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農民寧願進城貼瓷磚也不種地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2013廣州國際設計周於12月6-8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拉開大幕。本屆設計周包括金堂獎、CDA2013中國設計獎(紅棉獎)、大師工作營、新書首發會等一系列活動。鳳凰家居對此進行了全方位的報導,以「生活之美」的主題採訪了西安美術學院建築環境藝術系教授吳昊。

精彩觀點:

農民寧願進城貼瓷磚也不種地

保護古建築要修舊如舊

城市人拿錢買空氣

更多觀點請看專題:「生活之美」2013廣州國際設計周

西安美術學院建築環境藝術系教授吳昊

農民寧願進城貼瓷磚也不種地

【鳳凰家居】:吳老師多年深入農村,開展改造重建傳統民居的工作。所以您覺得,我們的生活環境和狀態經歷了怎樣的改變?現在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吳昊】:改革開放三十年,設計給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影響整個城市的發展。但我們更關注被城市人所淡忘的農村人的生活,因為農民工的參與,讓城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鳳凰家居】:他們走出城市,而他們原本的生活也會隨之而改變。

【吳昊】:他們走出了城市,為城市的建設做奉獻。而他們的家,他們的孩子,老人卻被遺忘了,他們的家環境非常差。

【鳳凰家居】:他們的環境不好,表現在哪裡?你們在實地調查時發現了什麼問題?

【吳昊】:農民的田地沒有人經營,房子沒有人住,沒有人去打理,沒有人去維護,就會倒塌。估計一年不住的房子,當你走進去的時候,你也感覺不可以住。

【鳳凰家居】:是什麼原因使他們的家變成這個樣子?

【吳昊】:是城鎮化的問題,農民不願意種地,寧願進城貼瓷磚,因為這樣收入更快一些。但是他們的孩子,老人生活沒有保障,特別是他們住的村落更應該下功夫去保護。我這幾年更多的是做一些保護性的教育,研究和實踐。

【鳳凰家居】:你們進農村幫他們做了什麼事情?

【吳昊】:我們把他們不能住的房子,特別是廢棄的窯洞,用現代的技術去保護。過去的窯洞是沒有洗手間的,現在我們讓他可以有洗手間洗澡,讓他們生活得更加美好。讓他們感覺城市發展的同時,也有一批專業隊伍和從事藝術設計教育的專家沒有遺忘他們。

【鳳凰家居】:我剛剛看到那些窯洞改造前後的照片,變化是非常巨大的,其實對於設計師來說,這種改造難度會在哪裡?

【吳昊】:困難點在於要讓他們居住的質量超過過去,而不是重複他們過去的居住環境,通過採光、通風、建築物理等設計,讓他們感覺住在裡面是健康的。而且要讓他們感覺仍然是自己的窯洞,因為農村人到城市裡面,哪怕你給他五百平方的豪宅,他也不會認為是一種享受,他們要接地氣,要和自然,人的自然行為接軌的住宅。

保護古建築要修舊如舊

【鳳凰家居】:你們是帶著學生們去做古建築保護的嗎?

【吳昊】:我們把這個作為一種可持續的藝術設計教育,教育學生首先要有保護的意識,要有對藝術的傳承,這是一個設計師的天職,如果一個設計師不懂得保護傳承,他只會做破壞性的設計。所以設計的價值首先在於保護的意義,對保護的理解。

【鳳凰家居】:所以你們在做保護的時候,重點會放在哪裡?

【吳昊】:我們提倡大家要有意識的把這些人類的文化遺產,像中國的客家樓,周莊,這些非常有名的古村落,首先是要重視,要從各個方面進行保護,包括村落,居住的人,都要保護,不能有村沒有人。

【鳳凰家居】:那麼在設計上,你們會用什麼樣的手法?

【吳昊】:最好的手法就是修舊如舊,還民居與古建築的本色,要定期進行維護。因為建築本身也是可持續的,任何一個建築不去維護的時候,長久失修也會遭到破損。

城市人拿錢買空氣

【鳳凰家居】:你們現在是用設計為農民創造更好的生活,而在您眼中的美好生活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吳昊】:美好的生活應該是符合人性,健康,和尊重自然的。我覺得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下,屬於所有人的追求都應該是自然,是最本源的,都應該符合生態需要。為什麼今天的城市人要開車到山裡面吃農家樂,吃農家樂加上開車的油錢,都等於住星級賓館的費用,但是他為的是尋找健康,他是拿錢買空氣。

【鳳凰家居】:其實這種現象也是現在人們的一種新生活方式。

【吳昊】:現在城中村逐漸消失,村中城又出現了。城市人利用節假日,聚集到村子裡面去,那麼城市的擁擠轉移到了農村。這說明城市人急需自然的補充,需要健康食品的補充,需要健康行為的補充。

【鳳凰家居】:那在改造農村的時候,應該怎樣平衡城市人與農村人的需求呢?

【吳昊】:農村人要建設自己的家園,不能把它城市化,要保留原汁原味,把鄉村都貼瓷片。而城市要守護城市的特色,原本這個城市是北方就是北方,是南方就是南方,是古城就是古城,是沿海就是沿海。要讓人感覺一到這個城市,就知道這個城市的特色。現在我們找不到城市特色,也沒有特色了,這樣子就失去了意義。所以我們提倡要保護地域文化的特色,這個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都需要明白的道理。

相關焦點

  • 不在家種地,農民進城都在做什麼?大多農民都在從事這5種職業!
    這幾年農村經濟得到發展,但物價也在不斷飛升,農民的消費水平也提升太多太多。比如以前農民帶孩子大多是用尿布,不斷洗不斷換,既麻煩又不好用。但現在誰家還用尿布呢?都用上了紙尿褲。當然,農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地方還有很多。
  • 農民現在進城了,市民以後能進村嗎?
    農民進城,市民下鄉,是未來幾年農村的走向了。不管是農民進城務工也好,還是新農村建設需要招商引資也好,還是未來農村農業的發展需要資金,技術,和人才也好,都需要農民進城和市民下鄉。農民進城先不說合村並居,異地搬遷和新農村建設這些小勢,這些都是地方的現象。就單單說農村的現狀就可以看出來,農民需要進城。絕大部分地區的農村農民在現代的農村根本找不出一個很好的賺錢途徑,不進城務工不知道幹什麼可以賺錢。是大勢所趨也好,是生活所迫也好,農民進城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有利於農村農民更好的發展。
  • 農民為什麼進城,原因讓人淚目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也是一個把土地送給鄰居耕種,然後進城的打工者。作為一介農民,如今棄農從工,原因讓人淚目,生活所迫啊!農民工進城我的老家在甘肅定西黃土丘陵地帶,常年乾旱少雨,農民都靠天吃飯。八十年代的時候,還很少有進城打工的農民,基本都在家裡守著那一畝三分地,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
  • 工廠出現「用工荒」:農民寧願去工地幹活,也不願意去工廠上班?
    早在上世紀80年代,農民工就已經走上了城市裡打拼,到了本世紀後,進城的農民工多了起來,很多人放棄了種地,走上了工廠裡、工地上,只為了賺取更多的經濟收入。如今進城的農民工數量達到了2.9億人,這些人分布在城市的多個崗位中,他們背井離鄉打拼賺錢,只為了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環境。進城的農民工看似年年增加,可工廠裡依舊出現了「用工荒」,即便鋪天蓋地的宣傳,農民工依舊不願意去工廠內。按理說在廠裡上班,風吹不著、雨淋不到,夏天不怕被曬,冬天也不會凍著,應該受農民工歡迎才對。
  • 阜新900餘戶農民種地不出錢賣糧不求人
    阜新900餘戶農民種地不出錢賣糧不求人 作者:年旭春 2018-04-20 07:04   來源:遼寧日報   「多虧『訂單+金融』模式,要不我一個人在家忙活春耕,哪有時間進城學手藝?」劉秀茹樂呵呵地對記者說。  去年10月,劉秀茹貸款15萬元買了輛貨車,丈夫開車往全國送貨,家裡的承包地留給她一個人侍弄,壓力很大。出於對「訂單+金融」這種新興模式的認可,劉秀茹成為木村第一個與遼寧格瑞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和中農置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下訂單合同的農民。46歲的她連連稱讚此模式特別適合她家。
  • 談農說地丨三代種地農民和農村耕地!
    對於農民來說,棄之可惜、食之無肉,像「雞肋」一樣的農田我們該如何正確對待?在這個飛速發展的工業社會,似乎讓很多人已經忘卻了「民以食為天」最有分量的那個農耕時代!更多的種地農民已經放棄土地,一窩蜂地湧向城市去分享改革開放時代下的利好,以吃飽飯為目標的年代已然成為過去,農村這個「彈丸之地」恐怕再難以滿足我們對於高品質生活的需求。
  • 農民進城擺攤一天能賺上百元,為何這樣做的貧困戶卻不多?啥原因
    提高農民收入,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最近幾年經常聽到的話題。在以前,農民朋友的收入基本上不是靠種地,就是靠外出務工,而現在大家的收入來源正變得越來越多。對於大家來說,開個飯店是創業、種植特色農產品是創業、搞養殖也是創業,那麼進城擺攤同樣也是創業致富。進城擺攤不需要太多的投入,進入的門檻也比較低。而且由於疫情的影響,不少地區對農民的「路邊攤」,從原來的禁止,轉變成了現在的鼓勵與支持。可以說擺攤也成了農民增加收入的一種途徑。
  • 長點兒心吧,農民實在很不容易,請不要對拋荒耕地的農民橫加指責
    因為我剛剛寫了一篇《與其質疑和指責農民撂荒田地進城務工,不如多為農民辦點實事》的文章,本著學習的態度拜讀了「鄉村關中」的大作,結果我被驚呆了,「鄉村關中」君真是給我們分享了一個不一樣的「三農」精彩(「鄉村關中」君的廣告語:請點擊關注【鄉村關中】,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精彩)。我們先領略一下「鄉村關中」君大作中的雷人語錄。
  • 新房裝修注意貼瓷磚鋪貼 瓷磚背膠類型選對很關鍵!
    房屋裝修時尤其應該注意瓷磚的鋪貼,選用合適有效的瓷磚鋪貼材料,否則,很容易造成脫落問題,輕則需要二次返工重修重補,耗財耗力,重則造成人員財產安全問題,嚴重威脅生命安全。瓷磚脫落問題是很多人在裝修時容易忽視的問題,因為對大部分人來說,裝修都是一件陌生而冒險的事。
  • 瓷磚貼不平,是什麼原因?
    作者: 金曼古陶瓷瓷磚貼不平,是什麼原因?鋪磚鋪完後看著瓷磚平整度不夠,是什麼原因呢,是瓷磚本身的問題,還是施工過程出現的誤差引致,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瓷磚不平整的原因到底有哪些?而瓷磚長期處在高溫中,也會出現變形的現象。三、人為因素1、水泥砂漿配比不正確。傳統鋪貼一般使用水泥和沙子現場混合作為粘接劑,其中水泥和沙子的配比十分重要。配比不對,沙子佔的比例太高,或沒有在沙漿裡加膠粘劑,都會導致水泥砂漿粘不住瓷磚,出現地磚上翹的情況。2、鋪貼方向有誤。
  • 種地辛苦還不掙錢,為何很多農民依然堅持?
    提要:種地不掙錢,為何還有農民在堅持糧價很低,種地也確實不賺錢,常年種糧精打細算的父親說一畝地種植比較好的情況下,純粹種植糧食的年收入在1000元左右,老家共計10畝地,父母兩個人耕種的收入也就是一萬元。
  • 農民種地已經變成做貢獻了 那麼農村的出路在哪裡
    前邊寫了一遍關於農村農民種地是否掙錢的文章,文章中用的數據都是老李自家農田的數據,這些數據還是很有代表性的。老李用數據計算出來的是每畝盈利545元,這個是自家土地,如果流轉土地的話流轉費會佔一個大頭。我們自己的地一共5畝,一年靠種地會收入2725元。
  • 農民種地辛苦嗎?辛苦也快樂!
    農民自古以來就是以種地為生的,農民要是不種地,基本的生活又將如何維持?而現在的農民掙錢的道路比以前更寬廣,種田也基本上實行了半機械化等,那麼農民種地還辛苦嗎?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
  • 農業心聲:農民不願種地?扯蛋!不是不願種,是種地「活不起」!
    今天的農村,誰在種地?以後的農村,誰來種地?這不僅是懸在農民心頭的一個問題,更是擺在中國農業發展面前的一個嚴峻問題。很多地少的農民,都希望自家能多有幾畝地,縱然以後幹活更辛苦了,但卻有動力。如今情況不一樣了,現在農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種地失去了興趣,而且也不會種地。很多老農民說「70後不願、80後不會、90後提都不提」,這種怪象不是一個村存在,幾乎村村都有這種情況。國家也看到這個問題,並且對農村土地開展確權,提高了土地價值,而且種地還給不少補貼。
  • 盛會直擊|金舵瓷磚設計中國行西安站圓滿成功
    、西安美術學院教授吳昊為一眾嘉賓現場分享設計案例,共同探討設計發展新方向。一路上,懷著行者的心態在設計之旅中體驗每一座城市的生活,重新發現瓷磚的價值,致敬設計,推動更多年輕設計師的成長。▲瓷磚設計中國行總策劃人&策劃推广部總監 程小麗隨後,程總從品牌和產品的角度為在場嘉賓解讀「有沉澱、不一樣」的金舵。
  • 裝修貼瓷磚一般怎麼收費?鋪貼材料選擇瓷磚背膠讓您少花冤枉錢
    裝修當中主材之一的瓷磚用的地方是越來越多,比如衛生間,廚房,地面,還有電視牆也是,所以瓷磚通常是任何裝修都離不開的裝飾材料。如果瓷片壞的話還會影響整個家庭的裝飾效果。其實瓷磚鋪貼的過程是比較繁瑣的,那麼瓷磚鋪貼一般怎麼收費?下面的這4大妙招讓你遠離瓷磚鋪貼浪費!
  • 貼牆磚用水泥砂漿、瓷磚膠、瓷磚背膠?瓷磚背膠加瓷磚膠更結實?
    在貼磚的時候先把水泥砂漿的漿料在牆面上刮一層,這裡是要求貼多少刮多少,不可以提前刮過多的漿料。然後就可以把瓷磚按到牆面的漿料之上,這時要按牢固按實,等瓷磚穩定以後,再接著進行鋪下一塊瓷磚的這樣一個施工的順序,依次來貼每一塊瓷磚。需要注意一個瓷磚吸水率的問題。
  • 疫情期間,農民不外出打工,那在家務農,其結果會怎樣?
    由於疫情一時難以消滅,一些地區的復工復產還沒有達到100%,因此一些想出外打工的農民也只好待在家裡,等待疫情的全面控制。所以來說,在村裡的一些農民工還不能外出打工,那在家務農其結果會怎樣呢?李子來回答。第一,種地是必須的選擇,但是種地不如外出打工賺錢多。由於很多農民沒法進城打工,他們只好在家裡種地等待疫情的全面解封。
  • 為你揭秘瓷磚鋪貼背後的故事——瓷磚粘結劑是什麼?
    新房裝修過程中一般都需要用到很多種裝飾材料,其中就包括瓷磚粘結劑,想必很多朋友對鋪貼瓷磚這個環節並不陌生,但是對輔料——瓷磚粘結劑就會有一部分小夥伴不是很了解,那你知道現在裝修鋪貼瓷磚基本上都用瓷磚粘結劑嗎?小恆就來說說關於瓷磚粘結劑的相關知識!
  • 財神爺貼在什麼位置好 牆上貼瓷磚好不好
    對於裝修這件事情很多人都不了解,而且,對於風水這方面我們也完全都不熟悉,那麼,我們一定要提前花費一些時間,通過網上的形式去了解一些相關的知識,這樣的話對大家有幫助,首先,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財神爺貼在什麼位置是最好的,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之後,再看一下牆上貼瓷磚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