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包永婷9月10日報導: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將於10月18日至11月17日舉行。43臺97場參演劇(節)目中,全球首演8臺,亞洲首演5臺,上海原創8臺;「藝術天空」系列演出覆蓋全市16個區,上演98場演出;藝術教育版塊深入學校、社區、劇場,舉辦約40項100場左右的活動,助力上海建設亞洲演藝之都。
紅色主題回首七十年輝煌歷史,書寫奮鬥新篇章
上海雜技團與上海市馬戲學校聯合創作紅色主題雜技劇《戰上海》(暫名)劇照
作為本屆藝術節開幕演出,上海雜技團與上海市馬戲學校聯合創作紅色主題雜技劇《戰上海》(暫名)以上海解放戰役為歷史背景,藝術化地展現了進步青年為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追求光明孜孜以求,不斷向前的感人故事,用青春和熱血奏響了一曲英雄主義讚歌,並巧妙地用雜技藝術傳遞了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
「有筋骨、有血肉、有溫度」的紅色題材新探索是藝術節不變的追求。委約作品——龔天鵬的第十一交響曲《潮》,從上海視角詮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70年光榮歷程。另一部委約作品——上海滬劇院滬劇《一號機密》,圍繞地下黨員默默守護黨的機密文件展開。上海音樂學院交響詩《英雄頌》充分利用現代化的舞臺機械設備、布景結構、多媒體影像等藝術手段,書寫壯麗的詩篇。
藝術節也將匯聚全國各地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華誕的精品力作。中國國家話劇院原創話劇《三灣,那一夜》,生動展現毛澤東同志在風雲激蕩中熔鑄人民軍隊之魂的政治遠見和艱難歷程。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歌劇《沂蒙山》依據抗日戰爭時期沂蒙山革命根據地發展壯大的真實歷史創作而成。深圳交響樂團大型交響套曲《我的祖國》,以「我的」視角審視祖國歷史縱深和廣袤地域,表達意蘊深長的家國情懷和家園情愫。
為了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藝術成果,《紅旗漫捲:長三角地區美術館館藏及推介主題美術作品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時代風採——上海現實題材美術作品展》《壯麗七十年情牽海內外——「亦師亦友」第九屆海上畫家聯展》等展覽,通過豐富多彩的繪畫、工藝品、器物等形式展現神州大地的繽紛多彩。
亞洲演藝之都魅力四射,吸引全球頂級藝術家
藝術節閉幕作品為《安德魯·曼茲、黃蒙拉與北德廣播愛樂樂團音樂會》。成立於1950年的北德廣播愛樂樂團是聞名世界的樂團,而出生於上海的黃蒙拉曾榮獲第49屆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金獎,本場音樂會可謂強強聯合。
荷蘭國家芭蕾舞團全明星之夜漢斯·范·曼倫作品集《大師頌》等代表歐洲現代舞的最新成果和頂尖水平帶到申城。拉脫維亞廣播合唱團小到民歌小曲的低吟淺唱,大到90人的音樂巨作的演繹,都能輕鬆自如地展現。維也納愛樂樂團以其完美的藝術表現力,深厚的歷史底蘊,是中國觀眾心中「古典音樂的最佳代言人」。
世界級男高音何塞·庫拉音樂會《今夜無人入眠》資料圖
當今世界十大小提琴家之一,曾榮獲21次格萊美提名並兩度獲獎的小提琴家平夏斯·祖克曼與阿德萊德交響樂團奏響視聽盛宴。世界級男高音何塞·庫拉音樂會《今夜無人入眠》,傳奇歌劇天后芮內·弗萊明唱響舒伯特、託斯蒂、德克雷申佐等經典藝術歌曲,德國班貝格交響樂團音樂會等都將給觀眾留下難忘的觀演記憶。以色列卡梅爾劇院《羅密歐與母親》、法語音樂劇《搖滾紅與黑》等折射出歐亞戲劇作品的前沿理念。
明星薈萃,最新文化地標設施首開迎客
圖為上海京劇院新版京劇《大唐貴妃》劇照
上海京劇院新版京劇《大唐貴妃》與藝術節再續前緣,史依弘、李軍、陳少雲、安平、奚中路等海上京劇名家主演。著名程派青衣張火丁將攜手中國戲曲學院,除了帶來備受關注的《霸王別姬》,還將演繹《金山寺》以及其拿手好戲《鎖麟囊》。
中以合作中文版話劇《安魂曲》由以色列戲劇史上傑出的劇作家漢諾赫·列文創作,根據契訶夫三部小說片段改編創作完成。由演員倪大紅、孫莉領銜主演。話劇版《革命之路》則是原著小說在全球範圍內首次授權戲劇改編,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系主任姜濤擔綱導演,沙溢和胡可將夫妻搭檔主演劇中的夫婦。
藝術節期間,一系列重要演出將在上海大劇院、文化廣場等環人民廣場區域上演。此外,首次投入使用上音歌劇院、上海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將在藝術節上帶給觀眾全新的文化體驗。
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與斯卡拉歌劇院學院將分別帶來歌劇《假扮園丁的姑娘》與《魔笛》亮相上音歌劇院。這是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成立200多年來,首次集結全院最全陣容攜歌劇製作訪華。這兩部原汁原味的莫扎特歌劇將在上音歌劇院舞臺上實現「同一舞臺,兩個劇目,交替演出」的演出方式,在國內尚屬首次。
上海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擁有先進的電子可變混響系統,只需要一鍵切換,就能改變聲場環境,滿足不同演出需求,同時讓劇場內每個觀眾席以及舞臺表演者都有很好的聽音感受。東京交響樂團將在這裡獻演李煥之《春節序曲》、《紅色娘子軍》組曲、柯普蘭《阿巴拉契亞之春》組曲、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等精彩曲目。
演出劇目之外,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還將舉辦交易會、論壇、藝術天空、藝術教育等配套活動,深耕孵化、創作、交易、演出全產業鏈,搭建中國作品走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橋梁。預計將有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50家機構,900多人參與交易會和論壇。
「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暨「青年藝術創想周」日趨成熟,10月20日至26日亮相上海戲劇學院及滬上多個表演空間。今年「扶青計劃」共計收到報名材料111份,歷經三輪遴選後,共有6部作品7位藝術家入選。
藝術節交易會期間將舉辦9場專業研討會。藝術節論壇將10月18日至11月17日舉辦,主旨論壇將以「七十年追夢,新時代藝術」為主題,邀請中外演藝嘉賓探討世界大變局下的藝術紐帶作用,聚焦世界文明交流互鑑。
「藝術天空」系列演出進一步擴大藝術節優秀演藝資源「溢出」效應項目,覆蓋全市16個區,上演98場演出,囊括了話劇《大江東去》、經典巢湖民歌交響音樂會,以及俄羅斯、義大利、立陶宛、拉脫維亞、埃及等「一帶一路」國家節目。藝術教育版塊為學齡前兒童,中、小學生,高中、大學生等三個主要年齡階段及藝術教育工作者量身定製,帶來「親子營」「藝趣社」「觀劇團」三大特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