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川端康成的《雪國》:美到心痛

2020-09-05 寫乎

作者:梅荷



這一次是真正的閱讀,有聲地讀,深情地讀,一遍又一遍地讀。只想知道,川端康成怎麼能把《雪國》寫的那麼美?

(一)《雪國》不過一件小事而已,但話音優美而又近乎悲戚

初讀,不以為然,似乎也有一點難以理解。就那麼一件小事,一件對某些男人來說很平常的情感故事,卻寫的模稜兩可,是是非非,含含糊糊。作者採用了慣常用的敘事方式而又極平常的人物語言來講述故事,卻在這種簡單的敘述中表達著作者極其糾結和複雜的內心世界。

雪國》寫的是東京一位名叫島村的舞蹈藝術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國的溫泉旅館,與當地一位名叫駒子的藝妓和一位在火車上相遇的美麗少女葉子之間發生的感情故事。



小說從島村第二次去雪國寫起,當島村透過車窗欣賞黃昏的雪景時,他看到了映在車窗上葉子的頭像,當葉子和火車站站長的對話時,島村作為旁觀者,從他們的交談中喜歡上了眼前這個清純美麗的少女。

繼而,他得知了他的舊情人駒子和葉子的關係。從此,在他們三個人之間,構成了一種微妙的單純的男女情感關係。

也許,正是這種單純的情感,感動了我,使我不由自主地沉下心來再次閱讀,繼而被文章中人物的心理活動和場景的交叉描述所打動,沉醉在這種驚人的語言中,想像著女主人公駒子在愛情薰陶下美麗而又可愛的形象,不由得讀了一遍又一遍。

雖然是不同年代不同環境下的生活,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卻是相通的,作者筆下的語言把他們的情感美突現的可以穿越時空而來,這種文學的魅力,文字的魅力,多麼令人神往啊!



小說從男主人公島村簡單的感嘆到最後複雜的感動,深化了主體感情,其中以男女戀情的哀感最為突出。小說中最為突出的是作者對自然物的感動,尤其是季節變換給他帶來的無常感貫穿全篇,整篇對季節變換的描寫,對環境變化的描寫,對人物心裡的描寫,充滿了悲哀的美,感動的美,無可奈何的美,抓不住的美,留不住的美。

當藝妓駒子真心愛上顧客島村後,面對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她陷在率真而又純粹的感情裡不能自持。島村清楚地知道駒子迷戀上了他,但他認為駒子的愛情追求甚至她的生存本身是一種徒勞和可悲,這種社會身份下的距離感讓島村反而傾心於美麗而又動人的少女葉子,但葉子對他來說卻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對於文學評論家來說,作者的寫作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小說家的真實思想。川端康成的《雪國》看似與當時日本瘋狂侵略的年代無關,但作者的那種對眼前事物的無力感和激情生活下的徒勞感卻是無處不在。小說中男女主人公對人對物的傷感,對愛情的美好嚮往,這種矛盾充斥下的內心世界,把一種悽涼的美展現在了作者筆下。



葉子的「話音優美而又近乎悲戚」,「那種無法形容的美,使島村的心都幾乎為之顫抖。」,「女子給人的印象潔淨得出奇,甚至令人想到她的腳趾彎裡大概也是乾淨的。」這種對美的描述正是作者對現實社會裡醜陋現象的一種厭惡和逃避,而對美的追求卻讓他感到無奈和悲傷。

雪國在夜空下一片白茫茫,「山頭上罩滿了月色,這是原野盡頭惟一的景色,月色雖以淡淡消去,但餘韻無窮,不禁使人產生冬夜寥峭的感覺。」,「盈盈皓月,深深地射了進來,照亮得連駒子的耳朵的凹凸線條都清晰地浮現出來。」在這些景物描寫中,無不浸透著島村主觀情緒下流露出來的淡淡哀愁。

小說的最後一句「銀河好像譁啦一聲,向他的心坎上傾瀉了下來」。作者以一種悲哀的美,震撼的美,結束了這篇小說。



(二)世間的美有無數種,而悲戚的美是最能讓人感動的美

葉子的死透露出的美,如瑩白的雪地、璀璨的星漢、耀眼的火光。葉子的生命如空中飄蕩的一串串哀傷的音符,零零散散的,還未來得及組成一首優美的樂曲,就已經匆匆飄散。

世間的美有無數種,而悲戚的美是最能讓人感動的美。雪國呈現出來的意象美有種寂靜清冷的感覺,無論是皚皚白雪還是層巒疊嶂,在作者的筆下都是那麼的靜謐悠遠,如夢如幻,如泣如訴,整部書充溢著空靈唯美的氛圍。

島村初見駒子時:「杉樹亭亭如蓋,不把雙手撐著背後的巖石,向後仰著身子,是望不見樹梢的。而且樹幹挺拔,暗綠的葉子遮蔽了蒼穹,四周顯得深沉而靜謐。」還有「這是一幅嚴寒的夜景,仿佛可以聽到整個冰封雪凍的地殼深處響起冰裂聲。沒有月亮,抬頭仰望,滿天星鬥,多得令人難以置信。星辰閃閃競耀,好像以虛幻的速度慢慢墜落下來似的。繁星移近眼前,把夜空越推越遠,夜色也越來越深沉了。縣界的山巒已經層次不清,顯得更加黑蒼蒼的,沉重地垂在星空的邊際。這是一片清寒、靜謐的和諧氣氛」。



意境,給人一種無限的想像力。《雪國》中隨處可見的景物描寫讓讀者盡情展開自己的想像力,結合故事而深入了解小說中的意向,這或許就是一種文字魅力吧!

雪國中的意象美,像那飛舞的蝴蝶,潔白無瑕的雪,都表現出一種流動著的空靈,而作者筆下的這種唯美意象又是與人物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人物性格的展現放在景物的變換中,人物語言的敏銳性放在事件的變化中,這種看似平淡的故事描述卻深刻含蓄地技巧化了。「越是高超的技藝越是不露聲色」,《雪國》的美正是這種。



(三)作者的情感世界也是一種悽涼的美

再回到小說的開頭來看,「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車在信號所前停了下來。」

時間,地點,故事的發生,接下來是人物的出場,在對話中講述著人物的身世和背景。

很普通的開頭,很平常的事件,卻在故事的展開中一步一步深入,很自然地描寫,讓人慾罷不能地沉入進去。直到結尾,「待島村站穩了腳跟,抬頭望去,銀河好像譁啦一聲,向他的心坎上傾瀉下來。」隨著葉子的死,故事嘎然停止,不再多說一句,似美的收場,讓人回味無窮。

最美的東西總是讓人感動。日本的國學家本居宣長曾說:「在人的種種感情上,只有苦悶、憂愁、悲哀,也就是一切不能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動最深的。」

《雪國》中的愛情是一種悽涼的美,作者的情感世界也是一種悽涼的美,對應中的現實世界更是一種悽涼的美。



【作者簡介】梅荷,河南新鄉作協會員,出版文集《梅荷文集》。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相關焦點

  • 川端康成《雪國》文學之美
    川端康成,日本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1899年生於日本大阪,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國》《千隻鶴》《古都》等。196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日本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說創作分為三個時期:1.
  • 川端康成-雪國
    《雪國》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間描繪的虛無之美、潔淨之美與悲哀之美達到極致,令人怦然心動,又惆悵不已。作品中唯美的意象描寫融入至人物情感的表達之中,往往帶著淡淡的哀思,表現了川端康成的物哀思想。《雪國》也是作者在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時被評獎委員會提到的三部小說之一。在川端的所有作品中,《雪國》被海外翻譯最多,先後被譯介到很多國家和地區,中國也出版了不同的譯本。
  • 「2019讀書筆記」4.川端康成的美麗日本——《雪國古都千隻鶴》
    1968年,川端康成以《雪國》《古都》《千隻鶴》三部代表作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川端康成在頒獎禮上身著日本傳統服裝,發表了這篇著名的《我在美麗的日本》演講詞。演講詞裡提到了《雪國》和《千隻鶴》——但是沒有提到古都——但是你會感覺到這篇演講詞通篇和《古都》是氣質相投的。
  • 讀大家 川端康成《雪國》賞析
    川端康成像《雪國》是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說,也是川端康成代表作,其間描繪的虛無之美、潔淨之美與悲哀之美達到極致,令人怦然心動,又惆悵不已。作品中唯美的意象描寫融入人物情感表達之中,帶著淡淡的哀思,表現了川端康成的物哀思想。《雪國》通過對駒子、葉子、島村間「三角戀愛」故事的描寫,反映出在當時的日本社會中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生活的不幸。駒子和葉子身處社會最底層,過著十分痛苦的生活,她們在人生道路上雖然為了生存不懈奮鬥,但結局都很悲慘。
  • 川端康成: 在《雪國》,寫盡生命的美和哀傷
    但看的人往往不禁會跳出世俗的種種無聊評判而被其中深邃的、冷峻的美和氣息所吸引和打動。在日本的文化底蘊裡,往往更多的是對生命和美的深刻探究和感知,喜歡在具體的事物上傾注心力和欣賞,疏離與熱愛相得益彰,比如茶道、花藝,比如菊與劍。雪國裡的愛情也是如此。島村和駒子在雪國萍水相逢,暗生情愫,順其自然走到一起。
  • 日本「物哀之美」小說集大成之作川端康成《雪國》
    日本「物哀之美」小說的集大成之作川端康成《雪國》文\騷客vlog川端康成在《雪國》開頭這樣寫道: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川端康成《雪國》這句話被文學史家評論為經典開篇。因為知識面實在有限,故我說不出它好在哪裡,但是每每讀之則感受到一幅強烈的畫面,胸中頓生一種揮之不去的哀的情愫。故事講的是二流作家島村來到雪國,認識了當時還不是做藝妓的駒子。像眾多文青一樣,島村勾搭了駒子,他們之間產生了一種情愫,但是還不是愛情。
  • 讀川端康成的《湖》
    讀到川端康成的《湖》也是在偶然的機緣下,原本在火車臨發前匆匆選購了《雪國》,準備瞻仰日本大師級作家的名著,意外的在書中看到另一篇此前未曾聽說的《湖》,是唐月梅的譯作。雖說《雪國》給了我很大的觸動,第一次正真接觸川端康成就從這優美的雪上世界開始,舒緩細膩的語言,沒有複雜的人物關係和社會關係,多的是內心情感的刻畫和細緻入微的寫景,一幅幅模糊不清卻極為生動絕美的畫面躍然眼前,但《湖》的出現讓我感到驚詫,撇開《雪國》的美不談,再做感受,就說《湖》,放在這本集作裡,讓人眼前一亮。
  • 從《雪國》看川端康成筆下的物哀之美
    物哀比悲哀恬淡,恬淡到&34;、&34;甚至&34;的地步。物哀是一種生死觀。其主體追求&34;,不惜在美的瞬間&34;。&34;,一定程度上是個體體驗,可以意會,難以言傳。&39;物哀美'是一種感覺式的美,它不是憑理智、理性來判斷,而是靠直覺、靠心來感受,即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的美。
  • 近現代東方文學|川端康成《雪國》
    川端康成作品分類川端康成一生創作成就頗豐,主要集中在小說創作中,從1921年寫作《招魂節一景》起,到1972年他自殺止,在半個世紀裡,他總共寫了500部(篇)小說,還有上千篇散文、隨筆、評論和雜感等,其各種類型的體裁都有名篇佳作,中短篇小說尤佳。1.
  • 川端康成:男人無性的時候才具有美,一是孩童時期,二是垂死之時
    」只有三種人具有真正的美:一是少女,二是孩童,三是垂死之時的男人。「日本最偉大的兩個作家,一個是三島由紀夫,一個是川端康成。川端康成一生創作了一百多篇小說,他用他的作品影響了整個日本文化的審美。這樣的經歷給川端康成的心理造成很大影響,讓他一度對生活失去了熱情,他曾在他著名的小說《雪國》中講到:「這樣的生活是徒勞無益的。」當一個人從小被疾病、死亡、孤獨與貧窮包圍時,他是很難對生活充滿熱情的。
  • 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雪國的》藝術特色等。
    川端康成,日本文學屆泰鬥級人物、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世界文學巨匠,1968年以《雪國》《古都》《千隻鶴》三部代表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繼泰戈爾之後亞洲第二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伊豆的舞女》是其成名作,《雪國》是其代表作。
  • 雪國,川端康成的唯美夢境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搭乘復古的蒸汽列車,隨著川端康成走進雪國的夢幻世界吧。●小說簡介:《雪國》(ゆきぐに)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創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說,也是他唯美主義代表之作。這個唯美的物語發生在夢一般的雪國,講述的是東京一位名叫島村的紈絝子弟——也是一名舞蹈藝術研究家,他在冬季前往雪國的溫泉旅館,與偶遇的一位名叫駒子的藝妓、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葉子之間發生的感情故事。普遍認為,《雪國》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
  • 川端康成:新感覺派時代,雪國
    大家好,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下川端康成。新感覺派,從其誕生之日起,便打出「反傳統」的旗號,力圖從形式和技巧上,另創新路。在藝術上,川端康成尤其是一位不倦的探索者。川端康成提出:「表現主義的認識論和達達主義的思維方式,便是新感覺表現的理論根據」,「可以說,表現派是我們之父,達達派是我們之母。」總之,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意在主觀,重在感覺;在表現上,採用自由聯想,突破語言樊籠,是川端康成以及新感覺派作家的藝術方法。
  • 川端康成:凌晨四點,發現海棠花未眠
    類似餘華的感謝,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一樣是他的第一篇。實際上,很年輕的時候,冬夜寒冷坐在床上才不至於凍腳,讀川端康成文字裡絕望,其實源於孤獨。「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人與人,還不如文字與人,對著月亮月下獨酌的青蓮居士,一而再,再而三,謫仙人的孤獨多少迥異於川端康成。
  • 川端康成《雪國》:鉛華落盡,心中還能留下什麼
    在川端康成創作的眾多文學作品之中,《雪國》具備較強的代表性,該部作品不僅僅是在日本受到大眾歡迎,在全世界範圍內更是擁有大批的文學愛好者,在1960年英國學者賽丹斯蒂更是將《雪國》進行了翻譯,由此英文版《雪國》開始在美國發行,從而使《雪國》成為了世界名著之一。
  • 今日書單推薦:川端康成的《雪國》,道盡這「徒勞」的人生
    今天,給大家帶來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說《雪國》。這是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說,同時,也是他在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時被評獎委員會提到的三部小說之一。關於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日本著名小說家。生於1899年,兩歲喪父,三歲喪母,8歲時祖母去世,12歲時姐姐去世,十六歲時,遭遇祖父亡故,失去最後一位親人。
  • 人間再無《雪國》那般別致的憂傷
    初讀川端康成,我便流連於他文字中關於愛情的描述:細膩、青澀,少女的一顰一笑仿佛暈開了午後濃厚的穿不透的天光,每次欲言又止的對話,每個退離半步的嬌羞,都能喚起學生時代那一張張飽含笑意的臉。再讀川端康成,卻從他的文字中讀出來截然不同的意味。
  • 從沈從文與川端康成的命運看:《邊城》與《雪國》的死亡意識區別
    《雪國》則也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間描繪的虛無之美、潔淨之美與悲哀之美達到極致,令人心生嚮往,又有強烈的惆悵感。故事中,東京一位名叫島村的舞蹈藝術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國的溫泉旅館。島村是一個有著妻室兒女的中年男子,坐食遺產,無所事事,偶爾通過照片和文字資料研究、評論西洋舞蹈。
  • 日本文學巨匠,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這十句語錄充滿情感
    說起來日本作家,肯定要提到的一個人是川端康成。我大學時很喜歡川端康成,讀過他的很多書,比如《雪國》、《伊豆得舞女》、《古都》。川端康成不是我最喜歡的日本作家,在我的書架上,還有很多其他日本作家的作品,但他絕對算是我開始接觸日本文學的一個重要啟蒙人物,讀川端康成之後,我開始陸續接觸其他日本作家和日本文學,我發現,他們有相似的地方,當然也各有各的不同,但總的來說,他們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
  • 川端康成《雪國》難道不是一部恐怖小說嗎?
    》川端康成-----很多人從《雪國》這本書中讀出了「純潔的雪」和「徒勞的愛」。作為腹黑民族的最牛作家,川端康成怎麼可能是一個簡單的痴情漢呢?這是一個外表純潔、內心骯髒的「綠茶婊style」故事:富二代島村生活悠閒富足,只想找個潔白如雪的女子談一場純潔的戀愛。於是,他遊蕩到一個鳥不拉屎的偏遠山村——雪國,去獵豔。