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召開的南京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會議上,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南京大屠殺史檔案」將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將邀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及專家進行實地考察。
在會上,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還特別向南京媒體表示了感謝,「正是南京媒體的監督,使得我們保下了老城南,希望今後有更多的南京人來監督。」而現代快報則在南京連續8年呼籲保護老城南。
現代快報記者 胡玉梅 鹿偉
楊衛澤:
感謝媒體保下了老城南
「正是南京媒體的監督,使得我們保下了老城南,阻止了老城南被過度開發和破壞,希望今後有更多的南京人來監督。」楊衛澤表示,「特別是要監督有些政府或是企業任何破壞文化遺產的行為。」
副市長陳剛專門提到了老城南的保護與復興。今年,南京市將以中國科舉博物館的建設為核心,打造夫子廟傳統科舉和商業文化展示片區,老城南的老門東傳統生活文化展示片區、三條營歷史街區、門西愚園鳳凰台歷史景觀與傳統生活展示片區、荷花塘歷史文化街區等都將在今年底得到拯救、保護與復興。
快報已經為此
呼籲了8年之久
其實,從2006年開始,現代快報就持續關注報導老城南的保護與復興。其中在2006年和2009年,快報曾兩次報導了多位學者呼籲留下最後的老城南,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
申遺
南京大屠殺史檔案
將申報世界記憶遺產
值得關注的是,「南京大屠殺史檔案」首次正式提出將申報世界記憶遺產。相關部門表示,將爭取國家檔案局的支持,把南京大屠殺史檔案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列入議事日程,並優先推薦其申報世界記憶遺產。
不久前,南京市檔案館首次公開了一批珍貴檔案,這批檔案形成於1937年至1947年,共183卷,詳細記載了侵華日軍在南京製造大屠殺慘案的罪惡事實。這183卷檔案主要內容包括:世界紅卍字會南京分會、崇善堂、普育堂等團體掩埋屍體、救濟難民情況統計;民國南京市政府各附屬機關和各區公所關於南京市民遭受日軍屠殺、房屋焚毀、財物被掠的調查;南京市市民呈報家人被殺、被奸、財產被搶的申訴和南京市臨時參議會關於南京大屠殺案的調查報告等。其中相當一部分是1937—1939年間形成的同時期材料,涉及面廣、人物背景非常豐富,既有民國要員、專家、學者、平民百姓、國際友人,又有參加南京大屠殺的日本侵略者。
南京市檔案館相關負責人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目前申遺工作剛開始,文本還沒正式起編。據介紹,為了「南京大屠殺史檔案」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南京將邀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及專家來實地考察、指導。
「世界記憶遺產」又稱「世界記憶工程」,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啟動,旨在搶救世界範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記錄,使人類的記憶更加完整。
明故宮午門
納入明城牆申遺陣容
「南京明城牆規劃建設環城景觀帶,沿明城牆建設機動車、自行車、人行綠道三重環路,實現城牆的道路貫通。」青奧會前,22公裡明城牆將對公眾全面開放。
明城牆在「申遺」路上已經奔跑了10多年。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明城牆申遺工作已完成申遺文本編制,申遺的內容有所擴大,明故宮午門將加入明城牆申遺的陣容。
為了保護午門不再被風吹雨淋,午門加頂保護工程已經上報到國家文物局,等待批覆。
寶船遺址被高樓包圍
市委書記點名批評
今年,南京市將積極推進「海上絲綢之路·南京遺蹟」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說到海上絲綢之路的申遺點「南京龍江船廠遺址」,楊衛澤在會上批評說,南京龍江船廠遺址由於「就地平衡」,已經看不出當年的恢宏。「鄭和寶船廠遺址是非常好的,但是這個寶船遺址,我沒有看到它的偉大,我聽說博物館只有一個專業人員,難怪我去的時候,博物館館內文物標籤都是灰濛濛的,甚至還有標籤是反過來的。」楊衛澤批評說,由於「就地平衡」,龍江船廠遺址已經被「蠶食」得看不出當年的規模,周邊都是高樓大廈。
惠民
南京100處文保單位
將更容易被「讀懂」
「青奧會我不太擔心安保問題,也不太擔心空氣品質,同時也不擔心開閉幕式不精彩的問題,我最擔心南京用什麼樣的品質什麼樣的形象,以及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樣的服務,什麼樣的素質來迎接青奧會。」楊衛澤坦言,南京就像朱自清筆下寫的那樣「到處都是古董鋪子」,要保護和利用好這些文化資源,在文化惠民的同時,青奧會期間也能向世界講好南京故事。
昨天下午,每一個參會人員都發到了一份《南京市文化遺產分布地圖》,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南京真的是古董鋪子,幾乎每走一步,都是文物。南京市副市長陳剛說,藉助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研究團隊,南京將開展市級以上文保單位文化遺產的解讀研究。今年將完成50處重要文保單位的解讀工作,到2015年完成100處文保單位解讀工作,在主要景點、主要幹道、重點對外開放場所設立遺產解讀標誌碑、引導牌、多媒體解讀屏。
2015年將推出
近現代建築旅遊專線
南京民國建築有數百處,但很多民國建築都對普通市民說「不」。未來,這種格局有望打破,南京將推出重要近現代建築旅遊專線。據介紹,2014年,南京將制定中山大道沿線4片近現代建築風貌區保護規劃;完成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示範片區保護利用工作,啟動百子亭等歷史文化風貌區的示範保護和利用工作……
2015年,南京將基本完成規劃區域內重要近現代建築保護整理、測繪建檔和維修工作,逐步實現對社會開放,推出重要近現代建築旅遊專線。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未來,南京將對一批古代教育遺存進行維修保護,把這些古代教育遺存「亮」出來給市民感受。同時,重點對礦路學堂、水師學堂、匯文書院、崇文學堂、明德書院、國立中央大學、國立紫金山天文臺、國民政府考試院等近現代科教資源進行梳理,建立文物保護片區及主題博物館,突出它們對中國近現代科教的深遠影響。
「南京市博物館總館」授牌
更多壓箱底寶貝將亮相
昨天下午,南京市博物館總館授牌。南京市文廣新局局長刁仁昌說,博物館總館就是把南京市博物館、甘家大院、瞻園等南京市文廣新局所屬的文物資源進行「統一管理」,統一調配。
今年南京將建成六朝博物館、中國科舉博物館、太平天國壁畫藝術館二期、南京直立人化石大遺址博物館、金陵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南京青奧博物館、六合區博物館。2015年,要完成渡江勝利紀念館二期、溧水區博物館建設,啟動南京城牆博物館建設……「成立了博物館總館之後,可以把文物進行相應的調配,一些平時壓箱底的寶貝,也會陸續給市民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