杭州東方文化對外的傳播力、滲透力和影響力,提升杭州城市的辨識度、美譽度和軟實力。

  民革市委會:對於杭州來說,要講好杭州文化故事,提高杭城文化軟實力。一是進一步做好文化媒體推介。在央視、浙江衛視和國外知名電臺、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加強文化推介,提升城市文化曝光率和知名度。充分利用旅遊官網、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進行文化宣傳,與知名旅遊網站合作開展文化活動。二是進一步用好聯盟平臺。積極利用好大運河沿線城市、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城市、國際友好城市等城市聯盟,大力開展文化主題論壇和國際旅遊分享等活動。探索締結宋文化聯盟(與開封)、G20召開城市聯盟等,拓寬文化交流交往渠道。積極參加國家、省局組織的境外主要客源國旅遊推介。三是進一步提升節會效應。杭州的各種文化節會不少,如錢塘江國際文化節、西溪龍舟文化節、大運河文化節、桂花休閒文化節、七夕文化節等,為杭州文化引來眾多目光,聚起巨大人氣。應進一步提升文化節會的效果,努力實現常態化、系列化、規模化、高端化和品牌化,為 「獨特韻味別樣精彩世界名城」建設加分添彩。

  民盟市委會:講好杭州文化新故事。作為江南文化的經典標本,建議充分認識和把握江南文化的個性,以「城市記憶工程」為抓手,深入挖掘杭州歷史文化資源,加大對杭州市區及周邊區縣「非遺」申報力度,建設杭州非遺保護保存、傳承傳播、展示展演、教育研究、生產開發的綜合展示場所,豐富城市記憶資料庫,厚植城市文化底蘊。

  講好杭州文化故事。建議集中籌劃一批反映杭州歷史文化傳承和當下網際網路信息化發展進程的人物或事件的影視作品,進一步提高國內外對杭州城市精神和杭州人創業創新曆程的了解和感悟。不斷創新文化傳承與傳播的途徑和手段,充分結合VR、3D、動漫、微視頻等新技術,以新傳媒新渠道和新方式將杭州的歷史與文化故事進行傳承和發揚,講好段子、演活往事,重視對外文化交流的時代性和創意性。

  民進市委會:發揮佛教文化中的藝術魅力,促進國際佛教文化藝術交流。一是挖掘、梳理杭州佛教文化資源中建築、繪畫、文物等物質遺產與音樂、飲食、茶道等非物質遺產,面向高端,選擇具備藝術影響力的資源,有計劃、分批次地進行宣傳。二是藉助官方、民間博物館平臺,創建佛教文化藝術展。杭州各名寺大都有豐富的書畫、宗教藝術品收藏,杭州各大名寺所在的風景區也時常吸引攝影愛好者的目光。藉助攝影展、書畫展、藝術精品展等方式,可以增強佛教文化對海內外藝術愛好者的吸引力。三是研發佛教文化藝術表演類產品,突出藝術觀賞性,強調參與體驗。如大型的佛教文化演出、禪茶演藝、藝術品賞等,突出佛教文化的精美與獨特,展現東方文化的意境與魅力。

  農工黨市委會:統籌規劃管理,構建文化資源集聚區。杭州是中國濱水文化城市的典型代表,也是人文資源聚集的水系核心區。建議大力發揮城市文化特性,結合城市歷史沿承,以西湖、運河、錢塘江三大水系文脈為體系,整合沿岸的吳越文化、南宋文化、良渚、臨安錢王等歷史文化,整理劃撥形成各自的文化資源區。同時,成立相關部門與專委會,統一建設管理文化資源區內的景點、文化場所及文化事件,從而推動文化資源區發揮各自特色,充分展現相對獨立又互相呼應的區域風貌,形成杭州文化資源物理意義上的矩陣效應。

  致公黨市委會:將錢塘文化、歷史與「一帶一路」相結合,有力助推杭州成為東方文化國際交流重要城市。自古以來,錢塘江是江南地區重要的入海通道,錢塘江流域也是中華文明對外傳播的重要區域之一。錢塘江孕育的吳越文化「海納百川、兼容並蓄」,要發掘、整理、講述好錢塘江與世界緊密相連的故事,凸顯杭州「大氣開放」歷代傳承,體現杭州成為東方文化國際交流重要城市的資質與底氣。要與「一帶一路」相結合,深入挖掘杭州在「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交匯的歷史內涵,做好錢塘歷史文化的學術研究,形成有效的學術成果,樹立杭州在「一帶一路」國際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要善於借用歷史文化符號,主動參與高層面的文化交流、傳播,以優秀文化促進杭州元素走出去,展示杭州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的成果,凸顯杭州成為東方文化窗口的歷史底蘊。

  市工商聯:響應國家戰略,樹立鮮明的杭州傳播主題。一個城市要具備對外交流傳播能力,首先需要在城市發展和產業發展上,具備和國家發展同步的能力。這樣,在對外交流的時候,才有共同語言,才能搭上國家發展的快車。民營企業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這是擴大對外交流的重要途徑。眾多杭州的民營企業,通過參與「一帶一路」,擴大了與歐亞沿線國家的文化、經濟和社會交流。這樣的交流,已經證明可以具有更加快速和有效的傳播效果,具有鮮明的傳播主題。經濟的合作和人文的交流,淡化了各自國家的身份衝突,大家求同存異,共同發展,互惠互利。   可以開闢專門用於對外宣傳杭州的多語言網站和客戶端,只要鍵入相關詞條,就能湧現出成百上千的相關連結。

  策劃多種正面媒介事件。杭州在邁向全國民營經濟強市的建設過程中,講述民營企業的發展特點和優勢,是多層次、多種類、有針對性的傳播途徑,可以提升關注度,減少和國外的溝通性障礙。

  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順應時勢促進主客場文化有機融合。市場潮漲潮落,捍衛和傳承杭州文化之根,是打造文化主場的應有之義。西湖文化在杭州文化中有著獨特的位置。而西湖和阿里巴巴之間,也還缺乏一個傳統文化的傳承主線,缺乏一個杭州文創的「主場」。我們需要進一步思考如何練好內功、做好傳承,如何實現「客場」文化與「主場」文化的有機融合。作為省會城市,杭州應在保護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弘揚歷史文化方面,發揮帶頭作用,做得更好。像現在影視產業在講「IP」,杭州做動漫也要找IP。像與西湖文化中的「白蛇傳」「江南藥王」胡慶餘堂等,就是一個很好的杭州IP。杭州民間工藝的匠人精神,「南料北烹」的杭幫菜,也都可以成為杭州很好的IP。從中好好挖掘和發展,也許我們還能誕生類似代表老北京文化的《茶館》那樣的文化作品。同時,我們也要藉助網際網路時代,藉助人工智慧時代,藉助大數據時代,藉助國力強大、國泰民安的環境機遇,主動作為,實現杭州歷史文化的市場價值和人文價值的有機融合。

  市政協文藝界別:打造演藝生態。政企聯合建立「杭州演藝(全行業的)產業集聚區」,整合演藝產業資源,解決目前杭州演藝行業小而散,「大行業小企業」的產業局面。同時可助力演藝業態創新、延伸演藝產業生態鏈、促進演藝消費,定時推出杭州演藝企業產值排行榜,提升社會對於演藝產業關注度,從而推進「東方演藝之都」建設和杭州文化的傳播力。(本站編輯 祝婷蘭摘編)

相關焦點

  • 向世界講好杭州故事 「八個一」系列外宣活動上線
    為加強杭州城市外宣工作,向世界講好杭州故事,9月5日下午,杭州市委外宣辦正式啟動 「愛杭州」城市外宣品牌活動。啟動儀式上,「八個一」系列活動相繼亮相。上線一個「中國·杭州英文網」「中國·杭州英文網」 是新版的杭州英文門戶網站,由杭州市委外宣辦和中國日報社聯合打造。
  • 講好杭州故事 王益庸《夢回錢塘的孫權》新書品讀會近日舉行
    富陽日報訊 一代風雲人物孫權與杭州有著怎樣的緊密聯繫?近日「講好杭州故事」之優秀傳統文化叢書編纂出版工程首批發行20本圖書與大家見面,音頻圖書也同時上線。而富陽作者王益庸所著的《夢回錢塘的孫權》在首批20本之列。
  • 深耕城市品格,講好杭州故事 杭州優秀傳統文化叢書作者分享創作心得
    杭州優秀傳統文化叢書編輯部主任郭泰鴻 叢書編輯部主任郭泰鴻表示:「這一套叢書,以史實為骨,以故事為肉,以文化為魂,寓歷史、文化、思想、教化於故事之中。」「我們在整理優秀傳統文化,同時也是在創造文化,希望這些成果成為未來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百冊圖書,史實為骨,故事為肉,文化為魂過去的一年裡,《杭州優秀傳統文化叢書》的叢書創作者經過大量考察、反覆推敲。而叢書的編寫工作,更是歷時四年,完成了容納一部專著和十個系列的共一百餘冊圖書。
  • 講好百年老字號的「現代故事」
    早在得知2016年G20峰會在杭州舉辦,組委會將在杭州乃至全國範圍公開招標峰會禮品的消息之時,王星記扇業公司掌門人孫亞青就躊躇滿志,她認為G20峰會是杭州亮相世界舞臺的難得機遇,王星記要義不容辭地為G20峰會服務,充分發揮老字號文化和技藝優勢,講好中國故事,講好杭州故事。
  • 講好杭州故事之「優秀傳統文化叢書」發布倒計時5天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這裡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的江南溫婉; 更有「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凜然正氣。 杭州,是中國文人精神家園中最重要的落腳點之一,而這套《杭州優秀傳統文化叢書》則是一次誠懇的探尋、一回真摯的對話——將一座城市文化價值的豐富蘊意、人文品格細細展開,將深藏於歲月的杭州故事娓娓道來。
  • 代表委員聚焦傳統文化傳承 呼籲講好中國好故事
    代表委員聚焦傳統文化傳承 呼籲講好中國好故事 2015-01-25 22:28:5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杭州
  • 西湖龍井開茶節開幕用一片茶葉講好「杭州故事」
    杭州日報 首席記者 毛長久 通訊員 高靜瑋 汪曉 記者 李忠 攝 三月春光無限好,西子湖畔醉茶香。昨天上午,2019杭州茶文化博覽會暨西湖龍井開茶節在龍塢茶鎮九街的嫋嫋茶香中正式開幕。從全域旅遊、美麗鄉村到如今接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布局,茶產業地位日益凸顯,龍塢茶鎮正圍繞著「最中國、最文化、最生態,具有國際特徵」的中國第一茶鎮目標而強勢發力。
  • 杭州市青年文聯會成立 開展八大行動講好杭州文藝故事
    這是浙江省首個地市級青年文聯組織,是杭州團市委、市文聯進一步凝聚優秀青年文藝工作者和青年文藝愛好者,創作推廣青年文藝精品,廣泛開展青年文藝活動的重要載體。 青年文聯會的會員由杭州市40周歲以下、政治素質過硬的優秀青年文化工作者和青年文藝愛好者組成。
  • 弘揚孝善文化講好金堂故事
    弘揚孝善文化講好金堂故事       本報訊(記者 冉倩婷)舉辦主題晚會並發布《保護與弘揚民間孝善文化·金堂宣言》;在毗河省級旅遊度假區開展「體驗水城風情·感受孝善文化」採風活動;在五鳳鎮賀麟故居舉辦「孝善文化論壇」……為全面唱響「孝善金堂」品牌,講好金堂故事,2017中國故事節·金堂故事會暨金堂縣第二屆孝善文化節於11月28日至29日在金堂縣舉行。
  • 講好黃河故事弘揚黃河文化
    去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 用文化產品講好新疆故事
    從新疆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中汲取養分,從160多萬平方公裡土地上發現生動故事,以更鮮活的形態、更貼近的形式,講好新疆故事、傳播好新疆聲音,我們就能以滿滿的自信,為中華文化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 《楚文化經典符號的創意設計與應用》榮獲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
    》榮獲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國際大賽一等獎。榮獲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國際大賽一等獎。獲獎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表現形式豐富多彩,但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傳統中國、現代中國、未來中國」三條故事主線,從不同角度講述了中國夢的故事、中國人的故事、中國文化的故事、中國品牌的故事和年度故事專題(全聚德故事專題、杭州城市故事和西遊記公園故事)。在本次大賽中,參賽者年齡最大的超過90歲,年齡最小的不超過9歲,如參加《一畝布》故事作品的都是一些小學生。
  • 講好中國故事 堅定大學生文化自信
    【摘要】當前大學生群體存在對傳統文化認知不夠、對革命文化認識片面、對先進文化關注不足、對西方文化盲目認同等文化自信缺失的現象。從講好華夏文明故事、紅色革命故事、改革開放故事、中西差異故事出發,有利於彌補這些缺失。而搭建講好中國故事的「臺」、磨礪講好中國故事的「術」、提升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則是講好故事的必備條件。
  • 挖掘黃河文化內涵,講好黃河文化故事
    暑期社會實踐【挖掘黃河文化內涵,講好黃河文化故事】近日,@長安大學 暑期實踐隊來到陝西省渭南市韓城市和大荔縣,開展了以「挖掘黃河文化內涵,講好黃河文化故事」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團隊通過走訪調研與問捲髮放,實地考察了黃河沿岸城市文化故事和風土人情,搜集了黃河文化背後的故事,梳理了黃河文化的形成、發展與傳承脈絡,積累了豐富的素材。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 講好中國故事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文化軟實力集中體現了一個國家基於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並由此而產生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不僅關係我國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關係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講好中國故事,傳承好中國故事。
  • 西泠印社 講述杭州百年印石文化故事·杭州日報
    記者 夏琳 陳友望 G20峰會花落杭州,開啟了「杭州時間」。西泠印社作為百年名社,作為杭州的一張「金名片」,作為文化名城的一顆璀璨明珠,以藝術的形式講好「中國故事」「杭州故事」,展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獨特魅力,讓各國來賓領略杭州歷史文化和現代都市文明交相輝映的別樣精彩,應當仁不讓,全力以赴。
  • 講好黃河故事 傳承黃河文化
    本報訊(記者 欒月琳 通訊員 李靜 文/圖)「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惠濟區深入挖掘黃河文化,大力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將黃河精神、黃河文化融入社區教育和學校教育,引導全區青少年更好地了解黃河文化、傳承黃河文化,傳播黃河聲音。
  • 講好蕭山故事,我為家鄉代言
    忠孝傳家久,詩書繼世長,9月5號,由浙江省孝德文化促進會、浙江電視臺《時代名片》欄目、杭州市蕭山區儒學學會、蕭山區融媒體中心、杭州夏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我為家鄉代言》孝德文化小使者選拔活動在蕭山電視臺順利舉行。
  • 講好寧波故事傳播當地文化「草根」話劇團上演歷史「大戲」
    話劇團團長賀玉民,是該劇的編劇,他說,創作這部重大歷史題材話劇的初心,是講好寧波故事,傳遞寧波的藝術文化。該劇還是2019年度寧波市、鄞州區兩級文化精品工程重點扶持項目。這支「草根劇團」,憑著對講好寧波故事的熱情與執著,不斷深入生活,近年來陸續創作出一批喜聞樂見的好作品。出品小劇場話劇《雨下個不停》,創排話劇小品《習慣》《新起點小吃店》等。話劇團的組織者、團長賀玉民是一位有話劇情懷的業餘編劇,擅長以寧波歷史事件為創作素材演繹大型話劇。
  • 講好文物故事 浙江用「網際網路+」打開博物館新思路
    講好文物故事 浙江用「網際網路+」打開博物館新思路 2018-02-主辦方提供    中新網杭州2月10日電(童笑雨)白牆青瓦,流水廊亭,古樂環繞,在悅耳的旁白聲中,《四庫全書》的前世今生緩緩展開。浙江省博物館副館長蔡琴日前在浙江杭州開展的「文瀾書影+網際網路」視頻評比現場表示,博物館不僅要借網際網路「東風」促進發展,還要與創意相結合,講好歷史故事,讓文物「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