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戰國時期錢幣

2020-12-17 博古致知

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

經過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晉,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

公元前221年,秦國滅齊國,統一六國,標誌著戰國時代的結束。

戰國是中國的農業、紡織業、思想、科技、軍事和政治發展的黃金時期。與此同時,圖強求存的各諸侯國展開了許多舉世聞名的變法和改革,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成語和典故。

那麼,春秋戰國時期的古錢幣精品都有哪些呢?

1、橋足半釿布

一級 35000.00。

是古泉五十珍之首。戰國時期鑄幣。是從空首布演化而來,因其錢文多鑄有貨幣單位「釿」字而得名。產生於戰國早期,主要流通於魏國地區。

橋足半釿布

基本形制為首部平實、圓肩(或平肩)、圓襠、方足。錢文紀地、紀值,一般分二釿、一釿和半釿三等。除此之外,當時楚國地區也曾鑄行過錢文分別是「殊布當釿」和「四布當釿」的長足釿布。

2三孔布

三孔布是在圓足布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因在手足各有一圓孔而得名。三孔布數量少,從出土記錢文上分析,為戰國時期趙國或中山國的貨幣。

戰國三孔布是先秦貨幣中最為珍貴的品種,是現今錢幣界公認的名珍之一。

如今發現的「三孔布」大概有三十餘種,實物除博物館藏品外目,大多流失海外。而擁有一枚流傳有序的「三孔布」,也就意味著能稱得上古錢幣收藏家。

三孔布

三孔布因形制特殊,存量極稀,是先秦貨幣中最富神秘色彩的一類,如今已發現的品種除「牟」字已過10枚外,其餘均在10枚以內,不少是僅見的孤品,其收藏價值自不待言。

2010年嘉德春拍一枚「武陽」背「兩」三孔布,僅見品,成交價格為352.8萬元,至今是古錢幣拍賣的最高紀錄。

3、晉陽匕

晉陽匕,又稱圓首刀、直刀、趙刀。是戰國時期的鑄幣。

晉陽匕的形態輕薄,錢文有「甘丹化」、「甘丹」、「白人化」、「白人」、「王化」、「城」等幾十種。

在戰國時期,刀幣在各國比較流行。約在公元前3世紀,趙國晉陽(今山西太原晉源),另說是魏國晉陽(今山西永濟虞鄉),所鑄的「晉化」、「晉陽化」、「晉陽新貨」刀幣。

晉陽匕

還有一種晉陽半特小直刀,通長僅有9——10釐米,不僅比「大刀」幣的長度短了3釐米多,而且刀身平直,無狐曲,所以,被稱為「晉陽小直刀」。

4、齊六字刀

春秋時期,隨著商業的發展,金屬鑄幣在貿易活動中日益顯示出其優越性,逐步取代西周時期廣泛使用的貝幣和各種實用貨幣,並開始形成幾個具有明顯特徵的貨幣體系和貨幣流通區域。這就是黃河中遊周、晉的「布幣區」,東方齊國海濱地區的「刀幣區」,以及南方楚國的「蟻鼻錢」區。

齊刀為齊國鑄造的貨幣,主要流通在齊國(今山東半島地區)。

齊國是海岱之間的東方大國,擁有山澤漁鹽之利,商業十分發達,一直保持自己獨立的刀幣體系。刀幣從春秋時期即流行於齊國,種類很多,厚大精美。

「齊造邦長法化」俗稱「六字刀」,是田氏列為諸侯時的開國紀念幣。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田和承梁惠王求魏侯代請於周,周王立田和為齊侯,正式建立齊國,乃鑄造「邦刀」紀盛。所以其文字定為「齊造邦長法化」,背文多一字,通長18.2-18.5釐米,寬28-29釐米。

齊造邦長法化

有人認為造「邦刀」應該鑄過兩次,第一次在安王十六年,當時被列為諸侯時,因為出於倉促,便把舊範精加修整,用來灌鑄,所以有斷緣的痕跡;第二次是在二十六年,從新雕刻錢範,大量鑄造。這種刀幣都出自石範,精美絕倫,一向被認為是刀幣中的佳品。

開國紀念幣——「齊建邦長法化」的出現,表明齊國貨幣制度的成熟。尤其疊鑄技術運用於「齊法化」,代表了中國鑄幣工藝的重大進步。

齊國刀幣在中國貨幣史乃至金屬鑄造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整個春秋戰國,齊以刀幣為主幣,成為東方刀幣流通區的代表。

5、東周、西周(圜錢)

東周、西周(圜錢)又稱「環錢」,是戰國時鑄幣。形制為圓形圓孔,源於玉壁或紡輪,主要流通於三晉地區。

戰國「東周」圜錢,直徑27mm,此泉為戰國諸錢中之大名譽品,位列古泉五十名珍之一,極罕見。公元前441年,周考王封其弟揭於河南城。此城在洛陽之西,故稱其國為「西周」。

公元前367年,西周惠公封其少子班於鞏地。鞏地在洛陽之東,遂稱「東周」。東周君亦鑄行「東周」圓孔圜錢,錢徑2.6釐米,重4至4.5克。舊譜曾收錄一種錢徑4.1釐米大的「東周」圜錢,此屬於大型者。

「東周」圜錢

西周君曾鑄造 「西周」圜錢,錢徑2.7釐米左右,枚重3.8至5克不等。

「西周」寰錢

北京嘉德拍賣行2008年秋,曾拍賣東周、西周(圜錢),成交價616000元。

6、共屯赤金

共屯赤金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銅質,直徑43毫米,系戰國中晚期(公元前4-前3世紀)魏國所鑄。

主要流通三晉地區,圓孔,面無廓,背平,為早期圓孔圜錢。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

共屯赤金

共屯赤金圜錢存世罕見,是先秦名珍之一,1982年山西省侯馬市戰國墓中曾出土一枚,近年國內無上拍記錄。

共屯赤金髮現總數僅在七、八枚。

近期熱文:

《西遊記》中,蠍子精為什麼不敢進入女兒國

「每日文物鑑賞」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精品——陶瓷、玉器

狐仙與凡人的愛情

「每日文物鑑賞」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精品——書、畫盜墓賊的詭異結局

相關焦點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西夏時期錢幣
    2、元德重寶元德重寶是中國古錢幣大名譽品之一,中國古錢幣五十名珍之一,中國古代錢幣之一。西夏崇宗皇帝李乾順,元德年間(公元1119-1127)鑄造。元德重寶直徑一般為2.7釐米,中間方孔邊長為0.5釐米。今存世僅有兩三枚,珍罕無定價。崇宗皇帝朝另鑄造有「元德通寶」錢。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兩漢錢幣
    「壯泉四十」流通時間不長,鑄造量又不大,存世極其罕見,為中國古代錢幣之大珍,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2、國寶金匱直萬:古泉魁首國寶金匱直萬,是中國古代錢幣的一種,鑄造於王莽時期。字體優美,鑄工精良,造型別致。上部為圓泉狀,順讀「國寶金匱」四字;下連方座,中有篆書「直萬」二字。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南唐時期錢幣
    人口約500萬,為中國南方的經濟開發作出了重大貢獻。終南唐一朝,大齊通寶、保大元寶、永通泉寶,這三種古錢幣,入選「中國古錢五十名珍」。1、大齊通寶「大齊通寶」是南唐開國皇帝李昪鑄造的第一種南唐錢幣。「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明清時期錢幣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遼朝錢幣
    但是,您知道那些被評為「古錢五十名珍」的遼朝古錢幣嗎?1、天顯通寶遼太宗耶律德光,天顯年間鑄造天顯通寶。「天顯通寶」四字隸書,旋讀,光背無文。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兩宋時期錢幣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後梁錢幣
    907年,梁王朱溫篡唐稱帝,國號梁,史稱後梁,唐朝正式覆滅,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實行兩京制,東都開封(今河南開封),西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其因也存世稀少,位列中國古泉「五十名珍」。近期熱文: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金朝錢幣
    1127年又發動靖康之變滅北宋。1130年,宋高宗趙構向金帝上降表稱臣。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中都(今北京)。金世宗、金章宗統治時期政治文化達到巔峰,金章宗在位後期急劇由盛轉衰。4、崇慶通寶崇慶通寶是金衛紹王崇慶年間(公元1212~1213年)所鑄的錢幣,存世極罕,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有2枚,均為民國名家舊藏,建國後鮮有發現,為古錢大珍。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戰國時期錢幣
    戰國是中國的農業、紡織業、思想、科技、軍事和政治發展的黃金時期。與此同時,圖強求存的各諸侯國展開了許多舉世聞名的變法和改革,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成語和典故。 那麼,春秋戰國時期的古錢幣精品都有哪些呢? 1、橋足半釿布 一級 35000.00。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遼朝錢幣
    遼強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外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中部的白溝河。遼朝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但是,您知道那些被評為"古錢五十名珍"的遼朝古錢幣嗎?1、天顯通寶遼太宗耶律德光,天顯年間鑄造天顯通寶。"天顯通寶"四字隸書,旋讀,光背無文。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蒙元時期錢幣
    元朝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疆域超越歷代。元朝商品經濟和海外貿易較繁榮。元朝時與各國外交往來頻繁,各地派遣的使節、傳教士、商旅等絡繹不絕。那麼,蒙元時期,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都有哪些呢?又有哪些是珍貴古錢幣?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兩宋時期錢幣
    大宋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 [4] 有人推算,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中亦有學者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時期。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南唐時期錢幣
    又有哪些入選「中國古錢五十名珍」?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國時期李昪在江南地區建立的王朝,定都江寧(今江蘇南京),傳三世歷一帝二主,享國三十八年,是十國中版圖最大的政權。 南唐是五代十國時期經濟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國家,對後世宋朝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文物鑑賞」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精品——璽印
    根據遺物和歷史記載,至少在春秋戰國時已出現,戰國時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為商業上交流貨物時的憑證。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印章範圍擴大為證明當權者權益的法物,為當權者掌握,作為統治人民的工具。文字形制隨時代變遷,風格各異。印章的出現和使用,一般認為始於春秋戰國之間;先秦及秦漢的印章多用作封發對象、簡牘之用,把印蓋於封泥之上,以防私拆,並作信驗。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農民起義時期的錢幣
    歷史上大多數的農民起義都是發生在統治階層對農民階層的橫徵暴斂時期,由於農民階層得不到最低的生存保證而自發的武裝起義運動。 您知道哪些貨幣入選「中國古錢五十名珍」嗎? 答案馬上揭曉。 1、應感通寶 應感通寶是北宋淳化年間農民起義軍領袖李順所鑄。小平、光背、隸書旋讀,銅、鐵二種,隸書,旋讀,徑2.3釐米。
  • 「每日文物鑑賞」楚國郢爰,開啟了中國的「黃金時代」
    「每日文物鑑賞」秦公簋,開創了中國早期活字模「每日文物鑑賞」青瓷神獸尊,「回頭浪子」的守護神「每日文物鑑賞」人面獸面組合紋玉琮,神人騎在神獸上「每日文物鑑賞」明鎏金喇嘛塔,國內唯一「迷你型」佛塔「每日文物鑑賞」明金蟬玉葉,金聲玉振的金枝玉葉
  • 「每日文物鑑賞」先秦刀幣,由刀演變而成
    「每日文物鑑賞」國最早的統一貨幣——秦半兩錢「每日文物鑑賞」稀有貨幣品種,平肩弧足空首布「每日文物鑑賞」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每日文物鑑賞」楚國的青銅貝幣,蟻鼻錢「每日文物鑑賞」楚國郢爰,開啟了中國的「黃金時代」
  • 「每日文物鑑賞」國最早的統一貨幣——秦半兩錢
    「每日文物鑑賞」稀有貨幣品種,平肩弧足空首布「每日文物鑑賞」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每日文物鑑賞」楚國的青銅貝幣,蟻鼻錢「每日文物鑑賞」楚國郢爰,開啟了中國的「黃金時代」「每日文物鑑賞」秦公簋,開創了中國早期活字模
  • 古錢五十名珍之鹹通玄寶,被譽為唐錢第一名珍
    唐 「鹹通玄寶」一枚,唐懿宗鹹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桂陽監鑄,直徑:22.8mm,重3.5克左右,錢文四字隸書直讀,含魏碑風骨,古樸遒勁,錢背光背,其鏽斑硬結,包漿熟舊,品相極佳,字口間點點紅綠鏽斑美不勝收,錢文稱「玄寶」而作正用通貨者歷來僅見,因鑄而末行,故傳世絕少,極難一遇,被譽為唐錢第一珍,
  • 理財- 古泉五十名珍值多少錢古泉五十名珍價格一覽
    古錢又稱古泉,古錢研究歷史悠久,在南朝時便有專著《錢譜》,南宋有《泉志》,清代有《古金所見錄》、《古泉匯》和《續古泉匯》等。那麼,古泉五十名珍值多少錢,下面就隨小編來看看著名的古泉五十名珍價格吧。古泉五十名珍值多少錢?古泉五十名珍值多少錢呢?
  • 「每日文物鑑賞」中國古代錢幣——貝類貨幣
    中國以貝作為貨幣分為三個時期一直延用到明代或更晚的時間個別地方直到民國時期仍在用貝為幣天然海貝在中國是最早的貨幣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2世紀主要使用於中原地區後逐步被金屬貨幣取代十貝為一朋一直沿用到戰國時期商周時期或稍晚些時候隨著商品經濟的更進一步發展市場交換對貨幣的需求逐年增大以往的天然貝類貨幣和人工貝類貨幣已都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形勢要求
  • 淺談古錢五十大珍之一 —— 天策府寶
    在宗國林立的五代十國時期,各君主自行鑄造錢幣流通,導致市場混亂不堪。當時由於銅荒的蔓延,各國的錢幣也紛紛像鐵與鉛等材料靠攏,質量十分粗糙,即使有少量銅錢鑄行,但做工無法與之前唐朝所用的銅錢相提並論,傳世至今已十分稀少,其中便包括由馬殷楚國鑄造的天策府寶,如今位列古錢五十名珍之一,深受古錢收藏愛好者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